編者按:又到一年畢業季,學子們即將惜別校園,帶著夢想和憧憬踏上新的人生旅程。每年這個時候,校長們都會在畢業典禮上為學子們上「最後一課」,就像送走即將遠行的孩子,諄諄話語,切切期盼,以師者之心點亮明燈,再送學子一程。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典禮註定與眾不同,校長們也為學子們送上了獨具2020年印記的「最後一課」。6月21日起,「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手推出「畢業季·校長寄語」,為大家呈現特別的畢業季,特別的校長寄語。(投稿聯繫方式:手機13913990137;郵箱:12755061@qq.com)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楊勁松:胸懷大愛 心生堅強 身懷技藝 揚帆起航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如期舉行2020屆畢業生典禮。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次的畢業典禮同樣非常特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你們大學階段的最後半年幾乎都是在家裡度過。我們的職業甚至有了重新定義:老師變成了主播,連月活躍在各種網絡軟體上在線教學,全面開展「雲教學」;同學們變成了美食家,學會了做包子、炸油條、蒸蛋糕……。南門的保安儼然成了哲學家,每天不停地追問來校人員「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手機裡不僅有二維碼,更要有健康碼,否則,寸步難行。疫情已經改變或正在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學校克服各種困難,採取線上為主、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堅持舉辦一場屬於你們的送別儀式,就是要給大家留下一段完整的大學記憶,有始有終,不留遺憾。因此,和往年一樣,在你們即將離校之際,老師們一如既往的給你們送上不變的祝福;和往年也有不同,去年今日師生「面對面」的依依惜別,變成了今年「鍵對鍵」的留戀不舍。2708個面孔,今天,老師們只見到了十分之一。我們的關懷不變,我們的牽掛更深,甚至擔憂更多。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所有在場的、和未能在場的老師、家長,向你們表示祝賀!今天,你們畢業了!
同學們,在三年的時光裡,你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留在工業學院。你們飽含進取之心、探索之情,即使生活充滿挑戰,但依然捷報頻傳:有89人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4人榮獲國家獎學金,3人獲得省三好學生榮譽稱號,7人獲得省優秀學生幹部榮譽稱號,90人被授予校優秀畢業生。專轉本過線480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和你們的成長進步也實現了同頻共振、攜手向前。2020年,畢業證書首次印上「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你們是見證者;學校內涵發展大力提升,教學科研穩步推進,服務社會能力顯著增強,在江蘇省地方普通高校綜合考核中獲得第一等次,你們是支持者;學校在「挑戰杯」等國家級、省級大賽競賽中屢創佳績,榮獲「育人成效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 綜合實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你們是貢獻者;全體師生凝心聚力,抗擊疫情,師生健康得以保障,你們是行動者。在離別之際,我想提三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是希望大家胸懷大愛。這次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種冷峻而直接的方式,成為了人性與國力、道路與制度的試金石。在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號令中,我們見過很多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聽過很多剛強有力的時代強音,遇過很多溫暖美麗的難忘瞬間。抗擊疫情,我們國家展現了最強的行動力和最巨大的制度優勢。全國人民共同用生命守護生命,以大愛詮釋擔當,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沒有這種刻骨的經歷,斷然不會有如此銘心的感受!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明白,生活在強大的祖國,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很欣喜地看到,我們也有很多同學出現在疫情防控隊伍中,有的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有的陪伴在一線醫務人員家屬左右,有的大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你們是堪當大任的90後,讓一顆顆愛國之心定格在一幀幀最美最亮麗的瞬間。希望同學們將這種追求、這種情懷接續下去、保持下去,將小我融入大我,永葆愛人之心、愛國之心,在服務社會、奉獻祖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是希望大家心生堅強。這次全球性的疫情,提供了我們審視人類文明和世界秩序的巨大窗口,就個體而言,也提供了一次在極端困境中檢閱自我應對能力的機會。在人類史上,疫病的存在從來就不是偶然。從2003年的非典到現在的新冠疫情,我們大家至少遭受過兩次重大疫病的侵襲。在遭遇這些重大困境時刻,如何讓自我的成長不失序、不迷惘、不放逐,是需要我們常常思考,甚至是需要終生思考的問題。1665年,倫敦爆發大鼠疫,牛頓宅家18個月,給微積分、萬有引力定律和光的微粒說開了個頭,其大量標誌性成就來源於這段時期。這一年,牛頓22歲,和我們同學年齡相當。可見,努力執著、勤奮堅毅的人並不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丟失內心的堅守。當前,我們都在經歷一段困難時期。但困境不應該成為我們安樂度日、自我開脫的藉口。我們要把困難期變成力量積蓄期,變成爆發前的蟄伏期,更要把「自強不息」的學校文化融入艱苦奮鬥的歷程中,學會在逆境中吃苦耐勞,經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不要擔心書籍白讀,不要擔心汗水白流,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總有一天,它們終究會化成揚在你們臉上的自信,刻在生命裡的堅強。成功從來沒有什麼人生開掛,只不過是厚積薄發。
三是希望大家身懷技藝。國學大師錢穆說過一番話:一個人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學問,怎麼做事業,我認為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基本條件,就是我們一定先要認識我們的時代。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處在一個技術如此深刻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的大時代。正在發生的劇烈國際博弈告訴我們,中國只有將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才不會被「卡脖子」,才能有效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國家戰略安全。躬耕職業教育行業近三十年,我時常在想,當你們離開這個生活三年的地方,母校給你們留下了什麼?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一技之長應該是送給你們最好的禮物。面對更新換代的產業訴求,高技能人才十分短缺。「製造強國」之夢,需要大批的工匠人才。我們要能迎接不期而遇的挑戰,更要抓住適逢其時的機會。真誠期望你們走上工作崗位以後,能夠以技術求真、以技術向善、以技術達美、以技術報國!
同學們,青春寶貴,畢業匆匆。從今天起,你們將以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友的身份,開啟人生新的篇章。明年或以後任何一屆畢業典禮,如果你們願意歸來,母校都樂意接待。請記住,在桃花島上、在荷花池畔、在匠心石旁、在思源亭邊,老師們永遠翹首以盼,靜候你們的佳音。山高水長,紙短情長,願疫情早日結束,望我們再次重逢!
最後,祝同學們前程似錦,事業有成,一帆風順,一生幸福!謝謝,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