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華語流行體系中,臺灣樂壇一直佔據重要的地位,甚至一度處於執掌牛耳的領軍位置,是華語音樂流行趨勢的風向標。從鄧麗君風飛飛,到羅大佑李宗盛,從齊秦再到周杰倫,不論音樂的深度廣度、風格屬性、兼且類型豐富程度,臺灣樂壇始終引領著華語音樂勢力的潮流與走向。
而在臺灣樂壇發展中,也帶動一批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歌手登上舞臺,我們今天主要就談談臺灣的女歌手。
女歌手也是大眾曾經潮流的風向標,也有一些女歌手曾推動著臺灣音樂的發展與變革,對整個華語流行樂壇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說起女歌手,整個華語樂壇有一個無法忽略存在,那就是鄧麗君。
上世紀60年代,鄧麗君在臺灣以翻唱舊上海灘類型的歌曲出道,那個時候臺灣本土音樂創作剛剛起步,本土創作上的起步,帶動了一批歌手的發展,女歌手中鄧麗君是一個,還有風飛飛、甄妮……在當年他們風光一時,也可以說是最早的現代華語流行女歌手。
本土音樂剛剛興起,那個時候樂壇上依舊流行翻唱西洋歌曲風,黃鶯鶯、蘇芮均在70年代初以翻唱西洋歌曲出道。
70年代末,進入臺灣樂壇民歌時代,華語樂壇中另一個重要女歌手齊豫憑藉經典歌曲《橄欖樹》出道,鄧麗君翻唱《月亮代表我心》名聲大噪。
這個時期後來的成為天后級別女歌手鳳飛飛、陳淑樺,等都在民歌時代有著極大的影響,羅大佑也是在這個時期以創作人身份出道。
80年代初期,羅大佑和蘇芮掀起,在臺灣樂壇上掀起了一場影響深遠的黑色風暴,製作《搭錯車》系列原聲大碟,把蘇芮推向人文女唱將的位置,成為臺灣樂壇青春校園的民歌時代與都市男女抒情時期的分水嶺。
而此時的鄧麗君已經成為樂壇公認的天皇巨星,流行歌壇當時流傳「男學劉文正,女唱鄧麗君」。
鄧麗君在當時是女歌手第一人,影響力不僅覆蓋整個大中華區,並且席捲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的華人角落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劉文正則是校園歌曲的代言人,他們是大陸第一代歌手紛紛效仿的對象,是當之無愧的時代「弄潮兒」。
蔡琴也是這個時候出現,發布專輯《此情可待》,經典作品《最後一夜》、《讀你》、《油麻菜籽》等作品就出自這張專輯,蔡琴那低沉而憂雅的聲音特質在當時是僅次於鄧麗君的女歌手。
民歌時代結束於李宗盛,八十年代末李宗盛為陳淑樺推出《跟你說聽你說》,通過傾吐都市女性心路歷程的《夢醒時分》等作品,陳淑樺樹立了女性代言人的形象。
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整個華語樂壇處於覺醒和發展時期,臺灣樂壇更是進入快速發展,後來被稱為臺灣四大天王,八小天王均在這個時期紛紛出道。
這是個出經典老歌最多的一個時代,眾多女歌手的經典作品也出自這個時代,陳淑樺《夢醒時分》、黃鶯鶯《來自心海的消息》、蘇芮《親愛的小孩》、蔡琴《人生就是戲》、甄妮《海上花》、潘美辰《我想有個家》、李翊君《風中的承諾》、葉歡《誰在秋天撿到我的心》、潘越雲《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鄧麗君《我只在乎你》、李翊君《萍聚》……
一個時代的開始,一個時代的結束,鄧麗君、陳淑樺、蘇芮、甄妮、潘美辰、蔡琴、齊豫……都成就了臺灣甚至整個華語樂壇的經典女聲。
一個時代落幕,一個時代來臨,90年代中期,臺灣樂壇進入一個巔峰,新的歌手紛紛出現,經典歌曲隨之而來,過去可能數十年才能積累出來的經典歌曲,在這個時期或許只要四到五年,同時也湧現出來大量的女歌手,辛曉琪《領悟》、許茹芸《如果雲知道》、彭佳慧《相見恨晚》、周惠《約定》、伊能靜《螢火蟲》、趙詠華《最浪漫的事》、孟庭葦《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劉若英《後來》……眾多經典面世。
蔡依琳、梁靜茹、張惠妹 、蔡健雅、卓文萱、莫文蔚、梁靜茹……中生代優秀女歌手在這一個時期幾乎同時出現。
但這並不是巔峰,進入新世紀,臺灣樂壇進入真正的繁華期,整個華語樂壇仿佛突然打開了封印,臺灣樂壇更是瘋狂,周杰倫橫空出世,徹底改變了華語流行音樂新的模式。
「男有周杰倫,女有孫燕姿」,這個時期被臺媒體稱為「周杰倫現象」、「孫燕姿現象」,僅在2002年,他們兩人的專輯銷量,就佔了臺灣整個業界40%的市場份額。
孫燕姿在那個時期是臺灣女歌手第一人,但是那個時期連周杰倫都不敢保證他的地位,孫燕姿依然也無法保證。
前有蔡依琳、梁靜茹、張惠妹……等一眾女歌手,後有SHE、張韶涵、楊丞琳、王心凌、阿桑、郭採潔、金莎 温嵐 、王若琳 、 BY2 、藍又時、阿桑、許慧欣 ……
那是臺灣樂壇真正的繁榮,也是女歌手扎堆出現最多的時期 ,仿佛一下子耗費盡了整個臺灣樂壇命脈……
繁華過後,歸於平靜,那些曾經橫掃各大榜單的歌手仿佛在某一瞬間歸隱山林,那種繁榮仿若只是一時。
內地樂壇進入選秀模式,每年都有批量的新人進入市場,而臺灣樂壇仿佛陷入了低迷……女歌手更是低迷中的低迷。
而這種低迷中唯一出現的一道亮光是鄧紫棋,在當今華語樂壇唯一的臺灣的新生代女歌手……只是不知道這是開始,還是真正的又一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