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喬·拜登最好的演講,但是最重要的一次。
雖然川普宣傳「還在競選」,但拜登已經獲得當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贏得本屆美國總統大選,他連社交網站的認證信息都改成了:「當選總統」。
這次選舉,拜登創下了多項記錄,他現年78歲,明年入主白宮79歲,是當選時年齡最大的總統。他也是參選次數最多的總統候選人,曾在1988年和2008年兩次報名參加美國總統選舉,他還是唯一做過腦瘤手術的總統候選人。這次獲得的支持票達到7033萬張,超過歐巴馬,是美國歷屆總統候選人中得票最多的一位。這一次,美國約有1.6億人參加了投票,無論是投票人數,還是投票率,都創下了190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他的競選搭檔人選是加州民主黨參議員哈裡斯,她也是美國史上首位非洲裔女性副總統候選人。
美國東部時間7日晚8時,拜登和哈裡斯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向全國發表講話。
歷屆美國總統的勝選演講,都很有嚼頭,因為既要對支持者表示感謝,又要拉攏對手的支持者,讓他們不要失落,彌合分裂,做出現實的承諾,同時還要描述願景鼓舞人心。
這是實戰型極強的一堂領導力課程,我們將全面分析拜登演講的技巧,並結合歐巴馬、川普等歷屆總統的勝選演講,展示他如何喚起共鳴、運用排比、設置坡道、重複重點。
以下為拜登勝選演講原文解析:
同胞們,讓我雀躍的德拉瓦居民們,我看到了參議員湯姆·卡珀、參議員克裡斯·孔斯和德拉瓦州長都在臺下,前州長露絲·安·明納也在嗎?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我的妹妹、弟妹都在。
解析
演講的肢體語言,本身也是演講的一部分,拜登是一路小跑上臺的,作為一位78歲的老人,這可以傳遞給他人,自己依然充滿活力。而且,在演講的開頭,他做了一個「手搭涼棚」的動作,這當然無助於他真正找到自己呼喚的人,但可以迅速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在總統的勝選演講中,往往會點到幾個重要人物的名字,這就是喚起共鳴,因為用戶對和自己有關的事更感興趣,如果你聽到馬上要成為總統的人在全國面前對你指名點姓的呼喚,你會作何感想。
如川普在2014年的勝選演講中,高頻出現的一個詞就是是:「他在哪兒呢?」,他呼喚了弟弟羅伯特,紐約的前市長魯迪·朱利安尼,華盛頓的州長克裡斯·克裡斯蒂,參議員傑夫·賽辛斯等等。
同胞們,美國人民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明確的、令人信服的勝利,這是屬於人民的勝利。我們贏得了美國總統選舉有史以來最多的選票,7400萬張選票!我必須承認,看到今晚全國各地、全世界各地迸發的喜悅和希望,重拾明天會更好的信心,這讓我有些驚訝。
你們的信任和信心讓我受寵若驚。我保證成為一個不為分裂,但求團結的總統。我不會區分紅州和藍州,而是一個團結的美國。我將全心全意地工作,以贏得全體人民的信任。因為人民才是美國的意義所在,而這也是我們的政府的宗旨。
我競選總統是為了修復美國的靈魂。重建國家的脊梁——中產階級。讓美國再次受到世界的尊重,讓人民在國內團結一致。有這麼多的美國人投票支持這個願景,是我一生的榮幸。現在,實現這一願景是我們時代的任務。
解析
開頭感謝選民的信任,是總統演講一貫作風。耐人尋味的是「修復美國的靈魂」這一說法。這是暗指川普在任期間施行的政治經濟外交政策,越來越偏離「美國的靈魂」。
拜登強調了最多的選票,7400萬張,這個數量詞,在演講中強調有特殊意義的數字,有利於傳遞自己的核心信息。
正如我以前多次說過的,我是吉爾的丈夫。如果沒有吉爾、亨特、阿什利、我們所有的孫輩和他們的配偶,以及我們所有家人的愛和不懈的支持,我就不會站在這裡。他們永遠在我心上。
吉爾是一位母親,一位軍人們的母親,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教學不僅僅是她的工作,更是她的安身立命之所。對於美國的教育工作者來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你們將有一個自己人入主白宮,而吉爾將是一個很棒的第一夫人。
解析
拜登重點感謝了自己的妻子吉爾,並提及她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感謝妻子,也是勝選演講的標配,一個能經營好自己家庭的總統更值得信賴。這裡多少會令人聯想到川普曾經有過三次婚姻,前兩位分別是時裝模特和選美小姐,第三任妻子年齡則和川普第一任妻子生的女兒同年。
另外,總統往往會強調某個領域的選民。川普在自己的勝選演講中,也提到了「老兵」:我們終於能照顧好那些忠誠而偉大的老兵,在這場持續18個月的競選旅程中,我認識了他們當中的不少人。能和他們共同經歷這場選戰,是我最大的榮幸之一。我們的老兵是無與倫比的。
拜登與他的妻子吉爾
我還將很榮幸地與一位出色的副總統卡馬拉·哈裡斯一起共事,她將創造歷史,在這個國家作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第一位黑人女性、第一位南亞裔女性和第一位移民的女兒當選的副總統。
這是早該發生的事。今晚我們想起了所有那些多年來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的人們。但美國又一次將道德之弧彎向了正義
卡馬拉·道格,不管你們喜不喜歡,你們都已經成為我的家人。你們已經成為了名義上的拜登家人,無路可逃。
解析
「第一位女性、第一位黑人女性、第一位南亞裔女性和第一位移民的女兒當選的副總統」充分展現了美國的多樣性和種族平等的價值觀。一個好的演講,要和自己以前說過的話有所呼應。拜登競選以來最好的一次演講,被公認是2020年10月6日在葛底斯堡22分鐘的戶外演講,這個演講轟動美國,一個半世紀之前,林肯在此發表了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演講。
《紐約時報》在他的這次演講後,正式表態支持拜登擔任總統,稱他「在無情的混亂中,拜登正在為一個焦慮,疲憊的國家提供一些超出政策或意識形態的東西。」5月,一位名為喬治·弗洛伊德的黑人遭遇警察暴力執法後不幸身亡,此事在多地引發了示威遊行。
對所有不顧疫情在投票站志願服務和工作的人,以及地方選舉官員,你們值得這個國家特別感謝。我的競選團隊和所有的志願者們,所有為促成這一時刻而付出的人,我欠你們太多。還有所有支持我們的人。我為我們的競選活動感到驕傲。我為我們組建的聯盟感到驕傲,這是歷史上最廣泛和最多樣化的聯盟。其中有民主黨支持者、共和黨支持者和獨立派。有進步派、溫和派和保守派。有年輕人和老年人。城市、郊區和農村居民。同性戀、異性戀、跨性別者。白人、拉丁裔、亞裔、美國原住民。尤其是在這次競選最低潮的時刻,非裔美國人社區又為我挺身而出。你們總是支持我,我也會支持你們的。
我從一開始就說過,我想要一場代表美國的競選,我想我們做到了。現在,這就是我希望政府呈現的樣子。
解析
重複是有效的演講技巧,所謂重要的事說三遍,拜登再次強調了最廣泛和最多樣化。
他同歐巴馬一樣,較為受到非洲裔群體的支持。拜登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白人工薪家庭,跟美國工會關係密切,在拜登勝選當晚,CNN的評論員,少數族裔的Van Jones在鏡頭前幾度哽咽並潸然淚下。
CNN的評論員Van Jones在拜登勝選當晚落淚
對於那些投票給川普總統的人,我理解你們今晚的失望。我自己也輸過幾次選舉。但現在,讓我們給彼此一個機會。是時候收起那些刺耳的言辭了。
降降怒火,再次看到彼此、聆聽彼此。為了取得進展,我們必須停止把對手當作敵人。我們不是敵人,我們都是美國人。
解析
注意,這是拜登在勝選中首次提到川普的名字,也是唯一一次。這和歷屆總統的勝選演講有點區別。因為在大選中不管撕的有多厲害,大選後的第一時間,往往要盛讚對手,這可以展示自己的胸懷,也可以拉攏之前對手陣營中的人。2012年11月7日歐巴馬在連任勝選之後,就盛讚對手羅姆尼的表現:
「不管你是投了給我,還是投給羅姆尼,你的聲音都被大家聽到了,並且你對我們國家做出了某些改變,剛剛我跟羅姆尼通了電話,我祝賀他在這個艱難卓絕的戰役當中所取得的勝利。
我們這場戰役是十分激烈,但是這正是因為我們深愛著這個國家,並且我們十分在意他的未來。從羅姆尼整個家庭,孫子輩,孩子輩,整個家庭都獻給了美國,這種精神我們將永遠銘記。未來這幾周我也希望和羅姆尼一起來討論怎麼樣使我們的國家不斷前進」。
川普在勝選演講的開頭,也稱讚了希拉蕊:「我剛剛接到了國務卿希拉蕊的電話,她向我們表示了祝賀。這是有關我們的事業和我們的勝利,同時我也向她和她的家庭表示敬意,她們在這場硬仗中堅持了下來。
我是說,她真的在拼盡全力戰鬥。希拉蕊在這場持續很久的選戰中持之以恆地奮戰,同時,對於她為國服務的經歷,我們欠她一個感謝」。
拜登提及川普是在演講進行了一半時,而且輕描淡寫。畢竟,川普還剛剛發了條推特,稱自己才是大選的獲勝者,然而這條推文,被尷尬的標記上了「與官方說法不符」。
《聖經》告訴我們,天下萬物都有定期,凡事都有定時。——建造有時,收穫有時,播種有時,醫治有時。現在就是美國醫治的時候。
現在競選已經結束。人民的意願是什麼?我們的任務是什麼?我相信是這樣的:美國人要求我們召喚正直和公平的力量,召喚科學和希望的力量,投入這個時代的偉大戰鬥中——
為控制疫情而戰。
為建設繁榮而戰。
為保衛你們家庭的健康保險而戰。
為實現種族公正和根除這個國家的系統性種族主義而戰。
為拯救氣候而戰。
解析
在此,拜登用了一個排比來突出氣勢,這也是領導者演講中常用的技巧。他在葛底斯堡的演講中,也有一個系列排比:我們必須尋求的,不是建造城牆,而是搭建橋梁;我們必須尋求的,不是握緊拳頭,而是張開雙臂;我們必須尋求的,不是互相撕裂,而是走到一起。你不必在所有事情上都同意我的觀點,甚至不必在大多數事情上都同意我的觀點,你也會發現,我們今天所經歷的,既不好也不正常。
林肯葛底斯堡演講100年後,副總統林登·詹森也曾來到葛底斯堡,拜登在演講中引用了詹森的一組排比:作為總統,我將擁抱希望,而不是恐懼;和平,而不是暴力;慷慨,而不是貪婪。光明,而不是黑暗。我將成為一個這樣的總統,去喚起我們最好的,而不是最壞的那一部分。
這是一場重拾尊嚴、捍衛民主、給這個國家每個人公平機會的戰鬥。我們的工作將從控制疫情開始。
在我們控制住病毒之前,我們無法修復經濟、恢復我們的活力,也無法享受生活中最珍貴的時刻:擁抱孫輩、慶祝生日、婚禮、畢業,所有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時刻。
周一,我將任命一批頂尖科學家和專家擔任過渡政府顧問,幫助執行我們的「拜登-哈裡斯新冠遏制計劃」,並將其轉變為2021年1月20日開始的行動藍圖。這個計劃將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它將建立在同情、共情和關心之上。
我將不遺餘力扭轉這場疫情。
解析
一個好的演講,要從邏輯上設計坡道,自然而然的進入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並給予希望。
現在,進入了召喚願景與使命,討論選民最關心的問題階段。拜登深諳抗疫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也是川普被供給的軟肋。
雖然我是作為一個自豪的民主黨人參加競選的,但是我將成為全體美國人民的總統。無論是否投票給我,我會一視同仁地為你們努力工作。
讓美國這個被妖魔化的殘酷時代就此結束吧——此時此地。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互相拒絕合作,並不是因為某種我們無法控制的神秘力量。這是一個決定。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我們可以決定不合作,也可以決定合作。我相信,這是美國人民授權的一部分。他們希望我們合作。這就是我要做的選擇。我呼籲國會——無論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和我一起做出這個選擇。
美國的故事講的是一個關於緩慢但穩定擴大的機遇。毫無疑問的是,太多人的夢想被拖延了太久。我們必須讓國家的承諾真正惠及每一個人——無論他們的種族、民族、信仰、身份或是否殘疾。
解析
演講中要有朗朗上口,值得回味的金句。「我們可以決定不合作,也可以決定合作」。就是如此。
拜登的一大挑戰是需要彌補裂痕。最好的技巧不是強調我要怎樣,而是強調你的行為在其中的意義。如歐巴馬在第一次勝選演講中提到:今晚,你投給的不是政治,而是我們的行動。
美國一直被轉折點所塑造——那些我們做出關於我們是誰和我們想成為什麼人的艱難決定的時刻。
1860年的林肯總統——挽救了聯邦。
1932年的羅斯福總統——向一個陷入困境的國家承諾了一項新政。
1960年的甘迺迪總統,向美國人承諾了「新邊疆」這一改革的施政綱領。
12年前,歐巴馬總統創造了歷史,他告訴我們,「是的,我們可以。」
我們再次站在一個轉折點上。我們有機會戰勝絕望,建立一個繁榮而有目標的國家。我們能做到。我知道我們可以。
我一直在談論為美國的靈魂而戰。我們必須重塑美國的靈魂。我們的國家是由我們的善良天使和我們內心的黑暗衝動之間的持續鬥爭所塑造的。
是時候讓我們的善良天使戰勝一切了。
解析
這是演講中另一個常用技巧,類比。
把自己和前任總統在關鍵時刻的抉擇並列在一起,令人產生聯想。拜登在競選前的一次演講中說,「羅斯福堅持他主導的『羅斯福新政』可以讓美國復甦,重新贏得勝利。他做到了!我們也可以。我們的競選不僅僅是要贏得選票,更是要贏得美國的內心和靈魂。」
這令民眾聯想到,當前也處在一個轉折點,而拜登有可能成為扭轉一切的人。
今晚,全世界都在關注美國。我相信,最理想的情況下,美國仍是全球的燈塔。我們領導全球,不是靠展現我們的力量,而是讓全球看到我們的努力。
我一直相信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定義美國:可能性。
在美國,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上帝賦予的能力會實現這些夢想。
你看,我相信這個國家的可能性。
我們總是向前看。
向著一個更自由、更公正的美國前進。
向著一個創造有尊嚴和受尊重的就業機會的美國前進。
向著一個治癒疾病的美國前進——比如癌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症。
向著一個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美國前進。
向著一個永不放棄、永不屈服的美國前進。
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
我們是好人。
這是美利堅合眾國。
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就沒有什麼是我們做不到的。
解析
還是一系列的排比,而且強調的是「我們」,以及對美國的定義:可能性。在他的葛底斯堡演講中,他曾在最後部分強調:現在,我們的工作是讓美國重新聯合,縫合我們國家的傷口,擺脫陰影和猜疑。因此,我們,你和我,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拜登提到美國仍然是全世界的燈塔,但領導全球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努力。這句話有雙關語的意味,能夠看出拜登的高情商以及話術的取巧。
自由女神像或許是最能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的「美國夢」地標
在競選活動的最後幾天,我一直在想一首對我和我的家人,特別是我已故的兒子博來說,意義重大的讚美詩。它提到了支撐著我,也支撐著美國的信念。
我希望它能給今年因這種可怕的病毒而失去親人的23萬多個家庭帶來一些安慰。我的心與你們每一個人同在。希望這首讚美詩也能給你安慰。
「他必用大鷹的翅膀將你高舉起來,
在黎明的氣息中承載你,
讓你像太陽一樣閃耀,
把你放在他的掌心裡。」
現在,我們一起——乘著鷹的翅膀——投入到上帝和歷史召喚我們去做的工作。
憑著全心全意和堅定的雙手,懷著對美國和彼此的信任,懷著對國家的愛和對正義的渴望,成為我們知道我們能夠成為的國家。
一個統一的國家。
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
一個得到治癒的國家。
美利堅合眾國。
上帝保佑你。
願上帝保佑我們的軍隊。
解析
演講的最後,要有一個華麗的收尾,才能把氣氛繼續託上去。最後的演講從宏大的國家,又回歸個體的命運,拜登從曾經失去妻子、女兒和兒子的痛苦中恢復過來,他的大兒子在2013年患上腦瘤,他談到了對家庭破碎的同理心,之前在談到新冠病毒導致孤獨、悽涼的傷亡者時,曾說了一席話:
「獨自待在醫院的病房裡,獨自待在療養院裡,沒有家人,沒有朋友,在最後的時刻沒有親人在身邊,這種情緒困擾著許多倖存的家庭,他們從來沒有機會說再見。我和你們中的許多人都知道,當你失去你所愛的人時,你會感到胸口開了一個深深的黑洞,你會感到自己正被吞噬。」
用茨維塔耶娃的一句詩來形容就是:你的靈魂與我的靈魂是那樣親近。拜登這段言論,用了三句排比:一個統一的國家,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一個得到治癒的國家。這三句的順序也同樣耐人尋味,無論任何一個國家,統一總是最重要的,沒有統一就沒有凝聚;統一才可以去構建更加強大的國家。
5月29日美國紐約,抗議者展示死亡非裔男子的名字「喬治·弗洛伊德」
解析
拜登的演講水準,似乎發揮並非很穩定,偶爾會有忘詞,說錯關鍵數據的情況發生——他畢竟已經是位近八十歲的老人。另外,他曾是位嚴重的口吃患者,他在中學時代有一個綽號:結巴喬。雖然他已經克服了口吃,但壓力太大時,這個毛病還是會偶爾發作。他在和川普的辯論中就曾數次結巴。
他至今仍是美國口吃協會的會員,2020年8月拜登接受民主黨總統提名大會上,一位13歲戴著牙套的孩子說:「若不是因為喬·拜登,我今天不會在這裡對你們說話。」拜登與這個孩子是同一個口吃俱樂部成員,他用自己的方法幫這個孩子克服了口吃。拜登在接受訪問時稱,當他遇到口吃的人,常常會留給對方自己的私人電話號碼。
這令人想起電影《國王的演講》,影片中,伯蒂殿下有嚴重的口吃,他曾感嘆,如果我是國王,我的權力又在哪裡?我能宣戰麼?我能組建政府?提高稅收?都不行!可我還是要出面坐頭把交椅,就因為整個國家都相信……我的聲音代表著他們。但我卻說不來。最後他依然以巨大的勇氣,走到了那個缺陷放大器般的麥克風前,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