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滄浪客的《矯龍驚蛇錄》取得不俗的口碑與銷售成績之後不久,又一部《倚天屠龍記》的續書誕生了,這就是署名金庸新的《九陰九陽》。
《九陰九陽》由長春出版社於1993年1月出版,分上中下三冊49萬餘字,首印25000冊,其後又多次再版,再加上各種盜版,這部書的總印量粗估有上百萬冊之多,在眾多金庸武俠小說續書中堪稱奇蹟。
在眾多金庸武俠小說續書中,《九陰九陽》是頗具「特色」的一部,鄺健行教授在談到這部書的時候曾言,「《九陰九陽》的作者,據我看來,還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揣摩金庸的筆意。該書第一回寫韋一笑輕功的文字,便很不錯」。
鄺健行所讚賞者,是這部書的文字能夠「揣摩金庸的筆意」。然而除此之外,這部書可謂一無是處,此書無論是從對原著情節上的承接,還是表達出的思想主旨,乃至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作者的審美趣味,皆乏善可陳,幾無任何鑑賞價值可言。可以說,《九陰九陽》這部書,無論是思想內涵、審美趣味以及故事情節上,都是作為反《倚天屠龍記》而存在的,其情形猶如《蕩寇志》之於《水滸傳》。可就是這樣一部反原著的續作,卻得到眾多讀者的追捧,甚至有許多讀者一度受到迷惑,以為此書真的是金庸本人所著,此情此景,實在是發人深省,殊堪玩味。同時,正因為如此反常的情況,也使此書,雖無藝術上的鑑賞批評價值,卻有了對此一反常現象出現的剖析研究的價值。
一、金庸新是何許人?
《九陰九陽》的作者署名為「金庸新著」,在原版《九陰九陽》的封底上,還印有這樣一段話:先生本已停筆多年,如今痛感於冒名偽劣之作泛濫,俠壇敗壞,經朋友建議,再操寶刀,遂有金庸新著《九陰九陽》問世,讀者可再次領略大師手筆。如此作為,可謂十分「狡猾」,這也是許多讀者誤認為此書是金庸重新出山所寫的新作品的原因之一。
《九陰九陽》這部作品,雖然是失敗之作,但由於在市場上取得了驚人的銷量,因此又接連推出了兩部續作,分別為《大俠風清揚》和《劍聖風清揚》,而且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在這兩部續書中,《大俠風清揚》的作者署名依然是金庸新,而《劍聖風清揚》的署名則變為陽朔。那麼,這個金庸新到底是何許人也呢?與陽朔又有何關係呢?
在《劍聖風清揚》的前序中,作者稱「金庸新」這個筆名是出版社強加上去的,並非他的本意,因此金庸新這個名字誤導了廣大讀者,是與他無關的。此次恢復筆名陽朔,以正視聽。
如果看這篇序言,似乎金庸新與陽朔為同一個人,實則大謬不然。據百度百科上說,金庸新原名為楊明剛,是吉林大學教授。其實楊明剛是《大俠風清揚》的作者,《劍聖風清揚》的作者為其同門師弟馬大勇。而《九陰九陽》這部書,並非出自一家之手,是馬大勇和他的同門師兄弟攢出來的,只是具體如何攢法,外人不得而知。
所以說,金庸新這個名字,並非專屬一人,馬大勇和楊明剛都用過。而馬大勇應該是《九陰九陽》這部書的主創者。
根據網上公開資料查知,馬大勇,吉林農安縣人,1972年生,吉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有《清初廟堂詩歌集群研究》、《史承謙詞新釋輯評》、《納蘭詞選》等著作,發表論文數十篇。可謂著述甚豐。然則,就是這樣一位學養深厚的學者作家,卻寫出了《九陰九陽》這樣反原著的續書作品,實在令人詫異。
二、《九陰九陽》一書的正盜版
《九陰九陽》的發行量極大,版本亦極繁多,除長春出版社的正版外,尚有大量的翻印盜版。此書的初版時間為1993年1月,由長春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印刷發行量為25000冊。其後又數次加印,至1995年7月第三次印刷時,印量達41100冊。
另外,除此正版外,尚存在大量翻盜印版本,就本人所見,整理如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印量
分冊
備註
長春出版社
2003年5月一版一印
5000冊
一厚冊合訂本
長春出版社
1997年8月一版一印
10000冊
全三冊
封面與正版相同
長春出版社
1997年7月一版一印
5000冊
一厚冊合訂本
長春出版社
1995年9月一版一印
全三冊
署名香港金庸新著封面與正版不同
延邊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一版一印
5000冊
一厚冊合訂本
延邊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署名陽朔
三聯書店(偽)
2002年4月一版一印
10000冊
一厚冊合訂本
與《大俠風清揚》合訂為一書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0年10月一版一印
一厚冊合訂本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年11月一版一印
一厚冊合訂本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0年12月一版一印
3000冊
一厚冊合訂本
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5年1月一版一印
未標印數
一厚冊合訂本
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5年12月一版二印
未標印數
一厚冊合訂本
時代文藝出版社
全三冊
署名陽朔
廣州出版社
2009年11月一版一印
未標印數
廣州出版社
2007年11月一版一印
未標印數
全一冊合訂本
署名金庸
廣州出版社
2008年6月一版一印
全一冊合訂本
署名金庸
廣州出版社
2005年一版一印
全一冊合訂本
署名金庸
廣州出版社
2006年6月一版一印
3000冊
全一冊合訂本
署名金庸
廣州出版社
2004年5月一版一印
3000冊
全一冊合訂本
署名金庸
廣州出版社
2009年2月一版一印
全一冊合訂本
署名金庸與《風流老頑童》合訂一書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一版一印
全三冊
署名令狐庸
以上所列,僅是筆者所見,尚不知還有多少漏網之魚沒有統計進來。通過上表可知,這些翻盜印的《九陰九陽》的印數,多則上萬冊,少則數千冊,而且這些盜印版上所標印數,未必準確,同時,另有許多未標明印數者,網上有人稱,這些書的印量相加,達四百萬冊以上,這個數據是否準確不得而知,但印量確實極為驚人殆無疑問。而且此書還易名在臺灣出版,更是金庸武俠小說續書中罕有的現象。做此統計無他,只為證明此書影響之大、流傳之廣,在金庸武俠小說續書中堪稱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三、以續書之名行反《倚天屠龍記》之實
《九陰九陽》一書,印量如此驚人,並非是這部書的水平高妙,恰恰相反的是,這部書不論是從各個層面來看,皆可謂是金庸武俠小說續書中的濫惡之作。凡正規出版社出版的金庸武俠小說續書,除極少數作品之外(如《醉裡挑燈看劍》),水準雖有高低之分,但那只是作者寫作水平之不同所致,非作者之主觀故意。而《九陰九陽》這部書,不論是對《倚天屠龍記》故事情節承接之錯亂、人物塑造之扭曲以及思想表達之惡俗意淫,在眾多金庸武俠小說續書中皆臻於前無古人的空前境地。該書對原著之悖逆,真可謂「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九陰九陽》這部書,主要敘述的是大明朝建立之初,天師教主天師張正常之女張宇真,潛入光明頂,盜走聖火令。明教派人一路追緝,在張宇真危殆之際,大理段氏後人段子羽出手相救,不問青紅皂白,施展九陰白骨爪連斃數十名明教教眾,其後段子羽疊逢奇遇,不但武功精進,一日千裡,還集九陰神功和九陽神功於一身,又學會了一陽指、六脈神劍、蛤蟆功、獨孤九劍、禹罡步法等等武林絕學。同時又機緣巧合入主華山,成為華山派的掌門人,並與峨眉派和崑崙派乃至天師教交好,成為武林中炙手可熱的人物。復又與天師教聯手,帶領中原各派銳意剿滅明教,在大漠之中雙方展開決戰,明教受創甚劇,張無忌亦被段子羽打傷。在此關鍵時刻。張三丰出面化解雙方幹戈,段子羽志得意滿之餘,攜同三美功成身退。
通觀此書,可用悖逆原著,罄竹難書八字概括。下面我們便分別從故事情節、人物塑造、思想表達等各層面來剖析此書。
.(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
《金庸武俠小說續書經眼錄》之獨孤求敗(上)
《金庸武俠小說續書經眼錄》之獨孤求敗(下)
《金庸武俠小說續書經眼錄》之《書劍恩仇錄》續書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