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言情小說的小夥伴一定了解「書海滄生」的小說,曾經看「書海滄生」的《十年》讓人淚流滿面。一直以來將《十年》歸結為校園言情小說的範圍內,當然《十年》很虐,但更想將這部小說藏在心底,這樣才能感知愛情的美好,才能對校園戀情有一絲絲的回憶殺。
其實《十年》《昭奚舊草》都是我記憶中的經典虐文,看小說的時候就很佩服作者的寫作功底,能將一個虐心小說寫的邏輯十足,前後連接緊密,沒有太多的情節搭建,有的就是對愛情對生活的執著追求。
查閱資料後發現「書海滄生」是一位法學系的高材生,所以她的行文方式很嚴謹,細緻的內容,豐富的故事,通過點與點的搭建,小說能做到環環相扣。縱然是一部虐心小說,但並非虐的毫無邏輯,猝不及防,每個章節都連接的很好。當然也有人抱怨「書海滄生」的小說太過於柔美,少了言情小說的唯美感,但看小說各花入各眼,選擇自己喜歡的小說作家即可。
「書海滄生」寫的校園題材小說除了《十年》,還有一本《同學錄》。看這部小說的時候經常能回憶自己的少年青蔥歲月,懵懂不知道何謂愛情的年紀,每天都有一個白衣少年經過我們的言情,心中有了無限的夢想,心中也充滿了無限的感慨。
這部小說真的是詮釋了校園時期的這段戀情。
上冊
多年以前,你是我的同學;多年以後,我是你的同學。
從懵懂豁牙的童年時始,等到可以好好談戀愛的少年。
從笨拙學著愛你時始,等到安心看你愛上別的女孩。
從養了兩個「林林」開始,到放開世界上唯一的「林林」為止。
是誰趴在法學院的牆頭,愛著醫學院的漂亮醫生?
是誰做著穿袈裟的法海,卻普度不了青衣的眾生?
我是這樣愚蠢的姑娘,病入膏肓很多年,咬牙切齒地暗戀。
他將永遠不朽,在我心尖。
下冊
重逢之前,我與你是同學;重逢之後,你與我是同學。
一問傻狍子,歲月靜深枕臂望天等沒等到趕路人。
二問阮爸爸,稻田垂釣費心籌謀等沒等到好女婿。
三問少年人,油燈熬盡沉默布局等沒等到好姑娘。
是誰放生一葷一素兩個「林林」,水裡雪裡愛著世間唯一不變的林林?是誰告誡濃蔭盛夏的庸俗分手,用整個青春換來滿滿一本對嶽父的諾言?
薄臉皮的同學裝作沒看見,百年後的日子《同學錄》為鑑。
提筆整個人間六月,耗盡一輩子的四月人間。
你愛的,愛你的,隨手翻翻。
小說的主人公「俞遲」是一個深情的男孩子,與「書海滄生」的其他言情小說比較,這個男主的性格更遲緩一些,可能作者用「俞遲」這個名字的原因也是如此,他將愛藏在心底不忍說出,為了能成全所愛之人放棄自己的全部感情。作者寫作的時候敘述方式很平緩,緩緩地將「俞遲」深沉的愛意呈現出來。
這種呈現方式很考驗作者的筆力,相較於《昭奚舊草》中男主「希行」,這份愛顯得更熱烈,當然「俞遲」更多是一種沉悶的愛的呈現,不是很深沉但是這類性格的人不願意將自己的想法和愛戀直接表達出來。
通常情況下小說均是通過故事進行的事件推動,在展現人物性格潛質的時候,小說用語言進行的推動,當然這部小說反其道行之,使用人物的性格推動整個故事的發展,在逐步升華小說的每個細節的同時,不會讓讀者感知到小說的突兀感,當然隨著人物情感的起伏,小說可以深挖每個事件甚至每句話,在了解人物內心世界後讓人有更強烈的閱讀欲望,所以《同學錄》這部小說的代入感比較好。
「俞遲」的憂鬱性格,讓他對愛三緘其口,更願意將愛深埋心底,小說中的一段獨白:「我很笨,但是我可以從愛你開始學」就是對「俞遲」性格最好的詮釋。雖然這樣的男孩有些呆萌,但是待他們真正的想要愛一個人的時候,他們會讓對方走進自己的心理。小說從中期開始走虐心路線,讀者能在故事內容起伏中更好地了解「俞遲」心中的傷感,當然很多人感覺這很殘忍,其實大家對作者設定的場景也表示無能為力,只能接受這個現狀。
最後作者也許是良心發現,給小說一個相逢和感情升華的階段,畢竟「書海滄生」的另一部小說《昭奚舊草》是一部讓讀者既哭又笑的小說,讀者看後感覺很愕然,其實作者也不想給自己冠上悲情作家的稱號,在小說結局設計的時候儘量完美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