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倡導優良家風,傳承家庭美德,培育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營造健康文明、奮發向上的社會氛圍,9月9日下午,由廬陽區大楊鎮政府主辦,鎮婦聯、紀委協辦的「以愛之名話家風——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好家風讀書分享會活動在大楊鎮雁棲社區婦女之家舉行。
大楊鎮紀委書記歐天輝、鎮婦聯、紀委辦負責人出席活動,轄區數十對不同年齡段的金婚夫妻、模範夫妻,抗疫英雄夫妻、軍人夫妻等一起分享夫妻之間互敬互愛的家庭故事和優良家風讀書心得,活動旨在通過真實的分享幫助更多居民建設更加和諧幸福的家庭。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個陪伴自己一生的人,他們願意為你付出,為你改變自己,甚至願意一直寵著你,忍受你的所有任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些美好家庭的故事吧!
汪鍾興爺爺今年已經83歲,是中科大空間物理學教授,愛人劉祥新奶奶今年80歲,中科大化學教授。兩位老人已過50年金婚史,現居住廬園長者照料中心。
分享:家庭生活夫妻雙方男主外女主內,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夫妻相處多包容,多忍讓。秘訣:當夫妻雙方發生矛盾,女方生氣時,男方不去爭執,一般第二天就好了!
夫妻二人均為軍人,在部隊多次受到嘉獎,曾是戰友,後成為夫妻,婚齡三年。
分享:丈夫李宣曾沒有想到自己的嶽父嶽母會把他們的獨生女兒衛偉嫁給自己,除了深愛著妻子外就是感恩自己的嶽父母,以後也將倍加珍惜對方。妻子衛偉覺得自己有個非常開明包容和愛自己的好婆婆,一家人互敬互愛。
李紹德今年78歲,退休前建材三廠職工人,蔣培霞71歲,退休前建材三廠教師。二人結婚已52年。
分享:作為老師的蔣培霞覺得丈夫李紹德有的時候比較任性,那怎辦呢,就讓著他唄!當夫妻雙方有點小磕磕絆絆時,就應該讓著對方!
鄭家斌現為夾塘社區黨委書記,平時總是一心撲在社區工作上,家裡的事情主要靠妻子吳東翠照顧,二人已經走過30年珍珠婚。
分享:對於坐在身邊的妻子,身為社區書記的鄭家斌只有感激二字,因為有了妻子對家庭的默默付出,自己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社區的各項工作中去。家裡有個賢內助,辛福生活越過越好。
阮懷貴現為五裡拐社區黨委書記,廬陽區家事調解室金牌調解員,夫妻二人結婚已27年。
分享:作為廬陽區家事調解室「金牌」調解員的阮懷貴,經常會調解一些婚姻糾紛。在他看來,一個幸福的家庭,夫妻之間也難免會發生爭執,要學會一些「愛的套路」,按套路出牌,一般矛盾都會迎刃而解。這個「愛的套路」除了相互為對方著想外,還要有一些幽默感。
劉存雲是吳郢社區工作人員,疫情期間是奮戰在一線的最美逆行巾幗。愛人葛軍因工作原因未能到達分享會現場。
分享:疫情防控期間,愛人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家。自己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還要負責為轄區一居家隔離的居民購買蔬菜等生活品,無法照顧自己的父母和孩子,總感覺到有一些愧疚。對於一個幸福的家庭來說,劉存雲認為夫妻雙方都要勇於為家庭付出,不計誰多誰少,有困難時一起上。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
往後餘生陪你看世間最美的風景
陪你慢慢白了頭……
經過6組家庭金彩的分享後
此次活動的主持人
與大家分享了
《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讀書感悟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慈悲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誇張
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久不止息……
最後,安徽省合唱協會理事、廬陽區藝術團團長彭長豐為在座的家庭朗誦了中國詩人舒婷的詩歌《致橡樹》。
活動最後
鎮紀委歐天輝書記
為參加分享會的家庭頒發了證書
活動圓滿結束
審核 | 李建新 責編 | 葛傳紅 編輯 | 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