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電影《祖宗十九代》算是郭德綱導演迄今為止最為工整的一部,也是最具郭導個人風格的一部。但是市場是殘酷的,作為一部春節檔合家歡喜劇,《祖宗十九代》截止今天大年初四總票房剛剛超過6000萬。要知道,這可是中國電影市場的黃金季,大年初一的總票房達到了創紀錄的13億人民幣。
在上映之前,郭德綱導演表示不接受爛片王的黑鍋。之所以他會和各種爛片綁定,那是因為他參演的各種片子都是出於人情,對劇作並沒有多少認知。而這一次的《祖宗十九代》則是由他親自執導,如果這部片子大家看了還覺得爛的話,他才會正式背上爛片的黑鍋。
一語成讖。
如果你去電影院看過《祖宗十九代》的話,應該承認一點:它不能算是嚴格的爛片。因為全片劇情還算完整,演員的表演也還算到位,但也正因為如此,你會對這部電影感到深深的絕望。因為它完完全全是另外一種電影,讓人恍惚以為是三十多年前的香港賀歲片,穿越了時空的迷霧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當它用三十年前的手法試圖來娛樂你的時候,就像是我在今天陡然看見我三十年前的小學校花,試圖像當年一樣對我嬌媚一笑,臉上的粉簌簌落下,唇膏抹在泛黃的牙齒上。
找一群明星,講述一個倒黴蛋的人生掙扎故事,中間用各種喜劇橋段串聯劇情,這的確是春節合家歡電影的常見套路。郭德綱導演認認真真做了各種橋段,就有一個問題:他的橋是趙州橋,基本上算是文物。觀眾無論是在過往的電影裡,還是在郭德綱導演的相聲表演中,都已經見過了無數次。郭德綱導演沒有做錯什麼,他按照他的個人喜好,按照他的表演經驗來組織一部電影,只是這種電影審美過時了。
觀眾走進電影院,希望有新的故事,有新的視覺感受,有新的橋段和串接方式。如果周星馳導演在23年前的1995年,就已經通過幫主至尊寶構造過一個精彩的斜眼橋段。那麼在23年後,郭德綱導演還要用斜眼的四大名捕作為喜劇橋段,那麼觀眾就有理由要求他比周星馳做得更為精妙,更加出乎預料。
可惜,他沒能做到。
有一種邏輯叫做「千錘百鍊」。開心麻花的電影為什麼每一部都那麼火爆?因為他們在劇場裡已經表演過成百上千遍,劇情經歷過千錘百鍊。所以,改編為電影的時候,當初怎麼在千人劇場裡讓人哈哈大笑,現在就怎麼在電影院裡讓人前仰後合。按照這種邏輯,郭德綱導演在劇場裡表演的相聲同樣是千錘百鍊,那麼他親手打造的電影也應該是讓人爆笑不已,喜不自勝。
但是相聲不是劇,舞臺劇是劇,電影也同樣是劇。人們去劇場裡看相聲,主要看的是人,只要是那個人,無論他講多麼老的段子,大家還是會開懷大笑,看見他就想笑。但是,換了另外一個相聲演員,情況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舞臺劇不是這樣,舞臺劇從來都會備幾組人,演員狀態不對的話隨時會換人。人們去劇場看舞臺劇,大多數時候是為了看劇,而不是看角兒。《戀愛的犀牛》換過多少輪A角了?影響人們去觀賞麼?德雲社的一場表演,如果沒有郭德綱、嶽雲鵬,情況又會是如何呢?
郭德綱導演有沒有喜劇天分?當然有。但那是作為角兒的喜劇天分,人們喜歡看他的個人表演。作為喜劇導演,他有沒有講一個一小時四十五分鐘長篇喜劇故事的能力?目前看來,他並沒有;他有沒有構造劇情,讓人物進入觀眾可信的情景之中,讓觀眾對人物境遇感到可笑的能力?從古至今,他也沒有;他有沒有指導演員,讓他們用表演的方式而非以講相聲的方式表現人物?或許有,但真的不多;他有沒有用攝像機鏡頭講故事,而不是用固定鏡頭框住幾個人講群口相聲的能力?你可以自己去電影院看看,去掉道具和外景,和相聲舞臺究竟有多大不同。
笑看起來都是一樣的笑,但是笑裡面的機制完全不同。
《虎口脫險》講述的是英國皇家飛行員落入納粹德國佔領的巴黎,想要逃出魔爪的故事;《你丫閉嘴》講述的是一個冷血殺手被一個熱情的話癆白痴牢牢黏住,想盡辦法卻無法逃離的故事;《夏洛特煩惱》講述一個生活極度不如意的屌絲深陷麻煩,但是竟然得到機會時光倒流重來一次的故事;《羞羞的鐵拳》講述女記者和黑拳拳手交換身體,想要恢復身份的故事。人們之所以會覺得好笑,是因為這些故事裡都製造了巨大的麻煩,刻不容緩的危機,人物在掙扎的過程中讓觀眾覺得可笑。因為看到強烈的個人慾望不斷被現實挫敗,
《祖宗十九代》講述的是一個醜男穿梭時空,想要幫助祖先重新尋覓佳偶,改變自己的基因,從而改變自己容貌的故事。醜男改變自己的容貌有多麼迫切,不改變的結果有多麼危急?醜這件事情對他本人有多大傷害?為什麼醜了那麼多年,現在突然不適應了?影片裡沒有多少交代,無非是醜男活得比較尷尬,因此而踏上了奇幻之旅。尷尬的人生無法形成執念,《祖宗十九代》的故事裡沒有扳機。於是苦苦掙扎但求一線機會就變成了穿越旅行,人們為什麼要對一場旅行感興趣,關注旅人的命運呢?
這樣的故事在劇場舞臺上用相聲的方式表達沒有任何問題,因為角兒說了想要整容,那麼就得整容。角兒說了要穿梭時空,那麼就得穿梭。電影不是,電影是講故事。講故事得有講故事的邏輯,就像海倫必須一開始就要被特洛伊王子擄走,哈姆雷特必須一開始就見到父親的陰魂告訴他自己死於謀殺,否則連荷馬和莎士比亞也攔不住離場的觀眾。
郭德綱導演自始至終忽略了兩件事情:
1、電影是一種完全不同於相聲表演的東西,它有自己的創作規律;
2、電影觀眾觀賞水平的提升遠遠高於任何導演的個人估算,電影觀眾對電影的要求也在逐年快速提升。
今年春節檔基本上是重工業電影的天下,任何一部能進入前三名的電影比拼都已經不單純是劇本或者表演,而是電影工業體系的製作能力。而且即便如此,春節檔的票房之爭也相當慘烈。幾部春節檔電影的投資總額接近20億人民幣,需要60億以上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也就是說,即便按照大年初一的13億票房計算,也需要這樣連續狂收5天票房才能回本,之後才能談賺錢的事情。
郭德綱導演憑藉一部手工業級電影,和一群重工業電影正面對撞,如同駕駛一葉舢板和航空母艦群對決,怎麼不讓人感到絕望?
題圖來自:電影《祖宗十九代》劇照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信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商務聯繫:張先生 微信號 18516511272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一旦票房不利,中國導演就開始埋怨院線排片黑幕。哪兒有那麼多黑幕?全國院線經理每年都指望著春節票房,那關係到他們的業績和獎金。一部春節電影如果上映頭兩天能做到上座率60%以上,你就是讓別人強撤排片,別人也不會幹,誰跟錢過不去啊?你幫別人賺獎金,別人幫你上排片,這不是多麼複雜的事情吧?
請點開圖片長按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