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用句話形容最近又爆紅出圈的東北女孩李雪琴再恰當不過。
提到李雪琴,你能想到啥?
沒錯,就是那個靠碰瓷吳亦凡走紅的北大學霸。
兩年前李雪琴在清華門口喊話吳亦凡,「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而被吳亦凡「翻牌」,從此走進大眾視野。
1
喊話吳亦凡做短視頻,被嘲人才浪費
李雪琴,出場時土裡土氣,北大新聞學院,紐約大學海歸,讓人印象深刻的永遠是那句一如既往、飽含東北特色的開場白:「大家好,我是李雪琴」,讓人聽了不覺餘音繞梁......
曾經,李雪琴的學霸人設一度被網友吐槽:「北大畢業竟然拍這樣的視頻,浪費國家栽培。」
如今,李雪琴的抖音帳號已經積累600多萬粉絲,最近,又憑《脫口秀大會》中搶眼的表現,再次圈粉無數。
題外話:李雪琴的故事再度告訴我們,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源自於認知和眼界,就好比當年大家嘲諷「北大畢業生賣豬肉」一樣。
當她聊起關於「遺憾」的話題時,隨手拈來一個段子引發共鳴,網友直呼,太有才了,長在笑點上了!
「其實上一場,我就感覺自己要淘汰了,當時我在臺上,一頓亂噴,從導演到演員,到李誕,挨個噴了一遍,像缺心眼似的,完了,我還晉級了。今天讓我講遺憾,我現在最大的遺憾就是,人得罪完了,比賽還沒有結束。「
再配上她那「生無可戀」的表情,一頓操作下來,就像生活在北上廣的年輕人,吃了太多的苦,又充滿無奈,可那又能怎樣呢,人生還沒有結束呢。
又比如說,大城市,「北京好,上下班,左一圈,右一圈,日復一日,圈復一圈。」
短短十來個字,描述了關於社畜的人生。
看似隨意的吐槽,滲透著內心的堅毅,也頻頻引發網友的顱內高潮。畢竟,這屆年輕人,誰不是一邊喪、一邊吐槽,又一邊努力折騰,爭取早日渡劫上岸呢。
而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些如家長嘮嗑般的段子,竟來自於臨場發揮。
天知道,她的大腦裡裝了什麼,要讀多少書,才能如此率性而為,而這些段子簡單又戳人心,活似一個現實與理想碰撞、苦難與幸運對決的生活哲學家。
李誕誇她:天賦異稟。
2
當網紅們用「才華」撐起世界
21世紀的網紅們,沒有點才華,都不好意思混跡於流量的頂端。
看過《奇葩說》的同學,都認識詹青雲,她的每一場辯論的觀點輸出,都能帶你打開一個俠氣迴腸的新世界。
她談論「高薪不喜歡的工作or 低薪喜歡的工作」:
「工作是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工作可愛了,生活才會可愛。我們總是不停地在提倡天賦的力量教育的力量爹的力量但是我們常常忽視了喜歡的力量。是喜歡帶來創造,創造最終累積成財富。」
當她談年輕人:
「我們這個社會,是把年輕人像燃料一樣投入社會這部機器,它只問這些年輕人能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從來不去問這個社會能不能為這個年輕人做點什麼;他們只問這個社會需要這些年輕人做什麼,而不問這些年輕人是不是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這不是坑嗎?」
排山倒海式的句式字字珠璣,不得不讓人感慨,有才華的人,真的太酷了。
傅首爾評價她:「聽青雲辯論就像被風親吻。」網友說:「看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要說詹青雲屬於知識類網紅的話,那自稱集美貌與才華與一身的papi醬,是當仁不讓的科班出身。手持中央戲劇學院碩士學位,同時還是周冬雨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
而今年大火的口紅一哥李佳琪,畢業於江西省唯一一所211大學——南昌大學,其背後的質檢團隊,人均學歷研究生以上。
在網際網路內容為王的時代,才華不再是軟實力,是個人品牌的終極魅力,也是「賺快錢」最佳通道。
3
讀書吧,少年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有文化的人可以有多可怕?」
其中一個很高贊如是說:
有文化的人,不僅個人素質和修養高、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對自我的認知更準確,待人處事更得體,說話更有內涵,哪怕是毒舌吐槽,也別具一格。
試想,如果學習這麼枯燥事你都能幹成,那還有什麼徵服不了的。畢竟,跟吃生活的苦相比,努力學習這件事,不值一提。
最後,用一句話結束本文:
Today you do things people will not do,tomorrow you will do things people can not do.
你今天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別人做不到的事。
聲明:本文圖片來自網際網路,侵刪 轉載請聯繫小編,並標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