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兵

2020-11-24 騰訊網

謝冰瑩(1906-2000年)

原名謝鳴崗

她出身大家族,父親是縣立中學校長

年幼時,謝冰瑩的性格酷似男孩,生性倔強

曾為了要上學讀書,絕食三天

迫使家人同意她進入私塾

還曾三次逃離父母包辦的婚姻

1926 年,當時在女校讀書的她

毅然決然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

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兵

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兵作家

謝冰瑩先後兩次踏上戰火紛飛的戰場

一次是作為女兵參加北伐戰爭

另一次是在七七事變爆發後

組織婦女戰地服務團奔赴前線抗日

謝冰瑩和冰心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

一個名字是謝冰瑩,一個是謝婉瑩

又同是五四時期崛起的女作家

因為兩人的名字相似,經常被讀者誤以為是姐妹倆

甚至把這兩個人誤當成了同一個人

其實這一對文壇「姐妹花」只見過一面

不過, 兩人一直惺惺相惜,彼此間一直有書信往來

在信中,謝冰瑩稱冰心「家姐」

冰心稱謝冰瑩為「舍妹」

謝冰瑩將自己的女兵經歷寫在了

《一個女兵的自傳》中

書中其中大量的故事都是作者的真實經歷

《一個女兵的自傳》謝冰瑩作 籤名本 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藏

這本書是當時

著名編輯趙家璧編輯出版的著名作家系列作品之一

知名的作家如魯迅、鬱達夫、徐志摩、老舍等人的作品

都曾被收錄到這個系列中

可見謝冰瑩在當時的文壇還是頗有名聲的

《一個女兵的自傳》謝冰瑩作 籤名本 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藏

此本為1936 年7 月初版,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百本限量籤名第92 號,十分珍貴

謝冰瑩的一生可以說是驚心動魄、坎坷壯美

兩度踏上戰場上的經歷,都成為她筆下最鮮活的文字

END

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她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女兵 湖南新化人
    中國第一女兵謝冰瑩簡介>> 謝冰瑩,原名謝鳴崗,1906年出生於湖南新化。她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女兵,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兵作家。她一生出版的作品多達80餘種,共2000多萬字。
  • 冷水江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第一位女兵作家!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雁門關、娘子關、平型關、剿匪等大小几十次戰鬥,英勇善戰。解放後任華北軍區建築工程處處長,被國防部授予「三級八一」、「獨立自由」解放勳章,被中共中央軍委授予二級「紅星」榮譽勳章。
  • 對越自衛反擊戰第一位犧牲的女兵,遺體未能運回國,犧牲時年僅23歲
    1979年,中越邊境問題爆發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來臨的很突然,本來一個月就解決好的事情,越軍在中國軍隊撤軍後又不斷騷擾邊境的人,同時佔領了中國等地,為此,開啟了自衛反擊戰,不斷的有解放軍上前線保家衛國,其中新兵尤其多,年齡也偏小,許多犧牲的烈士年紀才剛剛成年 然而,十年的戰爭,中國犧牲了
  • 中國女兵
    青春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迷彩、鋼槍、訓練場中國女軍人>奔赴抗洪一線 她們裝石子,抬沙袋在大堤上日夜奮戰和戰友們一起排除滲水險情她們說穿上軍裝就是軍人要做黑暗中照亮世界的光、醫療救治和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本次維和任務選派了8名女兵包括2名衛生員、6名掃雷作業手其中一人為「00後」她們代表中國軍人走出國門
  • 近代史上的香港黑道往事,「五虎十傑」不若過眼雲煙
    有這樣一個幫會,骨幹成員中有「五虎十傑」這樣的江湖猛人,在頂盛時期幫眾接近10萬人,是近代史上香港實力最強、組織最嚴密的黑道幫派,這個幫派就是新義安。
  • 三軍儀仗隊女兵,光是學歷嚇到你
    淡雅的妝容,合體的短裙,英武的軍靴,加上手中的鋼槍和肩背的藥箱……昨日,中國女兵走過天安門廣場,走出中國軍隊一段新的歷史。在中國首次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舉行的閱兵式上,中國女兵創下兩個「第一」:三軍儀仗隊首次出現女兵,與男兵一道組成混編儀仗護旗方隊;聯合軍樂團首次出現女兵,與男兵一道指揮和演奏軍樂。
  • 大洋上女兵的「航海日記」
    大洋上女兵的「航海日記」 2017-10-04 17:15: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 2020年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特點
    2020年自考備考已經全面展開,為了幫助小夥伴們更加順利、高效的備考,自考365給大家整理了2020年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重要知識點,希望大家好好掌握。2020年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重要知識點: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特點1、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例很小,它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2、在民族資本中工業資本所佔的比重小,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比重大。3、民主資本主義工業是以紡織、食品工業為主的輕工業,缺乏重工業的基礎。
  • 2013年中國近代史論文目錄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整理人:李然  武文娟近代史研究編輯部供稿,馬維潔編輯 一、總論、專題2009—2011年中國近代史研究綜述.王建朗.近代史研究,3明末、晚清和民國時期的中國現代化及其歷史啟示——以市民社會為視角.楊巧蓉.東嶽論叢
  • 二戰女兵:穿比基尼的美國女兵,日本女兵像魔鬼,德國女兵超漂亮
    【圖為穿比基尼的美國女兵】這是為了鼓舞美軍士兵,而拍攝的美女寫真照片。【圖為美國女兵練習射擊】二戰中,有40多萬美國女兵上了戰場,有些女兵負責後勤工作,有些則直接上了前線。美國女兵與日本兵作戰時,不少女兵被俘,最後都慘死在了日軍手中。
  • 好書推薦|中國別樣近代史——《梁啓超傳》
    內容簡介本書為歷史學家吳其昌為老師梁啓超撰寫的一部傳記,貫穿了梁啓超整個青年時期,涉及從梁啓超出生到戊戌變法失敗這二十五年間的中國歷史。吳其昌在寫法上秉承了其師梁啓超著《李鴻章》時所開創的傳記章法,「以一個偉大人物對於時代有特殊關係者為中心,將周圍關係事實歸納其中,橫的豎的,網羅無遺」,以故使得本書可供讀者在了解梁啓超事跡的同時深入理解相關歷史背景,從而成為一部別致的「中國近代史」。
  • 中國為何禁止女兵上潛艇?竟是因為一部電影,並非性別歧視
    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就有男女之分,因為性別的差異,男女在社會分工上也有許多不同。雖然在過往的歷史中存在著不少性別歧視的現象,但女權主義的興起正將這些歧視問題慢慢扭轉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再來看潛艇領域,以前基本上沒有國家同意讓女性在潛艇上工作,但現在人們打開了對女性的限制條件,女性也可以在潛艇上服役,當指揮官也是有可能的。但現在人們更為好奇,既然女性能上潛艇,那能不能上核潛艇呢?核潛艇與常規潛艇肯定是有很多區別的,能利用核潛艇來執行的任務勢必需要更多的時間,因為女性更偏於感性,一般很難適應在封閉的環境裡長期工作,很容易因為幽閉恐懼而導致身心受傷。
  • 中國近代史的縮影—大上海
    上海,是中國的直轄市之一。人們常把北京讀作一個「城」,把廣州讀作一個「市」,把廈門讀作一個「島」。我們把上海比作一個「灘」,叫「上海灘」。「灘」,指的是河海湖泊淤積而成的平地。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上海是一個生長於長江入海口的灘地。上海原先只是海邊的一個小漁村,漁民用一種叫「滬」的工具捕魚而生。因此,上海的簡稱為「滬」。
  • 中國近代史上,有哪些聲名不顯卻對歷史有重要作用的人?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字數:2235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中國近代史上,有哪些聲名不顯卻對歷史有重要作用的人
  • 中國女兵在南蘇丹維和:上廁所帶塊布 半夜遇槍戰
    戰亂中的非洲,他們是中國向國外派遣的第一支整建製作戰維和力量。她們是走出國門的13位維和特戰女兵。他們經歷戰爭,他們冷靜應對。面對面,講述中國維和部隊的一次危急時刻。當地時間5月31日20時45分左右,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位於馬裡北部加奧市的維和人員營區遭遇恐怖襲擊。中國駐馬裡維和部隊損失最為慘重,1人死亡,5人受傷,其中2人重傷。
  • 我校與臺灣中華大學聯合組織的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
    12月25日中午,我校與臺灣中華大學聯合組織的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舉行了線上結業儀式。兩校50餘名師生代表相聚雲端、暢談收穫、共敘友情,結業儀式由中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鍾益禾主持。至此,歷時兩個半月的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圓滿落幕。
  • 女兵「蔣哥」,當上了特種兵!
    如果不是對方先開口說話,差點沒看出眼前這個肩扛中士肩章的士官是女兵。長著一張英俊帥氣的臉龐,說起話來乾淨利索,這是蔣明文給人的第一印象。戰友們都說,蔣班長不僅帥氣得像男兵,而且性格陽剛,有著同樣讓人敬佩的膽氣。所以,有比她小的戰友,私下裡直呼她「蔣哥」。「戰場不分性別,我也從小胸懷衝鋒陷陣的夢想。」
  • 中國近代史大事件年表(附考點)!家有初中生,建議列印收藏一份
    中國近代史大事件年表(附考點)!家有初中生,建議列印收藏一份初中歷史從知識點難度來看,主要會分為三個部分,而中國近代史就是其中之一。其實相信很多老一輩的人談到近代史都會非常傷心,因為這是一部充滿了災難和屈辱的歷史,但是同時也誕生了許多的偉人,他們帶領著中國實現民族解放、打倒了封建帝國主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因此學習近代史也是為了讓現在的同學,記住這段屈辱並拼搏向上的過程。
  • 礪劍春秋 | 五線譜上踢正步的女兵
    今天,小火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五線譜上踢正步的女兵》。我是火箭軍部隊的一名女兵,2019年10月1日,作為聯合軍樂團薩克斯演奏員,在天安門廣場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回想起來,這段經歷真是不可思議。在參加閱兵任務之前,我剛在旅軍樂隊接觸了薩克斯,25個按鍵,我會用的才不到10個。
  • 走近時代舞臺上乘風破浪的女兵
    近日,記者跟隨排長周亞萍的腳步,走進這間20平方米的榮譽室,走近這群在時代舞臺上乘風破浪的女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她們都在做著一件事——從昔日輝煌中突圍,創造屬於自己新的輝煌。周亞萍指著下一塊展板上的照片告訴記者,長話連的「老人」如今越來越少了。記者開始在照片上「數人頭」:副排長唐雙玲、四級軍士長李娜、中士鄭嬌嬌……排裡兵齡長些的老兵,基本上都能找到,唯獨沒見著周亞萍。「我是女兵連走出去的最後一個兵,也是女兵排的第一任排長。」說到自己,周亞萍告訴記者,那年她剛好提幹,去上了軍校。說著,周亞萍指了指合影背景裡的宿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