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百科】民謠吉他演奏技巧

2021-02-19 古典音樂家網

介紹以左手為主的技巧(連音 倚音 回音 顫音 漣音 滑音 移指 橫按 打弦 揉弦 左指獨奏)

連音

連音是吉它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也是掌握倚音、回音、顫音、漣音等技巧的基礎。連音分同音連音和異音連音兩類。在樂譜上的符號是條弧線,稱為「連線」或「連音線」。

同音連音,實際上它就是音符的延長,彈奏起來很容易,只要用右指彈出連音的第一個音符就行了,以後幾個音符不彈,讓左指按著不動,直到這些音符的規定時值。

連音的主要是異音相音。同弦上的連音較常用,上行時彈上行連音,先把較低的音符用右指彈出,然後用左指用力地落在較高的音符上。這個較高音符是靠弦的餘震和左指的敲擊出聲的。

下行時彈下行連音,先用右指彈出較高的音符,然後用按在這個較高音符上的左指斜勾出較低的音符。

注意:較低音符若不是空弦上的音,則在勾之前一定要用其它左指事先按住較低的音符。在不同弦上的連音一般不常用,它的奏法和在同一弦上的奏法有所不同;上行時,左手同時按住要連奏的兩個音符,右手拇指從較低的音符滑彈到較高的音符上去,也就是拇指有兩個彈撥的動作。下行時,右指彈較高的音符,接著用左指使勁敲打出較低的音符。

三個或三個以上音符的連音奏法,和兩個音符的奏法很少使用。

倚音

倚音有前倚音和後倚音兩種,它們的寫法都是用較小的音符寫在普通音符的角上,前倚音寫在普通音符的前面,後倚音則在後。演奏時佔用普通音符的一部分時間。按佔時多少又有長、短倚音之分,佔用普通音符一半的時值的倚音叫長倚音,只佔很短一部分時值的倚音叫短倚音。

前、後倚音的彈奏方法大致一樣,只不佔時先後不同,前倚音佔前,後倚音佔後。倚音的演奏方法和連音奏法比較相似,但又有所區別。在同一弦上時,它的奏法和連音一樣。在不同弦上時,小音符和普通音符要分別彈奏。

當倚音附在和弦音符上時,除了倚音後面的音符較晚出現外,倚音和其餘幾個和弦同時奏出,那個較晚出現的音緊跟著倚音用連音奏法奏出。倚音也可以有兩個或兩個音以上,叫復倚音。

注意:復倚音的彈奏方法雖和普通一個倚音的奏法一樣,但倚音數目多了後,容易超出規定的時值,或與旋律音符平分秋高氣色,使旋律音符佔時過短。所以,彈奏這類音符時,一定要動作敏捷,切忌拖泥帶水。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回音

回音是一種出現在主音符前面的上下輔助音。這些輔助音都是以圍繞主音符級進行的形式出現的,從不跳進。從主音符上方開始的叫上回音,從主音下方開始的叫下回音。


回音可以帶升、降變化記號。要變化主音上方的音應把變化記號寫在回音記號的上方。要變化主音下方的音應把變化記號寫在回音記號的下方。回音還可以和倚音結合在一起。

回音記號寫在兩個音符中間的奏法是:回音出現在第一個音的後面,並且以第一個音為臨時主音,圍繞它作上下級進,回音中的最後一個音落在臨時主音上,組成四個音。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顫音

在音符的時值內,用一個主音和一個比主音高一度或半度的音,以非常快的速度交替反覆地彈奏,就產生了顫音效果。顫音的記號是「tr」或「tr~~」。根據不同的演奏方法,分為下面三種:

(1)用連音奏法奏出時值內的顫音。

(2)彈出主音,把主音上方的音用連音奏法奏出。

(3)在兩根不同的弦上用左手按住兩個音符,然後用右手兩個或三個手指彈出。

漣音

漣音是顫音的一個片斷,所以有人把漣音叫做顫音,而把顫音(Trill)叫做大顫音。

漣音有上漣和下漣之分,吉它上用上漣較多,通常在同一根弦上彈奏。上漣音的記號是「~~」,下漣音的記號是「~~」,右手彈出第一個音符後,左手用力一按,再一勾,就成了上漣音,下漣音則相反。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滑音

滑音按其滑動的方向分有:由低音滑向高音的上滑音;由高音滑向低音的下滑音。按右手的動作來區分,有前一個音要撥,後一個音不要撥的連滑音,和前後兩個音都需要彈撥的斷滑音。

除少數情況,一般滑音都在同一弦上進行,上滑音和下滑音的奏法相同,但上滑音比下滑音容易發出聲。另外,在吉它上,較快的滑音比較慢的滑音的效果好,近距的滑音比遠距的滑音效果好。

連滑音的奏法是:左手手指按在弦上用右指彈出第一個音,然後用同一個左指緊貼在面板上,作平滑柔和地移動,到達指定位置。即靠弦的餘振把經過音(半音階式的滑音效果)和最終音發出來。

在連滑音中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滑音的兩個音之間只相差半度,即小二度關係,在吉它上只相差一個音品。這時滑音的效果是無論如何也聽不出來,而和連音效果倒差不多,不過,其奏法仍屬於滑音性質。採用這種方法大都是為了運指的方便,因為它等於換了一個把位。

斷滑音的奏法是:右手先彈出左指按著的第一個音,然後用這個左指緊貼指板平滑柔和地移動到指定位置,用右指把最終音再彈一下。

奏滑音時左指可不必拘泥於同一個指頭,根據需要在滑的過程中可以換指。

換指的方法一般有兩種:順勢換指和逆勢換指。

順勢換指,即在上行時用下面的手指替換上面的手指,在下行時用下面的手指替換下面的手指。用這種方法不會使滑動的手指超出第二個音符的位置。具體方法是:按第一個音符的手指按連滑音的方式向第二個音符的位置滑動,在滑到另一個手指能夠按到第二個音符的同時,馬上把另一個手指按下,按在第二個音符的位置上。

逆勢換指,即上行時用上面的手指替換下面的手指,下行時用下面的手指替換上面的手指。這各方法會使滑動的的手指超出第二個音符的位置,因此使用時很有可能一不小心使超出第二個音符的音響了起來。這時正確的方法是:按第一個音符的手指照連滑音的方式向第二個音符的位置滑去,在滑到第二個音符位置的一剎那,手指鬆開,同時馬上把另一個手指按下,按在第二個音符的位置上。

在不同弦上的滑音也可用斷滑音奏法奏出,但這種滑音其二者之間的經過音不能全部滑奏出來,而只能滑奏出其中的一部分。如何滑奏這一部分經過音呢?一般認為這一部分經過音放大滑音的前一個音符所在的弦上比較合適,同時經過音的終止端不能有太明顯的痕跡,應該讓它漸弱,含糊些,以免後一個音符出現時產生一個大跳的感覺。

注意:滑音,特別是換指的斷滑音的演奏方法很多,不僅僅局限於為上幾種,有些演奏家用自己的獨特方法,同樣能得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有的人在滑音時注重滑音的前一階段,而讓後一階段逐漸淡化;又如在逆勢的換指斷滑音中,用前後兩個音符所需的兩個手指同時按在指板上滑動,在滑動的過程中巧妙的換指,等。總之,要注重效果,特別是換指滑音,不要讓人聽出換指的痕跡,使滑音自然,賀滑。

雙音的滑音方法和單音的滑音方法一樣。

注意:在需要滑音的兩個音符中,滑動過程這部分時間總是佔在前一個音符上,而第二個音符總是在拍子上出現。因此,在使用滑音技巧時,就要掌握並處理好這部分時間,既要使前一個音符在時值比重上站得住腳,又要使後一個音符在時值上不受影響。有些學生在滑音時,前一個音符剛一出現,就進入滑音過程;也有些學生為了突出滑音效果,盲目地延長滑音過程,結果適得其反,而且影響了後一音符的出現,造成節奏上的脫拍。這些都是不對的。適當的滑音過程僅佔前一音符的很小一部分比例。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橫按

橫按是吉它上和弦組合指法中一類特殊的指法,非常重要。當左手食指橫倒按在六根弦上時,相當於一個機動靈活的移調夾,而且它比移調夾更具一個優點,就是能夠對正在振動的弦進行制止,食指稍微松一松,便能使聲音嘎然而止。使用橫按可以節省用指,騰出來按別的音,或者避免幾個手指同時擠在一個音品裡。橫按在伴奏、獨奏中都有重要的應用。

手指橫倒按住六根或五根琴弦叫大橫按,按住一部分(通常二、三根)琴弦叫小橫按。橫按的符號比較多,而且它和表示把位的符號一樣,經常和數字連在一起,表示在第幾品上橫按。

大橫按的符號有:C.(Ceja的縮寫);B(Barre的縮寫);gr.barre(Grand Barre的縮寫),其中以C.最為常用。小橫按的符號有:M.C.或M/C(Media Ceja的縮寫);1/2C.;4.;pet.barre(Petit Barre的縮寫)等。

有時也可見樂譜中一些音符或一個和弦的左邊有「[」的符號,並標有左手手指的記號,這也是橫按記號,大小不分,記號上下端蓋括多少音符就橫按多少音符。

大橫按和小橫按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對握琴姿勢來講,小橫按遠比大橫按來得影響小。小橫按一般總是橫按在高音的二、三根弦上,手指略微放倒就行,對整個握琴姿勢影響不大。小橫按的進入和出去都比較方便,不會影響旋律的連貫性。大橫按由於要按所有的弦,因此用一般的握琴姿勢就不行了。下面把大橫按的按法要領歸納一下:

(1)大拇指的位置從琴弦的左側下降到琴弦的中間。

(2)食指根部抬起。

(3)食指伸直,與大拇指隔琴相對,平放在弦上。

(4)用食指兩個側面相交的部分用力按在六根弦上。注意要按在音品稍後的位置上,不要按住音品。

(5)使其它三個手指放在各自的位置上。

初學者剛剛接觸到橫按,一定會感到這個指法很彆扭,很不好按。第一,伸直的食指容易彎曲,使中間幾根弦上的音發不出來,而且其它三個手指按不到各自的位置。第二,勉強按好後,彈一下卻一個音也不響。第三、不一會,左手就酸不可支,等等。解決要領如下:

首先,食指彎曲,若是食指纖弱無力,就應該加強手指練習;但也可能食指按弦的部位不對,如果用食指的下面部分按弦,那麼照手指指骨的構造,自然容易彎曲了。而且這樣的按法容易使其它三個手指按不到位。其它三個手指按不位的另一個原因是初學者太想使手指按到位了,但又不知如何去按,無形中使手掌拚命往高把位方向提,結果又使手掌貼住琴頸,失去了手掌與前臂間的角度,造成按弦困難。如果改變方法,使手腕適當向外突出一點,把手掌送出去,再使手指彎進來,應該好一點吧。其次,發音不響亮,不紮實且有噪聲,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橫按的食指位置不當,不是蓋到音品上,就是遠離音品,致使聲音發悶或發毛,但也可能是食指彎曲,沒有把弦按到底。第三,如果橫按的方法都對,但還是手酸,那麼就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手指缺乏鍛鍊,肌肉不夠強勁有力,那只有多煉了。二、琴弦離指板距離太遠。它們之間正常距離應是在第一品時不超過去時1.5mm,在第十二品時,高音弦不超過4.5mm,低音弦不超過5.5mm,超過這個距離手指按琴弦就會感到吃力,這時就應該修磨弦枕和琴馬,調整琴弦和指板的高度。

一般地就,橫按大多數用食指,但其它三個手指也能作橫按,只不過機會比較少。食指既可大橫按也要小橫按,其它三個手指都只能作小橫按,特別是中指,只是偶爾同時按兩根相鄰的琴弦。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移指

從處形上粗看,移指和滑音的動作好象差不多,但實際上是很不相同的,首先兩者的目地不同;移指是為了移動把位以便手指達到某個音或某群音,或為了取得某弦所特具的音質;而滑音大都是為了取得半音階式的效果。其次,雖說同樣是手指的移動,但其方法是不同的。

移指的奏法是:移動的手指略微向上抬起一點,完全松釋手指在弦上的壓力,使手指浮按在弦上迅速地移動。正確的移指是絕對不能聽到經過兩音之間的各音痕跡的。

注意:移指時,在兩音中間移動的過程也不要太長,要儘量縮短這段無聲的時間。做到聽不出手指移動的痕跡,就象手指在一個把位內按音一樣。

由於移指經常是為了使手指達到在原把位按不到的音,因此移指總是和換把緊密相關的。關於把位的概念是這樣的:吉它上每一個音品都是一個把位,最靠近琴頭的是第一音品,下一個音品叫第二音品……,依此類推,直至最靠近音孔的音品(即第十九格)叫第十九音品,通常古典吉它擁有十九個音品。決定整個手究竟在第幾把位,主要是左手食指。食指在第幾音品就叫第幾把位。

把位的英文是Position,常縮寫為P.或Pos.。如果表示某個把位,則要和阿拉伯數字或羅馬數字結合在一起。如Pos.9表示第九把位即食指在第九音品上,有時也有單用羅馬數字表示把位,如「VI」表示第六把位。另外,在一些歐洲出版的樂譜上,我們也常會見到「2e,7e」等。或在西班牙和南美洲出版的樂譜上見到「Ca2a,Ca7a」等寫法,它們都是表示第二,第七把位的意思。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在音樂上,這些單詞通常是指「揉弦」。但揉弦一般是由演奏者自己決定的,吉它譜上從不標出。樂譜上如果標出這些單詞,一般就指打弦。這些單詞的縮寫都是「Vibra.」或「Vibr.」。

打弦完全不用右指,僅靠左指用很強的力乾脆果斷地在琴弦上敲打,使琴弦起振動發出聲音。在奏上行連音時,左指多少能借一點琴弦的餘振,因此還比較省力;而打弦時,左指一點兒也不能藉助這種餘振。打弦奏法對左指的要求就更高了,左指軟弱無力是打不出高質量的音來的。

在打弦時要注意:

(1)連續打弦,要注意左指抬起時,不要勾到空弦音,手指應該垂直起落。

(2)在低把位的打弦較容易;在高把位的打弦容易打出另一端的音,這個音大都比想要的音低。打弦前先用其它手指按住比要打的音低一、二個音品的音,然後再打弦。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揉弦

在吉它上,揉弦的的方法有下面三種:

(1)使靠近音品按著的手指指端緊貼指板固定不動,將其作為支點,使整個手掌圍繞這一點作往返搖動,方向是:高音品《===》低音品。注意不要使作為支點的手指隨便滑動。這種揉弦方法是常規用法,在小提琴上也是用這一方法,採用這種方法,音的變化幅度較小。

(2)按住需要揉弦的音,使這個左手手指帶著這個音所在的弦作拉推動作,方向是:高音弦《===》低音弦。注意不要使弦離開指板。在第一弦上用這種方法揉弦容易把弦拉出音品位,這也是應該注意的。採用這種方法,音的變化幅度較大,必要時可以相差半個音。

(3)第一種方法和第二種方法相結合就是第三種方法。

注意:無論哪種方法,揉弦時,前臂要保持不動,不要使琴左右搖晃。也不要誇張和濫用揉弦。

揉弦是弦樂器中最最重要的一種裝飾聲音的方法,它賦予聲音以感情和活力。如果在該用揉弦的地方而不用,這段樂曲演奏的效果將是呆板和缺乏表現力。

怎樣全理使用揉弦,全憑演奏者對樂曲的領會,自己加以斟酌。不過一般情況可有一個原則供參考:屬於優雅性質的音符和樂句、低音域的樂句、弱奏的樂句時,揉弦速度應該放慢,振幅加大;遇到強烈的音符或樂句、高音域時樂句、需要強大的聲音時,揉弦的速度應該加快,振幅減小。

一般在沒有掌握相當熟練的其它技巧之前,不要輕易地學揉弦,否則將會對正規地學習吉它起很大的妨礙。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左手獨奏

在吉它上,不依靠右指而完全用左指進行大段的獨奏是一種難度較大的演奏技巧,它要求左指具備良好的素質。如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切勿盲目猛練這種技巧,以免手指損傷。

左手獨奏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和連音奏法(Slur)有些相似,上行時用打弦法(Vibration)打出音符;下行時用左指勾出音符和用打弦法打出另一根琴弦上的音符。由於右指不參加彈奏,因此這種奏法有一個缺陷,即當換弦時遇到空弦音,就不能連貫下去了。第二種方法是用左指彈弦,在樂譜中,彈弦的左指有其特別的符號:i;食指,m;中指,a;無名指,ch;小指。各指均用靠弦法彈奏。

採用這種方法不僅彌補了第一種方法不能彈奏空弦音的缺陷,而且使左指也能彈奏一些和彈奏一些和弦與泛音。

彈奏空弦音時,可用左手i,m,a,ch中的任何一指,當然,其中m或a是更合適的指選。彈奏其它單音時,則可用ch來彈。彈奏和弦時,由於1、2、3指需要按弦,所以通常由ch低音彈到高音,嚴格說,這個和弦實際上是個琶音,和琶音奏法中的Pulgar效果一樣。注意:這一和弦中的音要依次分布在各弦上,不能中間跳過某弦。彈奏泛音時,一般由3或4指虛按琴弦,用i彈弦,彈後馬上雙雙離開琴弦。

當我們掌握了以上兩種方法,並把它們結合起來使用,那麼左指獨奏法就將變得十分完滿。如果偶爾再讓右指加入彈奏,就不但能使彈出的音更加清晰響亮,而且還能減輕左指的負擔和彈奏更複雜的樂曲。

左指獨奏的基礎是連音奏法,因此,練習時可先從連音入手,再結合一些左指練習,把連音練純熟,把手指練發達,然後再進行左指獨奏練習。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吉它有六根琴弦,它可以模仿出類似豎琴的琶音效果。吉它的琶音奏法有順琶和倒琶兩種。順琶的符號是「}」,或再加上文字說明,如Pulgar,Pouce,Friser等。文字Pulgar,Pouce都是大拇指的意思,這種琶音要用大拇指從低音弦圓滑地向高音弦彈。注意:有時樂譜上會有Pulgar單獨出現在旋律上,並由虛線點表明其範圍,這時它不表示用琶音奏法,而是要求用大拇指把這些音符一個個地撥出來。

Friser的意思的「聯接,接近,靠近」。這種奏法是把右手除拇指外的三個手指都密集攏來,分別放在最上面三個音符所在的三根弦上,然後從拇指開始,在弦上用手指一個接一個地彈。如果琶音音符超過四個,那麼多出的音符就都由拇指來擔任,拇指可用上面的Pulgar奏法,即可以用拇指接連彈,然後緊接著再由剩下的三個手指一一彈出最後三個音符。以上兩種奏法雖然都屬於順琶,但效果是有區別的。

在樂譜上,有時只有符號或什麼都沒有,那麼這一串和弦音的奏法可以由你自己選擇。

倒琶的符號是「│}」,再用文字Index或indice說明。Index和indice都是指食指,這種奏法是用食指由高音弦圓滑地彈向低音弦。

琶音和奏法不難,但要注意速度,過慢過快都不能彈出琶音的效果。過快就是掃弦奏法;過慢就成了分解和弦。琶音介於掃弦和分解和弦之間,雖快但剛好能清楚地聽出各音的音響。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彈指

Rasgueado的原意是掄彈,刮彈,抓彈,一種吉它加花的奏法,常見於佛拉門哥吉它演奏法。在樂譜上常縮寫為「Ras.」、「Rasg.」。

彈指的奏法是右手握拳狀,但不必過緊,用指甲的表面按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的次序彈弦。拇指不彈。彈指的速度和琶音差不多,但發出的音的層次要比琶音多,所以彈指這種奏法常用來表現激越、熱烈的氣氛。注意:彈弦時各指依次放開的時間要均等,不要有快有慢。

併攏除拇指外的四個手指,用指甲同時彈弦;或用其中一個手指的指甲面快速的彈弦,就成了掃弦奏法。它的符號是一個向下的箭頭,這種奏法在彈唱中很常見。大拇指也可以回勾,符號是一個向上的箭頭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在吉它演奏中,敲擊琴弦是一種方法,而敲擊琴的面板也是一種方法。

擊板,這種技巧的彈奏方法很容易,即用右手的某個手指(通常用中指)垂直敲打琴的面板。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就是古典吉它不象佛拉門哥吉它在面板上一塊護板,當手指垂直敲擊面板時,容易使面板受到指甲所損傷,所以,一般可以輕輕敲擊琴馬底座的右邊部分。

Pizzicato原指弓弦樂器的一種撥奏技巧,對古典吉它來說,這個單詞則有模仿弓弦樂器撥奏的音色的意思。演奏時,右掌伸直,用其右內側(小指的方向)輕輕壓在琴馬正上方的琴弦上,同時用右拇指撥弦。當然,有時也時也可用食指,中指撥奏。無名指一般不用。用這種方法奏出的聲音餘音短促,沉悶,跟小提琴類等無音品的弓弦樂器上的撥奏效果差不多。

使用撥奏奏法要注意壓弦部位的準確、穩固。手掌壓得太前,發音效果不好,而且容易使音偏高;壓得太后等於沒壓。

彈奏時,手掌不要隨著手指的運動而偏離正確的壓弦部位。使用拇指撥弦時,手掌可隨拇指在不同弦上的位置變化而沿琴馬小心地稍稍移動,以便調整拇指撥弦的角度。Pizzicato常縮寫為Pizz.。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震音就是同音或同和弦的急速反覆。用同樣的拍子急速反覆地奏同一個音,這在吉它上需要右指非常靈活,而且各指要有相當的獨立性。手指缺乏力量,或各指獨立能力較差,請不要過早地練習震音。

震音一般以單音的形式出現最為普遍,這時每個手指輪流彈一個音,所以,在吉它上有人又把震音稱為「輪指」。手指輪流循環一周彈奏三個音叫三輪指,彈奏四個音叫四輪指,彈奏六個音叫六輪指等等。古典吉它常用為三輪指和四輪指兩種。佛拉門哥吉它則以五輪指為常見。拇指彈低音;食指、中指、無名指交替彈同一個高音。

三輪指手指輪流一周的次序是pmi或pim。四輪指有pami,或pima或pimi,或pmim。六輪指有pamima ,或pimami。

輪指時各手指的幅度不要大,以免碰到鄰弦。練習可在第二弦上進行。通常中指、無名指的力量比較弱,因此初學者應該多練習一下中指和無名指的交替運動。大拇指的力量較大,輪指時要注意與其它手指相配合,保持音量的平衡,不要每輪到大拇指就奏出一個突強,儘量做到四個音的音量一致。輪指時,要注意手指循環的周期與周期之間的銜接,和周期內各指觸弦間隔時間的均勻,做到連綿不斷,「顆粒」清楚,猶如珠落玉盤。

做到了上面這一點,僅僅是學會輪指的彈奏方法的第一步,接下去就要練習用輪指表現旋律。輪指中的旋律可以在用拇指彈的低音,也可以在其它手指彈的高音部,可以低音部和高音部同為旋律。這些都要在實際運用中逐步鍛鍊,領會。

震音還有複音方式,這些奏法都比較難,還要進一步練習。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這種技巧的演奏方法沒什麼特別,右指仍用一般普通的方法彈奏,只不過彈奏的部位離琴馬很近。

這種奏法所產生的音色在低音弦低音區時偏硬,堅實響亮,有點象我國的民族樂器三弦;在高音弦高音區時音色清澈,明亮。雙簧管效果奏法也可以模仿出日本的二十弦琴的效果。

和雙簧管效果一樣,這種技巧的演奏方法也沒什麼特別,右指也是用一般普通的方法彈奏,但是彈奏的部位和雙簧管效果不同,它是在離琴馬很遠的地方彈奏的。

這種奏法其音色柔美圓潤,十分迷人,除了模仿單簧管外它還可以模仿出教堂裡大管風琴的效果。塔雷加在他的作品《霍塔舞曲》中曾出色的運用此手法。單簧管效果奏法的記號可以簡寫為「Cl.」。

Cl和Ob這兩種奏法,其音色一軟一硬,對比強烈。因此,儘管有時樂譜上並未標明需要採用Cl還是Ob,但不少演奏家還是喜歡這兩種奏法,先後演奏兩個相同的樂句或樂段,以取得音色對比,增加樂曲的感染力。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消音


一首樂曲是否發音清晰,層次分明,不僅依賴右手手指的觸弦,左右手指相互配合,使每個音都按各自的規定時值發出音響,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在如何對待彈弦後餘音處理的問題上,學彈唱的人,一般比較關心,而學古典吉它的人則往往容易把它疏忽了。過早抬起按弦的手指,造成了過早地掐斷餘音,致使音的時值不足而影響旋律而引起樂曲聲部混濁,都是因為對餘音長短的控制認識的不足。

要保持延長音符的時值不難,只要注意手指的保留就行,下面談談消音。消音,就是使音到達規定的時值時馬上剎斷,消失。這種奏法沒有特別的符號,難得見到有時從鋼琴譜上借來的符號「*」,在樂譜上一般也沒有文字說明。是否需要消音,全靠演奏者自己加以斟酌。

消音在單音、雙音或和弦中均可使用。在單音中,如果一個音符接一個休止符連續交替地出現,就要考慮使用消音技術;在雙音或和弦中,如果是弱拍上的節奏和弦、延長下去將影響音樂和諧的和弦外音、需要斷奏的和弦都應該使用消音技術。

消音的方法有:

(1)右指彈弦後,把左指鬆開,浮按在該弦上;

(2)右指彈弦後,馬上用同一右指將所彈的弦按住;

(3)用左手或右手空閒著的指頭把弦輕輕按住;

(4)右手一個指頭彈弦後,用另一個指頭消音,並可不立即抬起來,就用此消音的指頭再接著彈弦,再調換其他手指消音;

(5)右手放平,按住所有的弦。

以上幾種方法需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適當地採用。通常第一種方法比較容易;歌曲等古典伴奏中常用第二種方法;彈唱的漫彈伴奏中常用第一、五種方法;第三種方法常用來消除空弦上的音;第四種方法則常見於單音旋律中;第五種方法也可在各弦中的斷奏中使用。

在古典樂曲中,常常要求對某一個音或某幾個音使用消音,而不要求象彈唱一樣,消掉所有弦上的音。所以,古典樂曲中的消音法比彈唱中的消音複雜些。只要堅持練習,隨著熟練程度的增加,各手指會很自然地協調起來的。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泛音是一種奇妙的音響,在吉它上奏出的泛音,其音色透明而清澈。象鈴聲,也象鐘聲,有時又象潺潺的流水聲或巖洞裡單調的滴水聲。總之,在樂曲中偶爾出現的泛音,是很富有情趣的。

泛音的奏法很多,基本可分為自然泛音(Natural harmonics)和人工泛音(Artificial harmonics)兩類。

泛音的發音原理是:把手指輕輕地接觸在琴弦的等分點上,使琴弦不僅全部振動,而且等分點部分也同時振動,這時所發出的基音高的那個音就是泛音。從理論上說,在琴弦的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等各點上都能發出泛音。但吉它上,各等分點上泛音的清晰度和響度都是不一樣的,等分越少(如二等分到六等分),發音就越清晰越響亮;等分越多(如七等分以上),發音就越模糊,越不響亮,甚至使噪音蓋過泛音。

泛音的常用符號有:harm.,har.,arm.,ar.等,並以點線顯示其範圍,用比左手指法數字在一號的數字表示品位,用外圍帶圈的數字表示弦號。泛音中,八度泛音用得最多,所以,八度泛音又可用8va,8(ottava的簡寫)和Oct.(Octave的簡寫)來表示。

吉它上自然泛音是以空弦音為基音,在六等分以內的各等分點上演奏,即以空弦音為基音,在吉它的第十二、七、五、四、三各音品上發出的泛音都是自然泛音。小於第三品以上的泛音很不清晰響亮,通常不用。

自然泛音的奏法是:左指輕輕虛按在琴弦上,右手手指用適當的力量撥弦,同時按弦的左指立即離開琴弦。注意左指按弦的部位要準確。在第十二、七、五、四、三音品上發的泛音分別比基音高八度、十二度、十五度、十七度、十九度。

在一根弦上,除了能在以上五個地方發出自然泛音外,高把位上的幾個地方也能奏出清晰響亮的自然泛音。不過,它們的音高都和上述五個泛音中的某一幾個相同。例如第九、第十六音品上泛音都和第四品上泛音一樣高;第十九品上的泛音和第七品上的泛音一樣高。所以,可以這樣講:在一根弦的不同部位,能發出五個音高不同的自然泛音。但不以為吉它有六根弦,就能奏出三十種不同的自然泛音。因為其中有幾個泛音的音高也是相同的,例如第六弦第五音品和第五弦七音品上泛音一樣高等等。一般說,吉它上六根弦能發出清晰響亮的自然泛音只有二十二個。如果把音高相同的泛音都算進的話,那麼吉它的六根弦上就有四十八個地方能發出自然泛音。注意:這四十八個地方僅指十九音品,超出十九個音品,在極高把位的無音品的地方也有幾個自然泛音,雖然它們都是二十二個自然泛音中已有的。由於這些超高把位上自然泛音不容易按準,因此極少使用。

人工泛音是人為地改變弦的基音而發出的一種泛音。通常的奏法是:左指實按,右手食指在離左指實按的地方的後面第十二個音品上虛按,用無名指彈奏(也可用拇指代替)。同樣,無名指彈後,食指立即離開琴弦。左指仍按弦,這時發出的泛音要比左指實按的音符高一個八度。吉它上所有音域內的音符都能用人工泛音奏出。自然泛音作為人工泛音的一個特例,也可用人工泛音的方法奏出。右手食指虛按在離左指實按的品位後面第七、五等音品處奏人工泛音也可以的,不過,既然相距十二品的人工泛音能奏出所有的音符,那相距第七、五音品的人工泛音也就顯得意義不大了。

泛音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時奏出,成為雙泛音或各弦泛音。常見的是用自然泛音的方法奏出。同時發出泛音和實音比較困難,這個泛音既可以是自然泛音,也可以是人工泛音。如果要自然泛音和實音同時發出,就不必考慮它們的位置,右手可直接奏出。如果要人工泛音和實音同時發出,就要看泛音和實音之間的位置了,即看泛音所在的弦在實音所在的弦的哪個方向,是低音弦還是高音弦方向。在低音弦方向的奏法是:右手食指虛按在離左指八度(即離開十二品)的地方,用拇指彈弦,然後同時離開,實音用無名指或中指彈奏。或者用右手拇指虛按在離左指八度的地方,用食指彈弦,然後同時離開,實音用無名指或中指彈奏,當泛音在高音弦方向的時候,其奏法是:右手食指虛按,無名指彈弦,然後同時離開,實音用拇指彈奏。

人工泛音的記譜比較簡單:由於習慣上使用的都是離實音十二品的泛音,因此只要規定虛按的右手手指的位置(即品號)就可以了,通常在十二至十九品之間;而弦號則由實音決定,不必另外標出。

泛音中還有一類擊弦泛音,一般不常用,演奏起來也較難,不易奏好。擊弦泛音的奏法和大鼓奏法幾乎完全相同,它把彈奏大鼓奏法的手型從靠近琴馬處向上移動到指定位置。擊弦泛音奏法不僅要求敲擊部位十分準確,而且對吉它琴的靈敏度也要求非常高,質量差的吉它幾乎不可能奏好這類泛音。擊弦泛音沒有類似大鼓伴奏聲。泛音也能用左指演奏。(參見左手獨奏)。

在泛音群裡,或在泛音實音的和弦裡,有時我們可以見到「Nat」的字樣,它是「Natural」的縮寫。它不是自然泛音的意思,而是表示這是一個自然音,即實音。標上這個記號是為了把少數幾個實音從泛音群裡區別開來。因為喜歡,所以追求!

1、 如果您喜歡我們分享的資料,可以查詢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國古典音樂家網」,微信號「classicalmusician」。也可以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2、 新朋友可點擊右上角菜單標註,查看官方微信帳號「中國古典音樂家網」並加關注;

3、 如推薦您身邊的朋友加關注,掃描上方的官方微信平臺二維碼即可;

4、 您還可以通過以下多種途徑了解我們:

l古典音樂家網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

l新浪微博:@中國古典音樂家網

l美國莫爾裡國際聲樂歌劇營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mrlfestival

l美國莫爾裡國際鋼琴營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piano

l美國古典聲樂家國際聲樂比賽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competition

相關焦點

  • 6大演奏技巧,讓你學好民謠吉他
    民謠吉他在流行音樂、搖滾樂、藍調、民歌、弗拉門戈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
  • 民謠吉他和古典吉他的區別!
    首先從樂器的角度理解:古典吉他的構造與其他樂器(弗拉門戈吉他、匹克吉他、民謠吉他以及電吉他等)有明顯不同;其次從演奏方法上講:古典吉他以獨奏為主、兼顧一定量的重奏、協奏等;手指直接彈奏(不使用撥片等物件)並結合各種特殊演奏技巧;從音樂的表現來講:古典吉他以演奏古典樂為主,兼顧一定量的現代經典樂曲。細膩而多變的音色,豐富的多聲部和聲演奏能力,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民族的音樂都能詮釋自如。
  • 必修課 古典吉他和民謠吉他的區別?
    吉他為什麼如此的甜美、流暢、和諧和細膩,或許我們能從這美麗的神話中找到答案……當人們用愛心和技巧彈起吉他時,從它略帶憂鬱的聲音中就會傳出一種扣人心弦的音樂,永遠令人銷魂。丨琴體形狀丨相較於民謠吉他,古典吉他的琴體形狀比較圓潤、小巧,指板寬而短。
  • 認識吉他(第二節)民謠吉他
    什麼是民謠吉他關於民謠吉他,我自己的總結是,入門簡單精通難。利用民謠吉他我們可以自己彈奏唱歌,也稱之為彈唱。更有很多個技巧,列如打板、Am、Pm。吉他技巧很多,精通較難總之民謠吉他講都講不完,我是自己特別喜歡,相比起前三款來,民謠吉他入門是很多小白的第一步,也簡單很多。
  • 吉他演奏的幾種常用技巧
    圓滑音和裝飾音的左手指擊弦和鉤弦使琴弦發出聲音,在民謠吉他六線譜它們分別是用H和P來表示。 滑音是吉他上的一種彈奏技巧。滑音是左手指在同一根弦上由一個品位滑到另一個品位而使琴發出聲音,不需要右手的參與。分為上行滑音和下行滑音。在吉他六線譜中用S表示。
  • 吉他演奏經典遊戲《惡魔城》音樂
    系列連載(一)有一對叫「Super Guitar Bros」(超級吉他兄弟)的組合,他們改編了很多電子遊戲配樂
  • 如何提高吉他的彈唱演奏技巧
    手和身體的姿勢對於提高演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的姿勢才能使人感到舒服和放鬆。每天練琴之前,必須利用一些時間來摸索能適合自己身長的手指特點的演奏姿勢,而不是盲目模仿別人的演奏姿勢,每個人的身高和手指的大小都是有區別的,這點必須注意。(2)進入練習的第一步多數演奏家每天開始練習時,都是先做一下活動手指的技巧,也就是「手指體操」。
  • 廣播/民謠吉他轉電吉他必須注意的問題/年前最後幾天吉他清倉
    眾所周知,在吉他的世界中,搖滾電吉他的演奏是最有魅力的,搖滾電吉他演奏的技巧、形式的多元化,令人嘆為觀止!
  • 古典吉他、民謠吉他、電吉他到底學哪個?5分鐘幫你做出選擇
    剛學吉他的同學,大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古典吉他、民謠吉他、電吉他、尤克裡裡。這麼多種類我到底學什麼好呢?好不容易確定了學電吉他了,來到了琴行「老師,我想學電吉他!」他的琴弦都是尼龍弦,普遍比較軟聽感也比較舒服,溫和古典吉他歷史比較悠久同鋼琴,小提琴並稱為世界三大樂器古典吉他以獨奏為主、兼顧一定量的重奏、協奏等手指直接彈奏並結合各種特殊演奏技巧喜歡古典音樂、弗拉明戈、爵士樂等音樂形式的可以去嘗試這種樂器民謠吉他
  • 民謠吉他的切音技巧
    掃弦是民謠吉他的一個基本技巧,方法可以使用手指和撥片,對初學者來說剛開始一般使用手指掃弦,當掌握了手腕的「甩」動作後,建議還是要學會使用撥片掃弦
  • 吉他入門小知識,古典和民謠吉他的不同之處,你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小明,這篇文章,我們來聊聊學吉他究竟要多久才能算入門呢?其實這取決於個人基礎和每天可以投入練習的時間多少,一般情況下,三個月以上就可以算入門。下面我們先來說一些彈吉他的小技巧吧,非常好用哦。1、外形結構:對於古典吉他,在琴弦上使用的是用於獨奏和表現音樂較適合的尼龍弦,世界上主要的三大琴弦達達裡奧、薩瓦列斯、奧古斯丁就是針對古典吉他的,而民謠吉他使用的是鋼弦,由它演奏的性質所定。
  • Guitar-吉他 演奏技巧 第05期
    共鳴箱發出聲音;三是用金屬圓管(滑奏吉他,Slide Guitar)演奏;第四種較冷門,是使用一種可帶在手指上的指套來演奏。      在電吉他的彈奏技巧裡人工泛音又分為撥片泛音、點弦泛音(觸弦泛音)等。(1)撥片泛音是電吉他上的一種演奏技巧。它的表示記號為:「P.H」,「P.H」是英文「Pick harmonics」的縮寫。
  • 木吉他轉電吉他?9種演奏電木的音色差別
    作者 | 千與千尋整理 | 胡sir音樂(id:hsmusic)轉載請聯繫授權
  • 吉他彈唱使用民謠吉他還是古典吉他?聽聽業內人士怎麼說
    吉他彈唱使用民謠吉他還是古典吉他?或者其他什麼?這要從各類型吉他的音色和表現手法上來講。其次是民謠吉他:民謠吉他的琴弦是由鋼材料製成的,它的音色較為明亮,分解和弦和單音都比較明亮,顆粒性非常好,尤其是掃弦和節奏型,能清晰地傳達出節奏音符和和弦,非常適合掃弦伴奏。因為很多歌曲不但有抒情部分,還有更多副歌、高潮是節奏較為強烈的,掃弦演奏可以較為明顯地配合演唱的情緒。另外民謠吉他還可以很好的使用撥片(pick)來演奏單音、分解和掃弦節奏型。
  • 民謠吉他種類選擇
    民謠吉他在吉他大家族中算是最「平民化」的,普及率是最高,八十年代颳起的吉他風,就是民謠吉他,學生、小青年等擁簇者眾多。就學習的難易度來說,相對古典吉他或者電吉他,民謠吉他可以說是最簡單了,常用於自彈自唱,伴奏或者獨奏,在流行音樂領域用得比較多,演奏方式輕鬆隨意,在姿勢正確的前提下,怎麼舒服怎麼來,民謠吉他易學、好上手,入門不算難事,不需要特別專業的學習,大多數自學上路的(當然學精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 究竟民謠吉他和古典吉他有啥區別?
    2、指板:民謠指板較窄,略帶弧度,便於推弦演奏以及橫按和弦;古典吉他的指板較寬且平直,琴弦間距大,便於手指按弦和演奏。3、弦枕:民謠弦枕1~6弦間距33mm~35mm,古典為41~43mm。4、品柱:民謠一般有20或21根品柱,古典吉他18或19根品柱。5、琴碼:民謠琴碼上有弦橋和供琴弦和固弦椎穿過的六個通孔,它是另一個固定琴弦的部件。古典吉他沒有上述裝置。6、弦橋:民謠吉他弦橋上端呈弧形,古典吉他弦橋上端平直。
  • 燒耳音樂| 吉他演奏《教父》主題曲:溫柔的傾訴
    電影音樂教父尼諾·羅塔以他對義大利民謠的精深理解和過人的音樂天份,寫出這首不朽之作,並榮獲奧斯卡獎。每周四,398吉他,燒耳音樂,不見不散!文/ 398吉他 Three Hao往期主題燒耳音樂:吉他版三毛經典《橄欖樹》燒耳音樂
  • 沒有學過民謠吉他,直接學電吉他可以嗎?看完這個就可以了
    要說什麼樂器最受歡迎,答案莫過於是吉他了,受到各種綜藝娛樂節目的影響,這幾年學吉他的人越來越多,不僅因為其他體積比較小,容易攜帶,更是因為其演奏方便。首先,沒有學過民謠吉他直接學習電吉他的人也有不少,因為電吉它的琴弦比民謠吉他的更加細,更加柔軟。民謠吉他的琴弦比較粗一些,使得很多人在學習按和弦的時候手指會鑽心的疼,這是因為民謠吉他的弦一般使用010的型號或者011型號的琴弦,而電吉他使用09型號的琴弦,所以在學習電吉它的時候,手指的舒適度遠遠高於民謠吉他。
  • 上地寒假吉他培訓班_紅橘子音樂教育以人為本
    民謠吉他,即原聲鋼弦吉他之意,是種彈撥樂器,形狀與提琴相似,通常有根弦。最早是美國西部鄉村音樂的伴奏樂器,通常作為歌曲的伴奏形式出現,以美國西部鄉村音樂為主要演奏題材。本次課程將在較短時間內培養孩子的學琴興趣和音樂素養,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為將來學習打下基礎。次課程結束後,學生能做到看譜識譜,彈唱簡單的吉他歌曲,既豐富了個人技能,也提高了音樂修養。
  • 馬來西亞的吉他神童 著名吉他演奏家梅爾文要來涇陽舉辦音樂會了
    自從上次涇陽魔音琴行邀請日本指彈吉他大師 谷本光老師前來涇陽舉辦吉他演奏會後,這次又有幸邀請到年僅十六歲的馬來西亞指彈吉他神童 梅爾文老師。       梅爾文(出生於馬來西亞,現年16歲,出生於音樂世家,精通七種樂器,以一把民謠吉他令他在 2016年榮獲英國獎學金,目前就讀於英國 The Wells Cathedral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