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御守

2021-02-28 蠻蠻的綠舟

今天整理物品時,發現了御守,摸著它,許多美好回憶又湧上心頭……

日本御守就是我們中國的護身符,平安符,日本語中,御的意思是御神主,守的意思是符,合起來那就是神符了,在日本寺廟裡隨處都可以請到御守,類別繁多,有保事業的,保家庭的,保孩子學業的,保身體康健的,等等。

 御守靈不靈,我不知道,但是旅遊時,請個御守,只是圖個好玩,紀念,我們是在金閣寺裡請的御守,據說很靈,所謂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日本御守和中國護身符的區別,我總結幾點:

1、日本幾乎人手一個御守,是必備品,並必然貼身攜帶,我們的平安符能夠堅持貼身帶的不多;

2、日本御守一般有效期 1 年,到期去寺廟焚燒舊御守,另外再請新御守,我們中國平安符一般沒有這樣的期限;

3、日本御守包裝的就像我們古時候的錦囊,花樣繁多,琳琅滿目,我看到總覺得裡面有妙計,有想扒開的衝動;而我們國內的就是比較單一的錢袋樣或荷包樣;

不過御守裡面裝的東西,的確挺有趣的,有符咒,有小珠子,有小牌子,反正不同效用,五花八門,日本人的點子就是多,總有辦法把某樣東西發揮到淋漓盡致,無可挑剔,但是最好不要打開御守一探究竟,因為這樣會消減效力,我一直都是克制著自己的好奇心,沒敢動手!

最後,我想說,尊重他國文化,尊重御守,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御守紋身
    御守就是是護身符,平安符的意思,是日本人的護身符,屬於日本文化。宗教中意思是護身符,在日本眾多的修法中,系屬於日本人的巫術文化系統在日本,御守是願望的象徵。御守最早用來闢邪和解除厄運,逐漸衍生到交通安全、安產、良緣、學業、健康等方面。
  • 日本御守——祝禱祈福
    在日本動漫中我們會經常看到神社而御守則是和這些神社聯繫最緊密的日本人經常會在身上佩戴御守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本御守在日語的語境中「御」是個尊稱,沒有實際意義而「守」字的語源是「目守(目守り)」「目」指眼睛所以「御守」有在神明見證下和被神明所庇護之意是日本人們的護身符。
  • 原來日本御守也有保質期!
    熱衷於御守還要從去年說起,先是朋友去爬富士山,送給我一個富士山的御守,感覺很好看就一直掛在包上。接著沒多久,日本的同事和男朋友相約要去旅行,去的是一個日本的什麼寺廟,名字有些記不住了,不是常提到的那種,說那裡的戀愛御守最有名,一定要帶給我一個,希望我早點找到男朋友。
  • 原來日本御守傳承自中國唐代,你還去日本寺廟買御守嗎?
    長大後接觸了外面的世界,發現原來不止中國有護身符、泰國還有佛牌、日本還有御守,泰國佛牌不做深究,但日本御守與中國傳統文化本是息息相關。貞觀五年(631年),日本遣唐使第一次來到中國學習唐代文化,後經過300多年的學習,日本從蠻荒時代跨入了封建時代。
  • 日本御守 | 護身符也有保質期?
    接著沒多久,日本的同事和男朋友相約要去旅行,去的是一個日本的什麼寺廟,名字有些記不住了,不是常提到的那種,說那裡的戀愛御守最有名,一定要帶給我一個,希望我早點找到男朋友。送給我的是紅色的御守金線寫著えんむすび(縁結び),看到這個詞的一個感覺是,很美,不光是字面結緣的意思,也是一種把緣分相互扣緊的意思。
  • 喜歡日本御守的可愛?原來中國也有!
    御守在日本, 是用來祈福祝願,避除厄運的護身符,在日本的寺廟、神社都能夠求取。而且不同的神社和寺廟會有自己風格的御守,種類豐富,御守的功能和寓意也不一樣,如今御守在日本生活中隨處可見,幾乎人手一個,在中國也受到了很多好評和追捧。
  • 日本神社 | 6大人氣御守
    通俗來說就是護身符,是日本人需要寄託願望時,在神社求來的。今天小編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人氣御守」。 顏值爆表,外面是一層蕾絲,裡面是一片遊記玻璃和符文,隱隱約約透著「賀茂御祖皇大神御守」,既惹人愛又很仙。寓意開運招福,心願成就。
  • 最全日本御守選購指南!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御守我要來10個!
    御守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我們經常會看到日劇或動漫裡的角色每當遇到考試、求職和戀愛等場景的時候,幾乎人人都會佩戴一個相應的御守,以祈求好運降臨。作為去日本必buy的伴手禮之一,每家神社都有各式各樣的御守可挑選,面對做工精美、小巧可愛的御守難免會喪失理智。
  • 日本御守4大禁忌,不懂會遭殃
    而面對那些做工精美的御守,相信大多數喜歡買買買的小姐姐們,可能會失去理智,瘋狂帶回一波做伴手禮之用。然而,日本御守有4大禁忌,和櫻娘還是覺得有必要告知喜歡買買買的你。 壹 · 不要一次買太多!日本的御守類似於中國的護身符,最早是作為闢邪和解除厄運之用,之後慢慢演變成有了求學業、結緣、保平安等等。中國人都講究十全十足,所以在面對眾多御守的時候,大多數人總想著統統帶回家,然而,御守不是越多越好哦,尤其是買不同寺廟或神社但功效卻大同小異的御守,因為它們的功效很可能會相互抵消。
  • 日本御守祈福指南,送給365天都水逆的你
    面對水逆,日本人會去神社或寺廟求一個御守圖/gooshuo.tw/article/680< 御守不得不說的故事 >在日本,御守(お守り)幾乎隨處可見。比如交通工具上會有「交通安全御守」,日本妹子們會在包包上懸掛「愛情御守」或「學業成就御守」,老人們會佩戴子女求來的「長壽御守」,就連動漫中也經常見到御守的身影.
  • 【新年特輯】 日本新年必備之物——御守護身符
    同時,日本新年自古有拜神社的習俗,敲鐘、求籤也都少不了,其中很有特色的是,代表「願望」的「御守」同樣新年必需。◆ ◆ ◆御守御守(おまもり)就是護身符,平安符的意思。在日本,御守是願望的象徵。現在,日本人尤其是每年都會購買更換御守。
  • 日本神社裡祈福求的御守都有什麼講究?
    神社作為日本特色之一,經常出現在各種動漫和日劇之中,也成了很多人去日本時必打卡的景點。之前我去京都旅行的時候自然也不能免俗,可以說是逛遍了京都大大小小的神社。既然都到了神社嘛,當然得求個御守啦~而對這些做工精美顏色各異的御守,不知道有多少喜歡買買買的人跟我一樣,瞬間失去理智,瘋狂掃一波想要帶回國送給朋友們。然而!敲黑板!之前知行攝旅行就被科普了日本御守的四大禁忌,現在也有必要告訴你!壹 · 不要一次性買太多!
  • 日本御守的四大禁忌,千萬別踩到這些雷!
    ,也成了很多人去日本時必打卡的景點。既然都到了神社嘛,當然得求個御守啦~而對這些做工精美顏色各異的御守,不知道有多少喜歡買買買的人跟我一樣,瞬間失去理智,瘋狂掃一波想要帶回國送給姐妹們。然而!敲黑板!之前我就被科普了日本御守的四大禁忌,現在也有必要告訴你!
  • 再也不去日本淺草寺,麼麼御守這顏值,我愛了
    御守就是護身符,平安符的意思,御守最早的概念是源自是唐代護身符文化,而護身符的文化傳入日本後,也就演變成日本人的護身符。 現在,日本人每年都會購買更換御守。比如升學或比賽前夕會購買合格、或勝利御守,懷孕期間會購買安產御守,孩子出生後會購買子供(子女)御守,老人過生日會購買長壽御守,談戀愛會購買(結緣)或良緣御守,大家都用他來饋贈親朋以表達自己的祝願,或是寄託希望、緩解考試或比賽前的壓力等。御守可以佩戴在衣服上,掛在車裡,也有的綁在包包上或是放在包包內,各種形式因人而異。御守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物品。
  • 東京最靈驗的御守情報---緣結御守OR良緣御守?
    大家來日本一定都會去神社,神社門口有很多漂亮的小掛件,原來就是我們所說的護身符。我之前來了那麼多次,竟然不知道御守是什麼,仔細一研究御守居然還有那麼多禁忌和講究。今天我要給和我一樣不知道御守的人來漲知識。既然是講神靈的事,我會懷著滿心誠意寫,你們也要滿懷敬意的讀哦。
  • 日本御守知多少?這個小小的袋子裡藏著大學問!
    御守作為被賦予了「祝福」、「去除災禍」意味的物品,每個來到日本的人,也或多或者少會去神社求上一個,祈福平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日本的「御守」文化。御守(御守り/おまもり),說的其實就是護身符,平安符。御守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物品,即便在中國,現在也越來越流行。
  • 這些年你沒買對過的日本神社御守
    本周日本政府頒布了最新的限制政策,因為疫情的關係,最近想要去日本旅行的朋友們可能無法成行。 提到「祈禱」,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經提到過日本人每年年末年初都會去神社寺廟進行初詣,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裡家宅平安、身體健康、事業順利。
  • 想為2020年祈福,去日本求個御守吧!
    說到祈福,日本神社和寺廟的御守因為有祈願的作用,近年來在我們身邊流行了起來。同學們不如去求個御守,來祈願今年的平安順利。關於御守有哪些有趣的知識,求御守時又需要注意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御守上面的結扣也有其獨特的含義:結的正面是「口」字型,背面則是「十」字,拼起來的「葉」字(かなう),在日語裡是「夙願達成」的意思。二、御守的作用是什麼?御守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他們一般用御守來闢邪祈福。
  • 新年轉運神器:日本「御守」,霓虹人手一個,親測超靈!!!
    這個時候,小夥伴們最需要的,就是轉運的神器啦~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日本人隨身攜愛的護身符, 御守 啦。御守在日本是希望的象徵,是神道教用來祈福的重要載體,最初被日本人用來闢邪和解除厄運。神官們把神社的名稱和所供奉的神明寫在小木牌或紙片上,裝在小布袋裡,出售給前來參拜的信徒們。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日本御守再好,那是你沒有見過中國的!
    御守御守,去日本旅遊或者對日本有一定了解的人會以為御守是日本的,但很多人不知道,歸根究底,御守的理念其實來源於中國的傳統護身符文化。唐朝,風氣開明,萬方來朝,看過電影《妖貓傳》的人應該有印象,當時的唐朝正是文化鼎盛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