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是兒童最常見的一種皮膚病,病程漫長,易反覆發作,目前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臨床上皮損多樣,常伴有嚴重瘙癢和睡眠缺失,嚴重影響孩子和家長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那麼溼疹除了積極治療以外,還需要怎麼護理呢?今天,北京怡德醫院皮膚科仇萌醫生就跟家長們聊一聊寶寶溼疹的話題。
1、什麼是溼疹?
廣義來說,溼疹屬於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紅斑、丘疹、丘皰疹,甚至糜爛、滲出、脫屑、結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狹義來說,溼疹也可稱之為特應性皮炎,其中兒童溼疹通常表現為特應性皮炎,除上述症狀外,可伴有皮膚乾燥、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等症狀。
2、兒童溼疹常見的病因和加重誘發因素有哪些?
溼疹通常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引起。內因指遺傳因素,一般溼疹孩子的父母往往可能有過敏史,一方或雙方家長都曾患有溼疹,或者其他的過敏性疾病,比如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外因包括環境因素、飲食和生活習慣等。
其中過敏源是引起溼疹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因素,過敏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吸入性:如塵蟎、動物皮屑、花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塵蟎,而花粉作為季節性吸入性變應原,是季節性加重的因素。
★食物性:食物過敏是兒童溼疹的誘因之一,如牛奶、雞蛋、魚蝦蟹、堅果等。
★接觸性:合成纖維、毛織品、洗滌用品、汗液等均可加重誘發溼疹急性發作。
3、溼疹患兒如何進行正確皮膚清潔和保溼?
溼疹患兒洗澡不能過於頻繁,冬季兩天1次即可,夏季可以每日1次,洗浴的水溫以32-37℃為宜,過高的水溫會破壞皮膚表面的皮脂膜,加劇皮膚乾燥。提倡使用性質溫和或脂肪含量多的肥皂及低敏無刺激的潔膚用品,忌用含鹼性皂基的清潔劑(pH值6左右為佳)。
皮膚明顯乾燥者應適當減少清潔用品的使用次數,儘量選擇不含香料的清潔用品。洗澡時間控制在5-10分鐘,洗浴後擦拭皮膚,無需完全乾燥,建議在皮膚微溼的時候使用潤膚劑。
潤膚劑有助於皮膚屏障的修復,應做到足量和多次,每日至少使用2次。不建議選擇乳液狀的保溼產品,因其自身性狀,非常容易蒸發,保溼效果差。相比之下,霜狀或膏狀的保溼產品封閉性強,保溼力更好,最適合給溼疹寶寶使用。
另外,應選擇不添加香精、酒精、激素、色素,配方溫和,成分精簡有效的潤膚劑,減少對孩子皮膚的刺激。
4、溼疹患兒如何選用外用治療藥物?
以幹皮症為主要表現的溼疹,主要以潤膚劑為主,可暫不用藥物治療。如果症狀得不到有效控制,則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目前臨床常見外用藥物為糖皮質激素及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很多患兒父母對外用激素有恐懼感,實際上短期使用弱、中效糖皮質激素是安全有效的,外用激素也是指南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但家長切勿自行購買藥物外用,應該聽從專業皮膚科醫生的指導用藥,避免引起藥物的副作用。
如果溼疹病程較長,需要長時間用藥控制,則可選擇局部適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吡美莫司、他克莫司軟膏。如果患兒溼疹較嚴重或單純外用藥物治療不滿意,可遵醫囑酌情聯合口服藥物系統治療。
5、溼疹兒童的飲食應注意什麼?
避免進食過敏食物,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進食記錄,認真記錄過敏日記。對有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要單一食用,確定過敏源。因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期,不要一味地忌食,以免造成患兒營養不良,發育遲緩。
大多數對雞蛋、牛奶、大豆和小麥發生過敏反應的患兒,隨年齡增長會逐漸耐受這些食物,少數可持續到成年。花生、堅果和魚過敏傾向於持續到成年。
6、患嬰兒溼疹的寶寶如何進行輔食添加?
常規輔食(如大米、蔬菜、水果、豬、家禽肉類),無論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均可與健康兒童一樣在4-6月齡添加。以每3-5天不超過1種新食物的速度攝入。
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大豆、小麥、花生、堅果、魚、貝類,建議先少量品嘗,如果沒有明顯的反應,可以逐漸增加攝入量,以每3-5天1種新食物的速度攝入其他新的食物。
對重度且在接受治療後控制不佳的患兒,或者有可靠的食物速發反應史的患兒,建議向醫生諮詢後確定輔食的攝入。
7、兒童溼疹生活環境應該注意什麼?
應控制室溫,避免出汗。汗液刺激是溼疹重要的誘發因素,適合寶寶的室內溫度為20-24℃,還應注意保持室內通風,隨溫度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患兒的衣服選擇淺色、寬鬆柔軟、純棉吸汗材質,且需勤換,少穿紙尿褲。室內不養寵物、不鋪地毯、少養花草,儘量減少生活環境中的變應原。
8、兒童溼疹可以治癒嗎?
溼疹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性皮膚病,緩解期和復發期交替出現,70%的患兒在兒童期後期症狀會顯著改善。本病沒有傳染性,通過合理、規範的治療,是完全可以控制的。由於本病易反覆,治療目標是緩解或消除症狀、減少和預防復發以及改善生活質量,而非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