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0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醬紫蛙 科普醬紫蛙 收錄於話題#科普醬紫蛙56個
在防治突發疾病(如禽流感、非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的特殊時期,消毒滅菌是預防控制傳播的有效方法之一。
消毒劑的正確使用,可以起到殺滅或抑制細菌、病毒生長繁殖的作用,從而避免交叉感染。
同時,也可對人體的組織細胞產生毒性,破壞內環境的均衡,危害人類健康。
消毒劑使用不當會帶來的危害
01
可傷及人體組織器官
各種消毒劑對人體皮膚和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
在暴露配製和使用中,能刺激人的口腔、眼、鼻、呼吸道、肺部等,致使這些組織和器官受損,引起皮膚過敏、灼傷,出現黏膜瘙癢、紅腫、乾燥、脫皮症狀或造成鼻炎、眼炎、咽炎及刺激性乾咳、胸悶等病症。
這些損傷和病症的程度與消毒頻率、消毒劑的濃度成正相關。
02
可導致人體正常菌群失調
人體的正常菌群有維護組織器官生理活性,形成生物膜保護屏障,防止致病菌侵入的作用。
如果過多濫用消毒劑,可造成人體多種有益細菌死亡,從而破壞定居在各腔道內正常微生物構成的生物膜保護屏障,給外來致病菌的侵入大開方便之門,造成難以治療的二重和多重感染。
03
可產生細菌的耐藥性和變異
濫用消毒劑與濫用抗生素一樣,會導致微生物菌群產生抗藥性和細菌變異,使消毒劑的滅菌功效明顯降低,甚至毫無作用。
尤其是在細菌反覆接觸亞致死量消毒劑的情況下,其耐毒變異的機率大增,抗消毒劑菌株將大量繁衍,化學消毒方法可能會出現無計可施的尷尬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種綜合性因素的影響下,由於醫院內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過多過濫地使用消毒劑,已成為各種耐藥菌株生長的最佳培養環境。
04
可造成自然環境損害
含氯消毒劑的使用能在環境中生成有機氯化物,這種物質已被證實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毒性作用,對生物和環境影響極大。
由於消毒劑的酸性較高、氧化性較強,過量使用可對花草樹木、土壤造成損害。
有部分消毒劑由於對空氣和水的汙染,從而間接影響人體健康。
有的消毒劑腐蝕作用強,使用不當則可造成生活物資的損壞。
編輯|于娟 趙若汐
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Pexels
原標題:《小心!消毒劑使用不當會帶來這些危害》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