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石帥):2020年是中國與智利建交50周年。建交以來,雙方在多個領域保持積極聯繫和友好合作,促進了彼此發展,也增進了兩國人民的福祉。近年來,中國與智利共同參與的座談會、電影展、文化周等接連不斷,雙方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儘管遠隔重洋,兩國人民在交流中逐漸相互認識、相互了解,不斷創造新的文化活力。中國駐智利大使館文化參贊楊長青總結兩國文化交流活動時提到:「在過去這些年裡,中國使館致力於推進中智雙方文化交流活動。僅從2013年至今,已經有32個中國的藝術團體訪問智利,包括話劇、戲曲、民族樂和古典樂、古典舞和現代舞、雜技、武術等。另一方面,文學交流也收穫頗豐。2014年起,已有14本中文書翻譯成西班牙文在智利出版,約47名作家、詩人、劇作家曾赴智利與他們的智利同行進行交流。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項目使許多中國的文化藝術展演被智利人民所喜愛。」
今年,智利還將出版發行書籍《中國神話故事》。中智文化藝術中心創始人胡安·卡洛斯·拉米雷斯透露,該書會在12月和當地讀者見面。中智文化藝術中心自創建以來,長期致力於推廣中國文化,並在智利開設了大量針對各年齡層的線上線下課程,讓當地人民有機會走進中國武術、音樂、舞蹈、戲劇等課堂。對於即將面世的《中國神話故事》,拉米雷斯介紹道:「《中國神話故事》為紀念智利與中國建交五十周年而出版,主要講述中國的神話和傳說。這本書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在智利,除了多姿多彩的藝術和文學受到歡迎,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對中國文字和語言產生興趣,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隨著兩國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推進,漢語不僅能夠打開了解中國的大門,更是潛在巨大發展空間的代名詞。智利聖託馬斯維市大學孔子學院研究員、漢語翻譯多羅德裡戈·多雷斯表示,學習漢語意味著更多的發展機會,現在,有越來越多智利人願意學習漢語:「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此外,中國和拉丁美洲,特別是和智利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很多中國企業都與智利的企業有合作,所以現在人們學漢語的熱情也越來越高。」
今年同樣是世界各國承受疫情考驗的一年,中國與智利攜手抗疫,兩國人民的友誼歷久彌堅。智利聖託馬斯維市大學孔子學院教師卡洛琳娜·迪亞斯曾在中國生活7年,對中國的社會文化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她認為,疫情面前,中國高效的應對措施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優秀傳統和理念。洛琳娜·迪亞斯說:「儒家思想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疫情期間,中國多地政府告知群眾留在家裡以便控制疫情,而群眾會對此給予信任,因為他們會為這個共同的集體而付出努力。中國能夠迅速控制疫情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社會秩序:更多地考慮集體利益而非個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