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資料圖)
郭美美母親。
郭美美事件最終還是與股市扯上了關係。關於郭美美母親郭登峰靠「炒股發家」的說法昨日又有新爆料。
昨日下午4點半左右,微博上有消息稱「股神」林園(微博)年輕時曾經和郭媽一同進行過場外交易。本報記者第一時間連線林園,他笑稱:「很多人來問我這事,我才知道,原來當年一起吃飯的小郭就是郭登峰,而且她當時確實是炒股,和我們一起吃飯的還有其他女孩子。」
林園向記者證實,郭媽與他一樣,都在深市老五股中的「深發展」上獲利豐厚。
1 郭媽炒股不假
國信證券投行銀行業務部總經理周可君昨日在微博上爆料稱,「郭登峰,湖南人,1990年租住在東曉花園一帶,與林園等一起參與了場外交易市場,有幾萬元。懷孕前,林園對她還有意思。」
但是微博發出後不久,周可君便在微博中立即辯解「自己也是聽來的」,隨後刪除了上述微博。
昨日,記者向周可君證實情況時,他通過微博回復記者:「你們去問問林園,當時大家都天天一起吃飯、玩、串股票。」
本報記者隨後聯繫林園,他急切地告訴記者:「我正在找周可君呢,他這一爆料,讓我轟動了。」
隨後,林園向記者坦言:「我跟小郭就吃過一次飯,印象非常深的是,郭母長得很漂亮。至於周可君說我對她有意思,我不太記得,但是,當時大家都年輕,看到漂亮女孩子肯定會心動」。
當記者追問「兩人一起在場外交易」的情況時,林園有點不樂意,他強調:「當時還沒有交易所呢,大家都是場外交易。」
據了解,上交所、深交所全部是在1990年建立,兩個交易所正式運營時間一直到次年中旬才開始。
林園稱:「券商就像中介,每家券商都有一塊黑板,上面寫著最新報價,交易就像你們買賣大白菜一樣,談好價格,成交。郭媽當年也是這樣炒股。」
至於郭媽住的東曉花園,林園表示:「這個倒不知道。」
不過,記者了解到,這一帶是深圳的低端房源,東曉花園也屬於老小區。
2 深發展拆細暴漲
根據郭登峰在郎鹹平(微博)主持的《解碼財商》節目中所言,她從1990年就開始買股票、炒股票和融資股票,最早炒的是深市「老五股」——深發展、金田、萬科、安達和原野,並用幾萬塊在幾個月後賺了幾百萬。
記者向林園求證,林園回憶後告訴記者:「我們當時都是買深發展發了財。」
根據林園所說,郭媽應當也是深發展的獲利人之一。
1989年,林園和家人合資8000元以86元每股的價位全部買進了當時面值100元的深發展。
「為什麼深發展突然大漲?因為在1990年底,深發展一股拆成32股,這讓我們的投資迅速增值。」林園告訴記者,「深發展拆細後每股價格2.8元,後來最高漲到了140多元。」
林園坦言:「買入深發展之後我反覆操作,幾個月後贏利12萬元。」
至於郭媽的其他股票,林園評價:「深發展肯定是最賺錢的,萬科當時還是一元,股價也沒怎麼動。而金田、原野面值都是10元,此後也進行了拆細,1股變成10股。」
但是,郭媽卻強調用幾萬元幾個月炒成幾百萬元,顯然成績比林園好。
對此,林園笑稱:「其實,當年幾萬元幾個月炒成幾百萬元不算稀奇事。」
3 「美美登峰」行情
對於自己與郭媽早年相識的事件被挖出來,林園並沒有太氣憤,他只是強調:「她(郭登峰)的背景我們並不太清楚,當年在一起玩的還有其他幾個女孩子,之後都沒有聯繫了。」
林園是資本市場著名的「民間股神」,從做深市老五股開始起家,到炒作職工股,再到現在的私募,可以說是民間炒股的領軍人物。
昨日股市大跌,並不影響網友的惡搞。有網友戲稱,「登峰,登峰,不漲、不賺才怪!以後回顧這一波行情,史冊記為『美美登峰行情』!」
林園笑對此評價,他向記者坦言:「我還是認為未來是大牛市!」
上個月,林園曾經強調,上證2700點位置已被低估,股市的底只有一個,「我不能確定現在就是底,但我堅信現在就是底部區域。」
借本報記者採訪郭媽事件,林園還向記者澄清:「有人說我重倉萊鋼股份、貴州茅臺、五糧液、雲南白藥、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其實,我只重倉茅臺,萊鋼已經清空。」
【回顧】1990年王石等大鱷們有多少錢?
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那是在1990年,郭美美還沒出生時,靠5萬元起家,幾個月賺到幾百萬巨款的郭美美她媽,成功登上了中國社會各階層的金字塔頂端。
而那時,後來名動江湖的大鱷們都還嫩著呢。
●那一年,現如今的地產巨頭萬科,已經完成了股份化改造,不過還是以外貿為主,剛剛踏進地產行業門檻,多元經營企業,當家人王石39歲,正因私人原因並不在工作崗位上。
●那一年,王亞偉——現如今最牛的基金經理,只有19歲,剛上大學,還在清華的校園裡廝混。如果當時王亞偉認識郭登峰女士,相信他會拜郭女士為師,也免去了後面那麼多年的煎熬,直到2006年才出人頭地,成為基金業「一哥」。
●那一年,趙丹陽——後來被稱為華人圈「私募教父」,也只有十八九歲,正在廈門大學裡晃悠。這時的他,絕對不會想到,在19年以後,他將花費211萬美元的天價,只為和一個快80歲的老男人——巴菲特共進午餐。當然,如果他當時知道郭女士的業績,他肯定寧願把這筆錢用來和郭登峰女士共進晚餐,順便送郭美美兩個愛馬仕包包。
●那一年,郎鹹平還沒出名,他是4年後才到的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當時還默默無聞,如果1990年郎鹹平就認識了郭登峰女士,他在1994年就該享有比現在更高的聲譽了。
【內幕】 賺了眼球更賺罵訪談被批沒水平藉機炒作?砸「郭」了!
近日,在寧夏衛視《解碼財商》欄目的特別節目《財經郎閒評》中,大名鼎鼎的財經專家郎鹹平成為郭美美母女首次亮相媒體的「最佳拍檔」。現在這個不到30分鐘的精簡版已在網絡大肆傳播。
4日,記者和《解碼財商》劇組進行了一天的接觸,雖然最終該節目製片人未能如約完成採訪。但記者拿到了該期節目的完整臺本,僅從有限的信息裡,也能揭開郎鹹平的真實意圖——出名、炒作才是原始動力。
搶時間上午錄完下午播
郎鹹平對郭美美的專訪時間是8月3日上午11時至12時,在上海電視臺廣電大廈內進行的。
採訪結束後僅兩三個小時,這一專訪就被剪輯成了近30分鐘的版本,亮相《解碼財商》。作為一檔專業財經類節目,邀請郭美美這個和財經並不搭界的嘉賓本身就算是「奇蹟」。而中午剛錄製完,稍作整理立即播出,也打破了訪談類非直播節目製作時間最短的紀錄,更是個奇蹟。
博收視節目編排挖空心思
當觀眾以為8月3日下午播出的節目就是專訪全部內容時,記者從節目製作方獲悉,這其實只是精簡版,完整版將在下期播出。
把電視訪談節目分成兩部分,在上集結尾時留下個懸念,這都是很正常的節目剪輯手法。但先播一個精簡版,再播個完整版,在國內電視訪談類節目中絕對是「破了天荒」。
難道《解碼財商》開了天窗,非要靠郭美美母女才能填滿下一期節目嗎?以郎鹹平的聲望來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一位在衛視頻道供職多年、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電視節目製片人向記者感嘆:「這真是最直接的炒作,第一期吸引了足夠多的眼球,下一期絕對會贏得超高收視率。」
不怕罵視頻點擊破千萬
「何止是百萬,是千萬。」《解碼財商》的製片人王磊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這樣說。
短短一天的時間,「郎鹹平對話郭美美」已成為網絡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這非但沒有讓郭美美得到同情,反而遭遇罵聲一片,有網友甚至諷刺說:「看了才知道,其實郎鹹平才是郭美美的生父!」
不過,製片人王磊的心情似乎絲毫未受影響。當記者提到該節目在網絡點擊過百萬時,王磊笑著糾正說:「錯了,是千萬。」聽得出,製片人對播出效果非常滿意。
遭到如潮的惡評仍能如此淡定,看來《解碼財商》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簡歷】
郎鹹平,經濟學家,1956年6月21日生於中國臺灣桃園縣,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著有《郎鹹平講戰略》、《郎鹹平說公司的秘密》等。
郎鹹平主持節目一覽
2006年初《財經郎閒評》上海有線電視臺(2006年2月被停播)
2008年1月《郎鹹平說》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等(2011年初停播)
2009年6月《財經郎眼》廣東新聞頻道等
2011年初 《解碼財商》寧夏衛視
(金陵晚報)
(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