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說起王曉晨,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或許是《大好時光》清新脫俗、時尚獨立的茅小春,或許是《我的!體育老師》裡古靈精怪、勇敢追愛的王小米。
就當不少觀眾都覺得,由於這兩個角色實在太過深入人心,王曉晨以後的戲路類型大概也就只能局限在明豔動人的都市麗人,或者是正值芳華的貓系盛女的時候,她偏偏又以一部《幸福裡的故事》,再度實現了一個角色類型上的大膽突破。
在這部與李晨一起合作的年代情感劇裡,王曉晨飾演的陳瓦兒可謂實現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突破。首當其衝的,便是她外型上的驚人突破:
她所飾演的北京大妞陳瓦兒,從小就因為出眾的外貌條件而被動招惹了許多的是非,甚至還被取了一個「玉面狐狸」的外號。一氣之下,這個倔強的女孩子硬是將自己兩根又粗又長的麻花辮給剪了,只留了堪比男生的寸頭。如此為角色做出的犧牲,不可謂不大,畢竟在戲外的王曉晨本來就是以優雅甜美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正是她的標誌之一。但在「戲比天大」的信念下,最終使得她在《幸福裡的故事》第一幕便以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亮相,並且第一時間便把這個不勝被男孩其擾,性格颯爽又倔強的角色給立了起來。
從年齡角度來說,此番王曉晨飾演的陳瓦兒也是個跨度極大的角色:由於《幸福裡的故事》是一部以改革歷史開放為背景,講述一代年輕人在歷史的浪潮與機遇裡艱苦奮鬥,最終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命運的故事,每個人物的年齡跨度勢必要橫跨數十年。
所以在第一集開場時,便是青絲已略有花白的陳瓦兒站在四合院裡回憶過往的場景,而當她的思緒隨著鴿哨和鐘聲飛過城牆時,迎面而來的卻是1978年適逢她在高中考大學的樣子。鏡頭再轉過來的時候,便是她十七八歲時的模樣。在這部電視劇裡,王曉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陳瓦兒學生時代的直爽,年輕時為愛情的不顧一切和虐心糾纏,包括還有後來的深沉與難以言說的中年感情危機。
可以說,《幸福裡的故事》是部極具時代烙印的年代劇,它通過李牆、陳瓦兒這些人物身上的變遷,映射出整個時代的變遷。對於像王曉晨這些主演們來說,如何把握這些角色的年齡特徵與時代特徵,成為了考驗他們演技的關鍵所在。
從人物角色的性格來說,王曉晨飾演的陳瓦兒又是個兼具隱忍內斂與直爽颯爽雙重性格特點的角色:清貧的家境,寄人籬下的事實,使得她有著遠超年齡的成熟。即便是她坐在城牆上只留下一個背影,你也能從這個背影裡讀出她的孤獨與憂傷;
但同時她骨子裡又是個決絕卻不拖泥帶水的北京大妞性格,面對欺負絕不吃虧,面對不公也不肯低頭。儘管命運一再和她開玩笑,在先後經歷了高考風波與入伍風波,她依舊是抬著頭迎接每一天。就這勁兒,就足夠北京大妞的。
只不過,北京大妞並不等於沒心沒肺,陳瓦兒這個角色其實內心藏著許多的苦,也有著許多不願被外人看到的細膩。無論是對弟弟和父母的親情,還是對李牆的愛情,都有著深沉的一面。只有真正讀懂這個角色的內心,才有可能理解這個被王曉晨塑造的如此有血有肉的角色。
毋庸置疑的是,在《幸福裡的故事》之後,許多觀眾都表示王曉晨的表演完全顛覆了過往都市麗人的既定形象。其實這些對於王曉晨來說都不過是「常規操作」:從《蘇東坡》裡蘇軾聰明伶俐的紅粉知己王朝雲,到《玫瑰江湖》出人意料反串的男寵花解語;從新版《射鵰》裡的奇女子,「東邪」的愛妻馮蘅,再到《我愛男閨蜜》中嬌憨刁蠻不做作的方依依,每個角色都是不落窠臼與套路的新嘗試,真真的可算是「劇拋臉」。
而此次在《幸福裡的故事》的質感表演,讓這位「都市情感劇女王」一次證實自己同樣具備正劇女主的實力。尤其是幾場哭戲的感染力,足見其演技功底之紮實。若說她是新一代青衣的旗手,怕是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