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文有嚴重劇透
撰文:哈搭巴
《寂靜之地2》比第一部好了一點,也差了一點。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片,不如說它更是一部溫馨的家庭電影。它試圖擴展前作的世界觀,但因為原本世界觀的單薄,而顯得愈加單薄。
《寂靜之地2》海報
無論是2018年上映的《寂靜之地》還是如今上映的《寂靜之地2》,它們都只是在重複著同一個故事內核——一個家庭如何在末世求存——突如其來的外星人入侵地球,這群醜陋如異形的生物對於聲音異常敏感,只要地球人類發出超過某種分貝的聲音,就會發動致命攻擊。
在第一部的結尾,父親李(約翰·卡拉辛斯基飾演,他亦是該系列的導演及編劇)為了保護家人獻出生命,母親伊芙琳(艾米莉·布朗特飾演)不得不帶著剩下的三個孩子艱難求生。
《寂靜之地2》劇照
相較於第一部裡一家人獨自應對外星生物的窘境,第二部裡,他們有了與其他倖存者共同求生的經歷。自然,他們也將面臨人性的挑戰。無疑,這便是《寂靜之地2》擴展世界觀之處。然而,這個故事就是在這裡失控了。
《寂靜之地2》直到片尾沒法解決的問題在於,它設定的最終BOSS究竟是什麼?外星人還是地球人自己?在某個層面上,這部續集仍在強調外星生物的兇殘與神出鬼沒,但在另一方面,它又讓觀眾意識到,外星生物並不是本片裡最讓人恐懼的生物,喪失人性的地球人才是。
可最終故事偏偏又轉折到人性的光明面,外星生物再次成為終極大殺器。暫且不說片中幾處反轉有多僵硬,片尾解決外星生物的方式就太過老套,居然仍然是上世紀《火星人玩轉地球》裡的音響。
《寂靜之地2》劇照
說不通啊,真的說不通啊。雖然說,看恐怖片不能想著邏輯漏洞,比如兩部電影都沒有解釋清楚人類打嗝、放屁之類的生理現象會不會招來外星生物的攻擊,光說《寂靜之地2》裡強調的水對於外星生物的物理隔絕作用以及噪音對於外星生物的殺傷力,難道地球上的職業軍人、科學家,或者說一幫智力水平中等偏上的成年人都沒有想明白,並相互之間通過網絡分享對敵經驗,而在幾年後,還要靠著一個媽媽三個娃的家庭才能整明白?
美國影評人Joshua Rivera說這部電影有著濃厚的保守主義傾向,在筆者看來,本片恰恰相反,是過於濃鬱的自由主義傾向才對吧。儘管片中家庭是個美國中西部白人家庭,所住社區也以白人為主,但在《寂靜之地2》裡,設下殺人陷阱的全都是「紅脖子」,根本看到一個有色人種,而到了世外桃源的安全小島,管理者便是位非洲裔美國人。
《寂靜之地2》劇照,小島上更多的倖存者
由於電影過於無聊(既不恐怖,又不緊湊),筆者觀影一直在走神,恍惚間想到了《老友記重聚特輯》裡的一段話——有觀眾問六位主演,這幾十年裡有沒有想過要重新聚在一起拍《老友記》續集或者電影版——回答便是,從來沒有。因為當年《老友記》的主創們已經給每一個人物設定了一個完美的結局,因此無論為了什麼原因再開新篇,那麼就勢必要打破這種完美。
不管再經典的影視劇都怕一個狗尾續貂,除非是一開始就有一個宏大的世界觀支撐。
《寂靜之地2》顯然打破了《寂靜之地》結尾的「完美」。最令我感到「驚悚」的是,《寂靜之地2》留了許多尾巴,怕是還會有《寂靜之地3》吧。哦,不要啊。
聲明:我們是澎湃新聞文化娛樂部的微信公眾號,欄目官方微博為「澎湃有戲」,唯一的APP叫「澎湃新聞」。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發朋友圈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