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的得如何通過訓練來提升自己的音域?
聲帶較薄的人天生音域要高些,而聲帶較厚的則相對低沉。通過科學的訓練,也可以擴展部分的音域。測試自己的音域範圍,最簡單的方式是使用有固定音高的樂器,如鋼琴或電子琴等,通過彈奏這類樂器向上或向下的單音進行模唱,找到最適合自己歌唱的音域範圍。
一般人,在沒有經過訓練的情況下,聲帶肌肉的強度,柔韌性不足,音高自然就不寬。加上自身對於聲帶的控制力不足,發聲的感覺並不自如,還有氣息的把控力不足,聲音自然控制不好。
那麼,想要擴張音域,重點是找到聲帶的控制感,對於氣息,腔體輔助的控制感。通過系統的基礎訓練,一步步找到控制感,這是最好的。根據不同唱法的學習,方法和訓練法也有所不同。最好找專業的老師指導。
就而言,擁有的不同音職圍,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她男生包括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生包括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而即使擁有相同的音域,如果有不同的音色表現力,還可以細分。比如女高音又可以劃分為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男高音同樣可以劃分為抒情男高音、戲劇男高音、輕盈型抒情男尚首等。
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聲樂速成,什麼幾周提高音高几周怎樣怎樣,確實會有打雞血的效果,但是為了衝效果而不顧聲帶喉嚨的過度使用和錯誤使用,還有對氣息的混亂不顧。最終吃苦果的還是自己。
多練習中低音是幫助解決高音難唱這個問題的最基礎辦法。在中低音區練聲不會覺得累,而且各個器官相對感覺也比較鬆弛。演唱高音時需要的也是這種相對鬆弛的感覺,這樣你演唱的高音大家才能欣賞,才是美的聲音。
音域擴開了,確實是唱歌必要的訓練,但是絕對不是短期的。正常的話是一邊練習氣息,一邊練習能唱的音域的音準的同時,逐步通過唱音階模進和大三和弦模進來逐漸推開音域。主要是通過日常訓練,讓聲帶肌肉的強度提升,控制力更加細膩,另外氣息把控力更好,腹肌力量更好,達到足夠支撐更高音的發出。這樣才是正道。
所以,先練好中低音是很重要的。多在中低音區練習找這種感覺,熟練後再去擴展尚音會更加容易。在中低音區的演唱比較得心應手以後,你可以考慮向更高的音域發展,這裡,需要提出一個名詞,換聲區。
換聲區是歌唱者完成對自然音區(即我們前面提到的能相對鬆弛演唱的中低音區)的掌握後向高音區突破的過渡音區,過渡音區其實只包含了三個半音,看起來這三個半音應該很容易完成,其實不然。這三個半音的完美解決直接影響到向更高的音域發展。
每一個人的換聲區是不一樣的,在聲樂課堂上通過專家的鑑定,找到自己的換聲區,圓滿解決換聲區的問題,才能順利擴展自己的音域。換聲區圓滿解決後,在高音域的音區擴展,相對就容易多了。
因為在演唱過程中,它需要位置不斷移動,包括口腔開啟的狀態是否到位,需要很細緻地去體每一個音符,那麼在移動過程中,尤其向後移動的時候,容易發生聲音注意向上,而不注意向前。無論你是唱低音、高音,頭腦的意識裡要非常的清晰,聲音的發向咬字永遠是象前的。鼻腔張開,時刻保持通暢無阻。通俗歌曲的演唱,切忌在口後半部咬字,聲音容易向後倒,聽起來象美聲似的,聽不清楚在唱什麼,聲音還不容易出來。聲音的流線性與音與音的相互滾動似的連接,到情緒不斷遞進,進入歌曲中的高潮部分。都要保持一不變的思維,即我的聲音是向前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