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電影雲旅行!國慶檔「搬」上銀幕的秀美河山 時長:08:00 來源: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並至,期盼已久的長假讓全國人民過出了歡樂的年味兒。
截至10月8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檔期總電影票房達近40億元。除了外出旅遊之外,花50塊錢,跟著「國慶檔」電影來一場浪漫的「雲旅行」,也成為了很多人的不二之選。
其中,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憑藉對多個地域的展現,引發了觀眾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祖國大美風光的嚮往。
《今日影評》欄目組特別邀請到了《旅行家》雜誌社社長姜莉麗,和我們一起聊聊「國慶檔」電影中祖國的大美風光。
從票房和口碑看來,觀眾對於今年「國慶檔」影片中關於祖國大美風光的展現是非常買帳的。對此,姜莉麗表示,「我覺得鏡頭對準家鄉是一個特別好的創作方式,因為無論是異鄉人、返鄉人還是原鄉人,都有一份自己的情結在裡面,所有的家鄉可以說是各美其美」。
「三分看,七分講」,姜莉麗將作為電影旅行家逐一帶我們走過這些地方。「其實從預告片開始,我就對《我和我的家鄉》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有關注」,姜莉麗說。
銀幕旅行的第一站,是貴州黔東南。
「因為工作的關係,貴州今年也去過兩次了」,姜莉麗對於這個地方是非常熟悉的,而《我和我的家鄉》中《天上掉下個UFO》單元就讓她聯想起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們坐在拖拉機上,開得很慢,邊上有一個農民伯伯牽著一頭水牛就過來了,當我看到那個水牛,我就確定這是貴州的水牛」。
「它的牛角上是包了一層鐵的,只有在黔南地區的牛會是這樣子」,姜莉麗解釋道,而中國天眼FAST的鏡頭也讓她看到了鮮明的辨識度。
《我和我的家鄉》裡,還出現了姜莉麗的家鄉。
「《神筆馬亮》單元拍的是我的家鄉遼寧」,姜莉麗說,「東北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東北人講話就自帶一些『梗』」。俗話說,「去東北看人」,跟當地人交流本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體驗。
《回鄉之路》這一篇章則把鏡頭對準了大西北,看到片中的大場景,荒漠治沙、風力發電的畫面,讓我們能夠感覺到它的廣袤。
「它就像我們印象中陝北乃至西北人的耿直憨厚」,姜莉麗說,片中主演閆妮也是西北人,「她尋根的過程是我們很多人有過一定閱歷,再回到家鄉的那種狀態,她和她的角色在情感上是共通的」。
「千島湖就是...煙雨濛濛油紙傘要支起來」,談到《最後一課》單元,姜莉麗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個地方要靜心住下來,去感受它的細膩」。
北京站,實際是《我和我的家鄉》片中的第一站。
「北京話特別有魅力」,姜莉麗說,而老北京人的刀子嘴豆腐心,話絕對不能掉地上,但心又是非常熱情的特點,也在《北京好人》單元呈現出來。
《一點就到家》的拍攝地是在雲南普洱的景邁山,眾所周知,那裡最著名的是古樹茶,也即普洱茶。但實際上,片中提及的普洱咖啡也是非常有名的,雲南小粒咖啡的主產區就在普洱。
「電影中有一句話,給我的感觸很深,『過去我們都到大城市裡追求夢想,但現在,我們不僅要把年輕人留住,還要把家鄉的好東西送出去』,這一來一回,讓我們看到了家鄉的變化」,姜莉麗說。
實際上,無論是《一點就到家》還是《我和我的家鄉》,鏡頭所到就是一些田園小景,氣勢上好像沒有那麼強,卻讓觀眾覺得格外踏實。
「每一個場景可能都是觀眾似曾相識或真實經歷過的,無論什麼樣的特效和大製作,都不如那一霎那觸碰心靈的時候來得舒服」,姜莉麗說。
這些電影記載著全民的共同體驗——無論什麼時候回到家鄉,我們都會看到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也依然能夠找到小時候對於家鄉的記憶。
「它們讓觀眾感受到一種氛圍和味道,你不管是哪兒的人,東南西北中,每個人都能夠在裡邊找到情感的投射,都能夠找到很多會心之處」,姜莉麗用祝福作為總結,「所以要祝故鄉好,祝家鄉好,也祝每一個在異鄉打拼的人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