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閒那條魚第133篇頭條原創文章】
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前三甲新鮮出爐。瓜友們長舒一口氣:這次三甲的顏值總算對得起這項「美貌與智慧」並存的選美賽事。
據說港媒曾經這樣評價港姐選美:「冠軍」是選老婆,不用太漂亮,最重要是賢淑大方;「亞軍」是選女朋友,不妨風情萬種;「季軍」則是選小妹妹,天真單純就好。
嗯……我個人喜歡美人、欣賞美人,但並不喜歡選美這種比賽。我認為美根本無需比較,也無從比較。各花入各眼,百花絢麗始成春。
近年來,港姐選舉做了各種新嘗試,卻再也無法掀起當年萬人空巷、競相觀賽的「名場面」。
香港小姐是香港的大型選美活動,1946年就開始出現。原由私人機構在香港北角麗池夜總會舉辦,直至197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之後才統一由大名鼎鼎的香港無線電視臺(TVB)舉辦。
在港姐選舉歷史上,的確誕生了不少傳奇人物。
「豪門」港姐:朱玲玲(1977年冠軍)
被譽為「最美港姐」的朱玲玲,首次推開港姐嫁「豪門」的大門。更讓人驚嘆的是她兩度嫁入豪門,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經歷。
影后港姐:張曼玉(1983年亞軍)
如果說朱玲玲開啟了港姐的「豪門」之路,那麼張曼玉則書寫了「港姐」的演技巔峰。「選而優則演」的她徹底擺脫了「花瓶」形象,17次「影后」的輝煌戰績足以笑傲江湖。
最美港姐:李嘉欣(1988年冠軍)
被贊「美得石破天驚」的李嘉欣,稱得上港姐顏值的「天花板」。她的情感經歷遠比她的明星身份來得精彩和豐富。
學霸港姐:郭藹明(1991年冠軍)
以美國南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學碩士身份參選的郭藹明,當仁不讓成為史上最高學歷的港姐。而且還是雙學位,並在NASA(美國太空總署)實習過。果然學霸幹什麼都出色。
千禧港姐:郭羨妮(1999年冠軍)
1999年,郭羨妮摘得港姐冠軍後,2000年又在「國際華裔小姐」選美中將三項大獎收入囊中,刷新了李嘉欣的兩項桂冠記錄。這一屆也是港姐最後的「狂歡」。
縱橫香港娛樂圈幾十年的港姐選美,在新千年到來之際盛極而衰,迎來了一路向下的「頹勢」:收視率逐年下降,關注度和討論度連年遇冷,反而是選手顏值被嘲的熱度蓋過了選美本身。
港姐式微,是大勢所趨。某些因素在此不討論。從某種意義上,說明女性展現美的舞臺更廣闊了,沒必要千軍萬馬去搶一個桂冠。
特別是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人一機就可以演出人間百態,說遍世事浮沉。連擼個喵星人都能收穫百萬點擊量。多麼豐盛多麼精彩的時代,選美再也不是一條通往豐富人生的「必經之路」。更多的是增加人生經歷的萬千方式中的一種。
比如「十優」港姐麥明詩(2015年冠軍),畢業於劍橋法律系的她,在2018年時考取了美國職業律師的證書,如今已經加入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正式回歸「律政俏佳人」的劇本。
港姐和短暫的演藝生涯不過是一種嘗試而已。
女性自信的展現美麗和魅力,不再需要那個有評判和既定觀眾的舞臺。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做到。不用比較,沒有高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美,每個人都可以定義自己的美。毋須別人來評判。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