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影忍者、死神、海賊王三大作品一一謝幕之後,動漫迷們似乎很久沒有看到一部優秀的動漫了。這類少年王道作品已經形成了極其成熟的套路,作者們以友情、奮鬥、勝利為主要元素,將各類橋段進行排列組合,讓主角們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各不相同又本質相似的勵志宣言。
那麼《鬼滅之刃》這部動漫,為什麼能在如此審美疲勞甚至厭倦的領域成為新的「神作」?粉絲們一定有各自的原因。
本文作者陳紀元老師是國家武術四段,北京白猿通臂拳第八代傳人。陳老師16歲習武,先後練習跆拳道、韓式合氣道、太極拳、巴西柔術、泰拳、居合道,所學涉及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在多年傳統武術習練過程中對傳統文化、道教文化都有長期涉獵。
今天我們就請陳紀元老師從作品中的日本武道和中國道教文化的角度,對照二者現實中的情況,為我們來解析這部作品。
戴面具的人物和神秘的作者
隨著《鬼滅之刃》漫畫的完結,避免了爛尾,成一代神作。作者除了喜歡和馬丁大神一樣,把自己作品的人物弄得一個個死得透透的,還對中日兩國的武道和神仙方術有著令人驚訝的了解。
作者和馬丁大神一樣,也是角色終結者
《鬼滅之刃》中有兩個人物都帶著面具,主人公炭治郎的師父鱗瀧左近次和隊友嘴平伊之助。伊之助摘下面具是一個美少年,鱗瀧先生也曾經有交代是因為面相和善,所以才帶上面具。
從未摘下面具的鱗瀧左近次
相貌俊美的嘴平伊之助
這並非是作者的憑空杜撰,中國南北朝時期的蘭陵王高長恭,容貌俊美,所以每逢上陣殺敵,就要帶面具以恐嚇敵人。由於中國古樂《蘭陵王入陣曲》的原因,日本對蘭陵王十分熟悉。在日本宮島還有蘭陵王的雕像,重大的祭祀也會表演《入陣曲》樂舞。作品中炭治郎祖傳的火之神神樂,原型或許就是《入陣曲》。
宮島蘭陵王像
日本祭祀表演的《入陣曲》
火之神樂樂
作者吾峠呼世晴顯然是筆名,大家更愛稱其鱷魚。原以為其是和《拳兒》作者松田隆智一樣是一個武術家,但幾經搜索沒有任何線索,真身始終掩藏在筆名和外號之後,大大增加了神秘感。
神秘的作者
硬核武術漫畫拳兒
松田隆智與偶像八極拳名家吳連枝老師
日本武士與刀匠
作品中專門有一群刀匠,使用玉剛為滅鬼劍士製作日輪刀。現實中,日本刀匠同樣是一群專門的匠人,為武士家族世代鍛造武器,而且代代相傳至今。
日本刀的原料玉剛(海綿鐵)
刀匠鋼鐵冢
在日本現在知名的刀匠家族一般都傳承了數百年,幾十代人。日本官方對於工藝刀劍有著很嚴格的生產數量和買賣規定,用來保護這一文化遺傳。如今面對花花世界的誘惑,終日與爐火為伴的枯燥生活,使得年輕一代刀匠的人數也在萎縮,註冊刀匠的人數在變少。
日本名刀匠月山貞伸
日本関市的鍛造表演
日本古流劍術大賞
據說《鬼滅》大火之後,學劍道的學生爆滿,每天放學後孩子們都會喊著:「水之呼吸一型」,「雷之呼吸三型」,「獸之呼吸」。不禁讓旁邊會「雙龍閃」的大叔黯然覺得自己老了。
浪客劍心真人版中的劍術
《鬼滅》之前對日本劍術推廣最大的當屬《浪客劍心》,浪客劍心最大化推動了「拔刀術」(居合術)。而本作則是將古流劍術的三大主要類型都進行了展示。
中規中矩的古武流
很多孩子學了劍道之後肯定會覺得坑,不是因為沒有動漫中的招式,而是因為形而上的規則。劍道誕生的根本目的可以說是鍛鍊人的身體和精神,只有極少部分是教人如何使用武器搏鬥。
禮儀規範的劍道
劍道不僅限定擊打位置還限定擊打方式,要求「氣、劍、體」一致才能得分。動作和精神面貌有一項不到位是不給分的。比如炭治郎旋轉擊打在劍道中是不給分的。
劍道的規範擊打動作
除了常見的劍道,警視廳劍道相對而言更接近古流劍術,無論從持械的技術,還是體術都有更多的古流劍術的遺存。
規則開放的警視廳劍道
古流劍術是日本武士使用劍搏殺的技術,可以說只要能取勝,任何技術都是能使用的。包括各種身體衝撞、擒拿等體術。為了支撐這種全面的搏殺之術,和中國傳統武術老一輩練功的方式一樣,古流劍術會在技術訓練之前,先進行大量野蠻的身體素質訓練,如作品中炭治郎所受的「跑山」那樣強度的訓練。
薩摩自顕流的訓練
擁有強健的體魄之後,才進行如作品中水、雷、火、巖等各個流派不同技術的練習。所以古流劍術和劍道不同,沒有統一的公開比賽規則,各個門派的練習內容也千差萬別。
影視作品中的古流劍術和體術
傳說中,日本政府有針對古武流內部的「寸止」真刀比賽,獲得段位者會有補貼,但範圍和規模很小,尚待考證。
領先一步的居合術(拔刀術)
居合術(拔刀術)的誕生,據考源於日本戰國時代林崎甚助為報父仇,苦練劍術。但面對身材高大的仇人一流劍客坂上主膳,沒有更為出眾的技術顯然無法取勝。最終當18歲的林崎甚助面對仇人坂上主膳時,他在常人不會拔刀發動進攻的距離,突然拔刀。對手的刀尚未出鞘,就已經身首異處。
電影中一招決生死
在林崎甚助使用居合術(拔刀術)名揚天下之前,劍客們默認要拔出自己的劍,決鬥才開始。但林崎甚助可以說在看到對手的那一刻,已經測算好距離和拔刀的方式,對手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了。
作品中我妻善逸使用的是以速度見長的雷之呼吸,可以說就是突出了居合術(拔刀術)追求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空隙之線),從各種意想不到的角度對對手發動進攻的特點。
作品中的空隙之線,完美詮釋了搏擊中的時機概念
居合最常用的橫一文字
為什麼我妻善逸開始時要進入沉睡狀態,閉目使用居合術術。大概是致敬日本影視上最有名的盲劍客——座頭市。
勝新太郎的經典造型
現實中的居合術(拔刀術)已經變成兩個體育項目,居合道和拔刀道。居合道以型的練習為主,拔刀道則更重視試斬。兩者結合則更接近古代居合術(拔刀術)持械的內容,古流還包括很多體術的內容,技術更加豐富。
居合道
拔刀道
天賦異稟的二刀流
巖流島佐佐木小次郎和宮本武藏比武的故事,恐怕是跨時代的經典。主人公宮本武藏的二刀流也讓人印象深刻。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兩把刀肯定比一把厲害,為什麼其他人不這樣?
巖流島的雕像
一把日本刀一般在1公斤左右,單手揮舞需要很強的臂力,而且雙手使用還要注意彼此的配合。可以說使用二刀極為考驗人的體能和協調性,想成為高手必須有超強的天賦。
逼近對手,引誘對手出招,防禦的同時進攻
據說,古武流中二刀流一般都是先逼近對手,然後左右交替攻防,對對手形成壓制。作品中的左之助的野豬突擊恐怕就是來源於此。
作品中的二刀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左之助的鋸齒刀刃。作品中左之助用石頭把刀刃砸崩,變成鋸齒狀,氣得刀匠大叫。雖然不知道是否是真實事件改編,但由於日本刀刃部經過處理硬度大,遇到硬物大力撞擊,一般都會崩刃,卷刃也會比較小。
作品中被砸成鋸齒狀的日本刀
央視偷換概念展示的嚴重卷刃的日本刀,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中國道教神仙術
作品中「柱」作為滅鬼隊的核心成員,戰鬥力非凡,是整個隊伍的支持。現代整合道家和道教的核心內容同樣被稱作「柱」。道學修行的「八柱」分別是哲學之道、醫學之道、平衡膳食之道、藥理之道、醫療之道、智慧之道、統御之道、成功之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就是要符合這「八柱」。
作品中柱的合影
呼吸與劍技
如果說各不同的器械代表了外在的技術,那麼作品中各種呼吸則是內在動力。現實中呼吸和格鬥的關係早就被充分認識,格雷西家的祖傳呼吸法就是最好的例子。和作品中一樣,正確呼吸能夠提供充分的「能量」支撐身體運動。
格雷西家族Kron Gracie展示呼吸法
作品中對呼吸的解釋
雖然現在中國傳統武術已經將內功(呼吸法等)和武術技巧如作品中一樣融合,但實際上,最早呼吸法屬於道教養生修煉,和武術沒有直接的關係。
吐納呼吸的功法,應該早於道教丹道體系,道教把呼吸法吸收成為丹道修煉功法。在明朝時期已經出現「內家拳」概念,證明在此時甚至更早,已經有習武者將丹道和武術結合,但並不成系統。
馬王堆出土的導引圖
第一個將二者合一,成文總結的是清朝武術家萇乃周。他系統地將道教的呼吸行氣等修煉功法和武術技巧結合,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讓中國傳統武術普遍有了內功的概念。(漫畫作品中有同樣的設定,涉及劇透在此不詳談。)
武將出身的萇乃周畫像
作品中的「氣沉丹田」
全集中呼吸
如果不涉及行氣,按照作品中的呼吸法來看內功,大致可以分為長吸和短息兩種,常見的瑜伽就練習的是長吸,格雷西家表演的就是短吸。最常見的長吸分為逆腹式和順腹式,在很多練習呼吸的體系中都有介紹。
從解刨學角度分析,呼吸法都是通過橫膈膜的運動來按摩內臟,提升肺活量,從而達到對身體機能的提高。
順腹式呼吸示意圖(紅色部分為橫膈膜)
呼吸法也確實分門派,比如在做出拳等發力的動作時,有的門派吐氣,而有的門派吸氣,經過長期練習都能感覺發力順暢。有一些門派在吸氣的時候會著重用氣流摩擦喉嚨深處的上方,靠近軟顎的部位,以達到刺激大腦的目的。
用呼吸刺激腦部示意圖
常中
作品動漫版後部提出了全集中呼吸的「常中」,也就是每一次呼吸都能達到「全集中呼吸」。這基本就是道教的「胎息」功法,通過長期的練習,習練者每一口呼吸都是腹式呼吸。據說,通過增加每次腹式呼吸的時間,長期練習的人確實可以達到24小時的全集中呼吸的程度。
作品中練成常中之後,肺活量增大,可以吹爆葫蘆。在現實中,經過呼吸練習,也有人可吹爆水袋。面對如此神奇的呼吸法,有一個可以更加簡單和安全學習的方式——聲樂。無論是京劇還是現代聲樂練習,都是很接近的發聲方式。
作品中吹爆葫蘆
現實中吹爆水袋
演唱需要極強的肺活量和正確的氣息使用方式,聲樂訓練的呼吸法可以說和武術、瑜伽等的呼吸法完全一致。
以下涉及劇透,及不科學內容,請酌情觀看
通透世界
作品漫畫版後部分出現了能透視人體的「通透世界」,可以直接透視人體內部骨骼肌肉等,這就是道教神仙術中的「內觀」「天目」概念。
作品中的「內觀」
道教認為經過呼吸、行氣等修煉之後,可以達到「內觀」的境界。能看到自己的五臟六腑,掌握自己的身體動態,進而可以開「天目」,擁有觀測別人五臟器官的能力。有關類似的傳說中國早已有之,甚至被記載在了史書之中。《史記》記載:「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
作品中的「通透世界」
雖然當代國外也有類似案例,但此說法確無科學依據,只可以當坊間奇談,當做談資。
俄羅斯的透視眼女孩Natasha Demkina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親身的經歷。曾經認識一位相貌英俊,身材高大的男孩。他小時候跟隨師父練習道家功法。10幾歲的時候,一次跟隨一個朋友去另一個朋友家裡做客,進屋後問那個剛見面的朋友,「你的腸子為什麼是黑的?」那個朋友大驚失色,表示自己便秘,經常一周才大解一次。
雖然日本武鬥系漫畫經常能結合現實內容,但能把日本劍道如此完整的展現出來,並且能把中國神秘的道教修習如此完美的融合進動漫作品,實在是難得的佳作。
最後,推薦由作者陳紀元老師出鏡拍攝的《古法養生八段錦》教學。八段錦功法是一套獨立而完整的強身健體功法,起源於北宋,至今共八百年的歷史。功法共分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八段錦」,練習無需器械,不受場地局限,簡單易學,對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以及五臟不調等作用極其顯著。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