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富起來: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共同探索數字農業創新...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金融界直擊數農創新前沿動態。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讓農民富起來」。「現代農業是多元產業融合、多功能拓展。怎麼做到?要靠科技創新,要靠全社會協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劍平在致辭中表示,科學家與阿里要努力解決技術關、市場關、效益關,做價值的整合者、放大者和共享者。

「數字農業已經成為引領創新和驅動農業轉型升級的先導力量,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制高點。」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陳勇在致辭中表示,我國將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生產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李少華表示,阿里將聚焦「三個創新」,與農業科學家和社會各界一起努力,探索實踐數字農業,讓農民富起來。

在技術創新方面,阿里巴巴將支持農業科學家激活農業大數據,幫助農業生產者精準規劃管理,提高農戶的生產效益和資源利用率;

在業務創新方面,阿里巴巴將推動13個涉農業務,對接農業科學家的全產業鏈創新系統,用數位化打通「研-產-供-銷-服」全鏈路;

在模式創新方面,阿里巴巴與農業科學家將著眼破解農業關鍵領域的「卡脖子」難題,共同探索農業科技創新的新模式、新機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效益,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支撐。

圖說:2020數字農業50人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劍平致辭。

30位院士專家,來自我國動植物遺傳育種、植物保護、土壤肥料、農業工程等研究領域,是我國農業科研的領軍人物和首席科學家。他們在多年的科研和生產實踐中深切感受到,如何讓農業高新技術和新品種新產品直達消費者,如何實現農產品產銷對接,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始終是中國農業「最頭疼」的問題。

「我們專家始終覺得,差了一口氣!」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院長劉豔曾經長期在農業農村部從事農業科技管理工作,參與創建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她發現一個現象:科學家研製的品種好、技術好,農民種得也好,就是賣不出好價錢,等於科學家最終沒幫到農民。「農業科技和網際網路技術緊密結合,初心就是要解決中國農業最難、最頭疼的問題。」她說。

當天,科學家與阿里的第一個正式合作項目「農業科學家基地直選」頻道,在手機淘寶首頁「土貨鮮食」正式上線。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等13位科學家首批入駐,他們帶來各自新技術示範基地培育的遼寧大米、雲南青提、四川紅原犛牛奶粉等新品。

除了產銷對接,院士專家與阿里還將聯手探索數字農業創新,共同推動農產品產地、生產過程等多要素的數位化,為農戶和農業生產企業賦能。

今年,阿里已初步建成以大數據、雲計算支撐的數字農業基礎設施: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從源頭組織「數位化生產」;670多個菜鳥縣域物流共配中心、5大產地倉和全國各地的銷地倉及盒馬、大潤發門店構成「數位化流通」網絡;淘寶天貓領銜「數位化銷售」矩陣。

李少華介紹,農產品上行最難的是「最前一公裡」,阿里重投入自建的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產地倉),是數字農業的核心。阿里在雲南、廣西、四川、山東、陝西的5個產地倉,今年全部建成投用,輻射中國核心的農業產區。

論壇的舉辦地昆明倉,是阿里第一個產地倉。這個一萬多平米的倉庫,是農產品轉化為標準商品的樞紐。通過數位化智能分選,雲南的沃柑、百香果、糯玉米、冰糖橙、雪蓮果等18種特色農產品有了分級標準,僅百香果就分了8個等級。

33歲的廖夢夢,是雲南西雙版納倉地甜糯合作社創始人,6月起與阿里數字農業及盒馬合作,為小玉米建立了甜糯比的行業標準,農民開始按訂單、按標準生產。今年,廖夢夢在阿里平臺的銷售額突破一千萬,她計劃明年把種植面積從2400畝擴大到1萬畝,銷售目標提至5000萬。

相關焦點

  • 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聚焦「三個創新」 探索實踐數字農業...
    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聚焦「三個創新」探索實踐數字農業 讓農民富起來每日甘肅網12月19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熊園)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
  • 讓農民富起來,阿里巴巴上線「農業科學家基地直選」頻道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讓農民富起來」。
  • 阿里巴巴上線農業科學家基地直選頻道,探索數字農業新模式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TMT頻道12月18日訊,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當天,科學家與阿里的第一個正式合作項目「農業科學家基地直選」頻道,在手機淘寶首頁「土貨鮮食」正式上線。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等13位科學家首批入駐。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李少華表示,阿里將聚焦「三個創新」,與農業科學家一起探索實踐數字農業讓農民富起來。
  • 阿里巴巴數字農業:明年在全國布局新的區域性產地倉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少華最近在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上表示,阿里計劃明年再新建幾個數位化產地倉,同時擴大自營模式下的農產品基地直採規模。「阿里巴巴說要解決農產品『最前一公裡』,這個提法很好。」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朱明回應。
  • 數字農業讓鄉村振興「興」起來
    而隨著數位技術的創新發展,數字農業的興起正在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能。同時一批致力於鄉村振興的科技企業也紛紛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大陣營中,用數位技術賦能,用科技力量興農。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指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舉行,拼多多當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
    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州舉行。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廣德福、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等領導出席,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致賀信。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等國內外專家齊聚一堂,研判數字農業建設新形勢及新路徑。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舉行 拼多多當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
    打造數字農業高地,為中國乃至全球數字農業發展擔當先鋒  作為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的主辦方,廣東省是中國經濟第一大強省,也是中國數字農業探索的先行者。據統計,廣東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元,居全國首位。
  • 農業數字經濟規模2025年將達1.26萬億
    (記者文雪梅)「目前中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是5778億,預計2025年將達到1.26萬億,抓住數位技術機遇,快速發展農業數字經濟,對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日前在「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頒獎典禮中透露。
  • 阿里巴巴出手,誰也沒想到,一切竟來得如此之快!
    2020年我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778億元,預計2025年將會達到12600億,對於該領域的發展一味的靠低價只會引發惡性循環。在農業方面從量變到質變還需要下一番功夫,為了讓農民朋友富起來,不僅是需要更為精準有效的信息資源,更是要提高農產品自身的競爭力,而在農村電商領域阿里巴巴修好了路,未來將會利用數位化技術解決農業生產的兩個難題。
  • 謀定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李加映: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
    他說:「不斷提升我國優質農產品的市場美譽度和競爭力,農民豐收節交易會充當了多功能平臺,是一個綜合載體,要注意做好結合文章,把辦好農民豐收節交易會與推進現代食品工業發展、新農村建設、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吸引農民特別是貧困村第一書記、包保幹部、幫扶企業前來學習考察,拓展扶貧思路,加快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圖示:同步,舉行了首屆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新聞發布會。
  • 「大咖觀點」7位數字農業大咖/專家最新演講乾貨集錦
    12月12日,以「數字農業·智引未來」為主題的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州舉行。本次大會以「數字農業·智引未來」為主題,政府官員、國內外院士、專家、企業嘉賓等齊聚一堂,研判數字農業建設新形勢,尋求農業現代化進程新突破,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 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今日開幕
    10月14日,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邦股份」)、北京京東乾石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與武漢禾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京東農場數字農業武漢研究中心」,共同建設武漢數字農業大數據中心,推動種植業土壤—水—養分—作物交互模型及數字農業技術在種植業領域的研究及應用,圍繞湖北特色農業產業展開數字農業的探索與應用,為中國種植業標準化、數位化提供支撐。
  • 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亮麗答卷
    「十三五」期間,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堅定扛起「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重要政治任務,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堅持高位推動、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奮力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亮麗答卷:農業綜合產能持續提升,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扛牢大省責任,農業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1089.4億斤!
  • 虛擬技術賦能數字農業,虛擬科學家「隋時學」隆重登場
    近日,以「數字農業·智引未來」為主題的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落幕。在這場展示農業新趨勢的大會上,世界首個數字農業虛擬科學家——隋時學 完成了亮相,它由一畝田聯合任玩傳媒通過虛擬偶像技術為省農業廳傾力打造。博得蒞臨現場的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廣德福、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副廳長陳東等領導的高度認可。
  • 第二屆 中國(運城)智慧農業展覽會 暨智慧農業應用與發展論壇
    ,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示範區,以及構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次區域合作戰略基地的戰略定位。 五、邀請嘉賓  2020年展會現場已邀請農業農村部村社發展促進會任旭東主任,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山西省商務廳,山西省發改委,中國塑料研究院、運城市農業農村局各個科室,運城市商務局,運城市果業發展中心等,增加嘉賓的邀請力度,包括院士,專家,國家部委相關領導。
  • 2021中國農業競爭新模式:數字農業!
    日前,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與騰訊公司、中國電信集團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拓展信息技術在鄉村治理實踐中的運用,探索「網際網路++」治理模式,著力提升鄉村治理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和精細化水平,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編者按: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有關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深入實施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不斷改革創新,改革措施有實效,特色工作有亮點,實現了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打下堅實基礎,一批鄉村振興亮點工作獲得上級領導批示肯定或成為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