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裡的臺詞都很有深意,小編改了一句糙話作為標題,但話糙理不糙……2010年創新不少,處理器永遠是熱點也是看點,而最大看點無非聚焦在IBM推出的POWER 7,英特爾的Nehalem-EX,英偉達的GPU產品Fermi和AMD推出的12核產品Magny-Cours(馬尼庫爾)上。接下來,小編給各位解釋下,為什麼他們是伺服器處理器去年的驚喜!!
彼時彼刻正如此時此刻
名為「殖民」 NVIDIA敬獻
上圖為09年聖誕節時候NVIDIA所作漫畫,寓意是英特爾與AMD互訴對方侵權,結局是英特爾向AMD支付了12.5億美金用以解決雙方此前所有關於專利和壟斷訴訟的官司,而自身卻感覺無關痛癢。同年,英特爾起訴NVIDIA在晶片領域侵犯英特爾專利。直到2011年1月11日,英特爾與NVIDIA就此也達成了和解協議,英特爾向NVIDIA支付15億美金,獲得了在GPU以及超級計算機等領域NVIDIA相關技術的使用權。但NVIDIA表示不會就此再跨足X86 CPU和相關晶片組領域。
關於AMD的皓龍處理器,有一種說法可以說是「沉澱」,另一種說法是「淡定」。有人說,AMD也有通用計算卡啊,Fire Stream也活著呢,只不過Stream SDK這玩意比起CUDA兄名號真是差不少……當然,不能不說99美金的皓龍處理器還是有亮點的。而在小型機領域英特爾的Tukwila安騰處理器表現實在疲軟。
CPU:
2010各廠商四路以上平臺CPU產品主要參數對比(點擊放大)
除去9300系列安騰因為市場和技術上的原因推遲了2年發布,其他產品均採用了45nm製程。關於安騰的未來從目前來看帶有諸多不確定性,而在上個月的一則消息表示,在下個月的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上可能會有安騰的相關信息披露。
GPU:
AMD NVIDIA 2010年GPU計算產品主要參數對比
相比起英偉達的Fermi今年在整個HPC市場的閃耀表現,AMD的FireStream處境卻有點尷尬。來自市場上的聲音過於平靜。分析家認為英偉達在CUDA編程上的投入是在該市場制勝的原因。
驚喜1:IBM POWER
POWER7廣告
先說IBM,POWER 7伴隨的諸多先進技術可謂是「意料之中」?
從技術規格來看:45NM製作工藝;單CPU 32線程;E-DRAM存儲技術;複雜的核心結構;別具特色的緩存設計;出色的I/O性能;強大的性能;優化的功耗。
power7對比power6
驚喜2:Intel Nehalem/Westmere
筆者已經不想再對該CPU多吐一點口水了,還是留點口水給Sandy Bridge吧……
Nehalem-EX核心
各方面都非常成功的CPU,家用、移動、商用,從臺式機到筆記本在到伺服器、存儲產品等均獲得了巨大成功……劃時代的產品。向上在傳統RISC市場上還爭奪了部分SUN的老客戶。比起幾乎同時推出的自家9300安騰處理器,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驚喜3:AMD Magny-Cours/Lisbon
從這個角度看,某種程度上可以把馬尼庫爾理解為是一顆有效控制了功耗的六核巴塞隆納*2核心……
馬尼庫爾核心
AMD馬尼庫爾處理器的12核設計帶來了浮點性能上的巨大提升,而相對英特爾產品的低售價使得該款產品又繼續鞏固了AMD已有的市場。雖然在事務資料庫(TLTP/ERP)、SAP、數據挖掘、虛擬化等領域中相比英特爾的產品都存在著一定差距。但在性價比這個重要環節上,AMD確實值得選擇。在6月份推出的4000系列裡斯本處理器上,性價比的優勢體現的更加明顯,為大規模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提供了廉價的選擇。而C32/G34平臺將繼續支持將於今年推出的推土機架構2P/4P產品更是為用戶所想。
驚喜4:NVIDIA Fermi (Tesla)
關於Fermi,這一年講的很多了。在HPC領域具有跨越式進步的在於支持統一的64位內存尋址空間,簡單理解為可以搭配大量的緩存並且簡化了編程中的存取釋放;並且首次添加了全局ECC Dram的校驗支持,從L1 Cache、L2 Cache到GPU顯存;引入積和熔加運算(Fused Multiply-Add/FMA,英特爾曾表示在下一代處理器Haswell架構中對此提供支持)。
NVIDIA GF100 費米核心
在HPC市場,Fermi帶來的颱風還將持續多久?能否如黃仁勳先生所言,大規模替代現在依賴CPU密集型的計算?從今年伺服器市場來看有個明顯的信號,支持PCIE-16X插槽的機型明顯增多,專為高性能計算而設計的多塊企業伺服器機型以及桌面超算相繼亮相。
華碩在12月的2010GPU峰會上展出的ESC1000桌面超算
NVIDIA 2011財年(註:2010年)第一季度財報。截止2010年5月2日,NVIDIA季度收入10.018億美元,相比上季度的9.825億美元增長2%,相比於去年同期的6.642億美元大幅增長51%。NVIDIA CEO兼總裁黃仁勳表示:「隨著Fermi級顯卡全面投產,我們的主要贏利點也全面開花。我們出貨了幾十萬(a few hundred thousand)顆Fermi處理器來滿足強勁的客戶需求。得益於企業客戶和視頻編輯等新興市場的推動,我們的Quadro工作站業務增勢明顯。高端伺服器用Tesla處理器的收入也創造了記錄。我們期待這些業務會在未來的季度中繼續不斷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來的6月和11月在本年度的世界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上,曙光星雲和天河一號也憑藉著Fermi強大的雙精度浮點運算能力先後斬獲了世界第二和第一的殊榮。
驚喜5:龍芯
龍芯3A
龍芯於2010年9月宣布已完成首批量產。
龍芯3A內核
龍芯3A的工作頻率為900MHz~1GHz,頻率為1GHz時雙精度浮點運算速度峰值達到每秒160億次,單精度浮點運算速度峰值每秒320億次。龍芯3A採用意法半導體公司(STMicro)65納米CMOS工藝生產,電晶體數目達4.25億個,晶片採用BGA封裝,引腳的數目為1121個,功耗小於15瓦。
龍芯3A特點
龍芯3A集成了四個64位超標量處理器核、4MB的二級Cache、兩個DDR2/3內存控制器、兩個高性能HyperTransport控制器、一個PCI/PCIX控制器以及LPC、SPI、UART、GPIO等低速I/O控制器。龍芯3A的指令系統與MIPS64兼容並通過指令擴展支持X86二進位翻譯。
龍芯3號在包括伺服器、高性能計算機、低能耗數據中心、個人高性能計算機、高端桌面應用、高吞吐計算應用、工業控制、數位訊號處理、高端嵌入式應用等產品中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驚喜6:Oracle Sparc T3
Oracle Sparc T3
甲骨文於美國OpenWorld 2010大會上推出的Sparc T3,有關Sparc T3的相關資料不多。可能隨著今年的批量上市會有更進一步的信息。
Oracle Sparc T3內核
甲骨文的Sparc T3,採用16核心設計,每核心支持8線程,6MB二級高速緩存,支持4路擴展,採用四通道DDR3設計。
驚喜7:AMD Fire Stream
相比起Fermi的鋪天蓋地,AMD的產品相對低調了不少。但是發布之初的參數還是讓人們頗為激動。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大幅度超越了費米,而在雙精度方面也有小幅度的領先。但悲劇的是,比起尚未發展成熟的CUDA,Fire Stream的SDK更是偏冷。AMD也於近期發布了支持Open CL 1.1的SDK 2.3版本。
AMD(ATI) 40nm晶圓
與今年的12核CPU相同,基於40nm RV870的Fire Stream產品也可以理解為是優化後的上代RV770*2……
驚喜8:NVIDIA
這一年,NVIDIA是先苦後甜,在消費市場先是丟失陣地,後來又因為Fermi的難產問題,飽受攻擊。進行一定刪減後的產品依然無法有效控制功耗散熱,被競爭對手各種嘲笑。直到在消費市場推出經過改良的GF104……而Fermi版本的Tesla一經面世就拿到了業界的不少訂單,相對AMD SDK成熟的CUDA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全新的架構使得雙精度運算效率提高了四倍(相比起上代8比1的單精度與雙精度運算的差別)。
2011年1月6日,隨著丹佛計劃的正式公布,NVIDIA宣布將以ARM架構打造CPU,在CES2011展會上出盡了風頭。而在2011年1月11日,Intel和NVIDIA也就專利授權協議,達成了和解。英特爾將分期支付英偉達高達15億美金的專利使用費用,用在GPU以及超級計算機等領域。
而在當天稍後的NVIDIA電話會議上,CEO黃仁勳表示:NVIDIA能夠利用Intel專利技術製造目前已在開發的Tegra和「丹佛計劃」處理器,以及未來的處理器產品。
截止到今天,從1月6號發布丹佛計劃到1月13日,在短短的一周中,NVIDIA的股價已經上漲了近50%。
走出了紅海之爭,在藍海中前行。而這片異樣的藍海上,也有著諸多更兇猛的對手。
總結
微軟面對著越發火熱的移動互聯市場,在下一代作業系統上快速的向ARM陣營靠攏,也是為了自身利益。英特爾是X86的領導者也必將在這一領域繼續捍衛自己的王者地位,ARM的火熱態勢已然快燒到家門口了,與諾基亞的合作也是為了開闢新的市場。而近期AMD的CEO突然下課,據傳也是因為董事會不滿AMD在移動互聯領域的慢速反應……Oracle CEO拉裡森於去年的諸多強硬表態,也宣布了甲骨文不再安於做軟體,而是要向HP,IBM這種軟硬體巨頭髮起全面挑戰。而惠普在經歷了2010年的重大人事更迭後,恐怕將面臨著更艱巨的挑戰。安騰的不振,使惠普在關鍵應用市場上一直無法有所突破,再加上Oracle-Sun的強勢復甦,使得形勢更加緊迫。
CUDA-X86
Intel沙橋已經來了,AMD推土機也要來了,NVIDIA克卜勒也不遠了,AMD全新的南方群島GPU架構會不會在HPC領域給我們帶來驚喜?
【編輯推薦】
回顧:2010年伺服器處理器市場七大要聞 英特爾全新處理器價格表 附降價退市產品 AMD處理器路線圖全覽 AM3美人遲暮【責任編輯:
景琦TEL:(010)6847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