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一篇《碟中諜》影評,不服來辯

2021-02-21 奇遇電影

2018暑期檔最後一天,籠罩在口碑光環中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終於登陸內地院線。

《碟中諜6:全面瓦解》8月3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這部外媒口中的「系列最佳」在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7%,IMDb超過10萬人打出了8.1的高分,豆瓣也已回升到8.3分。

豆瓣評分

爛番茄新鮮度

IMDb打分

導演克里斯多福·麥奎裡,主演湯姆·克魯斯西蒙·佩吉瑞貝卡·弗格森等人悉數回歸,操持攝影的是《機械姬》、《湮滅》的攝影指導羅伯·哈迪

從左:大超亨利·卡維爾、導演克里斯多福·麥奎裡、阿湯哥、西蒙佩吉巨巨

這個萬無一失的陣容,點燃了我們對新作的期望。

《碟中諜》系列的第一懸念,在於它如何能夠突破自我

《碟中諜6》片頭

除了人盡皆知的HALO跳傘、直升機繩索速降、徒手攀爬布道巖之外,《碟6》是不是還有更值得深究的野心?

影史上第一個HALO跳傘實拍鏡頭

片名「全面瓦解」顯然不同於「幽靈協議」和「神秘國度」,它明顯指向這部作品和前作的互文關係。

22年,6部電影,低產卻長青的《碟中諜》系列,終於迎來了它的首次「自我致敬」,也是需要重新認識這個系列的時候了!

這是一個間諜類型一息尚存,而間諜元素大行其道的時代。

20多年來,電影市場上湧現越來越多的《女間諜》和《我的間諜前男友》。

它們在嬉笑怒罵中架空了傳統間諜片的政治歷史維度,也消解了間諜人物這一符號本身所承載的複雜意義。

從左:《女間諜》、《我的間諜前男友》

而與此同時,《007》和《碟中諜》這兩個從間諜片全盛時期一路走來的老牌間諜系列電影,正試圖以奇觀化的動作場面和高科技武器(器官擴展)重振雄風。

流水的邦女郎,鐵打的高科技

曾經一場持續了40多年的冷戰,風聲鶴唳暗流洶湧,敵我陣營涇渭分明,一手造就了間諜片的黃金時代。

冷戰結束,舊秩序轟然倒塌,新秩序尚未建立。曾在60-70年代攻佔大銀幕的007系列電影,陷入停滯。

90年代中期,《碟中諜1》用一次大膽的「弒父」,開啟了間諜片的復興。

第一部經典場面:伊森盜取碟片

這意味著一種全新的間諜片敘事模式。

湯姆·克魯斯不止一次提到他對《碟中諜》原版電視劇的喜愛,但他所創造的《碟中諜》電影,卻是一場全面的「破而後立」。

《碟中諜》原版電視劇:《虎膽妙算》1966年

這部60-70年代播出的電視劇,遵循了經典的冷戰敘事模式:不可能任務小組的虛構的敵人「東歐共和國」,顯然指向現實中的蘇聯。

然而到了1996年,電影《碟中諜》的核心變成了上級與下級、國家與個人、「父」與「子」之間的矛盾。


美國最有話語權的影評人羅傑·伊伯特,曾經把《碟中諜》比喻成「一座難以洞穿的後冷戰迷宮」

一座由撲朔迷離的局中局和多重情節反轉組成的迷宮。

終極謎底揭開後,所謂的「外國間諜機構」原來只是障眼法,伊森·亨特真正的敵人竟然是自己曾經無比敬重的上司吉姆。

伊森和隊員、上司吉姆

伊森親手殺死吉姆的那一刻,實際上宣告了冷戰間諜片中那種僵化的父權秩序已然崩裂。

特工不再是任憑國家機器碾壓的、工具化的個人,他們將要奪回自我身份和自由意志。

多年後,這種弒父敘事依然在《諜影重重》《007:大破天幕殺機》中復現。

《諜影重重》傑森·伯恩

第二部(2000年)開始,伊森·亨特人性的一面得到了更多的展示,他可以主動選擇任務和隊友,對愛情的追求是他在特工身份之外尋求自我認同的方式。

《碟中諜2》

第三部(2006年)無疑是最浪漫主義的,茱莉亞的出現讓伊森在國家倫理和個人倫理之間鋌而走險地選擇了後者——這也是他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碟中諜3》中的伊森和妻子茱莉亞

一個「有人味」的特工,這就是湯姆·克魯斯想要的嗎?

當然不是,他有一個瘋狂得多的願望——

讓伊森·亨特成為一個「超人」,肉身凡胎,傷痕累累,卻比任何一個超級英雄都更加大無畏。

《碟中諜3》裡,我們還能看到一個患得患失的伊森,他有著平凡人的愛與恨、恐懼與悲傷:眼看著「妻子」被一槍穿頭時,阿湯貢獻了一場讓人心碎的表演。

對於這個平凡人伊森來說,「假如失去她,我也活不下去了。」

然而從《碟中諜4:幽靈協議》開始,這種我們能夠與之共情的疼痛感消失不見了,伊森變成了一個將個人情慾最小化的無我之人

他和朱莉亞的感情走向了一個帶有悲劇色彩的結尾:他的不可能任務小組又一次拯救了世界,他的茱莉亞選擇過上了平凡的生活,兩人隔著熱鬧的街道,靜默中用眼神道別。

伊森·亨特的英雄主義和悲劇色彩,恰恰在於他的「犧牲」是自主的而非被迫的。

如果說《碟1》完成了從工具到人的轉變,那麼《碟4》則完成了從人到「超人」的轉變。

到了《碟中諜5:神秘國度》裡,伊森已經成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特工」。

《碟中諜6:全面瓦解》他全新升級,繼續上天入地追擊恐怖分子。

他的正面是百戰不殆的「超人」,永遠在最後一秒化險為夷。

而他的背面則是個體的歸零化,不再有家庭,甚至不再有祖國。

《碟6》之於整個系列的特殊意義在於,它不僅是「全面瓦解」,更是「全面回顧」。

它逼迫伊森面對自己的過去,「超人」因此擁有了更複雜的人性深度。

他放棄了與朱莉亞共度餘生,但也因此終生背負愧疚和恐懼。

他成功捉拿所羅門·萊恩,卻也因此引發了恐怖組織失去頭領陷入更大的混亂。

《碟6》中的所羅門·萊恩

第一部便建立起的尖銳的上下級矛盾,在這一部中更是激化到了一個頂點。

上司Alan Hunley

特工沃克的一句話是全片題眼:

「亨特的政府多少次背棄他,拒絕承認他的存在,將他棄置不顧?這樣的一個人,要到什麼時候才終於忍無可忍?」

《碟6》中的沃克

而他的「不可能任務」更加棘手,最後半小時觀眾的心一直懸在嗓子眼。

「你可以選擇是否接受這個任務」,但伊森從來不會選擇拒絕。

第四部開始,類型片通常必備的愛情元素幾乎退場。

除了米歇爾·莫納漢出演的茱莉亞之外,《碟中諜》系列的女性角色都屬於高度類型化的人物:

第一類是如艾曼紐·貝阿、蕾雅·賽杜這樣的蛇蠍美人

第二類是如坦迪·牛頓、李美琪、寶拉·巴頓這樣的打女

第五部新加入的伊爾莎(瑞貝卡·弗格森 飾)則混合了兩種類型,她更像是伊森的鏡像人物,勢均力敵,亦敵亦友。

《碟6》中的伊爾莎和伊森

與此相對,動作驚險元素卻是變本加厲。

那些無限趨近人類極限的複雜真人特技,創造出了一種讓人沉浸其中的電影奇觀,甚至故事本身都已不再重要。

我們很難想像下一部《碟中諜》還能怎樣自我突破,或許真像西蒙·佩吉所說:「只有去太空了。」

《碟6》中的直升機繩索速降

和詹姆斯·邦德、傑森·伯恩相比,伊森·亨特的人物個性相對弱化,007系列在它的全盛時期平均每一年半就上映一部新作,持續了20多年。

反觀《碟中諜》系列,22年的時間跨度裡只產出6部電影,間隔最短的第五部和第六部也隔了3年,而第二部和第三部之間更是長達6年之久。

《碟中諜》前五部藍光高清套裝你值得擁有

2017年北美上映影片總量達到了724部,比2000年時翻了一番。

在這種行業生態下,「碟中諜」系列的低產作風很容易讓觀眾對角色的認同發生斷裂——

每一部續作中的伊森都像是一個「新」角色,難以建構起整個系列相對完整的角色弧。

這種銀幕上的失落感,在銀幕之外得到了彌補。

從1981年《無盡的愛》算起,湯姆·克魯斯已經在大銀幕上活躍了37年,演出過46個角色,而伊森·亨特最為特別。

《碟中諜》和阿湯一起走過了他的青壯年和中年,也見證了他演員事業的大起大落。

最近十年裡,除了《碟中諜》之外,大眾最熟悉的阿湯作品是《世界之戰》、《危情諜戰》、《俠探傑克》、《遺落戰境》、《明日邊緣》、《新木乃伊》……

「美國劉德華」名不虛傳,25年來勤耕不輟

他是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硬漢,他是「動作巨星」,這是阿湯本人和他的團隊、教會以及媒體的共同選擇。

明星形象與流行文化互相滲透,所有的阿湯角色統統都和他本人縫合在一起。

每一部《碟中諜》的空檔,阿湯哥眾多同質化的電影角色,反哺著觀眾對伊森的體認。

《明日邊緣》中的湯姆·克魯斯

更進一步,其實伊森·亨特早已成為和阿湯共生的鏡像。

《碟中諜4》不僅是系列電影回春的分界點,也記錄了阿湯演繹生涯的一道轉折。

當伊森·亨特從人變成「超人」時,湯姆·克魯斯也經歷著相似的轉變。

這要從《碟中諜3》說起。

2006年,沉寂6年的《碟中諜》終於迎來新作,然而卻創造了系列票房新低:

1.5億美元的成本比第二部高出2500萬,最終全球票房卻只有3.97億,比前作下滑1.6億,遠遠低於派拉蒙的預期,甚至連盈利線都沒能達到。

電影上映一個月後,派拉蒙突然宣布結束與湯姆·克魯斯長達14年的合作關係:電影公司將一線巨星掃地出門,在影史上也實屬罕見。

外媒對解約風波的報導

派拉蒙發話:「我們覺得會做出『創造性自殺行為』造成公司收入損失的人不應該繼續留下,他最近的舉動對派拉蒙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派拉蒙真正「不可接受」的,是阿湯的Cruise/Wagner公司每年從派拉蒙拿走的1000萬美元製作費和阿湯的高昂片酬、票房分成。

而所謂的「創造性自殺行為」指的是阿湯05年兩次極具爭議性的訪談。

《奧普拉秀》上的「跳沙發」尚且可以理解為節目效果。

2005年5月,湯姆·克魯斯做客《奧普拉秀》,談到熱戀女友凱蒂·霍姆斯時激動地跳到了沙發上

阿湯在NBC訪談節目上,公開批評女星波姬·小絲服用抗抑鬱藥治療產後抑鬱症,還對主持人大放厥詞:「你不了解精神病學,我了解…它是偽科學。」

一切源於阿湯哥無法繞過的三個字:山 達 基(Scientology,又名科學教)。

紀錄長片《撥開迷霧:山達基教與信仰囚籠》( Going Clear: Scientology and the Prison of Belief )2015

山達基教認為,精神上的痛苦是由一種叫做「印痕」的東西造成的,只有通過他們的「聽析」療法才能去除。所謂「聽析」,類似於心理諮詢混搭上基督教的懺悔。

山達基教反對一切精神疾病藥物治療。2004年,阿湯就曾經公開提到「精神病學應該被定義為不合法」。

早在1986年,阿湯就透過第一任妻子咪咪·羅傑斯加入了山達基教。

整個90年代,這個備受爭議的「宗教信仰」並沒有對他的星途造成影響。

這一方面歸功於專業的團隊,另一方面也和第二任妻子妮可·基德曼有關,和她在一起的十年裡,阿湯與教會漸行漸遠。

然而,在教會的介入下,兩人於2001年結束了婚姻,三年後,阿湯換掉了合作多年的公關團隊,轉而聘請了毫無公關經驗的親姐姐、山達基教徒Lee Anne DeVette,這一系列錯誤的選擇,終於導致了上述種種「自殺行為」。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解約事件反倒成為了新千年以來阿湯的第一個事業轉機。

他暫時遠離了大製作,轉而接下《獅入羊口》、《熱帶驚雷》、《行動目標希特勒》這些成本相對較小的電影,並且前兩部都是出演配角。

從左:《獅入羊口》、《熱帶驚雷》、《行動目標希特勒》

這段時間裡,他向波姬·小絲致歉,也終於聘用了專業的公關團隊,Cruise/Wagner公司也找到了新東家。

《熱帶驚雷》裡的「驚豔」客串給他贏得了一個金球提名

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行動目標希特勒》讓阿湯遇到了克里斯多福·麥奎裡。

開始了兩人長達十年、多達9部電影的合作(包括最近三部碟中諜),接下來麥奎裡還將執導《壯志凌云:馬弗裡克》,甚至下一部《碟中諜》。

這種親密牢固的搭檔關係,也進一步保證了阿湯對於《碟中諜》系列的主導權。

2010年,收斂鋒芒後逐漸扳迴風評的湯姆·克魯斯與派拉蒙協商將《碟中諜》系列重新提上日程。

這一次,派拉蒙提出了一個要求:加入新鮮血液,即當時喜提奧斯卡提名風頭正勁的傑瑞米·雷納。

《碟4》中的傑瑞米·雷納飾演參謀布蘭特

不難看出,派拉蒙有意將新角色培養成下一個伊森·亨特,牽制湯姆·克魯斯的大權。

《碟3》滑鐵盧的五年後,票房口碑雙收的《碟中諜4:幽靈協議》終於重新證明了湯姆·克魯斯的商業價值和這一系列的巨大潛力,將近7億美元的票房至今位列系列第二高,影片評價也僅次於最近新上映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

派拉蒙的「如意算盤」失了策。沒有人能削弱湯姆·克魯斯,從始至終這都是他與自己的戰爭。

提到《碟中諜》,它的前綴總會是「湯姆·克魯斯的電影」,而不是克里斯多福·麥奎裡的電影或者派拉蒙的電影。

這不僅是因為阿湯的巨星身份,更重要的是他作為製片人和主演對整個系列電影的全盤掌控。

當湯姆·克魯斯從828米高的杜拜哈裡發塔一躍而出時,他已經做出了和伊森·亨特一樣的選擇。

這是一條「超人」的路,迄今為止,湯姆·克魯斯已經在這條路上走了快十年。

阿湯在哈裡發塔頂端留念

他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全能人,一個工作狂(有時也是控制狂),一個不折不扣的完美主義者。

他不甘於只做幕前工作,他想要更大的權力。

《碟中諜》系列的劇本創作、拍攝、道具、場景、剪輯、後期的每一個細節他都參與其中,原計劃一條過的扒飛機戲,在他的主張下拍了8遍,為了呈現出最完美的HALO跳傘長鏡頭,他跳了106次傘。

阿湯說過,因為所有場景都是實拍,所以某種程度上看《碟中諜》系列的拍攝花絮和看電影是一樣的。

他是一個高度「觀眾指向型」的電影人,堅持真人實景拍攝,是因為他相信觀眾能夠看出電腦特效的虛假,而他想要的是身臨其境極盡真實的刺激體驗。

他還是個膠片原教旨主義者,「除非再也沒有膠片或者沒人可以洗印為止」,只因為那種數碼攝影無法替代的真實質感。

《碟5》扒飛機拍攝現場

關於實拍和特效,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曾經提到一次親身經歷:

拍攝《勇闖雷霆峰》時,有一場戲是要吊在幾千米高的山上,他堅持親自上場,想用一個長焦鏡頭來呈現這個場景。

《勇闖雷霆峰》(The Eiger Sanction)1975年

電影上映後,他喬裝打扮溜進影院觀察觀眾的反應,看到這一幕時,有人驚呼:「他們是怎麼拍出來的?」

同伴回道:「特效唄。」

《勇闖雷霆峰》片場照

《碟中諜》從拍攝到營銷,始終在不厭其煩地強調真人實拍,或許這是因為他們深知實拍和特效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他們需要主動站出來點醒觀眾。

在這個技術加速升級的時代,電影的「真實性」,實拍和特效之間的差別,真的一眼就能分辨出來嗎?

阿湯的「冥頑不化」,其實也是電影本體的榮光在「後電影」時代的一種窘境。

過分依賴特效讓超英片中的明星越來越工具化,相反,追求真實讓阿湯始終把主導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上。

當明星們可以藉助於綠幕完成那些不可能完成的演出時,阿湯還像巴斯特·基頓這樣的默片影人一樣,堅決捍衛電影表演的「真實性」。

放眼世界,和他並肩作戰的似乎也只有成龍了。

綠幕拍攝中的《大超》

超級英雄遍地都是,為什麼我們還需要阿湯和伊森這樣的「超人」?

答案可以很簡單:


只要阿湯這樣的「老頑固」還活躍在產業裡,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電影還沒有死亡,明星還沒有死亡。

他很少在片場展現出焦慮和恐懼,因為拍電影已經成為了他的生活本身,就像拯救世界之於伊森那樣。

其實他們完全可以選擇不那麼危險的生活,不那麼搏命的戲路,但他們總是放不下那份捨我其誰的執念。

不久的將來,阿湯又要在《壯志凌云:馬弗裡克》裡飛向天空了。

假如他終將耗盡精力,我們也希望那一天晚些到來。

作者 ✎ 麻友安

編輯 ✎ 斯特辣不耐渴

相關焦點

  • 熱戀期就有這「3個表現」的情侶,註定「撐不到」最後,不服來辯
    熱戀期就有這「3個表現」的情侶,註定「撐不到」最後,不服來辯 一、沒有話題聊天。 相對於顏值來說,談戀愛更需要的是投機和感覺。
  • 經常「打籃球」的男生,這3位置90%「都有傷」,不服來辯!
    對於很多男生來講,籃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還是一個信仰,對於這部分人來說,打籃球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並且很多男生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去打籃球。但籃球其實也是一項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項目,特別那些常年混跡於球場的男生,身上多多少少會有傷,特別是這3個地方,受傷是必然的。
  • 下課不願意「離開教室」的,80%都是這3類同學,不服來辯!
    下課不願意「離開教室」的,80%都是這3類同學,不服來辯! 被同學孤立的同學 接下來碰到這類同學也非常無語了
  • 《碟中諜》碟中諜:瑕不掩瑜的經典
    閒來無事刷了碟中諜1劇情就不再細說了》劇情梳理一篇影評寫的很詳細了。這是經典的開端。從2020來看仍是有許多問題在的。特工們慘死得太過於輕鬆,這不像是高級專員吧。派去抓內鬼的第二波特工一點用沒起到,真不知道高層是怎麼想的。你明知道他們水平太低弄不過IMF就別浪費納稅人的錢啊。完全不沾邊。克魯斯去找線索的方式過於粗糙輕率了。
  • 《四疊半神話大系》這是一篇不是影評的影評
    這是一篇不是影評的影評。第一,絕對不能劇透。第二,絕對不能劇透。第三,絕對不能劇透。堪稱動漫界的一朵奇葩,但又不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樹不要皮必死無疑的那種,詭異的畫風之下,隱藏著深沉的哲思。想到。如果我是資本家,應該想的是,人最好是像機器一樣,不會說不,沒有疾病,一直高效。可惜,我不是。當然,這些只是外部的限制條件,更可怕的是來自於內心深處。潛意思,潛潛意思,無量阿僧祇劫前埋下的一顆無明種子。改變世界,很簡單。改變自己,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就跟著改變了。像洗臉一樣,洗心,自鳴得意的所謂成就放下,懊悔不已的所謂糗事放下。
  • 《這!就是街舞》肖傑被淘汰!布布將99%被淘汰,不服來辯
    《這!就是街舞》 肖傑被淘汰!布布下一期百分之99會被淘汰,理由如下,不服來辯! 肖傑 浪姐來到現場,開頭就&34;,畢竟是來近距離觀戰街舞,真的被鍾漢良的坦誠逗樂了,浪姐的腰不錯這就是街舞 最近一集的街舞已經看完,說實話!超多大神被淘汰了。
  • 不服來辯
    不服來辯本期一伶會主要以電影角色為依據,書本不在考慮之內。來討論一下《指環王》中的甘道夫與《哈利波特》中的鄧布利多校長誰更強大一些。下面就和一伶一起來看看吧!甘道夫的魔杖所起到的作用包括照明,製造力場,驅除附身者和將人推來搡去。還有就是他可以和動物交流。
  • 長時間「單身」的女生,80%喜歡這3種髮型,學生黨不服來辯!
    長時間「單身」的女生,80%喜歡這3種髮型,學生黨不服來辯! 丸子頭 大家都知道單身的女孩子在平常情況下肯定是特別懶惰的,尤其是在家裡的時候也會選擇很多天不洗頭,頭髮如果長時間不洗就會變得越來越油,這個時候這女生就會選擇把頭髮全部紮起來
  • 下課不願意「離開教室」的,八成是這3類同學,不服來辯!
    下課不願意「離開教室」的,八成是這3類同學,不服來辯!第一類:學霸很多人對學霸都存在偏見,大部分人認為他們有學習天賦。真的是所有學霸都天賦異稟嗎?第二類:當堂作業沒完成的同學這類同學其實並不是不出去,只是被老師拖堂出不去而已,因為他們沒有按時完成老師在課堂上布置的作業,所以老師會要求他們下課補上,他們不得不在教室寫作業,不能出去玩!唉,其實,小編我是「學霸」所以沒出去玩的。
  • 碟中諜6豆瓣評分多少 影評與劇情分析評價匯總
    碟中諜6豆瓣評分多少?碟中諜6豆瓣評分8.1分,可以說是很高了。來看看碟中諜6全面瓦解豆瓣影評?  碟中諜6即將在中國上映,這部電影在北美票房和口碑雙豐收,那麼碟中諜6豆瓣評分多少?下面來看下碟中諜6全面瓦解豆瓣影評吧。
  • 碟中諜5:這女主帥炸了!
    銀河電視(微信號:gitv520)精彩內容推薦,熱門電影影評
  • 讓人細思極恐的辯題,不服來辯!
    這是在充分考慮到對方的攻擊點後,做出的拉長戰線、深挖戰壕的防禦手段。但他們碰上了擅於避實就虛的對手,一開口就把探照燈打向了遠方。同樣是這道選題,臺灣世新大學VS河海大學辯論起來是另一番景象。反方河海大學自然也將此作為一個事實論據呈送了上來,世新大學四辯陳韋蓉在對方拋來的這把匕首面前,使出了有極強防禦能力的「北冥神功」:「車諾比事件的發生,是因為當時的科技水平還不夠,一個不穩定的危險操作導致的。
  • 令《密室大逃脫》越來越好看的原因,鄧倫、楊冪都不算,不服來辯
    相信大多數觀眾都是因為鄧倫楊冪的在線而追這個綜藝的吧,但是在真正認真追過三集之後,很多抱著好奇心看一看的路人都入坑了,大家發現新一季蜜桃這麼好看的原因並不在明星身上,不服來辯!1、 恐怖而感人的故事設置新一季的密室大逃脫已經完全脫離了以前照搬故事情節的模式,三集三個故事不僅都是原創,更重要的是都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甚至還互相有關聯的。
  • 為什麼說「碟中諜」是最好的諜戰片?(文末福利)
    中文譯名碟中諜,非常信達雅,聽上去也很cool。2000年,吳宇森接手續集,加強了動作元素,降低了懸疑觀感。他按照拍《變臉》的手法來拍諜戰片,幾乎斷送了這個系列的前程。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部的拍攝地點有上海和浙江西塘古鎮。2011年,《碟中諜4》成為了當年最優秀的商業片。
  • 掘地三尺後,終於找到朱一龍身上暗藏的七大「黑點」,不服來辯!
    文/梧弋檸 掘地三尺後,終於找到朱一龍身上暗藏的七大「黑點」,不服來辯!
  • 《碟中諜4》阿湯哥不服老!諜女郎寶拉·巴頓卻畫風大變認不出!
    寶拉巴頓和男朋友寶拉·寶拉巴頓曾經在「阿湯哥」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4》中扮演諜女郎,和阿湯哥大方搭戲,舉止爽朗大方,看起來也是非常具有正義感。《碟中諜4》劇照但是要說她哪一部作品最紅的,其實不是《碟中諜4》,《碟中諜4》只是真正的了打開了她的影視行業,因這部劇 迅速走紅,那應該就是2016年出演電影《魔獸》裡面的部落叛徒徒迦羅娜,她的一生經歷了無數次的挫折,卻也見證了無數重要的時刻
  • 開學第一課--《碟中諜6:全面瓦解》影評
    如果關注《碟中諜6:全面瓦解》影評,看到的一定都是溢美之詞,幾乎是一部沒有缺點的動作片。英國BBC的影評人宣稱該片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動作電影之一」,美國娛樂專業網站screenrant則更進一步,把「之一」都去掉了,直接上標題為「最棒的一部『碟中諜』電影」。「爛番茄」網站給出了97%的新鮮度,Metacritic網得出的結論同樣是「普遍讚譽」的電影推薦。
  • 《碟中諜5》獨家影評 揭秘幕後14件事
    ——美國媒體這兩天持續用這個詞形容《碟中諜5:神秘國度》帶給人的觀感。這也的確名副其實。它在兩個方面值得稱道:一是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伊森·亨特上演了前所未見的驚心動作場面;另一面是製造出了迄今為止最複雜神秘的燒腦謎團。在首部曲誕生25年之後,作為系列的第五部,很多人以為這部影片將不可避免地顯出疲態,即使湯姆·克魯斯依然保持著一線巨星的地位。
  • 不服來辯!
    有一天早上,有人敲門來找,是瞎子的鄰居,鄰居對瞎子說:「你怎麼讓你家的小狗在樓梯間呆了昨天一晚上呀?」瞎子聽到後,想了想就嘔吐不止。為什麼?2、胖子從前有一個胖子,去一個新朋友家參加多人聚會。胖子不愛理人,就一個勁地吃零食。上正餐的時候,胖子也就光顧著一個勁地吃。等到上冬瓜炒肉的時候,胖子實在脹得不行就去了衛生間。這天晚上,聚會眾人中有一個人被人謀殺了。這是怎麼回事?
  • 5本不同凡響的高智商燒腦小說,鬥智的巔峰,超乎想像,不服來辯
    人物塑造極為優秀,無論褒貶,不得不承認裡面的人物能讓人記住,這一點後來者尚無超越。主要角色的內心活動和故事塑造,在絕境中掙扎求存變強的感覺都很出彩。至今仍記得裡面算無遺策的楚軒,優柔寡斷又很有潛力的主角鄭吒。雖然很多時候裡面的劇情與謀略頗有些想當然的感覺,這本書畢竟寫的時間早,結局也差強人意,據說後面會多本書聯動,可能因此設置的開放式結局。但是瑕不掩瑜,還是本值得一看的好書。已完本,字數26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