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冬來,輕重健身常州訓練基地已然迎接了第四季的求學者。看著他們抱著疑問而來,又將帶著思考而去,奔向全國各地,踏入健身行業,我們無疑是欣喜的。
這也督促著我們輕重健身教練培訓往更加優化課程設計,更好地把理論知識、訓練實操、教練職業技能修養這三點融合的方向不斷改善。
這期培訓報到的日子是聖誕節,為了慶祝節日和新同學的到來,熱愛舉鐵的人行動力可是很強的。
培訓伊始,在進行完自我介紹後,我們依然首要強調的是對安全原則的重視。因而教學的第一步就是FMS功能性運動測試,讓同學們先學會測評出受試者的一些基本運動能力,進而更好的安排接下來的訓練內容。
安排一堂完整的訓練課內容,必然繞不過熱身及相應的拉伸放鬆環節。
利用彈力帶進行PNF拉伸
輕重健身向來推崇——力量先行,全面發展。本期教練培訓首先從力量訓練的基礎動作開始,希望能夠讓學員們從實踐出發,緊密關聯教練職業實際教學狀況。
一名稱職的大眾健身教練,也許不需要特別高的訓練水平,但必須是健身深度體驗者,自己都不比一般人更強,訓練動作都做不明白,如何去教給別人?
深蹲前的降階動作——箱蹲練習
前蹲前架教學,常見的支撐方式之一
課堂演習,糾正膝蓋內扣
教練上課,做好安全保護是重中之重
課堂演習,如何在一節課中教會人臥推
下肢發力對臥推的提升練習,建立對人體的系統全面認知
硬拉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強化後側鏈條,緩解腰背不適的訓練動作,但許多人卻往往做的南轅北轍,練完後腰部不適明顯,在經過動作模式的教學與糾正後,相信同學們對這個黃金動作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猜看他們在練什麼?
經典的複合動作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因為它經過了時間和萬千人的驗證,最為行之有效。
槓鈴划船,強化肩帶的不二之選
站姿推舉,動作細節糾正
在力量訓練教學環節裡,同時進行的還有柔王丸的運動解剖學,結合之前的蹲、推、拉實操,想必學員們對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更多了份切身的體會。
基礎的力量訓練及理論教學後,回歸行業市場現狀。蟹老闆傾情分享,結合自身創業及行業體驗,深入剖析健身市場,幫助同學們在訓練之餘,同時構建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
接下來是對體能訓練的講解與延伸,力量是體能基礎,塑造好根基,是對枝椏的拓展了。健身各類道具使用的重要性這裡會被強調。
「君子性非異也 善假於物也」,豐富自己的訓練動作庫,讓課程變得更加有趣,也是屬於教練上課技巧之一。
而樂趣,是堅持下去的源動力。
跪姿「深蹲」,增加彈力帶變阻
糾正深蹲姿勢的練習
圖為自重彈力帶GHR
在沒有特定鍛鍊器械的時候,如何找到替代方法,也是作為教練需要掌握的職業修養,畢竟天下場館千千萬,風格主題可能會大相逕庭。
互動性,也是教練上課的重點組成因素
如何利用彈力帶幫助自重較大的會員做起伏地挺身
肩袖肌群的強化,健康的保障
戰繩訓練
冬日裡難得的暖陽,正好戶外拉練一波。團體課時,一名教練該如何帶起課堂氣氛,儘可能照顧不同訓練水平的受訓者,也是對教練綜合能力的考量。
有競爭,自然會更加努力。佛系健身?不存在的。
之後進入到運動康復環節。我們都知道傷病很可怕,但問題是它降臨後該如何是好?
洋芋老師用他那豐富的臨床經驗給大家帶來針對常見運動傷痛的應對方法分享。
課後訓練剪影
培訓時間已然過半,祝願同學們能夠在接下來的課程中繼續努力,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