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隨著魔幻催淚巨製《畫壁》的上映,全國影院浸染都在淚水當中。上映數日,影片闡示的情感糾葛因貼近現代生活而引起網友熱議,你來我往的微博大討論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觀眾對於影片結局的討論更是熱火朝天,「仙境是否存在?」「書生最後到底去了哪裡?」成為觀眾看完影片思考的疑點。對此,導演
陳嘉上也做出解釋,並爆料其實影片曾考慮拍攝不一樣的結局,而每一種結局都是成立的。
《畫壁》結局大解讀 彩蛋引發觀眾深層思考《畫壁》融入了魔幻、愛情、動作等多重元素,但其所要突出的「幻由心生」這一主題,則由
曾志偉飾演的不動和尚在片尾一語道破。為了強調這一主題,影片還設置了多版結局,或者說多種可能性。僅從眼前的電影正片來看,就有不同的結局來解讀故事。在影片中,先是書童後夏想留在仙境,而與書生朱孝廉道別;然而穿越回破敗古寺的朱孝廉卻發現,書童還是陪伴在自己左右,這時他已弄不清楚真實和幻夢的界限,遂問不動和尚:為什麼在一瞬間,會有那麼多的悲歡離合?然而影片最後,男人幫再次上路,三個人卻如水墨畫般灰飛煙滅,只留下不動和尚若有所思的笑著。鏡頭一轉,仙境萬華林中,芍藥繼承了姑姑的位子,在道場與眾仙女在一起。這都不算,在片尾字幕出完之後,陳嘉上又特別安排了後夏(包貝爾)與雲梅(
柳巖)的對手戲作為片尾彩蛋,更引出「平行空間」的多重猜想——此刻,仙境與現實,真實與虛幻已不再重要。
陳嘉上稱想讓角色都死掉 設置多重結局純屬好玩為此,有影迷分析:朱孝廉可能真正進入了萬花林,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後,最終回到人間,進京趕考成就大事;或者書生從未曾進入過仙境,只是趕考路上舟車勞頓休憩過程中所做的一場春夢而已。親身經歷也好,春夢一場也罷,這所有的結局在不動和尚眼中都不過是浮云爾爾。朱孝廉在結尾處對愛情和人性的頓悟,只能說,無論結局如何,導演早已將其所想傳遞給了觀眾。對於多版平行結局的討論,陳嘉上表示:「其實最早想過更誇張的結局,我當時想做的是姑姑殺掉眾人之後,就結束了。沒有所謂的仙境和現實,就是那麼結束了!不過後來也考慮觀眾還是要看Happy Ending的,所以改成現在這個樣子。包括小包和柳巖那場戲,當時拍的時候只是好玩。後來發現如果用作彩蛋,則推翻了整個世界,讓人想的更多。到底有幾個小包呢?仙境是真實存在的嗎?我覺得這樣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