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值得去了解的流行詞:內卷,究竟是啥意思?

2021-01-14 烽芒001

經常瀏覽網文的你,一定經常看到「內卷」這個詞。內卷在2020年很火,入選了《咬文嚼字》2020年十大流行語。

內卷究竟是何義?何以成為了流行詞?帶著這些疑問,我專門花了一些時間研究,現在我把內卷的來龍去脈說給你聽。

2020年內卷首先在大學生中,尤其是如清華北大這些知名高等學府的學生中流傳開來。

有大學生在網絡中上傳了這些圖片:在清華北大的校園裡,有的人騎在自行車上看書,有的人宿舍床上鋪滿了一摞摞的書,有的人甚至邊騎車邊端著電腦寫論文……

同學們驚呼,學霸們太努力,太拼命了。學霸把一般同學遠遠地甩到了身後,讓一般同學望塵莫及。競爭是如此殘酷,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努力。大學生給這種現象取了一個名稱——內卷。

內卷意味著內部的激烈競爭。不過,內卷不是什麼「好」詞,表示競爭已經超出了必要的程度,讓常人難以忍受。好比僧多粥少,胃口大的人多吃些,小的人少吃些,資源有限,存在競爭,但也相安無妨,可後來胃口大的吃得越來越多,幾乎不給胃口小的人剩下了,這就成了惡性競爭,成了內卷。

你若有所思,似懂了又有些迷惘,且接著往下看,內卷的本義其實並非如此。

內卷是一個舶來詞。上世紀中葉,美國一人類學者在印尼爪哇島做田野調查時發現,當地為了提高水稻產量,農民在耕作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多,可精耕細作,並未能讓水稻大幅度增產。

這位人類學者把這種現象稱作「農業內卷現象」。這是一個封閉的農業系統,生產方式始終沒有改進,新的農業技術未被引進,增加產量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人力投入,可是隨著產量達到一定值之後,增加人力投入,對提高產量的作用甚微。

此時,最好的選擇是,把原來那種較為原始的農業模式轉化為新模式,改進生產方式,引進和運用新技術。可當地封閉的農業系統,未能獲得此轉化,一直徘徊在低效、高人力投入、低收益的固有模式中。

所以,內卷本是一個學術名詞,它的含義中有「封閉、低效、高人力投入、低收益」等關鍵詞。內卷的癥結就在這些關鍵詞中,解決之道是,把封閉系統打開,引進新的資源、新的技術,把舊模式升級為新模式,從而實現由量到質的關鍵性提升。

內卷現象的成因有很多,比如社會封閉,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暢通,不知道外面已經有更好的方法和技術了;又比如人力資源太豐富,反正不缺人,投入人力的成本很低,缺乏改進方法、引進新技術的動力。

後來,人文社科類研究者們發現,很多社會現象,都具有內卷特徵,都可以用內卷解釋。內卷之義被進一步抽象,泛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比如中等收入陷阱、經濟陷入滯脹。

內捲化的系統自我鎖死,在現有模式中低效率、高投入運轉,缺乏向外延伸性,無法升級換代。

我國一歷史學者把晚清未能如西歐那樣發動工業革命,民生經濟仍然依靠人力的現象總結為內卷。晚清時期,人口比西歐多得多,人力資源十分豐富,外加閉關鎖國,信息閉塞,所以,內卷形成了,錯失了通過工業革命實現社會生產方式升級的機遇。

回顧一下上面的內容,作為學術名詞的內卷,主要指封閉的系統,落後的模式,人力投入大,但效率低下。但作為網絡熱詞的內卷,其含義發生了改變,主要指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之內,競爭異常激烈,熾熱化,失序。

同一個詞,兩種含義,關聯性似乎有,但並不太強。網絡賦予了其新的含義和更多的解釋可能性。

競爭是好事,是動力,但惡性競爭是壞事,會造成內耗。內卷在獲得了此種通俗版解釋之後,被大家紛紛拿去解釋各種各樣的社會現象。

學業競爭首當其衝,被冠以「內卷」之名。學霸邊騎車邊電腦寫論文,用功到此程度,不拿第一誰拿第一。受學霸的影響,其他同學只好競相效仿,以謀求一席立足之地。當用功比拼突破一定程度之後,變成比誰更拼命,比不要命,便成為了無謂的內耗,有益的競爭變得無益,乃至有害。

以高考為目標的學業競爭更是如此。高考制度之下,競爭不斷加碼。今天學生的學習任務、學習壓力、學習時間、學習競爭激烈程度,比起我們那時又變本加厲了。我們那時候沒有奧數班和各類興趣培訓班,高中之前不用上晚自習,周末有自由玩耍的時間。而今天,學生的時間,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無論平時還是周末和寒暑假,幾乎全部被老師和父母安排了。

有人在朋友圈轉發了題為「我寧願我的孩子,回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時代」的文章,並按語:幸虧生得早,否則我初中畢業不了。

這是高考制度下教育系統的內捲化表現,它把我們人生中最初十幾年的一段美好時光壓迫成了一生中最苦逼的至暗時刻,起早貪黑,經年累月,苦不堪言。

內捲化之後,這種教育系統會帶來若干弊病。如投入太高,學業擠佔了學生們的太多時間,裹挾在學習中的童年成了夢魘。然而,效率低下,人的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學習時間增加到了一定程度後,對學習效果的提升幫助不大,此為「邊際遞減效應」。另外,出現了填鴨式傳授、揠苗助長,學生被超前要求接受越來越廣博和深奧的知識,以形成對別人的競爭力,別人亦作如是打算,於是學業負擔便呈螺旋式上升。

內卷之前,良性競爭的效果是促動學生認真學習,掌握知識。內卷之後,惡性競爭的目標是不惜一切代價,擠掉競爭對手,實際造成兩敗俱傷的後果。

內卷基本與內耗同義,因為邊際遞減效應,在達到一定程度後,投入的收穫大大減少,此時繼續大筆投入,以高投入換取低收益,就是內耗。

內卷如此流行,似乎「萬物皆可內卷」。

中紀委機關刊曾批判公權力運行中的內卷現象:重「痕」輕「績」的檢查考核、不切實際的創新推廣、化簡為繁的層層設限、逐級加碼的推動工作、裝模作樣的集體加班等,文章羅列了許多公權力內卷的表現。你如在體制內,是否看到了一樣的配方,聞到了熟悉的味道?

機關如此這般地內耗,在形式上不斷翻花樣,已經使內卷可能尚存的一點積極意義也喪失殆盡。內卷在「不合理的競爭」之含義外,又引申出了「簡單的自我重複」「沒有發展的增長」「沒有意義的空忙」等含義。

內卷之下,負累加重,效益低下,簡單重複,形式主義,啟海話叫「空毛亂風」,讓 人躁鬱、焦慮。

內卷一詞的流行,表明當下此種弊病較為常見,在「天下苦內卷久矣」的蒼生中形成了共鳴。

提防著點,到處有內卷的陷阱,別一不小心就掉了進去。少做一些無謂的內耗、低效的賣力、徒勞的掙扎,以及毫無意義的花樣功夫,別蠻力,多智取,多做事半功倍的努力,或者適時給系統升級換代,或者在必要時切換新賽道也行。

理念一新天地寬。

…全文結束…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2021,繼續烽芒。

相關焦點

  •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內卷通俗的說就是內部競爭。內卷是從內捲化而來,內捲化最早是描述農業問題的,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現在很多高校學生用內捲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類似於養蠱、互相傾軋之意。
  • 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
    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時間:2020-12-07 19:06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 內卷是什麼意思?咬文嚼字今天發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內卷就是其中一個,是不是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非常好奇這是什麼意思,那麼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內卷是什麼意思 一、意思 又稱內捲化,譯自英語involution, 本   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   內卷是什麼意思?
  • 內卷是什麼意思 內卷梗內涵出處含義來源用法介紹
    內卷是什麼意思 內卷梗內涵出處含義來源用法介紹時間:2020-12-08 00: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 內卷梗內涵出處含義來源用法介紹 內卷是什麼意思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公布後,其中一個詞內卷很多朋友表示不認識,不知道內卷表示什麼?
  • 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要說最近什麼網絡詞最火,那一定是內卷,今天你被內卷了嗎?也成了一句熱門口頭禪,不管什麼事物統統可以內捲化,比如上學內卷、工作內卷,就連戀愛都可以內卷,戀愛內卷其實是一種很不好的狀態,那麼   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要說最近什麼網絡詞最火,那一定是內卷,「今天你被內卷了嗎?」
  • 內卷到底是什麼意思?簡單明了
    內卷的意思是明明已經靠近邊界有個天花板,但卻又不斷自我激發,繁複化、精緻化。概念的含糊其辭是無效討論和跌入焦慮自我再生產困境的原因之一。更寬泛一點說,所有無實質意義的消耗都可稱為內卷。想起一個笑話。「主管,我幹啥啥不行,真是個廢物」「滾!」「能換一種說法嗎?」「躥吧,孩兒」「能文明一點嗎?」
  • 內卷意思、含義、出處介紹
    內卷意思、含義、出處介紹時間:2020-12-09 23: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意思、含義、出處介紹 內卷是最近非常的火的內容,很多的小夥伴都很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很想了解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內卷的意思、含義、出處介紹。
  • 究竟什麼是「內卷」?這次終於說透了!
    1最近有一個很流行的詞叫「內卷」。什麼叫「內卷」?網上有一個比喻。
  • 人人都在說的「內卷」到底是個啥?用英文怎麼表達?
    2020年最火的詞之一就是「內卷」了吧,這個詞因為北大學霸在《奇葩說前傳之千人奇葩撈》中提及又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內卷」?是卷生菜?向內卷的捲髮嗎?Noooooo~《奇葩說》的舞臺上,從不乏高學歷的精英。從導師到辯手,匯集了國內外TOP名校的各路選手來這裡「神仙打架」。
  •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內卷」這個詞,今年被提起的次數,恐怕比「內褲」都多。作為一個天天被人問「3G網絡快不快」的熱點盲,一開始我對「內卷」的理解,還只留在了字面意思上。也就是跟「黃岡密卷」差不多的意思。由於我這理解得過於拉胯,所以在被人笑話了好幾次後,不得不老老實實地打開搜索框…搜完了才知道,這不就跟「邊際效應」差不多嗎。
  • 如何避免生活的內卷
    內卷是什麼 這些場景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內卷。近一段時間經常在各種地方聽到內卷這個詞。正如很多流行詞一樣,很多人在使用的時候並不確切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我看網上人們使用這個詞,多想表達一種對生活現狀的不滿,甚至可以表達各種不滿,並且將這種不滿寄托在一種更高層面的不能改變的東西上,體現出一種無奈與無力。
  • 985考研人數比二本多,「內卷」嚴重,考研成破解內卷最有效方法
    有人說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熱起的一個詞「內卷」,尤其是985大學「內捲化」嚴重,而考研成為破解內卷的最有效方法,下面我們就具體了解一下。什麼是「內卷」?一直聽內卷內卷,到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包括筆者在內,其實在此之前筆者對於這個詞也沒有理解透徹,但網上舉得一個例子,才能白其中的深意。
  • 網友們都在說的這個詞,究竟skr啥意思?
    說到skr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當紅流行音樂歌手吳亦凡,去年他擔任《中國有嘻哈》製作人,捧紅了freestyle一詞。skr一詞的全拼是skrt,根據Urban Dictionary中的解釋:指汽車輪胎突然轉向(turn abruptly)的聲音。
  • 「內卷」的英文怎麼說?
    舉報   今日問題  ⊙」內卷
  • 「內卷」不是惡性競爭,而是自我鎖死
    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內卷並非指惡性競爭,況且競爭哪裡來的良性與惡性?有錢賺,自然大家都去賺,這叫惡性競爭?沒錢賺,大家都離開了,這叫良性競爭?只有缺心眼才會頻繁使用這些帶著濃厚道德色彩,實則大而無當、毫無意義的大詞。 競爭原本就是人性的正常表現,沒有好壞之分,惡性和良性之分,只有是否違反大家約定的規則之分。
  • 流社會邊緣人士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朋友圈流行詞哪個說中了你
    流社會邊緣人士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朋友圈流行詞哪個說中了你時間:2019-07-20 12:32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社會邊緣人士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朋友圈流行詞哪個說中了你 上流社會邊緣人士是什麼意思 上流社會邊緣人士是2018年朋友圈流行詞,那麼上流社會邊緣人士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上流社會邊緣人士,網絡流行詞,指身邊的朋友一個比一個有錢   原標題:流社會邊緣人士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為什麼說「內捲化」在現代中國是個造詞偽概念
    日前,某平臺發布了2020年度流行語,其中一個詞引起了我的思考,那就是「內捲化」。我以前也感覺「內捲化」好像說的是那麼回事,但學習《毛選》之後,我才發現這個詞兒真是有意思,以至於佩服發明這詞兒的人:「內卷」原本是社科領域的學術名詞,後來在知乎上流行開來。
  • 內卷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
    內卷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時間:2020-04-20 16:4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 通俗地說,內卷就是內部競爭。
  • 最近流行的沼澤男孩究竟是什麼意思?
    小編最近Get到一個新名詞「沼澤男孩」,分享給大家。作為新新人類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看新聞,最近各種新聞花邊層出不窮,這個出軌了那個結婚了,今兒不說這些,就說說流行詞語,年輕就要燥起來。一開始看到這個名詞小編很蒙,簡直是幾天不刷微博都不知道out幾條街,反應了一下小編還是決定搜一下啥意思,畢竟老了老了老了……大概意思就是:自己負能量爆棚也就算了,就因為你安慰了他幾句,抓著你不停地向你抱怨,非得拉你一起墜入喪的沼澤。大概就是少年日文語錄:如果是這樣的我,還是不行嗎?果然還是不行嗎?得不到你的肯定嗎?
  • 養胃什麼意思什麼梗? 脆皮鴨文學中的常用詞了解一下
    養胃什麼意思什麼梗? 脆皮鴨文學中的常用詞了解一下時間:2019-11-23 15:4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養胃什麼意思什麼梗? 脆皮鴨文學中的常用詞了解一下 諧音陽痿。 該詞多用在一些腐性向的BL小說、耽美小說、脆皮鴨文學中。
  • 停車位畫個熊貓是啥意思?了解就知道了
    不過對於許多車主來說,越來越多的交通標誌也經常看得眾人眼花繚亂,有些車主的駕駛證是多年前就已經考到了,而現在交通標誌越來越多,要是沒有及時了解清楚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就像最近有些車主就感到非常納悶,路邊有些停車位上畫了個熊貓,有人剛開始可能還以為是別人的塗鴉,但看這些熊貓的規範程度卻絕不是普通的塗鴉這麼簡單,後來才被告知是交警部門設立的全新標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