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照片「立體感」?6個訣竅,拍出更具立體感的照片

2020-12-24 墨染印畫

「有人問,為什麼別人的照片看起來很精彩吸引人,自己照片看著卻很「平」,沒有立體感,不夠吸引人?」

眾所周知,世界是三維的,照片卻是二維的。那麼要在一個平面上表現出三維世界的立體層次,便需要運用畫面中的多種元素來營造出立體感和空間氛圍,這一點與繪畫相同。那麼,到底如何才能讓照片具有空間感和立體感呢?這裡為大家總結了6個拍攝思路及後期創意,希望對於你有所啟發。

1、增加漸變效果

以天空、大海、森林等為背景進行拍攝的時候,畫面中包含大量相同的顏色,很容易顯得過於平面呆板化。如果想讓畫面具有立體感, 要適當應用自然光,表現出顏色從深到淺的濃淡變化。

這時候,如果遠景中能有一片霧氣,就更是錦上添花了,但是,我們是無法隨意改變自然現象的,所以,適當的調節曝光就成了關鍵。

2、使用色彩營造空間立體感

這裡主要用到的便是色彩的進退關係。色彩自身的深淺特性會產生平面或立體的效果。深色後退,淺色前進;高純度比低純度所激發的空間感要強;暖色有近距離感,冷色有遠距離感。

如果色彩的進退感與平面空間相結合,相協作,就會產生二維虛擬空間效果生化空間。色彩在影像中所體現的空間感更為強烈,表現也更為靈動多變。

當淺色在深色之上時,淺色向前進,深色向後後退縮;暖色向前進,冷色向後退縮;高純度的鮮豔色向前進,低純度的渾濁色向後退;明快的色向前進,曖昧的色向後退縮。利用色彩的這種特性,將不同色彩組合在一起,就能形成色彩的不同層次感,使主體形象突出,次要形象層次豐富。

除了需要色彩空間感之外,還需要平面層次感。平面層次感強調的是色彩的主次分明、形成的秩序感,追求畫面整體的視覺效果。

3、光影的塑造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而「光」更是決定攝影作品成敗的關鍵要素。不僅可以表現畫面的層次感、立體感和質感,而且還可以增加特殊的藝術效果。但由於自然光線條件是不可控的,所以學會合理利用光線有助於主題的表達,使你的作品更上一個層次。

攝影是「用光作畫」,因而光線照射不到的陰影,必然是攝影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攝影創作中我們的眼睛往往會只注意主體的趣味點,忽視了陰影的作用,甚至有意避開陰影,但它仍然是許多攝影作品增加作品空間立體感的構圖要素。

4、構圖營造空間立體感

a.留白

利用留白的手法增加空間感,留白是留出視覺的焦點。留白就是以「空白」為載體進而渲染出的意境的藝術手法。為主體增添一些適當的空白,是合理有效增加空間感的手段。

不同的留白面積會讓畫面獲得不同的效果,留白面積大於主體面積會讓畫面清靈俊秀,像是窗口吹入的新鮮空氣,能夠很好的表達意境效果。留白面積小於主體面積,可以讓觀者更注意主體的細節刻畫。

TIPS:不要讓留白面積與主體面積平均劃分畫面,平均劃分不僅會失去留白的作用,還會讓畫面顯得過於中規中矩而落入俗套。

b.前景

前景構圖,想必大家不會陌生,合理地運用前景不僅可以突出照片主體,還能給畫面營造出空間立體感,從而提高照片的視覺衝擊力。常見的前景形態有4種,分為引導式前景、框架式前景、虛化式前景、介質式前景。

可以拿來當前景的東西很多,可以是花草、建築線條、紗布煙火、各類小物件等等幾乎所有現場你覺著合適的東西,甚至人像拍攝時可以直接取模特的手腳頭髮等當前景。要有主動尋找前景的意識,十步之內必有前景。

c.透視

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景物,由於距離遠近不同,方位也不同,在視覺中引起不同的反應,這種現象被稱為「透視現象」。而在攝影中,我們常用匯聚線、重複縮小以及誇張前景這3種方式,利用鏡頭(特別是廣角鏡頭)來突出線性透視下的前中後景層次。

d.虛實

利用虛化效果製造空間感的時候,可以表現為將前景或背景進行模糊處理。通過對焦,讓離觀看者較勁對象變得清晰,同時遠端的物體變得模糊。反之亦然,對遠端物體對焦,近景變得模糊,同樣可以營造空間關係。

5、鏡頭焦段的選擇

鏡頭焦段的長短對照片的縱深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雖然畫面中各個元素的位置並不會產生變化,但是會讓觀眾的視線產生變動。比如:廣角鏡頭可以讓畫面中的元素產生畸變,擴張畫面邊緣的元素。

長焦鏡頭和廣角鏡頭則是相反的,長焦鏡頭會壓縮空間,將遠處的景物和近處的景物拉到一個平面上來。所以長焦鏡頭很適合拍攝群山、花海等等場景大、強調數量的題材。

鏡頭的的每個焦段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如果你非常追求照片的立體感和縱深感,那麼我建議你使用焦段短點的鏡頭來拍攝。

6、後期

要在一個二維空間裡,表現出現實中的立體感,除了前期拍攝,也可在後期的時候進一步的塑造照片的立體感。

總結

如果總覺得自己的照片沉悶呆板,過於平面,不妨試試增加空間立體感。俗話說「畫有法,畫無定法」,攝影同樣如此,攝影創作在運用基本的技術原則外,應儘量發揮人的創作能力和創意想像,以上主要是對空間立體感的前期拍攝思路,希望帶給大家一些啟發。

為什麼你拍出來的照片「平淡無奇」?這幾點你可能忽視了

相關焦點

  • 手機攝影側光拍出立體感,幾個小要點,告訴你
    第一前側光側光有利於表現被拍攝物體的空間深度感和立體感。側光就是光線從我們的側面照過來的光線。前側光可以勾勒出我們人物的輪廓,讓人物的變得有層次,使細節更豐富。也是我們在日常拍攝中比較喜歡常用的光線。 第二室外側光。
  • 如何拍出一張電影級的騎行照片?
    「構圖——現在照相你是不是還站在正中央?拍攝時可直接調出相機的「井」字輔助線,將拍攝主體放在4個交叉點上,這樣畫面立刻就活了起來。順光順光使車手受光面均衡,能全面表現質感,但不利於表現空間感和立體感,影調較平淡單調,層次感弱。
  • 拍攝人像怎麼表現立體感?這3個因素要掌握,用好讓你照片更有型
    人像攝影,要想很好表現立體感,其實是姿勢、拍攝角度、光位等等多種作用的結果,至於是側面立體感強還是側身拍攝更好,這個要看具體情況了。這裡我就分享下影響人物立體感的幾個因素,以供參考:1.擺拍姿勢拍攝時模特的姿勢對人物立體感的影響是最為直接的。如果你正面站著拍攝,那立體感肯定是最弱的,側身拍攝整個身體的曲線就會展現在鏡頭下,這樣立體感才強。
  • 秋菊如何拍?點評27張示例照片,6個實拍技法拍攝「菊之美」
    菊之美那麼,今天就來聊一聊如何把菊花,拍出驚豔、唯美的感覺呢?還是老規矩,隨著下面27張示例照片,學習下如何拍攝「菊之美」,這裡給大家總結了6個拍攝技巧和思路,希望對於大家有所幫助。1、選擇拍攝對象在之前對拍攝花卉介紹中也多次提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對拍攝對象的選擇,菊花種類繁多,花瓣形態各異。
  • 手機如何拍出高逼格美食照片,別再拍得那麼low了!
    【手機拍照小技巧】1.利用鏡頭的景深,選擇特定的焦點,可以呈現食物的立體感。淺景深運用在拍食物絕對是無往不利,除了讓人感覺比較專業之外,也能凸顯主題,營造食物近在眼前的臨場感。當然對手機來說,要營造出淺景深是不容易的事情,不過只要注意儘量近距離拍攝食物即可,若有手動對焦的功能可以先拉到最近距離,然後再移動手機構圖對焦。
  • 如何用iphone拍出好照片
    當下之所以我會選擇用手機拍照而不是專業數位相機,就是想要簡單方便,才不想花時間和動腦設一些有的沒的,只要能拍出清晰漂亮曝光正確的照片就好,其他都是智慧手機的工作。如何用 iPhone 拍出創意照片  專業攝影師 Lorenz Holder 上傳了一段影片到 YouTube,分享了 7 個 iPhone 拍照小技巧和訣竅,有的很有創意和實用、有的實在有點雞肋。大家可以看下面這段三分鐘影片,就能快速學會這 7 個 iPhone 拍照小技巧。
  • 手機如何拍出清晰通透的照片?
    本期要點——手機拍出清晰通透照片的20個竅門——《手機如何拍得更清晰?》
  • 平面照片變立體 照片的層次這樣拍真心厲害!
    他們是照片從平面變立體,從單一變豐富的根源所在,要讓自己的照片變得跳脫,就離不開這幾個因素,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平面照片的「立體感」是如何製造的。首要因素之一:幾何空間感照片的立體感不外乎與視覺焦點、線條、透視感及光影有關,這些要素在畫面中形成了不同的幾何空間感、層次感和空氣感,他們共同構成照片的立體感。
  • 人像攝影不會拍?8個小技巧,助你拍出受歡迎的照片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拍到人像的時候,比如旅遊的時候,或者逛街的時候,再或者踏青的時候,免不了會要自拍或者給別人拍幾張照片,會一些拍照技巧不僅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也會讓我們的生活情趣大大增加。其他時間段的光線,要麼太平了,不是不可以拍,就是很難拍攝出好的照片。我們也可以找光。其實就算場景不怎麼樣,只要現場光線很好。一樣可以出好照片,光線比場景更重要,不然好的場景也是白搭。
  • 科普| 如何利用ArcGIS讓地圖更有立體感
    科普 | 如何利用ArcGIS讓地圖更有立體感 2021-01-07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攝影大師,拍出有意境照片——6個訣竅
    要拍出一,讓照片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讓照片帶出明確的主題,這點非常重要啊!讀者看到照片後會聯想到什麼?你想透過照片去表達什麼思想?除了照片表面呈現的景物,背後是否有著另一個更深入的意義?這些是你拍攝時也要留意的因素。
  • 手機拍出清晰照片的20個竅門
    作者相信攝影也是如此,開始時學習並實踐各種攝影知識與技巧,把照片拍清晰拍通透拍漂亮,拍出故事拍出精彩拍出藝術。2018 IPPA Landscape(風光組)入圍作品,源自IPPA官網由於智慧型手機的硬體、軟體配置以及技術性能不如單眼相機,拍出清晰的照片更為不易,更需要講究討巧,更需要揚長避短。如何用手機拍出清晰照片,都有哪些方法與技巧,作者建議如下:1.設置高解析度許多智慧型手機提供多種解析度選項,拍攝前要設置好。由於手機最大的短板之一便是傳感器尺寸小,為了保障照片清晰,設置時自然要點選最高解析度。
  • 怎樣拍出好看的比基尼照片
    比基尼照片和自拍照並不是非常好拍的,有時候這樣的照片會看起來很俗氣,有時候又會看起來很誇張炫耀,但事實是自拍和比基尼照可以為女士記錄下美麗的青春,不管是21歲的年輕女孩,還是40多歲的成熟女性。當然拍下的照片很多都不近如人意,感謝現代科技,不喜歡的照片我們可以馬上刪除。但總有一小部分拍得非常好,在這些照片中,您看上去放鬆,快樂,並且非常性感。那麼怎樣能保證拍出這樣的好照片呢?
  • 8個攝影小技巧,讓你也能拍出大師級照片!
    但是,為什麼別人的照片就是那麼的漂亮呢?其實,他們都只是運用了這幾個技巧!當你已經達到了老師級別的時候,當然你可以嘗試打破這些規矩。但是現在就還是讓我們來學一學這幾個技巧能夠拍出大師級別的照片!1. Rule of Third(三分法)這個是最常被攝影師利用的一個技巧,一個Guideline。
  • 如何用手機拍出精彩、創意的剪影照片?其實並沒那麼難!
    「快速勾勒出主體的輪廓,畫面簡潔明快,明暗對比鮮明,擁有著難以估測的視覺吸引力, 把戲劇感、神秘感和樂趣糅合在一起。」——這便是剪影,也是大家喜愛的原因。這看起來很酷炫,事實上,用手機去拍攝剪影很容易,那麼如何使用手機拍攝精彩、創意的剪影照片。
  • 怎麼拍出好照片?
    光圈越大景深越 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主體 越近,景深越小,主體越遠,景深越大。很多人為了要凸顯被拍物,多 半選擇小的景深。當然如果你要拍風景,我們就會建議選擇大的景深。
  • 攝影用對了光,才能拍出好照片!
    但順光拍攝時,被攝體側面不容易產生陰影,缺乏立體感,畫面會顯得平淡,缺乏藝術性。在使用順光拍攝人像時,應儘量尋找深色背景或能突出主體的表現形式,有時候為了表現出人物背景天空的湛藍色或細節,也會採用順光。
  • 用後期讓「光」照進圖片,讓主圖擁有立體感!
    下面,我就教大家如何製作出一張有光感效果的風景照片吧。1、打開一張風景圖片(這裡就先用樹林的圖片代替了),圖片最好左右選擇。6、選擇「圖像」菜單——「調整」——「色階」,調整參數,使得光線效果更明顯。看到這裡,有一些人就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好好地風景照或其他類型的照片一定要加光感效果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實景中拍攝風景照時不是所有時間都是有自然光出現的,也可能出現逆光或無光的現象,所以在完成前期照片的拍攝後,會用PS進行後期的加光效果。
  • 攝影是光的藝術,用對光了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但順光拍攝時,被攝體側面不容易產生陰影,缺乏立體感,畫面會顯得平淡,缺乏藝術性。在使用順光拍攝人像時,應儘量尋找深色背景或能突出主體的表現形式,有時候為了表現出人物背景天空的湛藍色或細節,也會採用順光。
  • 如何利用前景創造出有深度的照片?
    為了恢復原本真實場景中的立體感,我們可以透過添加前景的方式,來營造出照片的景深感。當你在構思一張照片時可以這樣想像,假設你的照片是一個歌劇舞臺,照片中的背景就是舞臺布景,它為整個舞臺提供了一個主基調並營造出故事發生的環境、場所,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展開的;舞臺的中心則是照片的中景,所有的故事都將在這裡發生;最後前景是最接近觀眾的部分,類似於歌劇中樂隊的位置,是最容易被聽到和觀察到的,也因為這樣前景通常會展現出更多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