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之城,
將會怎樣?
「一座未來之鎮,落腳點要放在人的獲得感、歸屬感和幸福感上,人文是城市發展的內在,是促進人的發展的驅動力,而人的發展將推動地區的發展。」梅隴鎮黨委書記楊建華表示,助力閔行創全,成功再創2020年第六屆全國文明鎮,對梅隴是一個新的起點,未來,梅隴將深入推進「北優南拓、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向著充滿活力、高效便捷、環境優美、產城融合、社會和諧的人文之鎮、創新之鎮、生態之鎮、健康之鎮邁進!
6年創全,黨群一心、攜手共進,更新了城市面貌,增添了城市溫度,彰顯了城市品格,更讓梅隴市民感受到了自始至終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那份堅持。
路通了,車通了,心通了
梅隴鎮春申路東段曾經不能一路暢通到徐匯,居民出行往往要繞路。如今,隨著道路交通的改善,居民出行更方便。「打通道路,就是打通黨群工作的心路,路通了,車通了,居民的交通心結,也就能通了。」梅隴重視城市建設,在創全中致力於疏通城市肌理,而通路不僅是為了發展,還是暢通居民心路的舉措。
務實為民,更新城市面貌
近年來,隨著梅隴「一路一帶一線一廊」(虹梅高架路、外環生態綠帶梅隴段、軌交15號線、南方連廊)等工程的陸續建成,便捷的交通背後是逐漸攀升的市民文明生活幸福指數。
文明生活還不僅僅體現在交通,開放式的室外活動空間——外環生態綠帶梅隴段就像5顆翡翠鑲嵌在梅隴中部,讓梅隴市民樂享都市中的生態翠園。梅隴還建成了十園十景,其中國防教育基地公園成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教育培訓基地。
乘著創全東風,把百姓的需求變成梅隴工作的要求和目標。梅隴改善了城市面貌,給了市民宜居的生活空間。也許正基於此,梅隴的百歲老人有25位,人數位列全區各街鎮首位。梅隴正邁向生態健康的文明鎮。
崇德向善,增添城市溫度
第一、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的光榮榜上,閔行分別有兩戶家庭上榜,而他們都來自梅隴鎮——張燦紅家庭、白禮言家庭。一個鎮有兩戶家庭上榜,實屬不易。榮譽的獲得可不是巧合,而是梅隴鎮重視「家風、家訓、家信」的結果。
「彩虹媽媽和回族老舅媽都有偉大的母愛,從一個小家庭到一個大社會,折射出了梅隴的文明溫度。」「梅隴以家庭為單位,人與人互幫互助、和諧相處,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為同創共建全國文明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楊建華動容不已。
崇德向善、溫潤人心,是文明家庭的共同特點。面對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張燦紅夫婦沒有放棄,20多年來教會了孩子簡單的生活自理,而且沒有停止傳播愛的步伐,繼續將她的愛灑向了更多的自閉症家庭,成了400個「星星的孩子」的媽媽。
白禮言家庭同樣平凡而偉大。這位回族老舅媽是個熱心人,每年重陽節,白禮言一家會給小區裡的30餘位孤寡老人煮長壽麵,春節請他們吃年夜飯、過團圓年。近年來,白禮言在家人的支持幫助下,全身心帶領「老舅媽」團隊將關愛的陽光灑到失獨家庭、殘疾人、獨居老人、外來務工婦女等弱勢群體身上。
三年來,梅隴共有20個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上海市學習型家庭示範戶、閔行區「和美家庭」、閔行區「低碳家庭」等各級榮譽。
家是最小國,家和萬事興。今年,梅隴成功再創全國文明鎮,還離不開中國好人、上海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獲得者畢原鴻夫婦,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胡振球等道德典型的榜樣引領,這也是梅隴每個家庭的共同榮譽。
人文薈萃,彰顯城市品格
「黨建是引領,人文是涵養。」梅隴注重培育人的精神境界,以人文為抓手,自2015年起,梅隴鎮黨委推出了「讀書愛書寫書五年行動計劃」,與人民出版社合作,每年編寫出版3-5本《人文梅隴叢書》,內容涵蓋核心價值觀、歷史文化和社會治理,在梅隴形成「黨委政府搭臺、社會力量參與、人民群眾唱戲」的「讀書、愛書、寫書」模式。叢書把視角對準了發生在梅隴的人和事,寫作者和被寫作者都是生活和居住在這片熱土上的梅隴人,體現了「人文梅隴」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文化內涵。
目前,16本叢書已圓滿收官,與人文梅隴雜誌、《梅隴報》、人文梅隴微信號等梅隴文化元素一起,組成了梅隴特有的文化名片。
此外,梅隴還連續9年舉辦「炫梅隴」百姓才藝大賽,連續8年編輯《人文梅隴》雜誌,連續3年開展「人文行走 七彩梅隴」梅隴人民看梅隴、修齊講堂等活動……
楊建華坦言:「用人文精神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是文明創建的題中應有之意。因此,黨委在全社會倡導讀書、寫書、愛書,絕對不是不務正業!因為,經濟是『體』,文化為『魂』,沒有『人文』,梅隴就沒有生機。」
堅持大格局、做好小手筆、實現大作為,為建成「宜居、宜商、宜業」的新梅隴而努力奮鬥。梅隴的人文定位清晰而準確。
梅隴既有小而精的人文氣息,更有高大上的文創空間。觀緣文創園裡誕生了進博會迎賓廳國畫《春風又綠江南岸》,偉德藝術空間為上海文化廣場、上海國際貴都大酒店、上海迪士尼樂園酒店等量身定製玻璃藝術作品;著名美術家蔡兵、非遺傳承人楊生美、鉤針達人朱月琴紛紛把美術館、工作室落戶到梅隴,培育本土人才;越界文創園區、遊悉谷文創園區以及在建的力波中心、天利項目,都是梅隴寶貴的文創資源……
市民心聲
劉辛培 / 紫藤一村居民,《人文梅隴》雜誌編輯
」
創全,關係到梅隴百姓的幸福指數——物質生活是民生,精神生活同樣是民生。文明創建,只有「逗號」,沒有「句號」。在梅隴的滄桑巨變中,「人文」,一直是最鮮活的律動;人文精神與文化軟實力,也是鍛造梅隴風骨和品質的源泉。
」
葉建軍 / 鎮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執行副主任
」
創全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助推器,梅隴建立了城市治理「一網統管」聯勤聯動機制,有效提升了地區環境秩序、文明程度,提高了市民的獲得感、滿意度,踐行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
楊曄 / 春申景城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
全民參與的創全工作,讓我們的小區變得更加青春勃發,積極向上。今天的我們,沐浴著創全的春風,將以最燦爛的笑容,為閔行區的青山綠水,和諧美好貢獻我們的力量!
」
胡振球 / 上海神舟汽車節能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職工、
全國道德模範提名、全國勞模
」
創全讓梅隴變得更加美好。隨著道路的打通,公交線路的開啟,企業、居民的出行更加方便,吸引更多的企業來梅隴投資經營,為梅隴發展添磚加瓦。幾年來,我也從一位普通的技術工人,在梅隴這塊宜商的熱土上,成長為一名勞模,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傳承工匠精神。
」
丁義成 / 上海錦江樂園有限公司總經理
」
在創全中,志願者風雨無阻,維護遊園秩序、開展文明引導,成了樂園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近年來,樂園還承擔了各類大型活動,江南吃貨節、市民合唱節、長三角交友會等陸續登場,是文旅結合的休閒好去處,擦亮了人文梅隴這張名片。
」
記者:李逸
供稿:梅隴鎮
編輯:李逸
喜歡就點「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