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77
《熱血同行》收官了,豔勢番成員各有宿命,崇利明和阿易也開啟了新的徵程。
花九卿的故事早於他們結束,她被崇利明送到倫敦大學留學,彼此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但她的人物曲《花開九千》中有一句,「若來日相見,舊夢無憾」,又給人留下了一絲遐想的餘音。
這是花九卿和崇利明的留白,也是她的飾演者寧心所認同的情感關係。「兩個人能夠相知相惜,你能幫到他,為他做一些事情,至於能不能在一起已經不重要了。」他們可能永遠都在一條不會相交的平行線上,但是一直在肩並著肩走。
這種乾脆利落,果斷堅決,把感情放在心裡永不言表的態度,頗有些新時代獨立女性的特質。寧心崇拜這種態度。她跟花九卿一樣自製,別人對她再好,她都要告訴自己,「不要自作多情,別人不一定是喜歡你」。比起被拒絕,她寧願選擇錯過,所以她理解花九卿的不表露。
「明知不可能,何必再做這種事情徒留傷心呢?」
她跟她擁有同樣的感情觀,雖然有時在現實生活中會敗給自己的佔有欲。人一旦付出,就難免想要回報,這是人之常情。可花九卿就是能夠不要一絲回報地去付出,她做得到寧心做不到的事情。
她是柏拉圖式的人物,是寧心的白月光。
在故事的最後,花九卿終於卸下身上的責任和包袱遠赴重洋,寧心由衷替她感到欣慰和開心。這是她對她的期許,也是她最想對她說的話。
「我希望有一天,你能為自己而活。」
《熱血同行》取材於漫畫《豔勢番》,劇裡的花九卿有男生的外貌,但實際上是個女生,是青幫身份顯赫的太子爺。女生要想和「爺」這個字掛上鉤,要做的不能只是樣貌上的貼近。寧心一開始特別怕把花九卿演單調了,她不是一味的冷酷到底,看似清冷的外表下,實則有著江湖兒女的一腔愛與誠。不管外表如何冷酷,說到底花九卿還是一個女生,女兒家的一面不輕易表露出來,但心裡要有。這種冷熱之間的把控,是寧心在開機前需要做的功課。相比原著,她保留了花九卿的外冷內熱,保留了她的重情重義,她對別人的毫不虧欠,以及她對崇利明的感情,這些內心的東西,都被完整地體現在了劇中。至於扮成男生的外部條件,劇組可以解決的是服裝造型,男生的眼神、步態、舉手投足的氣場等等,則需要寧心自己去修煉。導演讓她對標的是電影《一代宗師》裡的宮二,堅韌,剛烈,像一枝拔節而生的勁竹。花九卿的性格符合寧心的內心寫照,不解釋,不多話,不喜歡虧欠別人,不輕易改變自己的立場。如何在金先生和崇利明兩個陣營之間自處,她也拿捏得很好。這樣一個性格無懈可擊,心裡只有青幫沒有自己的女生,到底為什麼會喜歡上崇利明呢? 「崇利明不一樣的地方,先是地窖相遇吧,兩個人在那種情形下見面,你看到我狼狽的樣子,我看到你不為人知的樣子,這種經歷是一輩子難忘的,所以花九卿多多少少會對他產生一些漣漪。」地窖相遇,北京相識,上海相惜,花九卿見證了崇利明的高傲、失落和頹廢,他在她心裡埋的種子慢慢破土發芽,她還在懵懂。直到崇利明幫她戒毒,她對他的感情來到了一個轉折點,徹底對他敞開了心扉。到了這時,寧心在詮釋角色時也不再是一副冷臉,她賦予了花九卿更多神情。「她明顯沒有辦法壓制自己了,很多時候都會表現出驚慌失措的樣子,比如崇利明在擂臺上打鬥的時候,她會很緊張地跑下去。按理說花九卿之前都是氣定神閒的,永遠不會驚慌,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她的步子都是穩的。」 她不再是那個心裡只有青幫的太子爺,看上去多了一分女兒家的情態。戒毒也是寧心本人會對崇利明產生感情的節點。因為戒毒,花九卿傷了崇利明,但他依舊對她好,這種悸動很難把控。寧心跟花九卿一樣喜歡克制,但如果有人能一直一直對她好,在極端情境下做出一件讓她很受觸動的事情,說不定她也會有所動容。寧心在這個跟她過於相像的角色身上投入了太多感情,就算已經過了兩年時間,再次看到的時候,她還是會瞬間沉浸其中,跟著角色哭笑。有些鏡頭她甚至不願再回看,因為一看就會難過,半天緩不過神來。她是體驗派,看的時候能倏然入戲,到了該「走」的時候也能迅速抽離。在《熱血同行》中,寧心付出了她所有的情感。寧心是重慶大學影視表演專業出身,學表演是家裡人對她暫時的妥協,她答應他們,畢業以後就去考個警察,或者考個公務員。那個時候她把表演當成愛好,想著哪怕在大學時候讀個比較有意思的專業也好,「畢竟公務員和警察以後會在事業單位裡面,一輩子就這樣了。」她自覺自己未來要在一個崗位上嚴肅地一幹到底,於是趁著在校期間,她跑出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把這四年當成她這輩子最後的自由時光。寧心不是專業裡拔尖的學生,剛開始學表演的時候還很懵,班裡有很多同學,還在高中或者藝校的時候就無比熱愛話劇表演,他們所呈現出來的狀態,跟她這樣半路出家的普通學生很不一樣。她覺得自己跟他們差得太遠,遠到她都不想努力了。「我沒有自信,我覺得自己不行。」她的自信是在校外鍛鍊出來的。當地的劇組經常會來影視表演專業選人,寧心跟著這個劇組串一下,被那個劇組的老師推薦一下,也這樣拍了些東西。她拍的時候大多懵懂,老師或者師哥師姐帶著她走,但外面的人不知道她是學生,會把她當成專業演員來對待。直到那時寧心才發覺,原來演員可以是一個很受尊重的職業,最關鍵的是,大家對她是抱有期望的。「而且工作人員也好,其他人也好,你會看到很多很努力、很優秀的人,他們都會覺得你是很專業的,你突然就有種自己長大了的感覺。」她本來把實踐當成學校回課,抱著「錯了就錯了」的學生心態,好像還被老師保護著似的。但那個時候她好像突然變成了社會的一份子,她是出來工作的,不是出來玩的,無論表現好壞,別人一眼就能看到。寧心是能被鼓勵滋養的人,在實踐當中接收到的尊重、表揚和鼓勵一下給了寧心自信,她不想讓大家的期望變成失望。於是回到學校,她開始更認真地學習,在校外找老師給自己補課,想要在臺詞和表演上變得更好,努力追趕著班裡那些「狂熱表演分子」的步伐。要當警察或者公務員的念頭似乎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淡了,寧心體驗人生的步子越邁越寬。大學期間她去參加了一個表演類真人秀《奇蹟夢工廠》,第一次認識到了很多來自北電中戲,不同年紀且條件優越的人。那時她大二,對北京有了一點模糊的概念。後來她參加綜藝節目《男神女神》,在北京待了一段時間,那點模糊的概念又被放大。回來以後她心裡一直念著,不知道該怎樣放下。電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有天晚上,寧心接到了來自北京的面試電話。她就這樣去面了《思美人》劇組,接著籤了公司,瞞著家裡人,悄悄留在了北京。做這個決定也就是一瞬間的事,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曾經那些「一輩子就這樣了」的設想,在接到電話的那個晚上,被寧心拋下了。拍《思美人》的時候,寧心在北京待了大半年,家裡人不知道她在北京,都以為她還在重慶待著。他們特別反對寧心從事這個行業,一來是不了解,二來是覺得不穩定。雖然現在不反對了,但也沒有說讓她一直在這行裡做下去。寧心當時的想法也簡單,就跟上大學時一樣,還是把北京當成她人生經歷裡的一環。她來北京看看,看看這個行業,看看這個世界,就算不行,就算有一兩年的時間不拍,她也有大學時期積攢的,足夠支撐自己一兩年的物質基礎。退路一直都有,不一定非得求個結果。來北京之後,她也有過懷疑自己的瞬間。比如有喜歡的角色想要爭取,可能連爭取的機會都沒有,面試失敗她倒是還能接受,畢竟一千個導演和編劇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有一點她不能接受的是,自己全身心投入去詮釋的角色,最後不是因為演技,而是因為「立場」被人罵了。「因為她跟主線人物待的國家立場是不一樣的,那我這個角色就是反派嘛,就會有人覺得你很壞,這種時候我就會有一點難過,那個時候的心態還不太好。」那段經歷以後,寧心告訴自己不要過於悲傷,但也不要過於開心。就像花九卿被大家喜歡,大家喜歡的是角色,喜歡的是她演得好,再遇到一個不喜歡的角色,大家可能就不喜歡,就會罵你。「所以不要過于欣喜若狂,覺得自己了不起,也不要過於沮喪,覺得自己不行。」寧心保持著自己的步調,把表演當成她最大的愛好,但這個行業有太多不穩定的因素。她想要保持純粹的喜歡,就必須發展一些別的東西來支撐她的純粹,而不能把表演當成一個賺錢的行當,否則她的感受和體驗可能就要打個折扣。這種想法以後會不會隨著時間改變,她不知道,起碼在當下,她「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能讓自己保持在最單純的狀態,不急功近利,也不逼迫自己。她很喜歡現在這樣的自由。私底下的寧心比較宅,出門旅遊的話希望跟朋友一起,但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她就喜歡安安靜靜地待在一個地方。現在沒有時間,也不能出門,她待在家裡研究各種各樣的東西,學學做飯,學做蛋糕,或者弄一些乾花之類「特別女孩子的事兒」,她之前不太喜歡這些,這段時間被迫待在家裡,那些「不喜歡」也被培養成喜歡了。宅家期間她還嘗試把手機放到一邊,只拿個鬧鐘放在身邊,矯正自己的拖延症。她發現能完成的計劃極其多。「比如我在家裡練臺詞,練口部操,我就覺得我只是嘴巴在動,我可以邊刷手機變弄,三個小時都弄不完,但是我把手機放到一邊,只是練的話,半個小時就把我平時要做的基本功做完了。」她強迫自己把手機甩開,別人給她發信息,經常半天都得不到回復。等到這段時間結束,寧心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工作,趕緊進組拍戲,或者隨便拍些什麼。「因為天天在家裡待著嘛,還是有事情做的時候,人是最有魅力的。」這一路走來,寧心已經做了一些「事情」,她在《思美人》中飾演「間諜」田姬,善歌舞,攻心計。後來是《十裡桃花後傳》,她化身九尾白狐、青丘帝姬白淺,延續的是夜華白淺夫婦大團圓之後的故事。沒過多久,她搖身一變成了《莽荒紀》中的冬霖,修煉傀儡術,也精通符籙法門,是個古靈精怪的「技術宅」。而花九卿之後,寧心又有一部《暴風眼》等待上線,她在其中飾演周戀,一個完全不同於花九卿的美顏成熟型女性,可能會引起很大爭議。「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角色,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她說。對於規劃,寧心有自己的「極端」,她會在一個大的框架裡面設定自己的自由,計劃或者按天算,或者按月算,剩下的那些時間,她選擇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刻意地去放鬆、放空,不把自己逼得太緊。在角色上,寧心也有自己的想像,她期待著下一個像花九卿、像周戀一樣有挑戰性的角色出現。「我喜歡一人分飾多角的那種角色,或者是偵探題材的也可以。我演的每個角色都不一樣嘛,總演一樣的就沒什麼意思了。」對於當時她「背井離鄉」也要選擇的表演,寧心仍舊保持熱愛。只要有機會,她會一直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