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鑫聲2016、佳音2017、鑫動2018、鑫琴2019的成功舉辦,2020年9月5日開始,歷時26天,佳鑫用音樂的力量完成了「鑫愛2020」全國巡演,這場巡演跨越祖國13個城市,以「致敬」和「熱愛」詮釋了不平凡的2020。
談到熱愛,這感覺不禁讓田佳鑫想起了音樂大師——貝多芬和他著名的《月光奏鳴曲》。正是在這種複雜的情感體驗和激烈的內心矛盾衝突中,這部偉大的作品成為傳世經典,並被佳鑫列為演奏曲目單中的重磅之一。
恰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時,將愛化為「致敬」。在巡演中,田佳鑫用心選擇了《月光》《悲愴》和《熱情》三首奏鳴曲,這是貝多芬難度非常大的三首奏鳴曲,對於演奏者而言,三首曲目的集合讓正常演出的難度幾乎到達了難以挑戰的高度,但她依然將其精心編排在一起,佳鑫認為平日裡觀眾們很難在一場音樂會聽到這三首曲目的完整演奏,對於熱愛音樂的觀眾而言,始終留有一絲遺憾。佳鑫希望通過自己精心的編排、用心的演繹,讓中國觀眾有機會對貝多芬的音樂產生全新的理解,讓觀眾們真正感受到來自音樂的強大力量。
也恰因此,「熱愛的力量」可以說是「鑫愛2020」全國巡演的重要目的之一,聯結以「致敬經典」就產生了雙重力量的旋律疊加。對於3歲起就開始練琴,從中學到現在每天練琴6小時的佳鑫而言,貝多芬命運坎坷,雙耳失聰,但他對音樂的熾熱追求和對音樂的終生熱衷值得每個愛音樂的人去感悟和體會。這也成為了一種鼓勵更多的人經受磨難後,能夠勇敢前行的強大引擎。
除了有貝多芬、李斯特這些西方傳世經典之外,還有一種來自東方的熱愛,這也是出身軍人家庭、燃燒著濃濃愛國情的佳鑫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演出的「鐵律」:在佳鑫的曲目單裡總有一到兩首中國作品。在這份對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傳播和演繹中,佳鑫以風格獨特的音樂方式讓我們、他們,所有的中國人更加熱愛自己的文化,以音樂特有的魅力去傳遞中國文化的精髓。
傳播中國文化自信,這一點在「鑫愛2020」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當我們用器樂去呈現一個巨大的戰爭場面時,在西方也有很多經典曲目,比如柴可夫斯基的經典之作——《1812序曲》,演奏一曲通常需要幾十甚至上百人,才能準確表現出這首樂曲的精髓。而在中國,我們的演奏家選用一把琵琶就可以描寫出同樣恢弘的場面,這就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好的文化自信力,更是一份值得代代傳承的,特殊的禮物。
具有「自信」的同時,佳鑫也意識到「想像力」的加持對於音樂發展未來的重要意義。打開想像力就像開啟一扇神秘的天窗,回看這次巡演,佳鑫為熱愛鋼琴演奏的學員和他們的家長精選了三首不同風格的中國樂曲來引導他們,讓他們去思考自己的演奏問題,比如缺乏想像力、缺少畫面感、缺少故事性等等。
帶著這樣的問題,佳鑫通過現場演繹展開了孩子們對樂曲畫面的豐富想像力,對於練琴的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水草舞》,佳鑫讓他們去感受大海的呼吸,感受陽光灑向海面蕩漾出波光粼粼的韻律。即使單純到一片海,佳鑫也力求有層次地還原真實的情境,越往深海探索,海面呈現的色彩越深。為了生動易懂,在巡演現場,她還結合了一些動畫片中的經典情節,開啟孩子們對於音樂質素的感悟與提升。
當想像力遇到東方古曲會發生怎樣的化學變化?對於頗具中國特色的《夕陽簫鼓》(根據《春江花月夜》改編而成)來說,佳鑫在本次巡演中的表現令人耳目一新。用一架施坦威鋼琴,她竟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琵琶、古箏、蕭等多種不同的中國傳統樂器的聲音,真正實現了中西合璧創造出的獨特想像空間。
以美好情感演繹的三首中國作品讓觀眾們體驗了不同風格、不同地域的音樂特色,也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學員們樂於演奏中國作品,甚至很多小學員在佳鑫的大師班上專門演奏中國的鋼琴作品給她聽,同時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樂於傳授中國音樂,這就是一種傳承的力量。帶著這種動力,佳鑫在國際舞臺上影響了更多人熱愛中國作品,傳播中國音樂文化。
留學期間,西方的音樂文化曾對佳鑫產生了深刻影響,其中,李斯特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所創作的大量作品中,改編曲的創作佔了很大比重。同是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之一的舒伯特,在藝術歌曲的創作上有著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細膩而浪漫,深深吸引著李斯特。除了炫技之外,我們想讓大家看到李斯特的改編獨有的藝術張力是如何賦予樂曲新的生命力」,面對這次巡演中選擇李斯特曲目的初衷,佳鑫抱以致敬的情感談到。為了讓現場觀眾透徹的理解西方經典藝術,佳鑫還輔以錄製好的沙畫視頻來闡述這段音樂故事。
回首這五年來的巡演歷程,每一次佳鑫與現場觀眾的互動都頗有看點,但是因為今年的特殊性,佳鑫選擇在返場結束後,讓所有的觀眾打開手機閃光燈,以熠熠星光、相互溫暖的方式連結了她與觀眾的情感。那一刻,佳鑫被深深感動著,臺上臺下的每個人都在燈海中點亮了自己的心燈,也更加懂得去珍惜各自身邊的美好,理解了生命的崇高意義與價值。
面對演藝市場的一度停擺,疫情過後的首次巡演,佳鑫甚至做好了面對臺下只有一位觀眾的準備,但當大幕開啟,近八成的上座率還是讓她感受到了大家對於音樂的渴望與熱愛。這其中有位樂迷,從之前青澀的小姑娘到現在孕育著寶寶的她,已經堅持五年從不缺席,她希望自己肚裡的寶寶能夠與她一起感受佳鑫帶給她的正能量,想第一時間與自己的寶寶共同感受。還有很多孩子散場後遲遲不願離開,只為了能夠和佳鑫老師見一面,希望能得到一句鼓勵,對於這些渴望,佳鑫總是不顧疲憊,親歷親為。
在佳鑫的2020年裡,她還參與了一件音樂界的重大事件。10月23日晚,「音為有你·樂惠五載——保利文化二十周年·中國愛樂樂團二十周年全國巡演長沙站」專場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舉行。這是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周年全國巡演音樂會的首站演出。中國愛樂樂團的20年,是穩定且富有突破的20年,作為活躍於國際樂壇的傑出中國指揮家餘隆,與中國愛樂樂團一同走過了風雨二十載。作為受邀嘉賓之一,佳鑫參與了中國愛樂樂團在長沙音樂廳、珠海大劇院和麗水大劇院的三場演出,在她的眼裡,中國愛樂樂團是獨一無二的,在全球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樂團裡有著中國最可愛的頂級音樂家。這一次能夠親自見證他們在一起的這二十年,對佳鑫來說有一種「特別」的幸福。
這場有著特殊紀念意義的音樂會在少見的八度低音及和弦中開啟,首支曲子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風格沉重晦暗而又震撼人心。田佳鑫與中國愛樂樂團音樂家們的表演有一種深沉雋永的美感。這是佳鑫第一次與中國愛樂樂團相遇,也是她十分期待的合作,此次合作讓佳鑫深受觸動。
舞臺是佳鑫釋放藝術生命的第一空間,她始終覺得,區別於其他形式的表達與呈現,鋼琴要通過每個音符的連接,釋放人類想表達的情緒。通過鋼琴這座橋梁,佳鑫嘗試從更深層面觸碰人們的內心深處,走進他們的心靈,為他們提供熱情生活的養料。為了自己熱愛的事業,佳鑫每年都會出國尋找不同的大師去進修,哪怕只是聆聽一場音樂會,佳鑫也通過學習如何準備,洞察大師們的演奏技巧,通過自我領悟,點點滴滴都是佳鑫學習的無限空間。這之中不光是學琴,也包含如何做人,特別是成為一名更優秀的藝術家。
所謂三十而立。幾年前,在佳鑫30幾歲生日之時,取消了粉絲隆重的慶祝,取而代之的是一場由她親歷親為操辦的音樂會,這是佳鑫人生中第一次自己辦一場音樂會。她把所有教過自己的,國內甚至國外的老師全部請到現場,與他們一起同臺演出,讓他們在同一時間與空間,見證了佳鑫的成長與成熟。
在佳鑫的心中,每個成長起來的教育者、音樂家都有自己的人生導師,正是在他們無悔的諄諄教導下,才能有如今登上世界頂級鋼琴演奏舞臺的田佳鑫。當然,這些美好都成為了2020年,這一特殊年份之下,屬於佳鑫的一份「特別記憶」。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