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郭
《唐頓莊園》電影版海報
給每個人物都安上Happy Ending的《唐頓莊園》電影版,故事講得比迪士尼還迪士尼,但奇怪的是,就是讓人看著開心,不想吐槽。
可能是我的忠粉身份作祟——從第一季第一集開播一直追到現在。沒資格馬後炮,因為看第一季的時候並沒看出這部劇後來能火出天際。最近十年的電視圈,可能也就權遊能蓋過唐頓莊園的鋒芒。
全家福
2010年剛開播那會兒,總覺得這劇的演員顏值不行,也就大表哥能看看。十年之後,我在INS上把一眾主角關注了個遍,覺得人人都是畫中走出來的人。現在終於知道為啥英國人形容一個人有魅力會用「Charming」,英國演員舉手投足間的優雅氣度,比什麼「Hot」、「Cute」、「Attractive」的段位可要高多了。
《唐頓莊園》電影版劇照
從某種程度上,《唐頓莊園》像一場英國貴族的真人秀,以從未有過的細緻記錄了貴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社區治理,小到僕人作息,極大的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六季的故事中,走過14年風雨的唐頓莊園舉辦過數次婚禮、葬禮,也接待過一戰傷員、外國使節、商界巨賈和頂級政客,正當觀眾自詡「我們什麼沒見過」的時候,唐頓電影版在第一個五分鐘就投下了重磅炸彈——皇室來訪。
雖然這並不是Crawley家族第一次接待皇室,早在第四季中表小姐Rose的成年儀式和舞會中,還是威爾斯親王的愛德華八世便已登場,還和表小姐跳了開場舞。但那時的舞會是在Crawley家族位於倫敦的公寓中舉行,His Lordship和Her Ladyship在唐頓老家面見皇室,真還是頭一遭。更何況這次是國王喬治五世親自來訪。
《唐頓莊園》電影版劇照
電影版採用的依然是「樓上」、「樓下」雙線敘事。本以為接待皇室應該是樓上老爺小姐們的主場,但事實證明,電影版出彩的絕對是樓下的管家僕人們。
與皇室僕從們鬥智鬥勇,連保守的保皇派卡森都大膽的捲入了這場「革命」。廚房的Daisy漂亮了不是一點半點,已經去學校教書的Mr. Mosley果然貢獻了全片最佳笑料,不過最讓人欣慰的還是Mr. Barrow的故事線——曾經一人對抗世界,孤獨到自殺的新管家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集體。又一次,唐頓莊園將時代變遷融入劇本,LGBT群體開始褪去隱晦,逐漸登上歷史舞臺。
相比之下,樓上的Crawley一家就顯得有點氣力不足。
《唐頓莊園》電影版劇照
成為公爵夫人的二小姐為家庭放棄了自己的報社,三女婿湯姆又走上了愛上貴族女子的老路(第六季結局時明明暗示他會和二小姐報社的女主編在一起),就連一向鬥志昂揚的大小姐瑪麗也動搖了要維繫莊園的決心。好在老夫人依舊是萬年不變的狡猾、強悍與毒舌,儘管影片末尾她與大小姐瑪麗完成了精神交接,但看過唐頓的人都知道,老夫人才是唐頓莊園的定海神針!
這些年老夫人的金句都夠出本書了,ITV真的應該考慮開發一下這個周邊,我第一個花錢捧場。
於我而言,《唐頓莊園》最出色的地方,倒還不是對貴族生活的真實還原,而是將動蕩時代的人事巧妙的串聯在一個英國貴族的日常中。
從開篇1912年鐵達尼號沉沒開始,我們在長達14年的故事中,經歷了一戰、西班牙流感、龐氏騙局、愛爾蘭獨立戰爭、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英國王室第一次無線電講話、納粹黨的崛起、俄國的十月革命、工黨政府首次執政等時代大事。傳奇女飛行員艾米莉亞、風流王儲愛德華八世、邱吉爾家族、張伯倫等時代風雲人物也紛紛以軼事或真人形式登場。
在電影版中,愛德華八世再次遭到了調侃(英國人是有多不待見這位退位國王),1926年的英國工人大罷工也被提及。掐指一算,此時(1927年)距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然不遠。這麼一想,便更認可了電影版的大團圓結局——畢竟等待唐頓莊園上下的將是英國近代史上最痛苦與黑暗的時期,瑪麗和伊迪斯的兒子,極有可能會在敦刻爾克等待救援。
時代風雲際會,歷史洪流滾滾向前,感謝《唐頓莊園》唱的一齣好戲,讓留不住時間的我們,至少留下些許關於時代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