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以前的老車手動變速箱不帶同步器,降檔時需要兩腳離合。但是很多人並不明白其原理。而且如今的變速箱降檔也不需要兩腳離合了,所以這項操作幾乎要「失傳」了。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說說什麼是兩腳離合,以及在如今的手動擋上怎樣使用兩腳離合。
比如下圖是個變速箱模擬圖,綠色齒輪連著離合器,然後驅動紅色齒輪。紅色齒輪和紅色的軸都是連為一體的。黃色軸是輸出軸,藍色的是每個擋位的齒輪。藍色齒輪與輸出軸不是硬連接,需要哪個擋位了靠撥叉把結合套移動過去,將所需擋位齒輪與輸出軸鎖死,這樣就掛上檔了。
假如現在司機用2檔行駛,那麼可以知道這幾個條件:
現在想要降入1檔也就是用撥叉驅動結合套把齒輪A與輸出軸鎖死。那麼問題來了:齒輪A比輸出軸轉速低,結合套無法把兩個轉速不同的部件鎖在一起。因此你按照現在手動擋的操作去降擋的話會發現你根本掛不進去1檔。
而想要順利掛入1檔,必須讓齒輪A與輸出軸的轉速儘可能同步。那麼你有兩個選擇:
1、降低輸出軸轉速,但是輸出軸直接連著驅動輪,這意味著你要踩剎車降低車速,很明顯這不現實。
2、提高齒輪A的轉速,這個操作不影響車速,是個好辦法。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齒輪A的轉速呢?方法很簡單啊,先摘下二檔,放空擋,然後鬆開離合器轟一腳油門就行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時候發動機的動力通過離合器傳遞給綠色齒輪,再傳遞給紅色齒輪組,然後同時驅動所有的藍色齒輪都提高轉速,那麼齒輪A的轉速自然也跟著提高了。轉速提高了就可以愉快地掛1檔了。
所以老司機當年開車降擋時都是這麼操作的:
踩著油門爬坡,動力不足了,踩離合摘空擋,鬆開離合器轟一腳油門提高下一個擋位齒輪轉速,然後再次踩離合掛入低檔位,再松離合踩油門繼續行駛。這就是傳說中的「兩腳離合。」
當年那些重車爬坡降擋時都是這樣的畫面:一輛滿載貨物的大卡車吃力地爬坡,發動機嗡嗡聲越來越低沉,說明動力不足了。突然發動機轟鳴聲消失了,這是司機松油門踩離合掛空擋了。然後又突然聽到發動機高亢的轟鳴聲,感覺動力十足,這是司機在空擋轟油門平衡轉速了。然後伴隨著「嘎」地一聲(成功掛入低檔位)發動機又開始發出低沉的嗡嗡聲(降擋完成,松離合踩油門,發動機又加載上負荷了)只是降完擋的嗡嗡聲明顯比之前有力多了。
這畫面至今還記憶猶新,閉上眼耳朵裡還能清晰地迴響起那一系列操作所發出的聲音。
現在的變速箱都有同步器了,降擋時也不需要兩腳離合的操作了。同步器原理也簡單,就是在結合套前面裝一個摩擦裝置,因為結合套是一直隨著輸出軸轉動的,所以降擋時結合套的摩擦裝置可以通過摩擦力把低檔位齒輪轉速帶起來,從而達到同步轉速的目的。
但是同步器的變速箱有時候也能用到兩腳離合,比如你想緊急提速,從3檔直接降到1檔,由於轉速差太大,同步器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轉速的同步。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兩腳離合,先摘入空擋,然後轟一腳油門把轉速拉起來,然後踩離合就可以輕鬆掛入1檔,接下來油門踩到底、彈開離合器,發動機轉速起碼在4000以上,驅動輪吱吱響,這時候你絕對會說:「鎮好玩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