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樊
編輯:努爾哈哈赤
改編自橙光遊戲的電視劇《遇龍》將開始拍攝。
作為一部由遊戲 「戲中劇」獨立出來的衍生物,《遇龍》的母本《逆襲之星途閃耀》則是第一部被改編為影視劇的橙光原創作品,不過,其改編劇《逆襲之星途璀璨》豆瓣評分僅4.0。
電視劇《遇龍》則是由參與製作《逆襲之星途璀璨》的燦靈影業團隊負責製作。
目前,#電視劇遇龍#微博超話閱讀量僅為53.2萬,而#遇龍#微博超話閱讀量卻達401萬。如此看來,粉絲對於#遇龍#的關注更感興趣。
根據雷報【微信:leinewspaper +關注】追蹤#遇龍#的話題熱度發現,粉絲關注#遇龍#更多來自對《逆襲之星途閃耀》熱度的反饋,它勾起許多之前未關注新劇的「路人」興趣,紛紛一邊驚嘆,一邊回憶自己接觸過的其他經典遊戲作品,以及從前在橙光遊戲度過的「青蔥歲月」。
因B站UP主而《逆襲》
《逆襲之星途閃耀》的成功源於優秀的原創文字與劇情設置,大爆卻是因為一個長線的試玩視頻。
這個名為「娛樂圈小助理養成計劃」、甚至沒有帶上作品名標籤的遊戲錄製視頻卻得到2145萬播放量,超過280萬的彈幕,如今是嗶哩嗶哩遊戲區迄今為止所有視頻種的播放量總榜第二,也是遊戲區UP主逍遙散人的最高播放量視頻。
這個視頻給《逆襲》帶來極大知名度,日後更成為第一部被改編成正式影視劇集的橙光遊戲,持續278周登上橙光內部排行榜,收穫712萬鮮花,其中玩家一元一朵購買的鮮花,製作者能賺取50%的收入。
而《逆襲》的作者YT君同樣在這場互動中投桃報李,在遊戲中增加數個與逍遙散人相關的彩蛋,並在遊戲改編劇中邀請散人作為特別出演進行客串,使逍遙散人的名字被很多隻接觸了遊戲或劇集的受眾知曉。
遊戲本身帶給試玩UP主一定的流量保證與觀眾基礎,UP主又能因自己的反應與有趣表現吸引更多人前來觀看,雙方的曝光率都在這場良性循環中不斷增長,提升了作品的商業價值。
起源於遊戲試玩,最後變成一項多方得益的合作,開闢了橙光遊戲IP衍生的新路徑,《逆襲》無疑是一次經典案例。此後,在逍遙散人的所有視頻中,與橙光試玩有關的均獲高點擊率,其中有十五個播放量均超百萬。
嗶哩嗶哩橙光遊戲播放量排行前十
橙光平臺上的遊戲以AVG文字類為主,對於試玩者的技術與操作要求不高,而解鎖遊戲付費內容所需的「鮮花數」一般只有20-30朵,折合現金不超十元。
同時,橙光遊戲分區眾多,涵蓋現代、古風、愛情、解密等多個領域。
因此,不止是逍遙散人,嗶哩嗶哩遊戲區的UP主們對橙光遊戲的青睞自2014年以來仍在持續增長,與橙光遊戲相關的實況視頻中,高播放量屢見不鮮,其中也包括如今B站一哥、粉絲數最多的UP主老番茄,其2015年的恆水中學遊戲實況播放量超500萬,一度成為他點擊率最高的視頻。
另一側,自《逆襲》的大獲成功開始,橙光遊戲平臺也會選取有質量、內容好的原創遊戲,與粉絲量與關注度較高的UP主合作,邀請對方進行直播試玩,或是直接選取播放量高、反響有趣的互動視頻與之達成後續合作,將試玩視頻連接直接放入官方主站。
AVG進行影視劇、漫畫、小說開發
關於IP衍生,橙光選擇的並非試探性在某個領域涉足,而是在規模化與緊抓IP熱度上進行全方位的「趁熱打鐵」。
影視劇只是橙光原創IP衍生物的一部分,其中正式播出的有《逆襲之星途璀璨》與由《好色千金》IP改編的《絕世千金》,更有《仙泣》、《絕望遊戲》、《蓁蓁其葉》、《人魚傳說之長生燭》、《並不十分娛樂圈》等多部知名IP,早在2016年開始便已逐步售出影視版權。
影視先行,漫畫同步。
《逆襲之星途閃耀》的漫畫2016年末在快看漫畫上開始連載,上線3個小時內被點讚的次數便突破10萬,12個小時之後評論數也高達上萬。
之後,《滄浪煙雲》、《七個小矮人》等遊戲改編的漫畫作品也在國內其他知名漫畫平臺連載更新。
倘若說橙光遊戲的宣傳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與B站視頻博主們的合作,那麼與橙光網站流量權重相關度排行首位的另一關鍵字,便是晉江文學城。
許多橙光遊戲本身就改編自優秀的小說,比如原作者為秦簡的《庶女有毒》和《錦繡未央》;而在橙光發布的原創遊戲,一旦籤約版權便已歸屬平臺本身,再改編為小說則為橙光的反向IP衍生。
2016年,《姻緣劫》《逆襲之星途閃耀》《仙泣》三部作品的小說出版發行;2017年,長江出版社和哲思傳媒與橙光建立合作聯繫,將《一劍成執一念痴》 《白衣使命》 《重生之胖妞逆襲》 《妙手紅妝》 《春秋判》 等作品進行小說改編。
從結果來看,這種全方位的IP打造與衍生拓展無疑是成功的:現今,橙光遊戲的相關用戶行為畫像趨勢中,在影視音樂與書籍閱讀群體中佔比率均超過90%,遠超全網平均表現。
毫無疑問,橙光作為出色的遊戲平臺,已牢牢把控住了其初始用戶中興趣與文娛業相關的核心群體。
根據百度指數數據顯示,橙光遊戲用戶年輕化程度比諸多遊戲平臺更加醒目,超過35%的用戶低於19歲,超過30歲的用戶僅約佔30%。而在性別比例上失衡更加明顯:近80%的用戶為女性。
與之相對的,橙光的諸多操作其實有跡可循:引起轟動、點擊量頗高的優秀作品中不乏含有推理、恐怖要素的大眾向,但作為IP衍生初創者的《逆襲》是一部女性向娛樂圈相關遊戲作品,其後影視化、漫畫化的IP也均為少女戀愛作品。
無論是宣傳方式與途徑,IP打造的內容選擇還是擴張進軍領域的分布,無疑橙光都遵循了其「年輕化」和「女性群體為主」的用戶定位原則。
作為國內ACG原創自製遊戲的最大平臺之一,橙光無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在這之後,是在目標受眾群體擴張上進行努力,還是繼續專精,以現有用戶為先,打造優秀原創IP,則要取決於IP衍生產品的後續反響與線上遊戲的增長勢頭。
【合作】合作請聯繫雷小豹,微信:diqiuren331【雷報】法律顧問:中銀律所吳律師:18600397929(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