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洲翔
《俠盜獵車手5》(Grand Theft Auto V)是一款由美國R星公司製作、發售於2013年的犯罪題材動作冒險遊戲。該遊戲一上市即受到全世界玩家的熱情追捧,並憑藉出色的圖像和藝術設計、精彩的原創配樂、跌宕起伏的劇情、豐富的細節和成功的角色塑造,斬獲了諸多業界大獎。截至2020年,GTA5總銷量已突破1.1億份,成為了歷史上最暢銷的遊戲之一。與此同時,GTA5也引發了諸多爭議,批評者們指出它宣揚暴力、物化女性、誘導犯罪、助長反社會思想,甚至有家長要求銷售平臺下架該遊戲。殊不知, GTA5野蠻、暴力的外衣下藏著的卻是羅賓漢式的俠骨正氣。遊戲通過荒誕的敘事和誇張的手法針砭時弊,批判了消費主義的橫行,譴責了權貴階級的貪婪和政客的腐敗,揭示了當代美國的種種社會矛盾與問題,體現了美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和世界觀。遊戲人物插畫:麥克(左)、富蘭克林 (中)、崔佛 (右)
有意思的是,GTA5中穿插了大量的政治隱喻,其主題大致包括:種族問題、權貴資本家、意識形態、歷史和時政、中美關係等幾個方面。
棘手的種族問題
種族歧視問題在美國由來已久,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根深蒂固。對於美國的遊戲公司來說,種族議題如同燙手山芋,在「政治正確」的壓力下,大部分遊戲公司在人物和劇情設計上都小心翼翼,儘量避免觸碰種族紅線。以諷刺美國社會現實為賣點的GTA系列遊戲在這一問題的處理上較為大膽,同前幾作遊戲一樣,GTA5安排了相關橋段來表達製作團隊的觀點。
例如,在遊戲開頭,亞美尼亞裔車商西蒙在誘騙麥克的宅男兒子吉米借高利貸買車時,就打出了種族牌。他首先找茬說吉米侮辱了他,為他工作的非裔幫派成員拉瑪立即配合,無中生有地指責吉米咒罵自己是黑鬼。驚慌失措的吉米忙矢口否認。拉瑪警告吉米:「這位先生(西蒙)是一位國際商人,一位多元文化主義者。」隨後,西蒙在勸說吉米買車的過程中再次對其施加壓力:「因為我的膚色,你就認為我在騙你嗎?你這個種族主義者……」 。當麥克為兒子出頭,上門教訓西蒙時,對方仍不忘打種族牌,痛罵麥克是種族主義者。
在諷刺美國社會中一些人利用膚色、宗教、種族進行道德綁架從而諷刺政治正確的同時,GTA5也不忘批判與之相關的警察濫權問題。在執行名為「空中之眼」的任務過程中,崔佛駕駛直升機用人臉識別儀尋找目標人物。當儀器掃描到在街頭蹲守的富蘭克林時,儀器顯示「公共場合裸露」。崔佛吃驚地問這是怎麼回事?富蘭克林尷尬地解釋,曾有一次因外褲穿得低,露出了一點底褲,結果被警察逮捕,留下了這條犯罪記錄。
遊戲截圖:洛聖都警局的警車上印有「服從&活命」標語
這一橋段看似誇張,但在現實的荒謬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2019年3月,科羅拉多州一名非裔學生在自家屋外打掃清潔時突遭警察盤問,指控他用來撿垃圾的夾子是攻擊性武器,前來增援的警察更是持槍對其進行威脅;2020年5月,喬治亞州非裔青年阿莫德在社區慢跑健身時因被居住在附近的一名退休白人警察懷疑是小偷,遭當街擊斃;今年6月,非裔中年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因使用20美元假鈔被白人警察在拘捕過程中跪頸致死,由此引發了席捲全美的反種族歧視、反警察濫權抗議浪潮,正是此類矛盾長期積累後的一次爆發。
遺憾的是,迫於政治正確的壓力,除上述橋段和細節外,GTA5在種族議題上並沒有更多的發揮。2018年10月,R星聯合創始人兼編劇丹·豪瑟在接受採訪時就指出,美國的政治環境讓新作的開發變得十分棘手。他同時也表示: 「我們很難再用遊戲諷刺什麼。今天你看到的很多事情無需加以諷刺就已足夠荒誕,而且它們發生得如此頻繁,一件事兩分鐘內就會過時。」
該死的資本家
在GTA5的世界中,資本家多被塑造成追求利益最大化、視道德為無物的盤剝者、投機分子,這在遊戲中的多個暗殺任務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在「多重暗殺」這一任務中,紅木煙業遭到肺氣腫患者們發起的集體訴訟,公司花錢收買了四名能左右判決結果的陪審團成員,一旦紅木煙業勝訴,肺氣腫患者們將無錢支付醫療費。玩家需要除掉四名受賄的陪審員,以確保肺氣腫患者們能打贏官司。現實中,菸草公司的勢力曾遍及全美,並一度在國會中擁有頗具影響力的遊說集團,使他們能長期逃避監管,在與吸菸者的官司中,也總能化險為夷。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開始意識到吸菸的危害,菸草巨頭們一手遮天的局面開始扭轉。1997年,加州法院判決洛裡拉德菸草公司向一位菸民賠償150萬美元,開了美國菸草商公開向消費者做出賠償的先河。此後,反菸草運動席捲歐美各國,菸草賠償案一發不可收拾。近年來,美國的傳統菸草行業雖然已日薄西山,但同樣有損健康的電子菸卻在迅速攻城掠地,培養新一代菸民,重複著資本和權力的遊戲。
而在任務「兇殘暗殺」中,軟體巨頭Façade公司(影射臉書Facebook)的產品部門主管靠出售客戶資料獲利,玩家需要幹掉他。任務結束後水果公司(影射蘋果公司)和多硬電腦(影射微軟公司)的股價會發生變化。可見,GTA5製作人對蘋果、微軟、臉書等公司並不信任,對網際網路時代保護隱私的議題持悲觀態度,認為在利益的驅使下,科技巨頭們難以踐行「科技向善」的理念。令人唏噓的是,這一遊戲中的橋段竟一語成讖。GTA5發售四年後,澳大利亞媒體於2017年曝光了一份臉書公司的機密文件,顯示該公司向廣告商提供了640 萬青少年用戶的隱私數據,幫助廣告商向年輕人精準投放廣告,這一醜聞引發了軒然大波。2018年,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英國公司被曝通過非常規手段獲得了臉書公司多達5000萬用戶的信息數據,並利用這些數據預測影響政治活動中公眾的選擇。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這家公司曾受僱於美國總統川普的競選團隊和推動英國脫歐的政治團體。
除了暗殺任務,GTA5也通過廣告牌、電視節目、電臺廣播等諷刺消費主義的盛行、批判社會道德的淪喪。例如,一語雙關的銀行廣告「是時候購買一切了/是時候為一切付出代價了(It's time to start paying for everything)」,諷刺了貪婪的銀行家引誘大眾過度信貸消費產生經濟泡沫,影射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PIißWASSER啤酒廣告則抨擊了當下盛行的網絡一夜情和酒色文化。
廣告牌: 信用卡、銀行業務、券商。是時候購買一切了。FLEECA銀行。
廣告牌: PIßWASSER——讓您難忘的一夜;通過生活入侵者(社交軟體)找到您的朋友或重新認識自己。
左翼VS右翼
在諷刺資本家的同時,GTA5對右翼保守主義勢力進行了大力批判,集中反映在遊戲中的電視臺播放的動畫短片中。例如,短片《摩爾海德再次出擊》就以一位集大男子主義、種族主義、保守主義於一身的私家偵探視角,回顧了上世紀50年代麥卡錫主義是如何席捲美國的。在這場政治風暴中,極右勢力一手遮天,迫害美國左派民權活動家、工會成員、好萊塢劇作家和導演。數千萬美國人受到政治審查,大量無辜民眾遭到政治迫害,甚至因此失業、入獄。而短片《功夫彩虹雷射戰隊》中,由五名高中生組成的超能力戰隊在一位否認自己有同性戀傾向、道貌岸然的老師帶領下,反對多元文化、捍衛基督教教義、反婚前性行為、捍衛精英主義,並用暴力手段排除異己。
《摩爾海德再次出擊》劇照:「號外:共產主義毀了你的家庭,睡了你的老婆」
然而,GTA5並不是一邊倒地支持左翼自由主義思想,遊戲製作者也對某些極端左翼思想進行了辛辣諷刺。其中以動畫短片《無能狂怒人》最具代表性。主角狂怒人是一位嫉惡如仇的左翼自由主義捍衛者,他慷慨大方、不近女色、為弱勢群體爭取權益、致力於環保事業。然而,他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例如,為了幫助抗議勞動時間長、薪資低的工人們,他直接一拳幹掉了企業家,導致工人全部失業;環保人士抗議燃氣公司用水力壓裂法採礦, 狂怒人誤以為他們是在反對同性戀群體,將抗議者踢出了地球。劇中的反派烏柏曼代表右翼保守勢力,他不考慮可持續發展,使用化石燃料,拒絕素食,但他卻總能戰勝狂怒人。
GTA5還借遊戲中的州長候選人蘇·莫裡的競選口號,反諷了部分左翼自由主義者、極端環保人士和女權主義者不切實際的烏託邦思想,例如: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但是他們一半都在監獄中。讓我們關閉監獄。
禁止售賣汽油和汽車。
禁掉所有的槍枝,用塑料匙替代刀。
……
另外,GTA5還表達了對打著左翼自由主義幌子牟利的團體和個人的厭惡。遊戲中的Hammerstein & Faust律所廣告就諷刺了部分律師以維護工人權益為名,利用政治正確玩訴訟遊戲,助長不勞而獲的思想,嚴重損害僱主/企業家的權益。
廣告橫幅:"Hammerstein & Faust精通勞動法。有了我們,你再也不用工作了。你的老闆是竊賊、是霸凌者、是騙子無賴。他要求你工作,這和奴隸制沒區別。今天聯繫我們,明天就開始享受陽光海灘生活。」
戲說歷史,調侃政治
GTA5把對歷史和政治的批判隱藏在了一款讓麥克的宅男兒子吉米無比沉迷的名為《正義屠夫7:現代殺戮藝術》的射擊遊戲中。例如,遊戲第一關任務描述:「極地胡鬧 : 使用無人機幹掉愛斯基摩人,燒毀他們的小冰屋!讓他們下地獄去吧!」,批判了歐洲殖民者屠殺北美和原住民、掠奪土地;第三關:「雨林殲滅戰: 一個原始部落掌握著能解決美國能源危機的秘密——他們的土地下有石油!弄回來」,譴責了非正義的越戰和伊拉克戰爭。第七關:「登陸古巴: 約翰甘迺迪和卡斯楚帶著核武器和一大群跟班,在月球上火併」,影射了二戰結束後美蘇爭霸導致的持續了半個世紀的冷戰。這一安排同時也巧妙地影射了現實世界中的《使命召喚》系列遊戲,暗示這類遊戲不但容易讓青少年沉迷、還缺乏深度,將歷史娛樂化,讓人們忘卻了戰爭的殘酷。
GTA5中一項名為「照章辦事」的任務是批判時政的重頭戲。在此任務中,FIB探員斯蒂夫脅迫崔佛刑訊逼供無辜的亞塞拜然裔工人費迪南德。崔佛以毆打、電擊、拔牙、灌水等方式對其進行折磨,以獲取藏匿在洛聖都的恐怖分子的信息。恐怖分子被成功暗殺後,斯蒂夫命令崔佛殺人滅口,處理掉費迪南德。出乎意料的是,殺人如麻的暴力狂崔佛卻選擇私下放了費迪南德,並向他表示自己不贊成政府用酷刑這種野蠻下作的方式審訊囚犯,獲取情報。2003年,媒體曝光美軍虐待伊拉克囚犯,引發世界關注。一年後,關塔那摩美軍監獄又爆出虐囚醜聞,而美國國防部則公開為虐囚事件進行辯護。GTA5的製作團隊顯然反對美國政府對囚犯進行刑訊逼供,他們選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向玩家展示酷刑的殘忍和恐怖,譴責虐囚暴行。在犯罪題材遊戲中反暴力,以毒攻毒,GTA5可謂是開創了遊戲界的先河。
此外,GTA5也通過一些細節表現出對多黨民主選舉制度的失望和無奈。例如某公寓樓下的「投票給誰都沒用」塗鴉,暗指民主選舉制度的結果是兩黨輪流坐莊,當權的政客只在乎自己的仕途和利益,不關心民間的疾苦,他們不會,也無能力解決美國的種種社會問題;隱藏在高速路邊的星條旗塗鴉 「這玩意兒壞了,我能退貨嗎?」 體現了民眾對現實的不滿,雖期待變革,但又倍感無力。
街頭塗鴉:投票給誰都沒用 - 沒有人會成為更好的州長!沒人會幫助無家可歸的人!沒有人在乎!沒有人真正關心洛聖都!
街頭塗鴉:這玩意兒壞了,我能退貨嗎?
電視和收音機中的競選廣告諷刺了虛偽的政客們巧舌如簧,給民眾開空頭支票,當選後卻不兌現承諾、甚至幫助權貴階級盤剝窮人。其中蘇·莫裡競選廣告就頗為有趣:「我曾是小學老師……我知道如何用三年級的學術語言,居高臨下地教育一群亢奮的蠢貨,得到我想要的結果。我有執行力,我會確保1%(的人)盡職地照顧其餘的人 —— 從努力工作的人身上獲得你應得的。」 這則競選廣告中提到的1%,正是基於2011年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中抗議民眾所喊出的著名口號:「我們代表社會的99%,我們不再容忍那1%的貪婪與腐敗。」 在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佔領運動」中,上萬名美國民眾前往紐約金融中心華爾街示威,抗議銀行和資本家的貪婪、金錢政治,和諸多社會的不公。類似的抗議活動席捲美國120多個城市,並蔓延到世界各地。紐約警方於2011年11月15日對華爾街實施強制清場,運動至此失敗。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GTA5中的街頭塗鴉和競選廣告準確地預言了美國難以控制不斷擴大的社會貧富差距的事實。轟轟烈烈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並沒有改變美國社會,2018年5月,聯合國極端貧困與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菲利普發布報告指出,美國已經淪為貧富分化最嚴重的西方國家。2016年,佔總人口1%的最富有人群擁有全國38.6%的財富,而普通民眾的財富總量和收入水平持續下降。
中國威脅論
GTA5中的主要反派包括:1. 用卑鄙手段脅迫三位主角執行暗殺、銀行搶劫、秘密破壞等任務,為其掩蓋犯罪證據、籌措反恐經費的FIB腐敗探員斯蒂夫(隱射腐敗官員);2. 富商德凡(影射政商通吃的寡頭資本家)3. 華人黑幫。
長期以來,美國電子遊戲中的反派人物/勢力多是二戰時期的德國納粹和日本軍隊、蘇聯特工、俄羅斯黑幫、恐怖分子和外星人。《紅色警戒》、《007》、《戰地》、《榮譽勳章》、《使命召喚》、《Doom》、《光環》、《半條命》、《星際爭霸》等玩家們耳熟能詳的大作均體現了這個特點。這也許是因為在現實世界中,納粹德國、日本和前蘇聯是唯一與美國進行過正面軍事對抗和經濟競爭的國家。冷戰結束後,美國的經濟、科技和經濟實力一騎絕塵,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能夠用武力徵服美國的恐怕也只有外星人了。
進入21世紀,不斷崛起的中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 ,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零和思維及冷戰思想的影響下,美國開始將中國視為最有力的競爭者。在民族主義情緒的助推下,「中國威脅論」迅速在美國生根發芽,並在過去二十年中逐漸深入人心,這一變化也開始在美國文化領域逐漸凸顯,並在電子遊戲中得到了體現。例如,暢銷大作《使命召喚:黑色行動2》(2012)、《戰地4》(2013)、《輻射4》(2015)都將中國設定為主要軍事力量。
在此背景下,GTA5將華人黑幫作為主要反派之一,也可以說是符合了美國主流輿論,順應了時代潮流。美國公司到中國投資,導致產業和利潤外流,是GTA5批判的重點。例如,在短片《無敵狂怒人》中,狂怒人警告企業家如果不喜歡美國的規矩就搬去中國。企業家無奈地辯解:「因為自由貿易協定,如果公司不想倒閉的話,就必須搬到中國」;短片《摩爾海德再次出擊》預言美國的製造業將會因工會勢力膨脹而崩潰,企業家會把工廠搬到中國;短片《機械泡泡糖公主》提示中國的工廠正在趕工生產印有該動畫片人物的午餐盒;電臺新聞指出,華人黑幫已打入北美毒品市場,「外包」了美國的犯罪產業。遊戲中的電臺新聞還指出,華人黑幫竊取了尖端武器,混在回收垃圾裡偷運出境;傭兵公司梅利威瑟被盜的秘密武器有可能被黑市軍火商賣給中國;富商德凡將盜搶的限量版豪車賣到中國。
廣告牌:拒絕中國的石油!讓我們這就開採!洛聖都州立燃氣公司
遊戲截圖:帶隊追殺崔佛、綁架麥克的華人黑幫成員戴著有類似中國國徽標誌的鴨舌帽
須知,上述以隱晦方式表達的「中國滲透論」、「中國陰謀論」不僅存在於GTA5這樣的暢銷電子遊戲中,也流行於美國的主流文學和影視作品中,潛移默化地塑造著美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實實在在地影響著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
此外,GTA5的部分細節有意無意地強化了西方社會對中國及海外華人的偏見。例如,在執行支線任務《逃離狗仔隊》時,玩家營救的白人女明星抱怨道: 「我覺得他們(中國人)的語言好可怕,那些(漢)字看起都像紋身」 ;崔佛和華人黑幫頭目陳偉通電話時故意模仿華人口音激怒對方;在洛聖都富人區,偶爾能遇到開豪車,說普通話的華裔女性;陳偉的兒子陳濤一副典型的富二代公子哥做派,說著普通話,整日沉迷於毒品。這些小細節營造出一種華裔都是有錢人,且不願意融入美國社會的刻板印象。
遊戲插畫:陳濤
截至2018年,全美華裔人口總數約為490萬,佔總人口1.49%,是少數族裔中的少數派。華裔的整體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高於其他族裔、犯罪率低,使得美國社會對華裔形成了一種「模範少數族裔」的刻板印象。然而,正如美籍華裔作家謝漢蘭所指出的,「模範少數族裔」這一標籤並沒能幫助華裔群體提高社會地位,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反而傷害了他們。首先,政府官員認為沒有必要替亞裔的健康或貧窮問題操心,因為他們都很富裕。在此基礎上,美國民眾又形成了第二種刻板印象——成為美國公民的華人是別有用心的「外國人」,一些美國人堅信,華裔與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可信任。長期以來,華裔默默承受著美國社會的種種敵意、偏見和歧視。特別是近年來,在種族主義與右翼民粹主義合流的浪潮中,華裔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遺憾的是,GTA5中有關中國和華人的橋段只會強化上述刻板印象,無助於美國民眾了解中國,真正認識和接納華裔群體。
大結局:好資本主義,壞資本主義
在遊戲結尾,玩家需要分別操縱麥克、崔佛和富蘭克林幹掉四個敵人:1. FIB探員斯蒂夫;2. 非裔幫派分子史崔奇;3 華人黑幫頭目陳偉;4. 黑心商人德凡。他們分別代表了:體制內的腐敗官員、賣友求榮的小人、危害國家和社會安全的異族、變質的資本主義和資本家。
這其中的前三個罪名容易理解,但在美國這樣一個以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的國家,如何定義資本主義和資本家的好壞,則需要一個有說服力的,能自圓其說的解釋。在幹掉終極敵人德凡之前,三位主角的總結陳詞回應了這個問題。
麥克指出,德凡仍是美式資本主義的踐行者,這點沒有錯,但是他搞砸了兩件事:第一是外包,即僱傭其他的公司做見不得人的勾當,但付給這些公司的錢又不夠,因為自己體量夠大,所以不用照規矩來。第二,就是把本應留在美國的利潤投資到海外。崔佛和富蘭克林隨即附議,表示自己只想待在美國,「哪都不想去」,側面反映了美國民眾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懷。言罷,三人合力將後備箱中裝著德凡的汽車推下了海邊懸崖,汽車爆炸,德凡死無全屍。
麥克總結道:「現在大家都可以回歸正常生活了……我們沒有選擇……三個有瑕疵的、糟糕的、彆扭的、完全不搭調人繼續做朋友。」 (或暗指非裔美國人、中下層白人和富裕階層白人這三個社會群體和諧共處 )
崔佛回應道:「太棒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到我們曾經踐行的那套資本主義了!」
富蘭克林卻對此抱有一絲疑慮:「X的,我不知道你們說的那套資本主義會比德凡那套好多少」 。(或暗指非裔並不是美國以前那套體系的受惠者)
遊戲截圖:大結局
總的來說,GTA5在意識形態上更偏左翼自由主義,但同時也希望儘量保持中立,有保留地支持部分右翼保守主義思想。資本主義這一美國內核,不容推翻,但需進行建設性地批判、改良,重中之重是要解決產業外包和利潤外流的問題。多黨選舉制度雖有缺陷,但總體來說仍是最優的選擇。只要挑出籃中的壞蘋果(腐敗政客),便基本能保持正常運行,雖不完美,但可接受。
當涉及到國家利益時,GTA5則體表現出強烈的「美國優先」思想。這一思想凌駕於任何美國內部矛盾,超越於一切種族、階級、社會問題及政治正確。當下能激活這一思想的,或許只有外部的強有力競爭者: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俄羅斯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而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一蹶不振,已難以挑戰美國,不斷崛起的中國開始被美國視為威脅其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的主要對手 。GTA5發售三年後,地產商川普擊敗傳統政客希拉蕊,贏得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川普提出的,處處體現「美國優先」,以提振美國經濟為中心的施政綱領,以及接踵而來的美中貿易戰和美歐貿易摩擦,正符合GTA5所表達的那種表面中立,實則以美國利益為核心,以修昔底德陷阱理論為基點的單邊主義思想。回過頭來看,川普當年的勝出,不能不說是這種主流民意的體現。
2020年新一輪美國總統大選臨近,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和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在七大關鍵領域做出的立場表態也符合GTA5所隱含的 「左右兩派求同存異、一致對外」思想。例如在貿易政策方面,川普和拜登基本保持一致。川普打壓中國企業,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促進產業回流,並喊出了「美國第一」的新口號。拜登則提出了「美國製造」計劃,希望振興製造業,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同時,他在進口中國鋼鐵和保護智慧財產權問題上持強硬態度。兩位候選人持相反立場的,則基本是國內左右兩派長期以來難以達成共識的次要領域,如:碳排放、非法移民、網絡社交媒體審查等。
總之,GTA5不僅能讓我們從一個特殊的角度管窺美國,了解這個超級大國的主流價值觀、世界觀,也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美國主流社會對中國的看法。近年來,「義烏神秘大數據預測美國大選」的說法在坊間頗為流行,同理,我們也可以跳出常規的思維,通過暢銷遊戲研究美國民意,思考新時代的中美關係,深入理解大國博弈背後的深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