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一部通俗、好看程度堪比金庸小說的世界名著

2020-12-24 十二點人物

在列夫.託爾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句話: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生活總是如此,沒有誰的人生是可以一帆風順,尤其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容易兩個字。挫折時會無奈,悲傷時會落淚,無力時會沮喪,人生好像總是呈現出一種無法稱心如意的常態,事情也永遠無法朝著我們預計的方向發展。如何面對生活中的顛簸,是我們終身學習的課題。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基督山伯爵》,就是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重新撿回人生希望的故事。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844年。

談起這部作品,那真的可以說是網文爽文的祖師爺了。

大仲馬算是史上第一個開創連載的作家,可以說是連載小說之父。

1844年,《基督山伯爵》在法國巴黎的《議論報》上連載,歷時1年6個月的時間,總共136篇幅,完結了100來萬字的故事。

作品剛發布時,這種通俗小說其實並不被同行的朋友們看好,尤其是復仇類的小說,更是飽受偏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議論報》日漸火熱,可以說是到了一報難求的地步。那個時期的法國,紙張非常珍貴,但還是有瘋狂的讀者不惜重金賄賂報紙印刷廠的排版工人,只為了在第二天來到前,隔夜先睹為快故事的新情節。

作品完結之後,又被連續翻譯成了十幾種文字出版,在法國和美國多次被拍成電影。

也因為這部作品,大仲馬成為了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代表,與雨果、巴爾扎克、司湯達等知名作家齊名爭豔。

在《基督山伯爵》中,我們能看看到全書十分之八的篇幅都由對話寫成,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往往通過對話來表現,這也是因為大仲馬早些年撰寫劇本的後遺症。

大仲馬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學小說家,四歲的時候,爸爸去世,大仲馬與媽媽兩個人相依為命。家裡的生活條件十分拮据,大仲馬15歲時,書都沒讀完就被送到了事務所當一名辦事員,為了謀一口飯吃。

雖然沒有良好的教育條件,但是大仲馬十分喜歡閱讀,20歲轉到公爵的辦公室當抄寫員時,他也閱讀了大量作品,其中最喜歡的就是莎士比亞,拜倫和司格特。由此,大仲馬開始發布詩歌和短篇,同期開始創作通俗戲劇。

後來,大仲馬的《亨利三世及其宮廷》上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也是法國浪漫派的代表劇作,從此大仲馬躋身於法國致命劇作家的行列。

成為了戲劇家後,大仲馬開始嘗試進行小說創作。他的所有小說基本都是報刊鏈子啊小說,一生創作了約80來本,這對於一個「網文作家」來說,已經是相當不凡的成績,其中飽含了他的汗水、淚水以及深深的熱愛。

《基督山伯爵》又譯《基督山恩仇記》,光是看這個書名就知道它講述的是隨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歷經了被陷害、入獄、越獄、報恩、復仇,最終回歸幸福的全部歷程。

01關關難過,關關過,命運自有它的道理

故事的脈絡非常清晰,主人公愛德蒙是一個自帶著金手指的超級大BOSS。

在書中我們可以讀到,愛德蒙本身就是一個聰明能幹,善良正直的水手。

對於德才雙備的愛德蒙來說,他的前途無量。

20歲就當上了大副,還有以為麼裡善良的未婚妻。

其實,這樣的人在後面的生活中也很難掀得起什麼大風大浪,主人公的人設已經註定了他本身的生活就幸福圓滿。

但是巧就巧在這裡,當愛德蒙的生活順風順水時,愛德蒙被船上的兩名奸人所害,在這個關鍵節點,命運的齒輪發生了劇烈的變動。

愛德蒙的幸福憧憬被徹底打破了,在他新婚之日,愛德蒙被捕,並毫無理由地被判為「危險分子」而下死牢終身監禁。

此刻的愛德蒙從一個新郎變成了囚犯。

這對於愛德蒙來說,已經不僅是用懵逼來形容了,放在任何人的身上,這件事都無法用正常的邏輯來解釋。

當然,作為上帝視角的我們,在這個時候也許會說,愛德蒙,你是主角,你經歷了14年的牢獄之後,你會收穫一筆巨大的財產,這是上帝給你的考驗。

但是愛德蒙自己並不知道,他進監牢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出來。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戲劇性,我們時常覺得努力了,卻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明明什麼都沒有做錯,卻要承擔命運的折磨。

我們也像愛德蒙一樣,也會困惑,也會痛苦,也會絕望。

但這也許是生命的真諦,我們都看得出來,愛德蒙倘若沒有遭遇這一場劫難,他只會是一個普通的副手,而不會成為基督山伯爵。

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如此,命運設計好了關卡,是為了推動我們前行。

02生活的苦難,背後往往隱藏著更高級的快樂

愛德蒙在牢獄裡的日子顯然沒有那麼稱心如意,生活並不像開玩笑那樣打了個噴嚏,僅僅十幾秒的痛苦就熬過去了。

愛德蒙在監獄裡度過了漫長且黑暗的14年,14年幾乎是一個人半生的輝煌。

那是愛德蒙最好的年紀,試想,倘若他沒有被關進牢裡該有怎麼樣的成就呢。

我們也許都會想,他年紀輕輕,有勇有謀,必定會有更精彩更肆意的經歷。

但愛德蒙在牢獄裡難道只有痛苦嗎?

難道愛德蒙沒有關進監獄就沒有痛苦嗎?

想明白了這兩個問題,我們就會發現所有的經歷都沒有好壞可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態。

愛德蒙在牢獄中從未想過自盡,這才有我們看到的後面的劇情,他結識了一個傳奇人物法利亞,通過地道勿相往來。

法利亞中風死後愛德蒙巧施金蟬之計,鑽入裝裹法利亞屍體的麻袋,逃出虎口,來到基督山島。

在監獄中敢做這樣的事兒,也同樣需要智謀。

每個人都有有他的本事,想要擁有本事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去爭取。

確實,愛德蒙像是自帶金手指,莫名其妙就得到了寶藏,但是我們往往忘了,那是他的飛來橫禍換來的。

在這14年裡,但凡愛德蒙放棄了,他就不可能擁有這樣的財富。

人生也往往是如此,我們總覺得苦,總覺得不容易,但只有經歷了這些,我們才會嘗到甜,收穫我們想要的東西。

付出和回報總是會成正比,當我們覺得痛苦的時候,正是我們成長的時候,在這背後,隱藏著萬千勝利果實,等著我們去採摘。

03不要忘記初心,要成為自己最想要成為的人

故事中的愛德蒙找到了埋藏在島上的大量古代寶藏,他利用基督山伯爵的身份,展開了自己的復仇計劃。

但畢竟已經過去了14年,愛德蒙回到家鄉時沒發現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昔日的敵人,都變成了有權有勢的貴族,但改頭換面的愛德蒙也不是什麼善茬。

他利用權謀,步步為營,環環相扣,處亂不驚地剷除了曾經的敵人。

這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了,此時的愛德蒙是成長後的愛德蒙,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明白自己想做的是什麼。

愛德蒙從未在復仇中迷失自己,面對惡人,他殺伐決斷毫不手軟,但面對無辜的人,他同樣也會心軟,發出哀嘆。

當看到自己的復仇計劃涉及到了無辜的孩子時,愛德蒙停下了自己的雙手。

這個時候的愛德蒙意識到了,復仇的火焰在毀滅別人的同時也在燃燒自己。

不管曾經給的傷痛是如何造成的,那都成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只有和這些傷痛握手言和,他才能夠重獲幸福。

因此在故事的最後,愛德蒙帶著收養的阿里總督的女兒海蒂遠走天涯。

這放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有種退隱江湖的味兒。

但是我們能讀到,愛德蒙自由了,他比原來更輕鬆,也更富有了。

而這一切,也是愛德蒙內心的「善」所致,他並沒有忘記曾經的模樣,也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人生,本就是在無數的選擇中,組成了最好的結局。

書中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話:人類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這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

這句話鼓舞了無數讀者,也點明了整個故事的主題。

欲望是人類的本性,苦難是生活的本質,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總有我們要完成的事,要見到的人,要走完的路。

也許一切都已經冥冥註定,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同自己握手,同這個世界和解。

當一切不盡如人意,不要擔心,希望早已在前方。

希望讀到這裡的你,都能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基督山伯爵》|西方小說傳說,與金庸小說齊名!
    很多時候,面對大部頭的世界名著我是拒絕的,小時候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留下的痛苦回憶依然歷歷在目……直到我讀到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這是一部意外好讀、通俗流暢的世界名著,更是一部充滿金庸色彩的復仇小說。
  • 《基督山伯爵》:世界通俗小說的扛鼎之作,餘華力薦,值得一讀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被公認為世界通俗小說中的扛鼎之作,出版後很快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至今仍在世界各國流傳不衰。世界通俗小說的扛鼎之作,餘華力薦,值得一讀《活著》的作者餘華,在接受《北京晚報》採訪時說「我是二十來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它的,當時我不吃不喝不睡,幾乎是瘋了般讀完了這部巨著,然後大病初癒似的有氣無力了一個月」。不僅如此,他還把作者大仲馬推薦給兒子,作為經典啟蒙。
  • 《基督山伯爵》:世界名著版的法國武俠小說,恩必報,債必償
    也許你還沒來得及看《基督山伯爵》,但是你一定聽過這句話,即使它已經跨越了快200年的時間尺度,但當你看見這句話時依然能夠被它其間所蘊藏的情感打動。《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在近兩個世紀以前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該部小說最早在巴黎的《辯論報》上進行連載,一經問世就引得巴黎民眾爭相追捧。
  • 世界著作《基督山伯爵》,深刻的10句話,開頭首句就讓人落淚
    世界著作《基督山伯爵》,最深刻的10句話,開頭首句就讓人落淚五一假期硬核老爸在書店發掘一本關於復仇的「法國武俠小說」《基督山伯爵》,我買來後就愛不釋手,當天就自己窩在書房看到半夜。直到看完後內心很是震撼,也很是欣慰。
  • 世界著作《基督山伯爵》,很深刻的10句話,開頭首句就讓人落淚
    今天硬核老爸和大家分享下經典名著大仲馬寫的《基督山伯爵》,到底有什麼神奇?《基督山伯爵》被公認為通俗小說中的典範。這部小說出版後,很快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在法國和美國多次被拍成電影。100多年以來,這本書擁有了難以計數的讀者。儘管這部小說問世已有一個半世紀之久,但它至今仍在世界各國流傳不衰,被公認為世界通俗小說中的扛鼎之作。
  • 一口氣讀完《基督山伯爵》|狼若回頭,不是報恩,便是報仇!
    提到《基督山伯爵》這部小說,很多人應該都有印象,它的作者大仲馬是世界知名作家。正如蕭伯納對大仲馬的評價,「大仲馬之於小說,猶如莫扎特之於音樂,已達藝術的頂峰」。作為「復仇系列」的經典巨著,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在文學史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金庸老師在被稱為「中國的大仲馬」時,就謙虛地表示自己跟大仲馬沒法比,並多次說是大仲馬教會了他寫通俗小說。
  • 基督山伯爵:餘華不吃不喝瘋了般讀完,這本世界名著究竟好在哪?
    提起世界名著,你永遠繞不過法國大家大仲馬,也繞不過他的《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被公認為世界通俗小說中的扛鼎之作,出版後很快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至今仍在世界各國流傳不衰。
  • 《基督山伯爵》經典十句:雨果盛讚,餘華不吃不喝,瘋了般讀完
    提到《基督山伯爵》這部小說,很多人應該都有印象,它的作者大仲馬是世界知名作家。正如蕭伯納對大仲馬的評價,「大仲馬之於小說,猶如莫扎特之於音樂,已達藝術的頂峰」。作為「復仇系列」的經典巨著,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在文學史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很多時候我們看外國小說由於名字太長且不符合我們的記憶習慣,很容易出現名字和人物對應不上的情況,世界名著這種情況就更嚴重了,比如說不做筆記根本分不清誰是誰的《百年孤獨》。
  • 通俗小說典範,《基督山伯爵》作者大仲馬十句名言,寫得真經典
    《基督山伯爵》和《三個火槍手》在我國的影響太大了,作者大仲馬家喻戶曉,被後世稱為「通俗小說之王」,是法國19世紀著名浪漫主義作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大仲馬筆下的文字,感受浪漫主義色彩的魅力。記得上中學的時候,通篇看過第一部外國長篇小說就是《基督山伯爵》,真的被書中的故事情節觸動,多次感動的落淚。
  • 《基督山伯爵》:讓餘華近乎痴狂的神作,它講的不止在復仇
    被稱為"中國大仲馬"的金庸老先生曾經公開承認,自己是大仲馬的忠實粉絲,正是大仲馬教會自己怎樣寫好通俗小說。當時的馬爾克斯毫不猶豫地說是《基督山伯爵》。而大仲馬的代表作就是《基督山伯爵》。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厲害的的長篇通俗小說,自1844年在報紙上刊登以來,就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轟動,被譯成多國語言,多次被翻拍成電影。問世一百多年來,至今擁有龐大的粉絲群。
  • 基督山伯爵
    當戴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從此名為基督山伯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所謂經典,就是人人都知道,但很多人都不會去讀的大作。然而這本《基督山伯爵》,讓人讀得很暢快,毫無阻礙,這是在讀金庸、古龍時才有的感覺。最後當戴斯的覺悟與寬恕使他成為不同於別的強勢復仇者,既有金剛怒目,又有菩薩心腸。當然,伯爵的奇蹟除了等待和希望,最離不開的,還有金錢。
  • 《基督山伯爵》:讓餘華近乎痴狂的作品,原來它講的不止是復仇
    被稱為"中國大仲馬"的金庸老先生曾經公開承認,自己是大仲馬的忠實粉絲,正是大仲馬教會自己怎樣寫好通俗小說。當時的馬爾克斯毫不猶豫地說是《基督山伯爵》。而大仲馬的代表作就是《基督山伯爵》。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厲害的的長篇通俗小說,自1844年在報紙上刊登以來,就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轟動,被譯成多國語言,多次被翻拍成電影。問世一百多年來,至今擁有龐大的粉絲群。
  • 《基督山伯爵》書評
    《基督山伯爵》——(法)大仲馬    小羨剛看到這本書以為是跟英國的《戰爭與和平》一樣寫的很多上流社會的公侯伯子男爵,關係多又歷史複雜讀不懂。不,不,絕對不是這樣,等你讀幾本大仲馬的書就會發現大仲馬的寫作風格完全不是那樣。大仲馬的小說就跟咱們現在看的連載小說差不多,只不過當時是更在報紙上。
  • 讀完《基督山伯爵》哭得不能自已:世上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十九世紀中葉,這部小說是當時排行榜上的「暢銷書」,而大仲馬本人,亦可謂當時法國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作家」。《基督山伯爵》被公認為通俗小說中的典範。這部小說出版後,很快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在法國和美國多次被拍成電影。《基督山伯爵》使我們跟隨主人公曆經了被陷害、入獄、越獄、報恩、復仇,最終回歸幸福的全部歷程。
  • 《基督山伯爵》:為何讓餘華幾乎不吃不喝不睡地讀完?
    這本巨著就是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餘華對這本巨著的喜愛曾不掩飾,他曾經多次將大仲馬的書推薦給自己的讀者,餘華的閱讀經典文學的入門書就是大仲馬的《三劍客》和《基督山伯爵》,在他兒子十一歲的時候,餘華也為他選擇了這兩本書來讀,兒子讀完以後非常驚喜地對餘華說:「原來還有比《哈利·波特》更好的小說呢!」
  • 《基督山伯爵》書評:有了錢之後,一切都顛覆了?
    當你還在上學的時候,一定收到過老師或者學校發的書單吧,上面羅列了一排經典世界名著,老師讓你選擇幾本進行課外閱讀,提升文學素養。然後你對著書單把其中的幾本捧回家,一天之後苦大仇深地表示看不進去,把它們丟在家裡發黴。但是如果你足夠幸運地帶著《基督山伯爵》回家,那麼就會遇到另外一種情況,熬夜也想要把這本書看完。
  • 豆瓣評分9.2《基督山伯爵》,愛和復仇是底色,也要看清這一點!
    歷時一個多月,看完了基督山伯爵這部世界名著加長篇巨著。就像結束了一個奇妙浪漫的旅行之後要發個朋友圈紀念,看完一部電影,一部書尤其是這樣一部精彩絕倫的巨著,上下三篇的,一定要寫點感受,以表明自己來過、看過。
  • 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
    01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844—1846年。被陷害入獄十四年後,唐泰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爾莫勳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
  • 《基督山伯爵》:為何讓餘華不吃不喝不睡,幾乎瘋狂地讀完?
    還有被稱為「中國大仲馬」的金庸前輩也曾多次說過:是大仲馬教會了他寫通俗小說。同樣的在《肖申克的救贖》和《琅琊榜》這些影視作品中,也有它的影子。從《基督山伯爵》出版到今天,已經快有180個年頭了,但是它依然在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文學史上佔有不可撼動的地位,至少截止目前還沒有什麼書籍能夠威脅到它的地位。截止目前,《基督山伯爵》在全球發行的冊數已經達到了幾億冊,這是多麼龐大的數據啊!
  • 向死而生的復仇界開山鼻祖——《基督山伯爵》
    「他」正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流量小說王」亞歷山大·仲馬(大仲馬)。作為一名高產作家,大仲馬一生創作各種著作達300餘卷,而令其蜚聲世界的則當屬那部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粉絲遍布全球的「復仇爽文」——《基督山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