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有多難考?看完長知識了

2020-12-24 知識酷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有多難考?看完長知識了

人類似乎從有文明歷史以來針對能人的選擇就開始了,不論是推舉制還是科舉制都是為了所謂政權體系能夠有更好更多的人來維繫。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尤其是一些比較大的朝代,幾乎每幾年就要進行一次考試。

且不論考試內容為何,他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一個:選拔人才。就算是到了今天,咱們國家也有相應的學歷制度來證明個人在求學之路上的造詣和成就,其中最高的學歷當屬博士。那麼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出來了:咱們現在的博士和曾經的科舉制度之中的狀元,是不是等同的呢?古代的狀元有多難考呢?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從獲取難度上來講,可能現在的博士學位會被秒成渣。不如我們就先來看看,到底得個狀元有多難。

狀元是一甲的第一名,全國獨一份。

想要成為狀元光成績好其實真的不夠,因為我們知道古代科舉考試的時候答得那可都是主觀題。除非與政權悖逆,否則基本上不會有所謂對錯之分。這個時候文筆、文字、觀點立意甚至是閱卷考官的分配都成為了一個人能不能成功的一道道門檻。

想考狀元之前,自幼讀書的人就要開啟自己的瘋狂考試之路。首先要在自己所屬的地方參加入學考試成為童生,然後就開始學習考試之路,運氣好的就能成為生員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秀才。自此往後的難度就開始陡然增加。因為競爭對手不再是自己身邊的小夥伴,而是範圍更大的同鄉、同片區。能在鄉試之中脫穎而出的人就成為舉人。在很多朝代其實這已經算是當地文化人的代表。

成為了舉人就意味有了繼續往上考的資格。在往後的考試之中每一步對個人來說都是巨大的光環加持。這個時候需要你有好的文筆,還需要背後有好的指導老師,內部有好的引薦者。如果這些要求統統具備,加上本人的硬實力又非常了得,可能成為狀元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

下圖為試卷真跡,可見字有多漂亮~

基本上歷朝歷代的狀元都是由國家最高機構進行挑選之後產生的。所以前三名的名詞有時候真得不像現在這麼嚴謹。舉個簡單的例子:考生一來自浙江,考生二來自陝西。這兩份考卷都非常大氣磅礴頗有能人之風,選他們誰當狀元呢?皇帝一看,發現自王朝成立以來好像陝西還沒出過一個狀元,上次的狀元好像就是浙江的。大筆一揮可能狀元就落在了陝西省考生的頭上。

一但當上狀元那可以說不僅僅是金飯碗拿在手中,各種榮耀和重要官職都會接踵而來。事實上中國自隋朝到現在有名有姓的文科狀元人數總共也就551個。這樣的數量和錄取率,怕是現在的博士完全不能比的。畢竟人家的狀元很多都是國家的宰輔級大員,和現在可完全不同。

這樣的類比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意義,主要在於趣味。現在這個科技社會,人們對學歷的追求和要求其實都在提高,能夠攻讀到博士畢業的人其實也付出了很多的勤勞和努力。在未來他們也會成為很多科學事業之中重要的一環。

相關焦點

  • 古代的狀元榜眼,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
    正因為這三個稱號帶來的價值,使得很多的讀書人都心嚮往之,那麼在古代時期的狀元和榜眼以及探花,在現代又相當於什麼學歷呢?在正式說到這三個稱號之前,先來說一下要得到這三個稱號的當中的其中一個,要經歷怎麼樣的過程呢? 科舉考試要經歷這幾個階段,先是經過童生的考試,這是讀書人的入門考試,要是此階段沒有考中的話,就不能算作正式的讀書人,因此被叫作童生,要是考上的話,就能夠成為生員,童生考試中的優秀者被稱為秀才,童生考試分縣試和府試,以及院試三個環節,每三天有兩場考試。
  • 古代教育隔年考一次,都是在考什麼?
    「得」是什麼?「得」也就是「德」。所以這個不是我得到什麼,不是得到什麼地位,得到錢。漢語裡還有另外一個現象,同音字往往有相同的意義。「得」和「德」是一樣的。「慮而後能得」,得就是你獲得了一種品德,一種品行。我們來看看古代的教育,跟今天的教育做個比較,把今天的教育放在背後,做一個隱形的、潛在的對照。看完古代教育,再看現在的教育隔一年考一次。我們現在一年考多少次啊?
  • 2020湖北省考招警考試:大專考警察有多難?
    湖北中公教育網整理髮布2020湖北省考招警考試:大專考警察有多難?2020湖北省考即將開啟,想要報考省考招警的小夥伴也有很多問題諮詢,我是大專學歷,能報考2020省考招警崗位嗎?本文將為大家大專考警察難嗎?解答。2020大專生考湖北省考招警考試有多難?
  • 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現代教育的什麼級別
    此刻,他基本上已經踏入了仕途的第一步,儘管距離當官還遙遙無期,但起碼已經有了個盼頭了。 成為秀才之後,讀書人就有資格進入縣學或府學進行讀書,並且,一旦成為秀才之後,就可以得到官方的錢糧補助。另外,可能很多人以為考取秀才功名之後就可以準備考取舉人了。沒錯,的確可以這樣,但同樣過程也不簡單。
  • 古代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分別指的是什麼?看完長知識了
    相信很少有人了解,墓碑上的故、顯、考、妣的用法,這些都是喪葬習俗中的重要一環,現在的年輕人還知道嗎? 幾乎每一座古墓都有墓碑,並且墓碑上也都有相關文字。這些文字不僅記錄了死者的生前信息,同時也彰顯出了死者的身份、地位和職業。
  • 「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說出來別不信,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了
    從歷朝歷代的狀元來看也確實差不多都是這樣,尤其是看電視劇的時候剛剛中榜的那段時間被鄉裡鄉親捧的高高在上的,來抱大腿的人不計其數,當上駙馬爺的也多了去,而大家說道秀才的時候一般都會想到「寒窗苦讀、窮酸秀才」,好像秀才在古代並不招人待見,因為從來沒有人說「酸舉人」「酸進士」等,考試等級從低到高為秀才、舉人、進士、探花、榜眼、狀元。
  • 2021年上海戲劇學院有多難考?上戲藝考表演系和播音專業考什麼?
    一、上海戲劇學院有多難考?「噫籲曦,危乎難哉!藝考名校,難於上青天!中戲及北電,上戲或中傳!都是學子心中夢,萬人中僅一人留。」小影簡單的化用李上仙的《蜀道難》一詩,;來聊聊上戲藝考究竟有多難!這意味著這個熱門專業的考錄比達到了222:1。考錄比最高的是主持專業,達到307:1。招生22人,報名人數則足足有6746人。2、2020年上海戲劇學院錄取分數線2021年上戲的藝考分數線和考生所在省市的第一批分數線有很大的關係,這意味你能不能考上取決於你所在地區的分數線要求,分數線比較高的地方就要多努力一些,另外分數線比較低的地方也不能懈怠!
  • 古代的一兩銀子,究竟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看完漲知識了
    在我們日常看的電視古裝劇中,古代的人們經常用銀子來作為貨幣交易,吃飯算帳也都是用銀子的。銀子在古代就是作為當時社會流通的一種貨幣,但是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時代的變化,現如今的銀子已經不能稱之為貨幣了。隨之問題就來了,現在有很多人都會產生疑問,古代人用的一兩銀子到底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 她是最牛考生,考語文沒寫名字,考英語睡大覺,結果考出個省狀元
    一說到「高三」,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做不完的試卷、背不完的題目、看不完的書」,巴不得一天有48個小時用來複習,看著高考倒計時牌的數字越來越小,同學們吃飯都要掐著時間,吃飽趕緊回教室學習。
  • 「古代高考」是什麼情形?秀才好比本科生,那狀元呢?
    再到後來武則天開殿試,設立武舉制度,讓許多貧困出身,而非貴族出身的普通子弟,有了當官實現自我的機會,所以這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公平的選拔,讓官吏的出身不僅僅局限於貴族和諸侯之間。科舉制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後來因為八股取士被廢除,但科舉制對於中國人才的選拔起到了深遠的影響。那麼,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呢?
  • 她是最牛考生,考英語睡著了,考語文忘寫名,最後卻考個廣西狀元
    著名詩人孟郊在《登科後》中寫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在古時的科舉考試可謂是天下讀書人的盛世,成功中第後帶來的將會是無盡喜悅與大好前程。在現今社會,最讓人們關注的高考也是如此,馬上高考就要來了,各路學子也已經躍躍欲試。
  • 範進考了20多次中舉後瘋了?他的官職放到現在,可能你比他還激動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孟郊的《登科後》是著名的一首詩,而這首詩的核心就是寫的科舉制。中了科舉以後,孟郊的喜悅心情溢於言表,才有了如此著名的一首詩。這也反映出了在中國古代知識階層,科舉制對他們的重要性。可以說科舉制是窮人實現翻身的唯一機會,也是一個人從貧賤發展為貴族的一個有力跳板,中了科舉就是鯉魚躍龍門。
  • ...2021年考acca對國外申研有什麼優勢?2021年acca課程設置是怎樣的?
    一、2021年考acca對國外申研有什麼優勢? 一般考出ACCA可以申請特定的牛津布魯克斯大學MBA碩士學位。 考完ACCA前9門可申請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應用會計學學士學位,想要申請學位需要提前提交英語成績證明,並且寫一篇英文論文,通過後即可獲得此學位。ACCA14門全部通過以後將有機會申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MBA碩士學位,需要去英國學習答辯,論文答辯通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 OBU的學位確實是國際上認可的學士學位,通過這個學位可以申請國外的碩士。
  • 公務員考試有多難,考進去需要多努力?
    報考人數連年創新高,報考比也不斷攀升,有的人一次就能成功,有的人在考公路上徘徊多年。公務員考試到底有多難?需要多努力才能考上呢?經過兩回一次性成功上岸經歷的我,從幾個方面總結一下:心態決定考試狀態心態對於任何考試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有很多人可能複習得很好,日常參見模考也能夠拿到不錯的成績,可是真的到了正式考場總愛發揮失常。
  • 古代的殿試的考生們,他們會穿什麼衣服赴考?
    高考期間,從考生到家長到老師,心情都是緊張的,那今天為各位同學帶來一個關於考試但卻輕鬆的話題:參加古代的殿試的考生們,也是需要儀式感的,他們會穿什麼衣服赴考?現在讀了大學不一定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在過去,通過了科舉考試那是一定可以光宗耀祖、建功立業的,科舉制度在古代是選拔官員的一種唯一方式,金榜題名的人一定前途無量。早在隋朝開始便有科舉考試,唐朝的時候開始正式確立,到了宋、明、清時期已經相當完備了,最終結束於清朝末年,幾乎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1300多年。
  • 高考總分750分,能考600多分的是學霸,那麼能700多分的是什麼
    ,但高考成績分數統計超過700分的佔很少一部分,基本上都是各省的狀元,成績分數在650分以上也有幾十萬之多,那麼問題來了,總分750分的試卷考650分到底有多難呢?這個時候也許會有網友說:高考成績能考600分以上的學生就算是學霸了!
  • 學霸有多強?她考語文沒寫名字,考英語時睡了一小時,結果是狀元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曾經激勵了無數學子。從古至今,讀書人都是最受人尊敬一個群體,國家也十分重視教育。古人寒窗十年,一切付出都只為了在科舉考場上取得好成績,能夠成功入仕。但每年還是有不少學生會遲到,然後被禁止進入考場,算作缺考。考場上也是意外百出,有的考生高考的時候身體不適,無法堅持寫完卷子,雖然遺憾,但也只能明年再來。更有甚者直接放棄,進入考場之後倒頭就睡,這種明顯就是高中三年什麼也沒學,高考只是來走形式的,這種我們一般稱為學渣。
  • 廣西最「馬大哈」才女,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著,結果還成狀元
    廣西最「馬大哈」才女,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著,結果還成狀元 每一年都會有高考狀元的出爐,每一年的高考狀元都會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其實每一個高考狀元,他們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且還非常的自律。
  • 高考生考語文忘了寫名字,考英語卻在睡覺,結果考上了狀元
    保持冷靜的處事風格,戒驕戒躁,才能讓自己的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而不是徒有一身本領,在機會來臨之時卻因為緊張影響了發揮,徒留遺憾。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個足夠努力,又足夠冷靜淡然的女孩,她名叫林麗淵,是2007年廣西省的文科高考狀元。
  • 北京精銳教育狀元考倒計時:最高獎學金48.8萬!等你來參賽!
    二、名校創造營狀元考介紹  狀元考是北京精銳教育名校創造營項目的入學資格考試。名校創造營項目,需要經過嚴格選拔,通過狀元考,最後優秀教師指導衝擊名校!學員需通過狀元考考試參加名校創造營。狀元考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兩個環節。專家命題、超高難度、全真模擬。北京精銳教育狀元考選拔筆試考試為公開報名參加考試,通過語/數/英三科線下筆試,最終獲得名校創造營入營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