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男孩子都有個疑惑,為什麼現在的女生都越來越喜歡有著陰柔長相的男孩子,那些長相具有陽剛氣的男生似乎不是很招女生喜歡了?就連一些長輩也很疑惑,男孩子養著養著怎麼就跑偏了,看起來越來越柔弱,不像個男孩子,反倒好像是養個了「女孩子」。那麼,為什麼現在總是出現很多「陰柔型」男孩呢?現在的女生為何越來越喜歡「陰柔長相」的男孩?本期內容就圍繞著這個問題,一起和大家聊一下。
一、審美觀念的不同與傳播
數十年前,「韓流」在中國大江南北開始盛行,不管是韓式歌舞、韓式美容還是韓式的穿搭等,都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開始迅速傳播,其中傳播得最火熱的便是韓國的明星文化。與中國內地的明星文化所不同的是,韓國推崇以「精緻」、「陰柔」為美,覺得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面部五官都應該精緻和秀氣,所以便延伸出了「花美男」這個概念。
花美男指的就是面部皮膚白皙,五官小巧精緻,身姿顯瘦欣長,具有符合動漫人物比例的身材的漂亮男生。而近代中國人對男生的傳統審美觀念與韓國不同,我們認為男生的美應該是三庭五眼端正,膚色健康,全身洋溢著生命力,具有陽剛的氣質。
當然這種些審美的差異與近代國家的發展是離不開的。近代的中國經歷了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戰爭時期,在這些階段我們國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去耕田勞作、去抗日殺敵,所以需要的是具有強勁身軀的男子。而近代的韓國已經是亞洲的四小龍之一了,娛樂文化業發展迅速,娛樂文化的繁榮促使他們急需好看的臉孔登臺表演或者是參演電視劇。
二、不同時期的審美
什麼是陰柔長相,有的人把它理解成「娘炮」,其實這是一種不恰當的理解。娘炮是貶義詞,形容一個人做事十分不乾脆利落,明明是男孩子卻有著女孩子的嬌弱。而陰柔長相,則是中意詞,形容人長得好看、精緻。其實不僅現在的女生喜歡陰柔美的女生,古代的時候陰柔美也是極具歡迎的。
例如戰國時期的鄒忌和城北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這一篇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學習過,文章中就曽指出「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雖然鄒忌自己已經長得很好看了,但在和妾室交流的時候還是不免拿城北徐公與自己做對比,這除了表達自己的思想內涵之外,我們也可以看到那個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男孩子也是可以互相比美的。
很多朋友都聽說過「貌比潘安」這個成語,裡面所說的潘安就是極具盛名的美男子,他還有著「河陽一縣花」的稱號。通常來講,我們都是使用花朵來比喻女子的,形容女孩子長得好看,而形容男子一般都是使用樹木或者是松竹來比喻,很少會使用花朵來比喻男生,這樣看來,潘安之容貌的確十分美麗。就連史書上也直言不諱地用三個字粗暴簡單的來形容潘安,那就是「美姿儀」!
還有一位人物名聲十分之大,官位也做得特別的高,但是容貌也是絕佳,那便是清朝的和珅。朋友們都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的和珅是一個可愛的小胖子,所以大家都誤以為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和珅只是一個「矮胖子」但實際上,和珅的長相是十分的柔美的,說是清朝的美男子一點也不誇張。
正史裡對和珅的評價就是滿族的第一美男子,精通滿漢藏等語言,文武雙全,學富五車!不管是朝內的各項事宜還是朝外的外交之事,他都處理得井井有條。這麼出色的能力再配上英俊逼人的容貌,怪不得皇帝對他如此的器重,最後變成朝堂的權臣一點也不稀奇啊。
其實,每個時期都有喜歡陰柔美的人,特別是越發達的時期更是如此。因為發達的時期,人們不需要辛苦勞作或者是抗戰殺敵,皆以以腦力勞動者居多,無需身體力行。說白了,現代人多數討厭的是」娘炮「,並非是討厭陰柔美,只是很多人都把娘派和陰柔之美給混淆了而已。希望二十一世紀的當下,人們可以逐漸減少對「陰柔美」的偏見,畢竟,陰柔美也不是壞事呀,好看的東西誰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