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瑞爾的身世之謎
幽暗密林背後隱藏的東西給我的好奇最早是從陶瑞爾開始的。
陶瑞兒,西爾凡精靈,是由《霍比特人》導演彼得•傑克遜創造的人物,在原著中並沒有提及,其名意為「森林之女」。電影官方對她的身份設定是:600歲左右的西爾凡女精靈,驍勇善戰,並在幽暗密林擔任護衛隊長一職。
當這個女精靈出現的時候讓我感覺和其他密林精靈不同的就是,面對著矮人的時候其他精靈都是冷若冰霜的(包括萊戈拉斯),但單單只有她是面帶著微笑的。隨著劇情的深入,我越來越覺得這個女精靈和其他的土著西爾凡相比有太多違和值得推敲。
(一)陶瑞爾其人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陶瑞爾這個護衛隊長在密林的身份如何。首先從著裝上來看,我不認為陶瑞爾是作為密林正規軍隊的身份存在的。在密林深處身著盔甲作戰不便,但離開密林追擊半獸人呢?陶瑞爾攜帶了彎弓和雙刀,但並未穿上任何盔甲。而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瑟蘭迪爾身邊的侍衛、戍守邊境的戰士還是金光閃閃的密林軍隊,甚至連監管密林監獄的兵卒都身著盔甲手持重型兵器(詳見發現矮人逃跑的精靈兵)。所以,陶瑞爾在密林的身份我們可以把它作為首都警察或是城管一類的角色。通過她可以和密林王室父子直接對話,甚至直接出入國王寢室匯報工作的情況來看,她在密林中的地位相當於是密林公安總局一把手了。總之一句話,密林治安總署最高執行長官。
然而陶瑞爾這個執行官當得怎麼樣呢?如果我是她的上司,我絕對會在她的年度考評中打上「不合格,建議調崗培訓」一類的評語。雖然驍勇善戰這一點無人質疑,但擅離職守、目無軍紀,簡直就是立即開除的瀆職問題,更別提箭指大王這樣的弒君死罪了。身居治安最高執行長官的她能不知道這些規矩麼。最讓我覺得奇怪的是,整個密林無論是護衛隊還是正規軍,除了陶瑞爾上上下下就沒見到其他女精,再加上600歲的年齡在精靈的漫長壽命來說就是個小丫頭,除了烈士遺孤的背景外啥資歷都沒有,再加上萊戈拉斯對其關愛有加的劇情,我都懷疑這是個靠潛規則上位的女精了。
扯遠了,我們再來看看陶瑞爾的性格如何。首先從她剛出場對矮人微笑的態度上可以看出,和其他西爾凡精靈不同,她對矮人是沒有什麼敵意的,甚至萊戈拉斯提醒她奇力可能對她不懷好意,她還幫著矮人說話。其次,就是這個年輕善戰的女戰士還有點小小地毒舌。當奇力用隱誨的下流話和她調情的時候,她迅速回復「有個屁(or nothing)」,很顯然她聽懂了奇力那句下流話背後的意思。從這兩點,我們似乎感覺這是一個聰明開朗又有一點頑皮的小女精。接著我要來說重點的第三點了。
其實她也是一個在密林裡不那麼合群、有著自己心事還有那麼一點心不在焉的女精靈。
結合電影的情節,我們看到陶瑞爾來到瑟蘭迪爾寢室的時候其他西爾凡正在開著極其盛大的星光派對。而這時高居密林護衛隊隊長的西爾凡陶瑞爾卻落單了。難道說她真是有工作要事到國王處報告的麼?要知道這時瑟蘭迪爾都已經更衣準備就寢了,身邊異性的下屬大半夜地跑去合適麼?關鍵的一處細節來了,居然是身為領導的瑟蘭迪爾主動向她打招呼:「你怎麼跑這兒來了?還在陰影裡徘徊?」(I know you are there. Why do you linger in the shadows?)
陶瑞爾究竟心懷著什麼樣的心事呢?接著作者仔細推敲了接下來引起陶瑞爾表情變化的一些對白。
1、瑟王和陶瑞爾的年齡分別是六千對六百。在瑟王面前陶瑞爾心裡的那點小九九簡直是透明般的存在。接下來瑟王說的話就頗具意味了「萊戈拉斯對你越來越有好感了(He has grown very fond of you.)」、「如果沒什麼就不要給他希望(Do not give him hope where there is none.)」。陶瑞爾的反應滿腹委屈,並且主動(注意:是主動)提出「我想您不會允許您的兒子向一個地位卑微的西爾凡許諾終身吧(I do not think you would allow your son to pledge himself to a lowly Silvan Elf.)」。可以看出,儘管陶瑞爾身居高位,但在王室她還是飽受國王歧視的。心事關鍵詞之一:血統。
2、在監獄裡,當奇力對陶瑞兒扯關於月光符石的謊「除了矮人任何人只要讀了上面的如尼文就會被永遠詛咒(if any but dwarf reads the runes one the stone will be forever cursed)」,陶瑞爾下意識的反應是大驚失色然後立馬打算調臉走人。奇力又馬上改口說「或許(Or not)」,陶瑞爾才停住腳步。關於詛咒這個概念年輕的奇力卻表現得無比輕鬆。他說「取決於你信不信這種東西(Depending on whether you believe in that kind of thing)」。陶瑞爾才展開她對奇力的第一個笑容。心事關鍵詞之二:詛咒。
3、在與奇力的交談中,當奇力說起星光高處不勝寒時,陶瑞爾卻很激動地馬上反駁:「那是回憶,珍貴、純淨(it is memory, precious and pure.)」停頓了下沒有再繼續說下去。首先我們來看precious,這個詞是不是很熟悉?所有受到魔戒蠱惑的人都用這個詞來形容至尊魔戒;pure則是瑟蘭迪爾用來形容讓他執念的白寶石項鍊(關於項鍊的來源作者會在後面開扒)。至於memory更是莫名其妙,按理說當時星光盛宴正在進行,要看星光隨時就可以看到,為什麼陶瑞爾要用memory來形容正當時就有的東西呢?心事關鍵詞之三:星光。
(二)陶瑞爾的家世
首先來分析關於血統的問題。儘管陶瑞爾自稱「低等西爾凡(lowly Silvan)」,但《未完成的故事》中關於瑟蘭迪爾父親的血統觀念有這樣一段描述:
「歐瑞費爾只帶了極少數辛達灰精靈遷移到那裡,然後他們與西爾凡精靈通婚,採用他們的語言並將自己的姓名改成西爾凡式的。他們是故意這麼做的:因為他們(和其他一些被歷史遺忘或很少提到的冒險家們)是在多裡厄斯陷落後到來的,並且他們不想離開中洲,不想與住在貝裡蘭德的辛達灰精靈通婚,也對諾多精靈(高種精靈叛逆者)沒有好感。他們只想回歸成西爾凡精靈,就象他們說的一樣,恢復受梵拉們召喚、打擾之前的自然生活。」(Oropher had come among them with only a handful of Sindar, and they were soon merged with the Silvan Elves, adopting their language and taking names of Silvan form and style. This they did deliberately; for they(and other similar adventurers forgotten in the legends or only briefly named) came from Doriath after its ruin and had no desire to leave Middle-earth, nor to be merged with the other Sindar of Beleriand, dominated by the Noldorin Exiles for whom the folk of Doriath had no great love. They wished indeed to become Silvan folk and to return, as they said, to the simple life natural to the Elves before the invitation of the Valar had disturbed it.)
由此推斷,瑟蘭迪爾作為父親遷徙的參與者不可能是一個西爾凡精靈血統的歧視者。相反,他們不想通婚的是貝裡蘭德的辛達族和高種叛逆者諾多族。所以陶瑞爾的血統是否有什麼他所不能接受的部分呢?我們看到第二個關鍵詞:詛咒。讀過精靈寶鑽的人都非常熟悉諾多族精靈被詛咒的歷史了。接著是第三個關鍵詞:星光。那是陶瑞爾脫口而出又極力避談的東西。結合前文precious、pure和memory的分析來看,有什麼樣的星光與諾多族精靈扯上聯繫又讓陶瑞爾如此閃爍其辭呢?
那就是埃蘭迪爾之星,諾多族精靈王費諾的作品精靈寶鑽裡來自雙聖樹的光芒。這樣的星光對所有的諾多族精靈來說,確實是一個precious and pure的memory了。
所以在這裡我們得到一個推論:陶瑞爾是一個帶著諾多族血統的西爾凡。確實,諾多族精靈再高等被貼上背叛者的標籤在原始恬淡的密林裡確實是lowly般的存在。
好像這樣,陶瑞爾倍受瑟王歧視的原因也就解開了。可是電影裡又出現了一處矛盾的地方,就是萊戈拉斯拿到獸咬劍的時候說了一句:「這是一把古老的精靈彎刀,由我的血親所鑄造(This is an ancient Elvish blade, forged by my kin.)」根據先前愛隆王的介紹,獸咬劍系諾多族精靈打造。這麼說萊戈拉斯也是個有諾多血統的辛達。而且森林鹿也在她的分析文裡說,如果仍然暫定中洲所有精靈的金髮因子都是由與梵雅通婚的諾多從埃曼帶回來的,那麼瑟蘭迪爾的母親就該是位有梵雅血統的諾多精靈。既然父子都有諾多血統了,半斤對八兩,誰還歧視誰呀。
1、關於阿夕拉斯,根據託爾金在《魔戒》原著中的記載是由努曼諾爾人引入中土大陸的。到第三紀元末,只有北方遊俠知道這藥草的治療效用。據剛鐸的傳說,這藥草是因為阿夕拉斯是王族精靈的遺棄,在王室成員的手裡才有療效,所以才被稱作王之劍。更早一些的記錄,敘事長詩《露西安的歌謠》內,胡安及露西安曾用阿夕拉斯搶救重傷的貝倫。
2、關於發光。注意一下,陶瑞爾施完療咒以後,奇力是處於昏迷半醒的狀態。《魔戒》中也曾記載阿夕拉斯是一種「藥效極佳,但在這種傷口上可能看不出太大的效果」(It has great virtues, but over such a wound as this its healing powers may be small)的草藥。要是沒點什麼精靈之光出現,結合矮人對精靈極度不信任的情況應該是馬上激起醫患暴力衝突的節奏。可恰恰相反,抱著奇力的菲力甩開手到一邊休息,旁邊的歐音也說:「我聽過精靈神藥的傳說,今天終於有幸一睹其容(I've heard tell of the wonders of Elvish medicine. That was a privilege to witness.)」所以在這裡看到陶瑞爾發光的不僅僅是奇力的幻覺,而是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到的神跡。那麼會發光的精靈說明了什麼,說明她並不是黑暗精靈西爾凡,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埃爾達。這也與前面對她諾多血統的推測相吻合。身世關鍵詞之二:埃爾達。
3、身世關鍵詞之三:紅髮。結合前文的關鍵詞,我們得出結論,陶瑞爾是一個諾多族精靈王室後裔。那又是哪支王室後裔有紅髮的記錄呢?那就是費諾眾子。
在我正式得出陶瑞兒是費諾後裔的結論之前,可能又有網友要跳出來質疑:僅僅把紅髮就作為費諾後裔的證據太草率了吧?再說陶瑞爾的紅髮並不一定是從費諾那裡遺傳來的。所以這裡結合劇組對陶瑞爾的角色設定,我們初步對陶瑞爾的身世作一個判斷:
陶瑞爾是個具有王室血統的諾多和西爾凡混血,而其王室血統根據原著和電影種種跡象表明,極有可能是費諾眾子中的一支。
(三)費諾家族和曼督斯的詛咒
不過,如果正式斷定陶瑞爾就是費諾後裔的話還是有個漏洞存在。那就是盤旋在諾多族多年的曼督斯咒詛在精靈寶鑽的結尾已經平息。況且除了立下毒誓參加親族相殘的費諾眾子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地不是瘋了就是死了,作為費諾的孫子凱勒布理鵬在族人裡不是也挺受待見的,完全用不著隱姓藏名根做賊似的。
這裡我們先通過《精靈寶鑽》的故事背景分析一下費諾家庭流落於幽暗密林的可能性及其原因。
費諾是諾多族精靈。他是芬威與迷瑞爾的獨生子。性格固執、傲慢、狡詐、聰明。他年輕時就娶了諾丹妮爾為妻,並育有七子:高大的梅斯羅斯、偉大歌者梅格洛爾、白皙金髮的凱勒鞏、黝黑陰鬱的卡蘭希爾、手藝靈巧的庫路芬、雙胞胎安羅德和安瑞斯。
雙樹紀1495年魔苟斯殺死芬威並竊走精靈寶鑽。費諾在失去父親的悲痛下咒詛米爾寇和曼威的召喚,他違背維拉的判決並回到提理安向諾多族眾人演說,喚起他們的憤慨與對中土的期盼。接著費諾及眾子發下可怕的費諾誓言。為奪回精靈寶鑽,費諾及眾子不惜發動三次親族殘殺,惹怒了冥王曼督斯。對此,曼督斯以詛咒的方式宣布諾多族和費諾家族的厄運:
「汝等將灑下無數眼淚;維拉將把維林諾圍起,你們將永遠被阻絕在外,就連你們哀歌的回音也無法穿越這些山脈。維拉的憤怒將籠罩著費諾家族,以及所有跟隨他的群眾,從西邊直到東方的盡頭。他們所發的誓言將會驅逼他們,同時又出賣他們,甚至奪走他們發誓要追回的那項珍寶。所有他們起初立意良善的行事,到最後都會以災難邪惡收場;親族彼此背信忘義,並且時時活在遭遇背叛的恐懼裡,這一切必會實現。費諾家族將永遠流離失所,遭受剝奪,一無所有。」(Tears unnumbered ye shall shed; and the Valar will fence Valinor against you, and shut you out, so that not even the echo of your lamentation shall pass over the mountains. On the House of Fëanor the wrath of the Valar lieth from the West unto the uttermost East, and upon all that will follow them it shall be laid also. Their Oath shall drive them, and yet betray them, and ever snatch awaythe very treasures that they have sworn to pursue. To evil end shall all things turn that they begin well; and by treason of kin unto kin, and the fear of treason, shall this come to pass. The Dispossessed shall they be forever.)
詛咒的聲音宏亮的聲音,莊嚴可畏,許多人變得害怕又沮喪,但費諾聞言更是鐵了心腸,他說:「讓我們出發吧,我要為這命運加上註腳——我們所創下的功績,將成為歌謠傳頌千古,直到阿爾達終結。」(We will go on, and this doom I add: the deeds that we shall do shall be the matter of song until the last days of Arda.)
而費諾及眾子的結局正如詛咒中所預言的那樣,費諾在早期的戰事裡戰死,費諾的兒子遂帶領軍隊參與其後的戰爭。他們的死大多並非因為抗魔苟斯而戰死,而是死於攻擊其他精靈的戰事裡。安瑞斯意外被殺,梅斯羅斯自殺,而梅格洛爾是費諾唯一存活的兒子,他痛苦地徘徊在中土大陸的海岸夜夜歌唱。
隨後,維林諾諸神發動憤怒戰,擊潰魔苟斯並將其囚禁於虛空。「諾多族精靈在維林諾獲得了曼威的承認與愛,落在他們身上的詛咒平息了。」(They were admitted again to the love of Manwë and the pardon of the Valar; and the curse was laid to rest.)
詛咒的故事到這裡看似就結束了。然而,在精靈寶鑽故事的結尾,託爾金又寫道:
「但是,該被咒詛的大能者米爾寇,魔苟斯•包格力爾,恐怖與憎恨的力量,他在精靈與人類的心靈中所播下的謊言,是一顆尚未死亡又無法毀滅的種子;它不時地重新發芽,結出黑暗的果實,直到世界最後的日子。但是他們尚未將它揭示出來,而曼督斯的審判也還沒宣告。」(But Morgoth himself the Valar thrust through the Door of Night beyond the Walls of the World, into the Timeless Void; and a guard is set for ever on those walls, and Eärendil keeps watch upon the ramparts of the sky. Yet the lies that Melkor, the mighty and accursed, Morgoth Bauglir, the Power of Terror and of Hate, sowed in the hearts of Elves and Men are a seed that does not die and cannot be destroyed; and ever and anon it sprouts anew, and will bear dark fruit even unto the latest days. But they have not revealed it, and it is not declared in the dooms of Mandos.)
託爾金關於在魔苟斯在世間播下的邪惡種子「尚未死亡又無法毀滅」(does not die and cannot be destroyed)這一概念與聖經中的「原罪」(Original sin)不謀而合。在基督教義中,原罪是指人類生而俱來的、洗脫不掉的罪行,始祖於犯罪所遺留的罪性與惡根,會把人引向罪惡的深淵,又是使人難以自拔的原因。由於原罪的存在,將人類和完美的神隔絕,使人類不能溝通。
所以說,關於曼督斯的詛咒依然存在著這樣一種可能:隨著魔苟斯在精靈和人類所播下的邪惡種子無法毀滅,當它的勢力有所抬頭,曼督斯的詛咒依然會罪人後代中延續著它的力量。
所以,讓我們再看一下最後一個記錄在案的費諾後人——凱勒布理鵬的結局:死於第二紀,因不肯透露精靈三戒的下落最終被作為魔苟斯殘餘邪惡力量的索倫折磨至死。
也就是說,費諾的血脈需要遠離埃爾達精靈的社會隱匿的原因只能有一個:針對諾多族的曼督斯詛咒並沒有完全平息,它仍然在費諾的血脈中延續著它的恐怖力量。
所以我們再回顧一下費諾在曼督斯宣判詛咒時所說的那句話:「我要為這命運加上註腳——我們所創下的功績,將成為歌謠傳頌千古,直到阿爾達終結。」(This doom I add: the deeds that we shall do shall be the matter of song until the last days of Arda.)而又是誰把費諾家族的功績寫成歌謠供萬世傳頌呢?那就是費諾第二個兒子——梅格洛爾。
梅格洛爾,是一位偉大的歌者和吟遊詩人。他強壯的聲音能讓人自很遠的地方就聽到他的歌聲,而且他亦擅於彈奏豎琴。描述諾多族的墮落和悲慘命運的哀歌《諾多蘭提》(Noldolantë)也是他的作品。同時他又是費諾眾子中除庫路芬之外唯一一個有家室記載的。和他的父親不同,在費諾眾子中他是最溫和及不好戰的一位,性格較接近他的母親。
曼督斯在詛咒中曾說「你們哀歌的回音也無法穿越這些山脈」(not even the echo of your lamentation shall pass over the mountains)。所以當梅格洛爾在海邊悲慟吟唱,他的歌聲無法被維林諾的維拉們所聞,但只有一個維拉可以聽得到——海神烏歐牟。
烏歐牟是維拉中少數的反對派,他熱愛精靈和人類,就算所有維拉因為澳闊隆迪流血事件和諾多族大動亂事件而封鎖阿門洲,對中土大陸的精靈和人類不聞不問之時候,烏歐牟依然對他們不離不棄。第一紀元時他知道魔苟斯最終會侵佔貝爾蘭,便向特剛報夢,下令他興建貢多林王國。當埃蘭迪爾及愛爾溫帶住一顆精靈寶鑽駛船自西瑞安河港出發,打破主神禁令進入阿門洲,曼督斯認為該處死埃蘭迪爾,烏歐牟極力反對,力保埃蘭迪爾。當費諾二子俘獲了愛爾溫年幼的兒子們,梅格洛爾對他們心生憐憫,收養了他們。也正基於這一點,梅格洛爾及其後代比他的兄弟們更有資格和可能通過烏歐牟的幫助從曼督斯的詛咒中得到救贖的機會。
所以,作者在此推測出一個可能性。當梅格洛爾離開族人在海邊自我放逐的時候,他的妻子亦有了身孕。梅格洛爾的歌聲打動了烏歐牟,同時當他得知曼督斯的詛咒依然沒有在費諾血脈中完結它的力量,像報夢特剛一樣向某位諾多貴族通報了他的指示,令其帶著梅格洛爾之妻及後人遠離大海至綠巨森藏匿。至此,費諾一脈才在維拉的仁慈下得以傳承。
那麼可以得出結論,費諾血脈確實有傳承下來的可能性。那麼陶瑞爾是不是可以確定就是費諾後裔呢?在這裡我們還要通過陶瑞爾和密林王室的關係入手。
(四)陶瑞爾和密林王室的關係
說到陶瑞爾和密林王室的關係,我們先不妨來分析一下瑟蘭迪爾和萊戈拉斯父子。
先說瑟蘭迪爾。結合電影和原著,我完成認同森林鹿關於瑟蘭迪爾「具備一位精靈王者應有的智慧和風度」的判斷。可以想像,一個六千多歲閱盡滄海桑田的老精靈有著怎樣深厚的城府閱歷(詳見森林鹿其文),臨陣面對矮人索林和丹恩的百般羞辱依然從容沉靜不失風度。就是這樣一個千年老精依然有著使其動怒的心理痛點。電影中瑟蘭迪爾就有三次動怒的記錄。
1、前兩次動怒的關鍵詞其實是一樣的。一次是索林對其怒喝「願你死於烈焰」( Imrid amrad ursul),以及被俘的半獸人得意地向其諷刺「戰火即將降臨於你」(the flames of war is uponed you)。怒氣關鍵詞之一:戰火。
2、第三次是陶瑞爾的指責「毫無愛心」(There is no love in you)。怒氣關鍵詞之二:愛。
結合這兩個關鍵詞,我們不難看出,瑟蘭迪爾並不是一個好戰的王者。用森林鹿的原文就是「記得第一紀初灰袍辛格爾就對諾多流亡者們在貝裡蘭德大陸上居住建國很是不滿,認為侵犯了他的領地,後來費諾的那對兒子還垂涎芬羅德的千洞國來著,但這裡歐瑟父子好象對領地問題並不太在意。」但正是戰火使瑟蘭迪爾經歷了一次次的生離死別,不難理解戰火會成為他的心理痛點。面對半獸俘虜的嘲諷,瑟蘭迪爾立刻發覺「他們將釋放一個強大的武器摧毀一切」(they intend to unleash a weapon so great to destroy all before it),可見他的政治敏感度不在甘道夫之下。和甘道夫四處遊說力求結盟抗擊敵情不同,瑟蘭迪爾的反應是「邊界的守衛加倍,不放過任何一條道路,一條河」(watch doubled at our borders, all roads, all rivers),再一次顯示了他在中土明哲保身的政治立場。
至於面對陶瑞爾關於內心無愛指責的憤怒,作者反對「因愛得太深所以無從表達」的觀點,在作者看來,瑟蘭迪爾不但愛得極深而且是實實在在有所付出的。所以面對陶瑞爾的指責,他有十足的理由憤怒並揮劍砍弓反駁其言。瑟蘭迪爾對陶瑞爾如何,從陶瑞爾毫無資歷卻位居高位、可以直接進出他的寢室、連看似與其不和的萊戈拉斯都用「保護」(protect)和「寵愛」(favor)來形容,可見瑟王確實待其不薄。再結合瑟蘭迪爾極力反對陶瑞爾與萊戈拉斯相戀的態度來看,瑟蘭迪爾對陶瑞爾的寵愛是極其違心的。而瑟蘭迪爾為什麼還堅持維護陶瑞爾的地位並加以照顧呢?無論是烈士遺孤還是兒子密友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理由只有一個,那是對陶瑞爾的照顧來自於已故王妃的請求,而瑟蘭迪爾應允亦是出於他對死去王妃的愛。
也就是說,陶瑞爾之所以能在密林王室受寵,其勢力皆來源於密林王妃。那麼,萊戈拉斯對陶瑞爾的關愛也就不難理解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出於他對母親的懷念。那麼現在我們再來分析一下萊戈拉斯對陶瑞爾的情感。在電影裡萊戈拉斯對陶瑞爾可謂關愛有加義氣相隨,甚至在其擅離職守的時候他也無怨無悔地緊追其後。當瑟蘭迪爾則立即下令將其流放,萊戈拉斯遂表示「如果沒有陶瑞爾一席之地,也同樣沒有我的」(if there is no place for Tauriel, there is no place for me),甚至「他是我的國王,但他無法駕馭我的心意」(He is my King, but he does not command my heard)。當我們都以為瑟蘭迪爾父子不合的原因是由於其反對萊戈拉斯戀愛的時候,讓我質疑的是萊戈拉斯對陶瑞爾真的僅僅是男女之情的愛慕麼?確實,陶瑞爾無論去哪裡萊戈拉斯都緊跟其後。當奇力和陶瑞爾調情的全程萊戈拉斯也始終一臉不快。可是最後呢?最後當陶瑞爾抱著奇力屍體哭的時候不是她最脆弱最需要安慰的時候麼?萊戈拉斯看到父王瑟蘭迪爾到來的時候卻說「我回不了家了」(I cannot go home),然後把心頭肉陶瑞爾扔給父王自己跑了,也不怕陶瑞爾被瑟王繼續欺侮。等等,這不對啊,連boss都打死了、連my King does not command my heard都說了,就吝嗇一點小小的安慰然後跑了,跑了。
當萊戈拉斯追回私自離開密林的陶瑞爾說的是啥?「六百年來我父親一直保護你,寵愛你。可你卻違反他的命令,背叛他的信任。」(For 600 years my father has protected you, favored you. You defied his orders, you betrayed his trust)。可見在萊戈拉斯的印象中瑟父王對陶瑞爾是沒任何怨言,殺死獸人布洛格後把陶瑞爾交給父王他也能放心離去。等等,這邊好像也有點這麼不對。要知道陶瑞爾離開可是在國王下令封國前跑出去的,「國王大發雷霆」(The King is angry)於情於理好像不對。再想想瑟蘭迪爾在第三部又對陶瑞爾說了什麼?「你對那個矮人的感覺不是真的」(What you feel for the dwarf is not real)。
不妨來看看託爾金原著裡精靈和矮人之間的關係吧。在中土世界裡,精靈與矮人的關係是十分兩極化,辛達族精靈與西爾凡精靈都不喜歡矮人。這是因為第一紀元時兩族為了諾格萊迷爾與精靈寶鑽的爭奪權而爆發流血衝突,引致他們的世仇。相反,諾多族精靈則是較親近矮人。因為諾多族最獲維拉奧力的喜愛,也是奧力的徒弟,而奧力也是矮人的創造者。兩族友誼最好的時候是第二紀元,諾多族的伊瑞詹和凱薩督姆矮人好到甚至凱薩督姆的西門是由精靈與矮人合作製成,連這道門的密語也被設定為"Mellon",是精靈語中「朋友」的意思。這裡也解釋了為什麼陶瑞爾對矮人非常友好的原因。雖然外表看上去是個西爾凡,骨子裡還是個不折不扣的諾多。這裡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瑟蘭迪爾同意萊戈拉斯追回陶瑞爾,時間一長又乾脆把陶瑞爾流放了。這裡他禁令的內容恰恰是不允許子民和矮人有過密的交往,通婚更是禁令中的禁令。
所以這裡,我從來都不認為萊戈拉斯對待陶瑞爾的態度是男女的愛慕,更多地像是戰友和親人般的關愛。所以,當他對瑟蘭迪爾說「我回不了家」(I cannot go home)的時候更多是對父親價值觀的質疑。就像瑟蘭迪爾對矮人的看法,貪婪、愚蠢、不近情義,可偏偏就是有這樣一個矮人,為了救他最親密的戰友死了,就像多年為了救他而犧牲的母親那樣,矮人中這樣的可貴精神也同樣存在。這和瑟蘭迪爾口中所描述的矮人完全不一樣。所以他突然覺得自己很有必要走出密林看看這個世界。這也是為什麼萊戈拉斯能在60年後的護戒隊和矮人金靂交上朋友的原因。
一站式家庭影院、家居智能系統提供商——進口品牌、影音設計、聲學裝修、系統調校、後期服務...
影音智能:西北標杆!集成技術:國內領先!
二維碼(下載二維碼圖片,微信「掃一掃」右上角從相冊選擇二維碼即可)
關注「帝諾兄弟」公眾號
電影.音樂.人生
movie.music.life
官方網址:www.av1080.cn
24小時服務熱線:400-896-5888
陝西聖帝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