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浮萍
北京已經連續7天沒有新增病例。
這一寶貴的數字不僅彰顯著國內在疫情方面控制的成績,更提振了全社會復工復產的信心,加上前幾日張文宏醫生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稱事實上中國的疫情已經結束,意味著人們即將進入「後疫情時代」。
電影是「後疫情時代」仍未復工的少數行業之一。在過去的半年線下院線被按下暫停鍵、電影行業線上化提速;創造了單片付費、雲觀影等一批可貴的探索,也重塑了行業的發展格局。
近日貓眼娛樂、愛奇藝電影、微博電影聯合推出《2020上半年度電影市場數據洞察》(以下簡稱《報告》),從院線電影現狀、線上觀眾行為及視頻網站布局等多個維度,對電影行業進行全方位觀察,試圖勾勒出半年來電影行業變化的軌跡,開啟下半年復工復產的期待。
▼
國內疫情基本結束
影院市場期待度爆棚
電影行業復甦的號角最先是在資本市場吹起來的,在過去的一周中,趁著大盤高歌猛進之際,影視股股價集體上揚,其中金逸影視一周之內的漲幅達到35.6%、橫店影視漲幅達到26.8%,萬達電影、光線傳媒和華誼兄弟等龍頭股都出現了漲停情況。
影視股的大漲,背後是聰敏的錢提前潛入影視股,押注電影行業復工節奏,更是反映出普通大眾對於復工的期待度,在疫情初見得到控制之際,希望有機會再次走進電影院,享受光與影帶來的樂趣。
高漲的期待情緒不僅在資本層面反映,也有客觀調研數據的支撐。
《報告》顯示,觀眾期待指數從2月份的54%迅速拉升至5月的88%,近乎九成。調研結果顯示,表示「近期不會」與「今年不會」去電影院的佔比持續下降,6月超過半數公眾表示「太想念」影院。
《報告》還顯示截至7月1日,因疫情被迫撤檔的《唐人街探案3》貓眼想看量上半年新增126.5萬,《姜子牙》新增54.8萬,《緊急救援》《奪冠》想看量新增均超20萬。可以看出,觀眾對「缺席」檔期的大片期待不減。
公眾對重回影院的期待值一路飆漲還與國外電影行業逐步復工有著巨大的關係。截止到目前美國、歐洲和亞洲的部分國家影院已經小規模復工;同時威尼斯電影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和香港國際電影節等重要的電影節都已經官宣將線下舉辦。
國外影院陸續復工、國內外各大線下電影節恢復籌備,對於影院來說無疑是利好的,也進一步助推了觀眾期待電影復工情緒。
▼
線上觀影需求倒逼行業新基礎設施升級:數據透明、技術革新、線上融合
雖然觀眾的期待值達歷史新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影響之下,影視行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部分中小影院陸續關閉、電影人偶有失業、影視公司巨額虧損等,可以說影視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經歷了「至暗時刻」。
事情並非絕對悲觀。線下的短暫停擺反而利好影視行業線上化的進程。《報告》顯示,疫情期間的2020年1月-3月用戶線上觀影需求短時間迎來爆發性增長,2月份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家平臺月活平均增幅達8.3%,這說明觀眾的內容需求仍然存在,只不過是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同時,快速增長的線上觀影需求,也在多個方面推動了線上電影放映的發展。
一是各大視頻網站增加院線影片的供給量,擴充影院片庫。資料顯示在此期間,愛奇藝片庫影片上新數量同比增長200%以上;B站上線了《指環王》《霍比特人》全系列影片;西瓜視頻免費上線《瘋狂的外星人》等影片;騰訊視頻新上線了「6000部電影免費看」專題。
二是院線電影轉網絡播出,探索單片付費商業模式。不完全統計截止到7月,《囧媽》《大贏家》《肥龍過江》等多部院線電影選擇網絡播出,他們或是免費或是收費,客觀上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宅家娛樂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肥龍過江》《我們永不言棄》《春潮》等單片付費影片的嘗試,逐漸培養起了觀眾線上付費的觀影習慣。《報告》顯示部分觀眾選擇線上觀影,其中超過六成觀眾能夠接受付費觀影模式,證明「雲觀影」大有可為,這打開了中國電影又一塊增量市場。
三是網絡電影的爆發式增長,而且是提質減量式的高質量增長,這是今年疫情期間電影市場最令人關注的現象之一。以愛奇藝網絡電影為例,上半年上新數量為176部,雖然同比2019年上半年下降33.1%,但是不論是單片分帳金額還是整體分帳水平都有了一個質的提升。
《2020上半年度網絡電影分帳票房榜單》顯示,愛奇藝分帳票房突破2000萬的影片已經達到6部,數量是去年同期的6倍,分帳票房超過1000萬的影片數量已經達到23部。
以上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電影行業線上化「新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比如版權保護技術、電影視覺效果和聲音效果技術等提升,極大地完善了觀影的場景體驗,將會為未來行業發展注入長久動力。
另外,6月份貓眼接入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的網絡電影分帳票房數據,並搭建網絡電影信息資料庫,成為行業內首家集合三大視頻平臺網絡電影數據的「院網全票房平臺」,解決了網絡電影行業6年來數據透明化的頑疾,也為網絡電影行業再上一個臺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線上&線下雙線發展將成新常態
好內容依然是核心
線上觀影的熱烈依然難以抑制線下觀影的需求。因為電影院特殊的場景下,視聽效果、社交氛圍、沉浸感更強,更具有儀式感,是線上觀影難以替代的,所以未來更多可能會形成線上&線下雙線發展新常態。
這在2019年以來就已經初現端倪,各大影視公司紛紛布局網絡電影,探索網絡電影+院線電影兩條腿走路。比如北京文化、華誼兄弟和慈文傳媒等早就拿出了《唐山大地震》《九指神丐》等,根據各大影視公司2020年的最新片單,華誼、光線、華策、慈文傳媒等都紛紛加碼了對於網絡電影的開發,題材涉及動畫、古裝武俠等多種類型。
2020年,自由酷鯨影業、磨鐵娛樂等八家公司組建「一群人」聯盟,發布網絡電影重裝上陣計劃,萬達影業也宣布拍攝知名IP《鬥破蒼穹》的網絡電影,頭部電影公司、創作團隊的入局,將會進一步助推網絡電影生態的發展,也會推動網絡電影+院線電影好的行業雙主線趨勢。
有一點不可否認,無論是網絡電影還是院線電影播出渠道的變化並不是重點,核心的競爭力還是內容,只有優質內容才能留住觀眾,建立電影行業真正堅不可摧的護城河。
《報告》對線上電影用戶調研中,「故事劇情」「演員演技」「敘事節奏」等內容本體特徵仍然是高居用戶觀影動力的TOP3,說明觀眾也與行業達成了共識,認可優秀內容的價值。
電影行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常態中,貓眼全文娛戰略的價值將會重新評估。其中貓眼全文娛數據平臺和全文娛營銷平臺可以提升行業的宣發、營銷效率,多樣化精準觸達用戶;而全文娛票務平臺和全文娛產品平臺則可以幫助行業打磨精品內容、重構線上線下連接點。
疫情雖未完全絕跡,生活始終要向前,影視行業也同樣要陣痛中起航,在2020年下半年爭分奪秒,穿越巨大不確定性找回失去的160餘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