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源風水:羅經

2021-01-18 丹霞源風水

《地理五訣》的影響是深遠而廣泛的。

是書思想源於葬經、玉尺經、一粒粟、青囊經、雪心賦、披肝露膽、玉髓經、青鳥經、天玉經、黑囊經、黃囊經、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頂門針、天機會元、人子須知、一貫堪輿、三才發秘、司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彈子等書。

清朝的趙九峰,堪稱一代風水大師。其著作均是不可多得的風水經典。我天資愚笨,現謹將地理五訣卷一之羅經抄錄如下,以示恭敬。

羅經之用從來尚矣。

周公仿指南車之遺意而作指南針,以定南北,只有地支十二字。

後賢添四維八幹,遂成二十四字。其偏左子癸盤系廖公縫針,偏右子壬盤系楊公縫針。

歷代諸賢又添至三十餘層之多,坊間經解亦可謂注釋詳明矣。

現在欽定協紀辨方,亦只用十三層,其講解發古來未發之秘,故予於此不敢妄加臆說,今書內所載羅經十層,只不過適於陰陽二宅之用,非敢立異也。

丹霞源按:所謂密密麻麻圈又圈,層層作用記心間。然層越多越裝。

訂正水旱羅經十層卦

羅盤正中謂之天池,針居於中。紅頭向午,即南方。黑頭向子,即北方,故曰指南針。

第一層,先天八卦,分四陰四陽。

第二層,龍上八煞。

坎龍坤兔震山猴,巽雞乾馬兌蛇頭,艮虎離豬為煞曜,冢宅逢之一旦休。坎龍不立辰向,坤龍不立卯向,震龍不立申向,巽龍不立酉向,乾龍不立午向,兌龍不立巳向,艮龍不立寅向,離龍不立亥向。(即八卦納支克我之官鬼星也。)

第三層,十二陰龍,十二陽龍。

第四層,為內盤二十四山格龍,並看陽宅為正針。

第五層,去來殺人救貧八大黃泉水法。

立甲庚丙壬向,有乾坤艮巽臨官水來,為救貧黃泉。如從向左,乾坤艮巽臨官位上放出,為殺人大黃泉。

立乙辛丁癸墓向,左水到右,出乾坤艮巽四絕位,為救貧黃泉。如右水到左,從乾坤艮巽來水,向上當面出去,為絕水倒衝墓庫,是殺人大黃泉。

第六層,立乙丁辛癸辰戌醜未八向,右水到左,出甲庚丙壬子午卯酉而去。為向上衝祿小黃泉。丁祿居午,辛祿居酉,癸祿居子,乙祿居卯,故兇。(丹霞源按:自旺向豈不矛盾)

第七層,辰戌醜未來去為衝動地支,犯來去黃泉。若停蓄,犯靜蓄黃泉,俱主兇。

第八層,為外盤縫針立向,收水田。

第九層,縫針分金。六十花甲子,除甲乙戊己壬癸不用之外,如子午向、癸丁向,止用庚子庚午、丙子丙午、丁丑丁未、辛丑辛未分金。每一空中,僅有天幹地支,止錄火,因火能克金,可以分金銀銅鐵,故餘皆不錄,止有空道無字。

第十層,排列二十四天星。書雲上應天星,下照地穴。金木水火合局則應吉,不合局則不應吉,屢試屢驗。

相關焦點

  • 丹霞源風水:寫給風水菜鳥,認識風水利器—羅盤
    作者:丹霞源羅盤是風水師的必備工具。它好比戰士手中的槍,教師手中的筆。也有部分人認為在風水操作中,羅盤不是必須的。可能你覺得羅盤非常神秘,但羅盤一點兒也不神秘。它非常簡單,羅盤是用來測定方位的,僅此而已。
  • 丹霞源:殺人大黃泉水
    作者:丹霞源在羅盤的內層,也就是先天八卦與地盤二十四山這兩圈層之間,就有黃泉水圈層。一般羅盤上都有。羅盤上的黃泉水圈層,也叫殺人大黃泉。在三合風水中,有人認為,庚丁不是指向而是指局,指金局。比如立庚酉旺向,收病死絕兇水,右水到左出坤申臨官位,這才是真正的殺人大黃泉。2、乙丙須防巽水先立乙丙二向時,巽方來水,是殺人大黃泉。立巽向時,乙或丙方來水是殺人大黃泉。地盤巽上有乙丙二字,地盤乙和丙上都有巽字。
  • 丹霞源風水培訓之羅盤二十八星宿
    作者:丹霞源二十八宿是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區,是古人為了觀察日月五星的運行而設。二十八宿是坐標。二十八星宿距今至少有2500年歷史,是古人仰觀天文的智慧總結。開禧宿度,相傳源自宋朝開禧年間,虛危之間針路明,南方張宿縫三乘,指的就是開禧宿度,虛危的界線剛好是正針子的中心。時憲虛危的界線在正針的壬兼亥。兩種宿度在羅盤上排法一樣,但時憲向右逆行了好幾度。如虛宿,時憲比開禧向右逆行了16.5度。
  • 羅經的重要性與正確使用羅經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羅經是看風水的最主要的工具,沒有羅經二十四山方位就無法確定,沒有羅經,龍的生旺死絕何以為據?沒有羅經,三吉六秀無以定局。沒有羅經,立向收水無以為憑。所以說羅經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一定要認真的研究羅經。一定要把羅經的理論學通學透徹。能講能用。
  • 丹霞源風水經典解讀:撼龍經5
    然而楊筠松在風水圈子裡盛傳久矣。傳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其自稱救貧。曾任大唐高官,掌靈臺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為今廣東信宜縣人,後客居江西,著書立說,廣收門徒,將風水術發揚光大,終成一代風水宗師。傳楊筠松著作有《撼龍經》《疑龍經》《天玉經》《都天寶照經》《葬法倒杖》等等。《撼龍經》專論龍脈,是風水巒頭權威經典,是學習風水必讀之書。
  • 羅經有大小空亡之說嗎
    羅經真有大小空亡之說嗎?在此,可以告知學易者,若當你遇上一位談及羅經有空亡之論的大師,他便是一個庸師了。在遍證名地中,大小空亡的案例遍地皆是,學易者若能把風水理論結合到實踐驗證中去,便知筆者所言不虛了。此乃正針之氣巧借縫針之用法也。故有善用羅經者,正用一針而不見其不足,兼用三針亦不見其有餘之義,此法學易者自悟之。何謂四線?
  • 羅經的來歷及基本原理
    羅經的來歷及基本原理中天易傳人張永紅整理羅經就是羅盤,盤正中貫著的一根鐵針,始終指向正南正北,即今所說的指南針。地理堪輿家把指南針的發明歸於黃帝時神授,並講到周文王把指南針製成羅盤,用來查氣定位、觀天相地。
  • 丹霞源風水培訓之羅盤穿山七十二龍
    作者:丹霞源穿山七十二龍,也有人叫它穿山虎、七十二龍、七十二龍盤、七十二分金、地紀等,名字雜多。它位於地盤正針下面,緊挨著地盤二十四山。羅盤上都有這一層。傳說由楊筠松發明。
  • 丹霞源風水培訓之羅盤周天360度刻度
    作者:丹霞源周天360度在羅盤的最外層,是羅盤上不可或缺的一層,簡易盤上也有。
  • 丹霞源風水培訓之羅盤二十八宿線度五行與線度吉兇
    作者:丹霞源在羅盤二十八星宿上面,有兩個圈層。一個圈層標註著線度,空格字裡每隔一位寫有中文數字,每一線度都有自己的五行。
  • 風水羅盤下載_風水羅盤手機版下載_風水羅盤安卓版免費下載-太平洋...
    *使用360手機助手能下載目標軟體,安裝更安全 風水羅盤簡介
  • 現代船舶上的羅經是什麼?古老的磁羅經還有作用嗎?
    不過,即便高科技裝備齊上陣,國際海事組織仍要求所有船舶必須安裝一種古老的航海設備——羅經。羅經是提供方向基準的儀器,分磁羅經、陀螺羅經(電羅經)兩種。雖然都叫羅經,但工作原理並不相同。一、磁羅經是最早測定航向、物標方位和太陽方位的導航設備之一。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指南針(司南)。
  • 每日警星丨羅經模:13載書寫「刑偵情懷」
    每日警星警星檔案羅經模,男,1982年10月出生,2006年5月入警,現為市公安局坪山分局坪山派出所視頻打擊隊隊長。從警以來,羅經模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獲評優秀公務員2次,多次榮獲市公安局個人嘉獎,並曾獲市公安局十佳神探稱號。
  • 風水基礎篇《地理五訣》之龍的生旺死絕形象之四大龍局
    中天易學分享:風水基礎篇《地理五訣》之龍的生旺死絕形象之四大龍局導師:張永紅弟子:王俠整理大家好,這裡是中天易國學文化大講堂,今天我們分享龍的生旺死絕形象風水上有四大局:火局----乙丙交而趨戌;水局----辛壬會而聚辰;金局----鬥牛納丁庚之氣;木局----金羊收癸甲之靈。
  • 風水羅盤的使用方法圖解無量子羅盤使用教學
    上面這個羅盤是洛書草堂無量子出品的八寸風水羅盤,羅盤的使用一直是初學者的煩惱,下面就由無量子道長給大家詳細介紹羅盤的使用方法。風水羅盤,又名羅盤、羅經、羅庚、羅經盤等,是風水大師在堪輿風水時必備工具。風水羅盤的介紹:風水羅盤學名為羅經,創自軒轅黃帝時代,後經過歷代前賢,按易經及河洛原理,參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運行原則,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態,加以修正改良製造而成,用於測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輿地師及航海員大都稱它為「羅盤」或「羅庚」,很少稱為「羅經」。
  • 中天易學分享:風水基礎篇《地理五訣》細論:辛壬會而聚辰,水局辛龍生
    中天易學分享:風水基礎篇 《地理五訣》細論:辛壬會而聚辰,水局辛龍生旺死絕 導師:張永紅 弟子:王俠整理
  • 自動舵和電羅經你真的會用嗎?
    自動舵(AUTO)在羅經基礎上的自動操舵控制模式。自動及人工操縱(AUTO & HAND)是由設置在舵輪臺內部的放大器單元控制。該傳感器採用的是無接觸型線性同步電動機且電子線路也採用了許多半導體結構以完善應用無接觸式控制部分的功能,而使其能達到完美。這種自動及人工式操舵方式被稱為隨動控制。因為它能使舵頁的轉動角度與所操舵令一致。
  • 丹霞源經典解讀:撼龍經1
    然而楊筠松在風水圈子裡盛傳久矣。傳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其自稱救貧。曾任大唐高官,掌靈臺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為今廣東信宜縣人,後客居江西,著書立說,廣收門徒,將風水術發揚光大,終成一代風水宗師。傳楊筠松著作有《撼龍經》《疑龍經》《天玉經》《都天寶照經》《葬法倒杖》等等。《撼龍經》專論龍脈,是風水巒頭權威經典,是學習風水必讀之書。
  • 陰宅風水常用事口訣
    手把羅經八卦神,盤古初分天地人。九天玄(仙)女陰陽法,曾度凡間楊教貧。甫出石上鳳凰飛,正是楊公安葬時。年通月利無禁忌。今日打開生龍口。輕輕引進大封君(男)太孺人(女)。(念亡者名字)前面有山山拱秀,背後有屏鎮龍基。手把羅經搖一搖,二十四山都來朝。手把羅照一照,二十西山都榮耀。前有朱雀人丁旺,背後玄武鎮明堂。左有青龍送財寶,右有白虎進田莊。
  • 問道天師府,尋仙龍虎山:一山藏四境的丹霞勝景
    結一段仙緣,循天師跡,問道丹霞。整個龍虎山景區,有人間,有仙境。人間一山分三境。進門的棧道和象鼻山構成丹霞山巖和叢林屏障,經過人居村落(無蚊村),沿瀘溪河東進,可達天師府所在的上清古鎮。而河對岸則是另一番勝境——仙女巖和仙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