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鑑的話
提起泰國,中國遊客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從出境遊起步階段的新馬泰旅遊,到中國電影《泰囧》的推波助瀾,越來越多的泰國景點被中國民眾所熟知。中國遊客對泰國有多重要?泰國人怎麼看待中國遊客?鏡鑑(微信號:jingjianpd)為你解答。
▌人民日報亞太中心分社記者 俞懿春
提筆寫稿前,《曼谷郵報》社交帳號恰好推送了一篇題為《感謝中國遊客讓泰國成為亞太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的文章。文章引用的美國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發布的首份亞太目的地指數顯示,眾多的中國遊客讓曼谷成為2015年亞太區訪客人數最多的目的地。
這份報告選取了亞太區22個國家的167個島嶼、鄉鎮和城市作為調研對象,而泰國單個國家就佔據了前10名中的三席,除了獨佔鰲頭的曼谷,普吉和芭提雅分列第三位和第八位。報導引述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亞太區全球產品和解決方案集團執行官的評價稱:「推動泰國(成為亞太區訪客最多的國家)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人。」
振興泰國旅遊業的「大功臣」
中國遊客對泰國有多重要?
·從遊客數量來看
筆者27日從泰國國家旅遊局拿到了最新統計數據。根據泰國旅遊與體育部的初步統計,2015年入境泰國的國際遊客總量約為2988萬,接近於泰國總人口的一半。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最多,約為793萬,同比增加71.14%,佔國際遊客總體份額超過26%。排在第二位的馬來西亞遊客數不及中國的一半,約為342萬。日本以約138萬的數字排在第三位。
·從旅遊收入來看
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泰國旅遊收入達到2.23萬億泰銖(1泰銖約合0.18元人民幣),超過設定的2.2萬億泰銖的目標,而其中約1.44萬億的收入是來自外國遊客,同比增長23.39%。中國遊客給泰國創造的旅遊收入約3760億泰銖,增幅為88.1%;排在第二位的馬來西亞約創造870億泰銖;排在第三位是日本創造的旅遊收入約為558億泰銖。無論從遊客創造的旅遊收入總數,還是遊客人均旅遊支出來看,中國遊客都成為振興泰國旅遊業當之無愧的「大功臣」。
泰國曼谷的著名商場進入中國新年打折季。俞懿春 攝
遊客增加給泰國帶來壓力
旅遊業是泰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佔據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左右。對於經濟增速下滑、出口連續三年萎縮的泰國來說,紛至沓來的中國遊客自然是受到歡迎的。但是另一方面,龐大的中國遊客數量也讓泰國感到一定壓力。
壓力之說最新的一個例子,就是近期落地籤費用上漲。今年1月19日,泰國內閣通過將落地籤費用從1000泰銖提高至2000泰銖的決議。泰國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將落地籤費用翻倍的原因是,許多遊客現在都傾向於在出入境檢查站辦理落地籤,而不是向泰國在當地的大使館或領事處申請籤證,這增加了出入境檢查站的工作量,而且造成了機場的擁堵,並且也會對出入境檢查工作造成影響,可能存在安全漏洞。發言人表示,提高落地籤費用的措施有利於提升出入境檢查工作效率,保證國家安全。
必須澄清的是,泰國提高落地籤費用針對的是所有可以在泰國辦理落地籤的國家和地區,但為什麼中國遊客的反應最為強烈,打開曼谷素旺納普國際機場的網頁就能找到答案。網頁顯示,入境泰國可以辦理落地籤的國家和地區共有18個,其中中國和印度作為兩個人口大國十分醒目,但是2015年入境泰國的印度遊客數量不到中國大陸遊客數量的14%,因此受落地籤上漲影響最嚴重的自然是中國遊客。這也難怪中國社交媒體上會有一些網民調侃道,春節不去泰國,要改去可以免籤的印度尼西亞了。
泰國曼谷素旺納普國際機場辦理落地籤的櫃檯。 網絡圖片
泰國人這樣看待中國遊客
中國遊客大鬧機場、中國遊客在洗臉盆洗腳……過去一年來,泰國關於中國遊客的負面新聞屢屢見諸報端。中國遊客太多了?中國遊客素質低?泰國人對此怎麼看?筆者隨機訪問了幾位泰國朋友,也在網上搜集了一些網友和專家的看法。
班忠,導遊:
我經常接待中國遊客,他們大部分都很友好,而且非常喜歡向我請教泰國的習俗和禮儀,希望能夠入鄉隨俗。當然,也有些人習慣了說話大嗓門,或者有時候進寺廟忘記脫鞋,這只要旁人提醒一下,他們都會馬上改正。我想,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是導致絕大多數所謂「不文明行為」的原因。
塔納,國際車企曼谷連鎖店員工:
雖然中國遊客來泰國的數量很多,但是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最重要的是泰中兩國的人民互相學習文化、了解法律和習俗。中國遊客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們的購物,他們到哪裡,哪裡的經濟就會增長」。
吉提頗,泰國TMB銀行經濟學家:
中國的旅遊業將在未來幾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你必須愛他們——並且保證不要錯過他們帶來的商業機遇。
泰國網民「runrig」在一則關於中國遊客的新聞下留言:
如果你去過中國或在中國生活過,就知道中國人並不都是這樣的(筆者註:指不文明行為)。是的,我承認有許多中國人有這樣的行為,但是其他國家也有許多這樣的人。
把目光投向更多國家
中國龐大的遊客數量及其為泰國創造的旅遊收益,也讓泰國旅遊部門擔心,如果過度依賴中國遊客,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可能給泰國旅遊業帶來風險。
泰國旅遊與體育部部長科甘·瓦他那朗恭認為:「多元化旅客來源地對泰國是件好事,當一個市場有問題的時候,另一個可能還是好的,總體的影響就會降低。」但是她也提到,即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中國遊客的數量也不會明顯下滑。泰國國家旅遊局預計,2016年訪問泰國的中國大陸遊客數將達到790萬。
中國遊客在泰國標誌性景點大皇宮遊覽。俞懿春 攝
2016年泰國將把更多目光轉向東協遊客。「東協旅遊市場擁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因為這一地區的中產階層正在壯大。」科甘說。泰國旅遊與體育部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入境泰國的來自東協其他國家的遊客總量約為789萬,與中國大陸遊客數量十分接近。泰國旅遊部門還認為,歐洲市場,尤其是俄羅斯市場2016年也有望顯著復甦,泰國也應該開發新的遊客市場,例如捷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
強調有質量的市場,鼓勵更多自由行
中國赴泰旅遊團零團費是困擾泰國旅遊市場的一大難題。泰國職業導遊協會主席威洛·西塔巴瑟南曾經在接受筆者的採訪時提到,在泰國,服務本國遊客的導遊每天收入至少在1000泰銖,服務日本市場的導遊收入相對最高,每天至少3000泰銖,而服務中國市場的導遊收入則沒有定數,主要依靠回扣。這是因為中國的旅遊團以前是零團費,現在更是負團費,泰國旅行社需要飛到中國,與中國的旅行社協商後,以一定價格購買「人頭」,每個「人頭」的價格在3000泰銖左右不等。「這相當於泰國旅行社在中國旅遊團到達之前,就已經損失了一大筆金額,這些損失的金額和導遊收入就只能從購物和觀看表演的回扣中來了。」威洛說,收取「人頭費」的問題在中國團最為嚴重,一些歐洲團、俄羅斯團和韓國團也存在收取「人頭費」的現象,但平均每人的費用只是在200或250泰銖左右。
一對來自中國的夫婦在泰國曼谷大皇宮及玉佛寺景區使用手機自拍。 新華社發
隨著對旅遊要求的不斷提高,中國遊客的出行方式和行為正在發生改變。50多歲的泰國導遊班忠與中國遊客打交道已有20餘年,他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每逢中國的節假日,他都非常忙。近兩年來,中國遊客越來越傾向深度遊和主題遊,素可泰、大城府、清萊等以前相對冷門的地方逐漸受到中國遊客的青睞。
筆者27日聯繫泰國國家旅遊局東亞市場處得知,今年針對中國遊客,泰國旅遊部門將執行與去年一樣的政策,即強調有質量的遊客市場,並且鼓勵更多的自由行遊客。「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泰國旅遊與體育部正在與有關機構合作,商討如何應對解決零團費旅遊團的問題。」
本期編輯:嘟不勒周
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來自微信公眾號鏡鑑(jingjianpd)。
(責編:覃博雅、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