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8年來,他2次榮立三等功,獲評集團軍「硬骨頭尖兵新聞人物」。如今,孫立帥提幹保送,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
本文作者 | 王一凡、黃志強、黃保傳
清晨,和以往的3000個早操集合一樣,孫立帥在連隊的軍容鏡前整理著裝,一絲不苟。望著鏡中的自己,仿佛還是18歲那個少年,初心沒有一絲改變,強軍報國夢想不曾褪色。他昨晚創作了最後一期黑板報,字裡行間,寫盡了對戰友的寄語和深情。
▲時刻注意軍人形象
正課時間,他心頭有一件「最重要的事」:交接車輛裝備和通信庫室。戰備庫室裡,孫立帥和班裡年輕同志細緻地清點數量、核對裝備編號、交代性能底數,逐一做好交接。
作為駕齡8年的「老司機」,他堅持要把車輛擦拭得煥然一新,才願意清點交接。坐在熟悉的駕駛室裡,他感慨到:「老東風,再見啦,今年你要更新換代,我也要升學讀書,軍旅路上,我們一定都會變得更加強大!」
▲細緻檢查不留故障
「大帥」一向是訓練尖子,年年摘金奪銀。稍有空閒,他又帶上體能骨幹彭偉東,教練了一遍400米障礙技術動作,鼓勵道:「小彭好好練,年底軍事體育運動會,看你們的了!」
▲堅持為連隊培養人才
作為「金牌講解員」,孫立帥有個心願,就是給全連上一堂連史課。走進旅史館,他生動講解了連隊自1938年組建,到贏得「戰鬥模範連」「全面躍進連」「上甘嶺戰鬥一等功臣排」三項榮譽稱號的光輝歷史,對改革以來連隊參與的大項任務如數家珍,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紅星助學小分隊」集合在一起,決定要把幫困助學的善行義舉堅持下去。作為活動發起人,孫立帥再一次捐款500元,通過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善行助學專項基金」,向革命老區英雄烈士後代、貧困兒童捐贈學習與生活費。
歸檔整理「紅星助學小分隊」的活動資料,看著照片上孩子們喜悅的笑容,讀讀他們稚嫩真摯的感謝信、蠟筆畫,孫立帥的回憶裡滿滿都是幸福。
▲紅星助學,薪火傳承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榮譽只能代表過去。他決定把所有獎狀獎盃,都留在連史館作為紀念,把成績和光榮留給過去,帶上連隊的「四股勁」精神,把拼搏和奮鬥裝進行囊。
▲孫立帥和他近3年獲得的榮譽
下午,聽聞孫立帥明天就要赴學校報到,連隊女子無人機排的戰友們趕到,送來了最溫馨的祝福。大家陪著班長看一看戰鬥過的訓練場,聽一聽熱血澎湃的故事,擦一擦連隊的「弘毅石」,寄語年輕同志:戰士不可以不弘毅,強軍之路任重而道遠。
▲有著數十年歷史的弘毅石
▲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班長
夜幕降臨,全班聚在一起,回首並肩戰鬥的那些年,往日的汗水和辛苦都變成最美好的回憶,感謝兄弟們長久的付出和支持,有太多真情的話堵在胸口。
▲以班長的身份開最後一次班務會
每晚堅持學習思考,是孫立帥長期養成的好習慣,筆記本上記滿了黨的理論、名言警句和訓練生活的感悟體會,攢了滿滿幾大本,是他最珍視的「人生財富」。熄燈前,孫立帥把一本帶兵心得筆記送給指導員王一凡作為留念,感謝黨支部多年來的教育和培養,希望連隊人才輩出,再創佳績。
▲理論學習一天也不能放鬆
上學離隊前一天,仍以高度自律的意識,無私奉獻的情懷,主動為連隊作那麼多貢獻,他愛連如家的精神,又一次深深感動了官兵。
「上車餃子下車面」,出發前的早飯,連隊專門為他準備了送行的水餃,把連隊的溫暖裝進遠行的遊子懷中。送戰友踏上新徵程,官兵們用一張合影,記錄這個重要的日子,讓兄弟情和感動永留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