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告誡我:一個人,若丟了這2字,容易迷失自我

2020-12-23 千面修行者

曾經為情所困,為利所惑,為名所累的我,總覺得每走一段路,遇到不同的人和事,打亂了我最初的心境,導致自己心中紛亂,事事不順,事業受阻。

當初為了緩解自己的心情,外出旅遊了一段時間,探訪各處古寺佛廟,只為尋找心中的那份初心。

這番旅途,確實讓自己收穫良多,其中結識了好幾位寺廟高僧,也同他們探討了我心中的疑問,其中一位高僧對「初心」的見解,和其他人不同。

高僧說:「一個人的初心,即最初發的純正、純善、純淨之心,充滿了正能量,可照亮人生的無常。丟失了初心,就丟失了最初的志存高遠和自尊、自立、自強。」

高僧還語重心長地說:「初心若隨境轉,被世象牽著走,迷失心性而誤入岐途,令一切毀於一旦。

初心一發,即正知正見,心無掛礙,保持心空萬裡,令境隨心轉,自然初心如一,成佛有餘了,就是最終的善果福報。」

高僧的話,應該容易理解,其實就是讓眾生不忘初心,方能一往無前,永無敗事,否則,就會迷失自我,做人,學佛皆如此。

01初發心即成正等正覺

高僧說:「發初心,即發初願,是志存高遠,發奮圖強,拼搏不止。初心一發,必須始終如一,六根清淨方為道,『道』即身口意不起惡念,不做惡事。道心在,則初心大願在,不可丟失本心,否則多遇小人,處處受阻,事業難成」。

正義無敵,發初心初願,必須充滿正義,利於社會,利於大眾。古人講「正義之師必勝」,就是此理。

初發心,必須正等正覺、正知正見,符合仁義禮智信,符合正能量的要求,符合戒律的要求,持戒在心。

沒有學佛的人,也喜歡發初心初願。有些是天真純潔、童心未泯的,無私而博愛,利益眾生,格局大氣。

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貧窮時修身養性,提升自己做事創業、知識學問等各方面的境界;發達了則救濟天下蒼生,符合正知正見,因此有好的善報果報。

可有許多人發了好的初願初心,卻被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功名利祿誘惑,而不能保初守一,有了私心雜念。

染上了邪門歪道的思想,就不知不覺把大願初心給汙染了,失了初心,沒有了初心信念的力量支撐,必然失敗。

而當事人的「德」就大大地虧損,言行汙穢不堪,在人世中,壞事傳千裡,也容易受人唾棄,人脈盡失,事業虧損。

發大願初心,救渡眾生,離苦得樂,讓外部的環境,隨著自己的平和善良的心境轉,則初心如一,不受惡劣的環境影響,必然「得道多助」,一往無前,永無失敗,做人,學會學佛,皆如此。

02出家如初,成佛有餘

高僧說:「保持清靜、清亮的初心,堅持到底,總會有美好如願、吉祥如意的收穫。此理正如初心是太陽,熬過了漫漫黑夜,旭日升起,迎來一片希望的光明,出家如初,一心不變,成佛有餘。否則,丟失初心,容易墮入黑暗。」

堅持初心如一,即是堅持一念不變,持之以恆,必定成佛。

出家如初,初心如一,就是要堅守,堅守人生的底線,堅守做人的基本操守、規矩和禁忌,在重重困境中,堅守猶為可貴,守得月升見月明,守得雲開見日出。

心念多變,一念生邪,必招引邪門歪道的人,侵蝕人的靈魂,操控其行為,引其走上歪門邪道,容易「一念成魔」。

有些人,初心信佛,可當他們遇到了一些挫折,就開始疑惑為何自己心存善念,卻沒有得到善果報,起疑心。

疑神疑鬼,疑心一起即敗德,破了初起的正能量場,負能量的人和事,即乘虛而入了。

正如「弟子規」上說:「小人入門,百事壞。」小人一入,就容易招災難災禍。可想而知,守住初心,就是守住心門,將邪門歪道關在心門外,可以避禍。

出家如初,就是要初心如一不變,一心向善,一念成佛。

有這麼一則佛學故事:

有一個狀元,聽聞只要布施家財,多做善事,就能有善報,修道成佛。於是便棄官回家修行。家中母親甚是惱怒,不同意,但狀元心意已定,母親無奈,只好由他。而隔壁的阿憨,從小酷愛佛學,一心修行。家有一母,母子倆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窮,但是人緣極好,經常做善事不求回報,與鄰裡街坊的關係都非常融洽,生活也算過的舒心。可是有一天,狀元的母親病倒了,狀元禱告數日無效,母親吐血而亡。狀元見阿憨,母親健在,生活自得自在,很是嫉妒。於是恨由心起,狀元屢次暗中害阿憨,甚至撒毒藥害阿憨,可是每次都被阿憨躲過,安然無恙。而狀元暗害阿憨的事情被人知曉,狀告官府,被抓了起來。狀元忘記了自己修行的事,仇恨、嫉妒的心讓他迷失了本性,丟失了布施行善的初心,墮落入了魔道,最終自食惡果,鋃鐺入獄。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阿憨看上去木訥呆憨,但修佛的初心始終未變,成就了很強大的正能量場,不起私心雜念,不起邪念惡念,因此,一修就功德非凡了。

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無論過程如何艱難,也要堅守到底,只有初心如一,才能達成所願,收穫好運。

修行一定要初心一發,念頭一起,就不再因疑惑不解而變動,災難災禍來臨不起邪念,初心不變,泰然處之,坎坷災難中,不為所惑,心境明亮如初,不迷失方向。

只有這樣,才能出家如初,成佛有餘,做人,學會學佛皆如此,必得善報福報。

03慎始如終,則無敗事

高僧說:「初心在,光明美好就在,善有善報的機緣就在。即使暫時遭遇不如意,堅持始終,轉機,就會來臨。慎始如終,則無敗事,否則始亂終棄,必多敗事」。

因此,初心一立,貴在持之以恆,一以貫之。守到雲開見月明,生活中,多與人結有善緣,多施與。

世事太繁雜,人心太複雜,走著走著就容易在擁擠的人潮中,或心靈的碰撞中,丟失了初心,丟失自我。人貴在經得起各種各樣的磨難困苦的考驗,堅持住初心不變,不被困苦壓垮。

如若自始至終,堅持初心不變,「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動人心者,莫先乎真、誠、善,必然可以遇到好的機緣,得到有緣的人支持,事業就會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保持初心不變,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去除私心雜念,讓初心不被擠兌掉,不被「荒草」吸走了營養而枯萎。

私心雜念,總體來說就表現為「貪、嗔、痴、慢、疑」,因此要一路戒除「貪、嗔、痴、慢、疑」,讓心境清亮如初,正知正見的陽光灑滿心靈的角落,做一個初心不變,滿心光明,善始善終的人。

總的來說,發初心大願,就要一念永恆,對紅塵中各種各樣的誘惑置之不理,放空心胸,相信信念無敵,自然可以脫離困境,脫離六道輪迴。

始終如一,抱樸守初,巋然不動,所念所想,慎始如終,終無敗事,初心一發,一往無前,成佛有餘。(作者:千面修行者)

相關焦點

  • 高僧告誡:這2句日常「口頭禪」,千萬不要再說了,會折福
    口頭禪即指一個人習慣在有意或無意間時常講的說話語句。例如小編的口頭禪就是"這樣啊",很多時候也許自己沒有意識到,但是確實在講話的時候不自覺地把這句話說出來了。因此口頭禪可算是一個人的其中一個標誌,亦影響其他人對他的形象與觀感。所以其實我們在許多影視劇中也可以看到編劇為了加深觀眾對角色的印象,常常給角色設定某一個口頭禪,這個口頭禪常常就代表著人物的性格。
  • 高僧說:一個人開始轉運的兩大徵兆,要把握機會!
    曾經,在開福寺燒香拜佛時,有一位高僧告訴我說:一個人開始轉運的兩大徵兆,要把握機會!一、多交朋友,找到貴人高僧說:佛法有雲,要廣結善緣,這裡的善緣也就是人緣。廣結人緣,可以遇到生命中的貴人,認識的人愈多,發現貴人的機率就愈大,這句話是實實在在的真理。
  • 高僧說:判斷一個人人品如何,這三個地方騙不了人
    我剛工作時,經常遇到人品不好的人,讓我感覺社會混雜,對未來很迷茫。我平時有燒香拜佛的習慣,所以一有空便想著去寺廟拜佛。某日我準備下山時,有幸遇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我將當下的困擾告訴了高僧,還請教高僧在生活中要怎麼分辨一個人的品行。高僧慈祥告訴我:「在生活中,可以從一些細小的事情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尤其是這三個地方,最能體現。」
  • 高僧的點撥:一個人變強盛的開始,往往兩個方面很「靜」
    適逢周末,朋友邀請我一起到半山的寺廟祈福修心,剛進入寺院就感覺這裡的風很暖,陣陣香火氣息讓人頓時心神安定,此刻恰巧見到一位高僧在打坐。高僧的表情顯得格外的靜氣,慈眉善目,毫無世俗的憂慮。於是,我這位朋友就一股腦把心中的煩悶訴說給大師,朋友家裡最近遇到很多的事情,經濟壓力很大,卻沒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心中感覺到很是鬱悶,不知道如何讓自己變得強盛,能夠應付人生中的困頓高僧說:問世人皆有一顆想成為強大之人的心,一個人想成功,想讓自己變得強盛,往往都是從挑戰和面對各種困難開始的,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反應也各有千秋,
  • 半場崩潰狂丟74分,大鯊魚為何迷失了自我?
    但是上海大鯊魚,本賽季卻兩次遭遇幾乎雷同的慘敗:上一次是六連勝之前,輸給當時的副班長天津隊19分,那場賽後主教練斯帕夏和俱樂部官微均主動道歉;這一次是昨晚對陣實力相當的北控隊,大鯊魚以96比122輸了整整26分,並且上半場就恥辱性地丟了74分,最終創造了對陣這個對手的最大輸球分差。大鯊魚的防守,究竟怎麼了?是技戰術還是心態問題?難道,「道歉信2.0」版本又要到來?
  • 人生為何容易迷失自我,道家的這句話點名了根本原因
    每個人降生之初,純淨無暇,自然靈動,頗合於大道,故而道家修真的最高境界,便是回歸嬰兒時期的純潔,這就是歸於大道,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合於天道。慢慢地,人長大了,變得複雜啦,接受了這天地之間的濁氣,於是一顆純淨的心靈便經受了一絲汙染,變得功利、世俗和物質,也逐漸地偏離了大道的軌跡。
  • 高僧的善言:禍事來臨前,一般有這3大徵兆,及時調整,福運自來
    高僧說:「左眼皮跳跳,好事要來到」,一個人若有好運之前,總有些端倪,同樣的道理,一個人若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也一定會有些前兆,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感應。」 高僧告訴我:凡事皆有因果,無風不起浪,一切的事情都是由因和果組成的,種善音,結善果,種惡因,得禍事,一切逃不過因果規律。
  • 高僧說:一個人黴運纏身,往往是這三種業障導致的,請戒之
    其實,他一直很努力,為了生活拼了命地折騰,這些我都知道,只是正如他所說,一直沒有得到回報,真的匪夷所思。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他也不需要我出於禮貌的安慰,他現在應該更需要好的建議或心靈上的指引。靈機一動,我剛好要到山中的古寺參加齋會,便帶他一同前往。
  • 高僧的告誡:人在倒黴前,往往有3個暗示,一定要多留心
    就是說再厲害的人也有倒黴的時候,這似乎是人生必經的考驗。就像是我的一位朋友,一直以來都是順風順水的,突然就被公司開除了,年近40的他十分慌張,因為自己再就業困難重重。當下的問題有待解決,但其背後的原因更應當令人深思。
  • 一位高僧說:人在走運前,往往有三個徵兆,你若有一個也值得恭喜
    一位高僧說:人在走運前,往往有三個徵兆,你若有一個也值得恭喜一、學會了放下面子,不再打腫臉充胖子高僧說:做人,愛惜自己的面子固然沒錯,但是切記,打腫臉充胖子,疼的只是自己。面子不能當飯吃,而恰恰是能放下面子的人,才能時來運轉,才能重拾起金子、重拾起成功的機會。
  • 高僧說:一個人開始轉運,這四件事就會很順,別不信
    但是我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命由天定這四個字,而是後面「運由己生」這四個字。只有你能掌握好自己的生活,才能可能改變自己的運勢。之前去一座寺廟燒香的時候,恰好碰到一位高僧,對於人生運勢之事多探討了一會兒,高僧告訴我,運勢是真的存在的,而且會根據你的變化不斷變化。一個人開始轉運的時候,這四件事就會很順,別不信,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 若覺生活不快樂,讀讀這5句話,想得越明白,越容易走上坡路
    總是計較得失,就容易把自己困在裡面。放寬心,心寬路也寬,你寬容對待生活,生活也會對你報之以歌。2、珍惜身邊真心對你好的人再深的情誼,也經不起冷漠,再重的感情,也經不起不敷衍。願意同甘共苦,才會成為朋友,願意真心相待才能成為戀人,你對我好,我會對你更好。人這一生,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和優秀的人同行,你會更優秀,和陽光的人同行,你也會更自信,人是互相影響的。遇到一個對你好的人不容易,他若真心待你,請你也一定要珍惜。
  • 寺廟高僧:看這3點,就知道了
    寺廟高僧:看這3點,就知道了。一、性格的好與壞在佛教當中,最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萬發緣生,皆是緣分"。其實一切眾生都離不開六道的輪迴,特別是每個人在前世當中所種下的因。我們看一個人的性格首先可以從他的脾氣看出,一個脾氣不好的人總是會給身邊的人帶來不好的影響因素,更可能會破壞對方的運氣。佛教告誡眾生要戒掉"貪、嗔、痴",若一個人嗔心過重就很容易將善緣變成虐緣了。
  • 在感情中比較注重緣分,一旦陷入就會容易迷失自我的三個生肖
    在感情中比較注重緣分,一旦陷入就會容易迷失自我的三個生肖 生肖蛇 生肖屬蛇的朋友,他們是一個為人比較厚道的人,平時在生活中愛好自由,而且往往都會非常瀟灑,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會馬上去做,他們在感情中也是一個比較注重緣分的人,從來都不會輕易放棄自己喜歡的另一半,一旦陷入就會容易迷失自我
  • 「人若命苦,一看便知」,高僧:福薄之人,往往有這三種壞心態
    人若命苦,縱使把自己的外表偽裝得「富麗堂皇」,苦命人的心態,卻永遠不會騙人。但凡好命之人,心態絕大多數都是心胸寬闊,遇事亦能坦然順遂,大自在;而苦命之人,多半心性不穩,消極倦怠,遇事不決,自亂陣腳,自然也就求福無門,命中多生桀驁了。
  • 喜歡一個人,別喪失了自我.
    比如:總是叫人幫他拿快遞,但從來不幫別人的室友;工作上只顧自己,從來不會考慮其他人感受的同事.但是,直到昨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詞,叫做「自私型愛情」。那一刻,我才忽然意識到,原來「自私」這兩個字,放在愛情裡,竟顯得不那麼糟糕了。而這個詞,恰好出現在一個叫做「喜歡一個人喪失自我」的熱門話題中。
  • 六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40個字,受益一生!
    虛雲老和尚「戒」要經常生起慚愧心及懺悔心,縱然自己真有修持,但要覺得功夫很淺,從不自我誇耀;只管自家修持進度,不管人家是非對錯;只看人的好,不看人的壞;看其他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還是凡夫。宣化上人「我從虛空來,回到虛空去」
  • 《霸王別姬》:程蝶衣的自我迷失與覺醒,及其現實意義
    戲班裡的程蝶衣即使被師父一次次鞭打後仍固執地反覆把《思凡》臺詞吟唱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說明了他先天的生理認知中已經確定了正確的自我意識,明確了其男性性別認同。童年程蝶衣與母親兒童在成長中需要建立自我形象並需要愛護和支持。這些重要心理成長因素在與同性家長建立的關係中得到滿足和肯定。若這種關係不能建立,將會導致不平衡的心理發展。
  • 有趣的遊戲會讓人迷失自我,樂在其中?
    有趣的遊戲當然很容易迷失自我,但也很容易樂在其中,有些玩家會沉迷於遊戲如果嚴重的話。並非所有的遊戲都能讓人迷失自我,一般來說,這類遊戲有著共同的特點,如質量好、情節精彩、遊戲元素豐富、可玩性強,事實上這是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好遊戲。
  • 《彆扭合租房》當代青年的自我價值迷失
    故事集中在女主與前男友和現房東的感情糾葛中,女主不夠果斷、容易被男一男二牽著鼻子走的性格的確不討喜,但正因為這樣我才會覺得,這部劇的主題才不是毀三觀的愛情推拉,而是女主以愛情為契機找到迷失的自己的過程。女主不止一次地自白道,曾經的自己以自我為中心,卻在一步步踏入社會的過程中持續受挫,陷入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何處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