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女性被特別關注的一年? | 2020十大YES or NO

2021-02-07 城市畫報


距離2020年結束,只剩最後60小時。

今年,充斥著困難、焦慮,

但我們也在困難中行走著、選擇著。


今年,你為自己做了多少選擇?

對2020發生的一些大事件,

是否有自己的思考?

你選擇了多少個「YES or NO」


上周六,我們發起了徵集,

問出了10個「2020年度YES or NO」

現在,我們來看看大家的答案。




2020年輿論場關於性別議題的討論尤為熱烈,女性主義從各方面得到了展示和討論,引起一定程度的思考。

 

今年,關於女性角度的綜藝、影視劇、脫口秀等頻頻出現,將對女性的討論推向熱點。

 

6月,《乘風破浪的姐姐》上線。成為今年最火爆的綜藝節目之一,展示女性新態度;

 

9月,楊笠在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3》上發出對男人的吐槽:那麼普通、那麼自信,得到女性共鳴;


12月,楊笠一段調侃兩性的脫口秀在微博上引起熱議,但隨後被人以「性別歧視」理由舉報。

 

#離婚冷靜期#、#散裝衛生巾#、#papi醬孩子隨父姓惹爭議#、電視劇《三十而已》引發的關於全職太太的討論、譚維維的新歌……

有人說,今年是「女性主義元年」。是真的嗎?

 

 選擇「YES」的人:


@靜公公。:離婚冷靜期,家暴,性侵,這些話題都將女性的境遇一次次暴露出來,感謝伊藤詩織、弦子、呂頻、郭晶、楊笠等很多很多堅持為女性發聲的人,希望在這個男權社會裡,女性的力量能越來越強大,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理解並尊重女性。@思:女性的弱和難是在方方面面堆積起來的,傳統思想浸透社會和家庭生活,社會財富累積在職場和有兒有女的家庭都明顯女性弱勢,社會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感情也受到影響。女性太難了,付出再多,但凡一點不如意,都要被指指點點。


 選擇「NO」的人:


@S:我希望它不需要被提上議程,就是真正的日常化。
@one-jo:仍需要更多的關注與討論,直到我們談論性別像呼吸一樣自然,不僅對女性,對任何性別的形式載體都是如此。@璐璐:因為偶爾有關注平權發展問題,就是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思索了一下,沒有感受到特別被關注的感覺。生活中被特別關注的時候也並不是因為我是女性,基於社會問題覺得女性有受到關注但沒有受到特別關注。@rain:一直提女性話題只能代表女性在社會中承受的壓力很大,各種關於女性的生物問題,年齡焦慮,職場潛規則等等,討論過後,女性依然要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wendy:什麼時候,討論女性像討論呼吸一樣自然?




趙薇導演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裡傳達出年齡30+被定義為大齡女性的焦慮;

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衍生出職場中的「35歲焦慮」。


隨之而來的是#你有年齡焦慮感嗎#、#20歲的焦慮vs30歲的焦慮#……我們在焦慮中成長,卻又在成長中接受新的焦慮。

 

來自20歲的焦慮:

 

@亦陽君:作為即將前往廣州工作的小鎮青年,不能夠確定自己在最有幹勁的幾年裡能不能在廣州立足。因而感覺到焦慮。@1313:25歲之後時常想不起來自己具體是幾歲了,最近突然發現,自己馬上就要29歲了,原來三十歲離自己那麼近了。看著身邊的朋友陸續結婚生子,講真的,多少還是有點慌了。

 

 來自30歲的焦慮:

 

@lazyfish:現在36,決定徹底離開原來的工作,想轉行,卻發現年齡壁壘。剛生娃,才切身體會職場媽媽的不自由。真希望回到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一切重來。

 

 來自即將40歲的焦慮:

 

@豆包:今年39,職場女性,想要新的選擇很難,遭遇很多拒絕,心力交瘁。




在開始大規模居家辦公前,這一直是很多人為之嚮往的工作方式,但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讓很多人看清了居家辦公的真相。可今年陸續發生的職場負面新聞(職場PUA、職場酒局)讓很多剛剛對格子間產生一絲感情的人又感到窒息。

小學作文裡幻想的夢想生活:看網課、躺著工作……真的實現的時候,體驗真的那麼好嗎?


 

對居家辦公說「NO」

 

@琳:今年2-3月經歷過居家辦公,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雖然在家,但是得隨叫隨到,感覺像是工作入侵了生活的領域。我想,我們需要的並不是長時間在家辦公,而是靈活辦公,需要在家就在家,需要在辦公室就在辦公室,需要的是選擇的自由,而不是被迫的安排。@悠哉哉小妖精:疫情期間居家辦公讓我覺得自己很想找個居家辦公的工作。因為日常通勤來回將近2個小時,居家辦公我可以中午睡醒了下午晚上再做,時間比較自由,在家也沒有拘束,雖然會效率會低一些。平時在公司經常被老闆因為大大小小的事cue,有時候甚至和我沒什麼關係,居家辦公的話也就只有不得已才會給我打電話或者發微信,清靜許多。@HUYAMUJI:居家防疫的日子對我們傳媒人來說並不漫長,因為今年春節都是加班加點地在一線崗位上播報疫情相關情況和做疫情特備音樂節目,印象非常深刻!

 

這更像是一個人人和網際網路談戀愛的時代。吃喝玩樂,地圖遊戲,資訊百變,新鮮美麗,它提供的快樂遠遠大於一個愛人所能給我們的。

既然萬物皆可在線解決,人與人之間微小而美妙的化學反應還吸引嗎?

 

 認同「愛無能」:

 

@amrixu:今年換了四個男朋友,現在單身。越來越崇尚單身主義,覺得愛情不可能在自己身上長長久久地存在。

 

但「愛」總會來:

 

@萬泉:當我相親一整年,確定這輩子要將就著過時,碰到了自己喜歡的人,確定自己不是愛無能啦hh


有人發掘新角度: 


@張曉夢:一直相信愛是一種本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如果說因為某種外在環境的影響導致所謂的「愛無能」,那一定是真正的「愛」的能力被隱藏,但它一定在。直到它被激發、被喚醒,這也是「愛」的浪漫所在。

#結婚有必要買房嗎#在12月末衝上熱搜。來源於韓國統計廳近日發布的一項統計資料:韓國無住房新婚家庭佔比近6成。

 

今年長租公寓暴雷讓許多人對「租房「產生不安定感,一些人愈發認為組建家庭,買房是必選項。


但什麼時候,和婚姻扯上關係最多的並不是「愛」,而是「房子(財產)」?


在#結婚有必要買房嗎#熱搜下,熱評點讚第一竟然是「買房之前先考慮一下,有必要結婚嗎?」



 選擇「YES」的人:


@no :原來我覺得自己這麼灑脫,應該不是,反正有夫妻單獨的住所就行。剛剛認真想了一下,還是需要有,給自己一點儀式感。


 選擇「NO」的人:

@Tt:房子不是擇偶的標準,我老公是個沒車沒房的同齡人,但是婚後的生活,我是願意和他一起拼搏買房,一起做房東。

@crystal:沒談戀愛之前,總覺得房子車子不是必需品,當即將步入婚姻,其實想法依舊不變。但是很多時候身不由已,爸媽的想法,朋友的勸,他也希望給我一個具象的家,不得不讓房子成為結婚的必須項。




今年也被戲稱為「塌房元年」,「粉圈」也變得更極端化。一些追逐偶像的粉絲為了捍衛偶像,肆意傷害別人。我們見識到粉圈的破壞力,汙染正常的社媒平臺,為「護主」惡意舉報他人,網絡暴力。


落到個體本身,你是否會害怕粉圈的力量?當粉圈對你熱愛的事情發起攻擊,你是否會站出來捍衛領土?

 

圈外人表示慘不忍睹:


@翠翠Claire:我朋友一個用了多年的微博號,因為評論了一個明星的微博,然後被他粉絲給夾了!用了至少7/8年的微博啊!從高中到大學的點點滴滴,瞬間沒了。建議立法保護個人網際網路財產。

 

圈內人有話要說:


@羊絨:因為自己本來就是粉圈的,所以我覺得不是圈子的問題,是自己控制力的問題,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自己一個人對此要判斷吧。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上熱搜了:#泡泡瑪特市值破1000億#,最近一年,有20w人為購買盲盒消費超2w元,引發大眾對「盲盒經濟」的討論。12月24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在某泡泡瑪特分店買到的盲盒產品已被拆,疑似二次銷售。隨後泡泡瑪特承認二次銷售,被新華社點名、市值蒸發150億。喜歡盲盒的人認為盲盒讓他們擁有收集的滿足感和精神層面的陪伴,不喜歡盲盒的人對此表示「為什麼要追捧這些。」

 

所以,盲盒真的這麼受歡迎嗎?

 

@紅衫魚:嘴上說著我是個酷妹,拒絕可愛玩意,但自從見到lulu豬的盲盒,一秒垂直入坑,從今往後我就是個養豬媽。

 

@bulubulu:本來對盲盒不感冒,在距離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被拉著拆開5個盲盒,感覺到「拆到想要的仿佛被幸運附身。



今年9月,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朋友圈。疲於奔命,導致他們違反交通、與死神賽跑,成為高危職業。但對這些「外賣員」來說,「當然是有這個平臺會更好。」

 


 大多數人都願意選擇「YES」


但是:

@tian:有些驚訝編輯會選擇這個問題,其實很少點外賣,但是在做這個題時還是猶豫了幾分鐘。我現在冷靜地當然可以選擇多等五分鐘,但是當我餓著肚子,已經等了30分鐘時,就不確定還是否能如此耐心。

 



「賽博朋克」題材的作品建立在「低端生活與高等科技的結合」,先進的科技在帶來人們便利的同時,卻在無形中控制著人類。伸出「控制」的大手往往來自一股龐大力量。在《銀翼殺手》電影裡,大財團影響力和利益導致了反烏託邦景觀。同題材的遊戲《賽博朋克2077》在今年備受矚目。大企組成的 HR 智庫聯盟,信息互通,企圖壟斷就業市場,讓「打工人」的信息暴露無遺,可能因此抹殺跳槽議價的可能;售樓處使用人臉識別的系統以甄別客戶的來源,憑信息調整售樓價;算法聰明的信息流讓人們看到想看的,卻不知道困在信息繭房中,從馴化算法到被算法馴化;

 

 對賽博朋克說「NO":


@QQQ:我可能也看了很多「賽博朋克」題材或未來題材的作品。如今的社會狀況離作品描繪的還有所出入,城市還沒有出現飛行汽車、義體人、智械危機,等等。但我理解為什麼有這個問題,一些科技帶來的負面問題逐漸在我們生活出現。

 

對賽博朋克說「YES」:

@周樂: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找手機。衣食住行相關的問題都能夠通過智能設備上得到了解決。手機這一類智能設備如今現在是不是過於功能強大了。今年看到一個令我害怕的新聞,馬斯克的公司已經在進行植入入腦的晶片,雖然他的初衷是治療抑鬱症,但我總聯想到《攻殼機動隊》內的情節——人們逐漸植入電子腦。@飛飛飛:今年最大的感覺是人被算法和數據困住。或者說,數據獲取信息,算法預測我們的生活、興趣等等諸多事情。像短視頻推薦算法,大家覺得可怕嗎?它總能推薦到挑逗你情緒的內容。在《西部世界》影視作品裡,人類的一生早就被「電腦」計算出來,連死亡時間都被推算出來。我悲觀地感覺,這個已經不遠了。



經歷了充滿困難又不停鬥爭的2020,不少網友表示「不想重啟2020」。

所以,我們期待2021嗎?


作為「最多人回答的問題」,

大家的答案各不相同。

但都隱含著對2021年的暢想:

 

@一葉未必知秋:不用說,對2020春暖花開的期待早已經變成了2021的別來無恙。@楊:我們總是說,相信明天會更好,如果你用心記錄一下的話,會發現,生活總是起起落落,像玫瑰一樣帶刺,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人印象深刻,且有意思。

相關焦點

  • 2020電視劇十大女性角色,白鳳九第一,譚松韻兩個角色上榜
    2020電視劇十大女性角色,白鳳九第一,譚松韻兩個角色上榜年末的電視劇大賞,能夠清晰的看出2020年電視劇界都有哪些電視劇冒出頭
  • 咬文嚼字發布今年十大流行語 2020年十大流行語及其含義
    2020年十大流行語公布,今年新概念、新語詞豐富多彩,是流行語的「大年」。以下為《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解讀今年流行語特點,以及評選標準。一、2020年流行語的特點  1.今年是流行語的「大年」。
  • 阿悄-yes sir
    而這首歌裡,除了「yes sir」以外,其他的字句都有種自我意識的覺醒。這種矛盾性也頗有意思。在當今男女平等的時代,女性的自我價值和存在提現更為明顯。而如何去成為一個更獨立更有價值的人,更需要時間去考驗和磨礪。
  • 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追問2020
    2020年,是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也是性別話題陷入激烈爭議的一年。這一年,結構性的性別暴力事件仍在上演,但關於性別結構與制度的反思也正在發生。這一年,我們知曉了更多女性的名字,也看到女性在場的巨大力量。
  • 2020百度沸點十大知識熱詞發布:疫情知識最受關注
    2020百度沸點十大知識熱詞發布:疫情知識最受關注 2020-12-09 16:41
  • 新聞丨2020,十大年度圍觀事件,你關注了幾個?!
    2020,雖然疫情肆虐,電影行業深受打擊,但作為盛產八卦、撕逼的娛樂圈,哪怕是在去年也不消停。總有「大事件」供我們這群吃瓜群眾圍觀,有些震撼,有些噁心,有些則……2020十大圍觀事件在此,咱們一起再回味。
  • 「2020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正式啟動
    尋找當下中國經濟榜樣力量,致敬乘風破浪的企業家們,致敬時代最強驅動力,這在今年環境下顯得更為意義重大,也正是「2020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的初衷。「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註定載入史冊的一年。唯有經得起風浪才能更具生命力,才能更有資格成為中國經濟的擎旗者。時代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所以,我也更加期待今年最終的經濟年度人物名單,他們能在時代的風浪中愈戰愈勇,今年的榜單也必將是一張歷經『千錘百鍊』、真正『面向未來』的榜單。」
  • 上海市婦聯發布2020年十大女性新聞事件,張桂梅入選
    記者 黃景源2020年,關於女性話題的討論空前高漲。2021年1月4日,上海市婦聯發布2020年十大女性新聞事件,涉及婦女發展與性別政策、女性力量和責任擔當、女性社會貢獻和權益保障、女性健康和人身安全、性別觀念和文化等領域。
  • 今年熱搜榜結果出爐 《法證先鋒IV》《使徒行者3》打入十大
    來到12月,定必是回顧過去一年的時候。Google近日公布過去一年各個熱門搜尋榜的名單,當中電影劇集迷最關注的,當然是影視相關的名單!在Google公佈的2020熱門搜尋榜的電影和劇集十大當中,首三甲只得《法證先鋒IV》是香港本土作品。
  • 各平臺「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哪個代表了你的2020?
    年的十大網絡用語、十大流行語#   趕緊來看看   哪個榜單最能代表你的2020   01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作為年度「漢語盤點」專門關注網絡語言生活的板塊,2020年12月4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 中國婦女報社評出2020年十大女性新聞人物——「巧婦九妹」入選!
    中國婦女報社評出2020年十大女性新聞人物——「巧婦九妹」入選!靈山縣「巧婦九妹」甘有琴入選中國婦女報2020年十大女性新聞人物2020年10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帶貨達人「巧婦9妹」甘有琴與其他幾位婦女代表,圍繞「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 2020年全球十大最性感女性 肯豆第一 寡姐第二
    外媒評出「2020年全球十大最性感女性」,說是全球,其實除了一位印度,一位澳洲,其他都是英美。前面公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最性感男人」(連結>>2020年全球十大最性感男人 「吸血鬼」薩默哈德奪冠 貝克漢姆第5)爭議頗大,各位友友對最性感男人各有各的看法
  • 2020年的最後一天,回顧2020年十大關鍵詞,最後一個留給你?
    2020年在沉默中開始,我們度過了一個心驚膽戰的悲傷之年。這一年,我們見證了祖國的強大和團結;這一年,我們見證了英雄的無私和無畏;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平凡的偉大與榮耀。站在2020年結束的地方,回首這一年的點滴,你的腦海裡浮現了哪些令你記憶猶新的關鍵詞?
  • 玄貞恩、格力董明珠、IQUEEN侯辰等獲評2020亞洲品牌十大傑出女性
    2020年9月9日-10日,第15屆亞洲品牌盛典在海南自貿港勝利召開,來自亞洲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政要名流、行業協會代表、知名企業高管齊聚一堂,共襄盛事,一起見證亞洲品牌的成長與輝煌。近年來,女性力量崛起,尤其是今年《乘風破浪的姐姐》等節目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自信自強。在創投圈更是活躍著廣泛的女性創業家、企業家群體。在本屆亞洲品牌盛典頒獎典禮上,韓國現代集團會長玄貞恩、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IQUEEN全球魅力女性精修平臺創始人侯辰等獲評「2020亞洲品牌十大傑出女性」。
  • 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 | 追問2020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年,是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也是性別話題陷入激烈爭議的一年。
  • 特別企劃——2020年韓國足球年度十大人物
    令人難忘的2020年即將將離我們遠去。這一年的韓國足壇,有哪些名字深深吸引了你?他們或用競技場上出色的表現,或在所屬領域中攪動風雲,一次次牽動我們的心弦跟著一起澎湃。辭舊迎新之際,我們韓國足球研究會全體集思廣益,為大家評選出了韓國足球年度十大人物,跟隨他們,重溫一段又一段的傳奇。1、孫興慜2020年的年度最重磅人物是誰?毫無疑問是孫興慜。
  • 全球十大最富有女性:貝索斯前妻第4 中國2位女性入選
    原標題:2020全球十大最富有的女性,2位中國女性入選| 全球億萬富豪榜  文/Kristin Stoller  今年的富豪榜共有234位女性,一張熟悉的面孔再次成為全球最富有的女性。  在動蕩的市場和更加動蕩的時代,《福布斯》全球新富豪榜上的234位女性中,只有略多於一半的人不到一年前的身價。
  • 祥生陳弘倪獲2020年中國十大地產年度CEO,祥生地產接班人受關注
    祥生陳弘倪獲2020年中國十大地產年度CEO,祥生地產接班人受關注 來源:壹點網 • 2020-12-13 17:27:40
  • 2020十大流行語熱詞解讀 十大流行語言內涵來源梗意思
    12月4日,《咬文嚼字》雜誌經過評選,公布2020年十大流行語,它們分別是「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逆行者、後浪、颯、神獸、直播帶貨 、雙循環 、打工人、內卷和凡爾賽文學。今年流行語新概念、新語詞豐富多彩,是流行語的「大年」。
  • 《咬文嚼字》發布今年十大流行語:逆行者、後浪、內卷等入選
    12月4日,《咬文嚼字》雜誌經過評選,公布2020年十大流行語,它們分別是「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逆行者、後浪、颯、神獸、直播帶貨、雙循環、打工人、內卷和凡爾賽文學。今年流行語新概念、新語詞豐富多彩,是流行語的「大年」。2020年全民生產流行語今年是流行語的「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