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首爾的行程,坐著KTX高速列車前往釜山,開啟旅程的下半部分。
韓國的高鐵站與國內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驗票閘機。
只要事先在網上購買好車票,就可以在找到站臺後,直接上車落座。
韓國的高鐵也沒有自由席、站票之類的,統一是對號入座的坐票。
偶爾會有車廂查票,給工作人員看一下手機購票的二維碼憑證就行。
電子屏上有時間,車次,站臺方向,一目了然。
比如我們坐的9:00出發的117號KTX列車,就是在左側的4號站臺上車。
好了,一入座,大家的興奮勁兒都上來了!
畢竟《釜山行》這部片子實在深入人心,眼前的車廂真的和電影裡一摸一樣!
get同款的時候,如果能在重溫一下電影,那自然是更有氛圍感和代入感。
尤其我們坐的還是電影裡喪屍最多的4號車廂,真的很怕一抬頭有人蹣跚著飛速襲來,哈哈哈哈!
當天從《首爾站》出發,乘坐《釜山行》,最後在《海雲臺》的酒店入住。
一天的行程包含了三部韓國災難大片,這巧合真的可以!
首爾到釜山全程2個小時40分鐘,幾乎縱貫韓國的一南一北;速度比國內的高鐵更快一些,平穩舒適,搭乘體驗感很棒。
吃一份豐盛的火車便當作為早餐,再睡一覺或者看一部電影,就到目的地了。
到達釜山站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在車站辦理行李託運,之前在日本也體驗過,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服務。
在這裡可以寄存行李,也可以直接把行李託運到當晚入住的酒店。
這樣不影響白天的行程,也不耽誤任何時間;一出火車站,就可以立刻開玩!
地址:首爾特別市龍山區漢江大路405首爾站405釜山站運送行李價格:行李箱26寸以下10000韓幣,26寸以上15000韓幣存放行李按規格大小在3000到8000韓幣不等,存放時限為一天
安排完行李,出釜山站後,最大的感受就是釜山比首爾熱上好幾度。
釜山是韓國第二大最大的地市,典型的海洋性氣候。
沿著海岸線北邊的海雲臺是現代化得新區,南邊的南浦洞主要是老城區,釜山最大的碼頭和造船廠都在這附近;兩個區域風格截然不同。
釜山面臨大海,擁有四大海水浴場。
因此,夏天的釜山引來了不少大海的愛幕者,前來感受海洋的氣息。
電影《釜山行》讓大家對釜山這兩個字真的熟悉不少,因此,現在來韓國旅行,大家終於都不只是想起首爾明洞、逛街美妝等等。
而是多了一個選擇——釜山。
其實,釜山還是亞洲重量級電影節的舉辦地,每年的紅毯都星光熠熠。
釜山永遠是奔波沸騰的,市場與街巷,港都風情煞是濃。
這裡,船隻浮遊,海洋波光粼粼,名剎生生世世。
之前一直覺得首爾有點像重慶,未曾想釜山更像。
都有拔地而起的高樓,依山而建的小屋,跨江或跨海的大橋,還有同樣驚豔的夜景。
當天午餐選在了南浦洞光復路裡面的奶奶伽倻小麥冷麵,在一條曲折的小巷子裡,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店內的生意依舊很好,有時候甚至需要排隊。
店裡面是很傳統的韓式裝修風格,店鋪不大,但是座位不少。
工作人員都很友善,上菜的速度很快。
店內主打不外乎三樣,水冷麵,辣拌乾冷面,手工蒸餃,我們決定挨個點一遍。
同伴的辣拌麵,因為沒有冷水的稀釋所以口味比水冷麵更辣,喜歡吃辣的可以挑戰一下。
無辣不歡的可以在韓國辣醬的基礎上再加一點黃芥末醬,但也別太貪心,黃芥末醬真的把我們同行的重慶小夥伴給辣得懷疑人生!
重頭戲就是我點的水冷麵,湯裡浮著不少碎冰,如果大熱天過來品嘗一定很消暑。
我平時就一直很喜歡韓國水冷麵,平時自己也會買半成品在家裡自己做。
伽倻小麥冷麵和國內不同的是用高品質的小麥做成的,吃起來非常爽口,很有勁道。
水冷麵比較長,上菜同時還有一把剪刀,在面上剪兩刀十字,會更方便食用。
水冷麵的湯底是用豬骨熬製的,鮮美清甜,很好喝。
面裡面的食材有蛋、豬肉片、黃瓜絲、水泡菜及一坨辣椒醬!
別擔心,這裡的辣椒醬不太辣,與冰冷的湯汁mix後,感覺就只是個調味的作用,很不錯哦!
圓滾滾的手工大蒸餃,肉眼可見的皮薄餡多;裡面包的除了絞肉外還有冬粉、韭菜等餡料。
不過胃口一般的女生吃一碗小份的面就夠了,胃口大的可以再點一份蒸餃。
地址:釜山廣域市中區光復路56-1456-14交通:南浦站出口3出來後往光復路方向走,看到innisfree跟U+SQUARE中間的巷子進去營業時間:10:0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