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素卡 策劃:餘得利
在我們的印象中,豆瓣組是個非常有活力,喜愛新知識、新觀點的網絡族群,裡面有許多有趣的小組,比方說八卦爆料的八組、鵝組、踩組等等。
但是有這麼一個小組,卻顯得格格不入,那就是——豆瓣靈異組。
而這個靈異小組的畫風,像極了80後朋友們愛逛的天涯「蓮蓬鬼話」。
在「蓮蓬鬼話」裡,曾經出現過《那個我生活了近六年的電影院啊》、左央、南大碎屍等驚悚神帖。
而豆瓣靈異小組反其道而行之,本質就是要一網打盡,消滅這些牛鬼蛇神。
豆瓣靈異小組可能是你見過最講科學的地方。
在這個時代,人們總要面臨無處不在的壓力,比如說家長的批評、老闆的斥責、同學的競爭等等。
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了尋求生活的解答,開始沉迷於星座、算卦、佔卜等等。
在三裡屯周邊就出現了4家塔羅店
而在豆瓣靈異組,帖子通常分為幾類:諮詢帖、求助帖、分享帖。主題各不相同,但是帖子下面的回覆出奇一致:都是從科學角度去解釋一切牛鬼蛇神。
你想像中「鬼壓床」的景象,可能是電影《鬼影實錄》中的那樣👇
但豆瓣小組的朋友們會一本正經地告訴你,鬼壓床的本質,其實是你睡姿有問題。
網友一致回復,側臥才是科學的睡法,和鬼沒關係
你可能在最近一直沉迷於預言帖子,想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大事情。
但豆瓣靈異小組卻告訴你,要相信科學,不要危言聳聽。
另外,在豆瓣靈異小組裡,他們還鼓勵每個人打破傳統封建觀念,去更好地做自己。
比如說有一個女孩來小組發帖詢問「留男生髮型吉不吉利」⬇️
但豆瓣靈異組的朋友告訴女生留男孩頭並無大礙,並且鼓勵女性擺脫封建舊思想。
當然,靈異小組裡也會有一些比較野的帖子。
有一位比較饑渴的大哥,討論了為什麼要找《午夜兇鈴》裡的貞子當媳婦,認為貞子大眼睛、身材好、年輕,十分適合娶回家。
估計這位兄弟單身多年,連貞子都想駕馭。
有一些例外,比如說當組內的群友開始詢問生死大事的時候,例如喪葬嫁娶,他們就會非常尊重傳統,並且立刻推薦他們去諮詢專業風水師,幫忙出謀劃策。
但是,在這個群組裡,熱愛靈異事件的網友們會用附著科學之力的拳頭,擊碎任何宣揚封建迷信者的下巴。
在精華帖中,有一個重要的置頂帖子,裡面曝光了一個長期以道家轉運為手段的欺詐團夥。
有一夥騙子披著「道家」的外衣,在各大網絡平臺上招搖撞騙,四處斂財。
用黑色粗體告訴各位網友,有問題先找醫生,實在沒法再去求籤問卦
這個曝光帖中,偽大師說自己的徒弟自從修行以來,面相都變得和善了,戾氣消散。
這不叫戾氣重,這叫嘴巴嘟嘟
「大師」四處給信徒們各種做法驅魔,祛除疾病。
從小接受科學教育、正義感爆棚的靈異組的組友們,反手一個舉報,讓這些邪教騙子無處遁形。
豆瓣靈異小組可能是最講科學的一個小組,10個帖子裡有9個正在上演著《走近科學》劇情,組友們的理性與關懷正在把任何牛鬼蛇神變成無釐頭的戲劇人物。
我不禁感嘆,一個搞鬼怪玄學的話題組,是怎麼變成《走近科學》的後援團的?
為什麼靈異群組開始討論科學,會用科學去解釋一切,並且調侃一切奇怪現象?
抱著這些疑問,我決定深入調查一下這個「豆瓣靈異組」。
靈異小組討論靈異,但是講科學;說明這個小組早已將靈異事件當成一個消遣方式,而不是沉浸其中,並把它奉為圭臬。
即使生活中諸事不順,也保持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相信科學。
靈異小組裡選擇相信科學,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首先,群組組規很嚴。
為了與其他內容類似的靈異小組區分開,組規中的最後一條就是:「本組是靈異小組,與迷信、算命、整蠱、念佛、祈福等屬於不同領域。」
除此之外,在置頂帖中也明令禁止發布任何和情感生活有關的帖子。
真的沒有人想看
其次,大部分豆瓣用戶是受過知識薰陶的年輕人。
《2019年中國移動社交行業研究報告》中稱,根據2019年1月豆瓣用戶數據分析:24歲以下的用戶佔比為54.36% ;超過一半的豆瓣組友為95後、00後。
相較於受鬼文化影響的父輩一代,95後、00後這一代人從小便培養了良好的科學精神。
20世紀90年代,社會、家庭中充斥的大量鬼文化,並對那一代孩子的生活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比如說,由福建電視臺在1988年首播的電視劇《聊齋》,是那個黑白電視機年代的恐怖巔峰。
在這一版《聊齋》中,包含大量水鬼、畫皮、陸判、死人還陽等鬼怪故事。這些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非常消極的影響。
1993年12月29日,《上海大眾衛生報》發布一則報導:北京一位9歲女孩因父母經常講述聊齋故事,而受其影響上吊自盡。
但是,到了千禧年前後,鬼文化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逐漸減弱。
其原因是,隨著「科教興國」政策的落實,科普類節目受到各級媒體的重視,於1998年6月1日開播的《走近科學》成為掃除迷信的利器。
上一代人痴迷於《聊齋》,但是95後、00後喜歡看《走近科學》等一眾科普節目。
在主持人張騰躍的講述下,所有驚悚懸疑事件的背後,都有一個合理的科學解釋。
真·童年陰影
而在學校、圖書館裡,同學們爭相借閱各類兒童科普雜誌,例如創刊於1960年的《我們愛科學》,創刊於1991年的《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創刊於1997年的《小哥白尼畫報》等。
從電視科普節目到益智類的課後讀物,活躍在豆瓣靈異組的這一批年輕人,從小就培養了正確的科學觀念。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雖然人類早就將足跡留在了太空中,但是世界依舊有許許多多未被人類認識的現象。
關於這些未解之謎,有人認為,神學就是科學的盡頭,比如說牛頓,最後沉迷於黑魔法和鍊金術。
漫威宇宙中來自代號Earth-616的牛頓
也有人把未知的事物無力地歸結於鬼魂作祟,認為只有用靈異事件來加以概括,才能說明奇異現象的本質。
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悉心培養後,如今活躍在豆瓣靈異組的年輕人,與其說他們喜歡靈異的現象,不如說他們在探討靈異現象的科學本質,更多的是以一種理性角度去看待靈異現象,與其被鬼神左右,不如把鬼怪之事當作生活的消遣。
就像《國際歌》裡唱到的那樣。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什麼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