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說不清這是樂視第幾次爆出新的負面新聞了。
昨天一則消息又把樂視推向了頭條。
這一次是建設銀行把樂視的員工信用卡額度調整為1元。
事情是這樣的。
新浪認證微博網友「白雲飛」爆料說,自己的建設銀行龍卡信用卡額度在上周六被調成1元錢。白雲飛介紹,建設銀行官方給出的理由為「涉及經濟案件」。
白雲飛隨後向建行方面投訴,對方則問「你是不是在樂視工作?」白雲飛稱,自己的信用卡也辦理使用了9年多,是在未進入樂視之前辦理的。
白雲飛在3年前已經離開樂視。白雲飛稱,「建行說看我留的資料是在樂視,也是為了規避風險。
同時,微博上又有不斷的新料被爆出來。
@燒燉:厲害了,脈脈上有人爆料,建行把樂視員工的信用卡額度全調到一元了。已有多位樂視員工證實。
據騰訊財經報導,」 一位樂視雲的員工向騰訊財經表示,今天中午該公司一位中高層告訴員工,中信銀行對部分樂視員工的信用卡額度減半,建設銀行直接將信用額度調為1元。但該員工所持有的中信銀行信用卡額度暫時未受影響。
「招商銀行可是凍結了老賈(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的資產,然而我在招行的信用額度並沒有受影響。」另一位現樂視員工稱。
而據澎湃新聞老師報導,一位已經從樂視離職的員工,他表示,也有部分樂視網的前同事收到了建行信用卡額度調整的信息,「有幾個苦主,都準備把積分兌換掉,銷戶。」
上述樂視前員工稱,這幾位被建行調整額度的前同事,建行信用卡是在職樂視時辦理的,目前均已離職樂視,「但是離職需要跟信用卡發卡行報備嗎?」
附上一些微博的評論。。。
@曹山石:建行把樂視員工信用卡額度調成1元,招行請求法院凍結了賈躍亭、甘薇存款……這些風控讓人耳目一新的銀行,今年都是漲勢喜人。
@胖胖Leon:CCB這風控措施挺厲害啊…
@買買提X:知道樂視員工可能套現付房租或者月供?
@傅峙峰WSJ:居然是真的……銀行要從人事上拆了樂事啊
@待春風卻匆匆:過些天這些人的房貸怎麼還?
@法制晚報:今天建行把所有樂視員工的信用卡額度調成了1塊錢。。。PS: 這比額度是零扎心多了!!
@MrRoryliu : 樂視都成了人生汙點了嗎?
據騰訊財經的報導,騰訊財經未聯繫到其他有類似情況的樂視員工。樂視方面拒絕回應騰訊財經關於此事的置評請求。
建設銀行方面對騰訊財經表示,正在聯繫業務部門進行核實。
八卦說完了,來說說樂視究竟欠了多少錢吧。
經濟觀察報的老師拿到一份一份關於樂視非上市公司體系目前在各大金融機構的貸款餘額狀況的材料。
材料顯示,截至目前,樂視累計償還金融機構借款160億,貸款餘額為138.5億,涉及3家銀行、信託和數家中小金融機構。
涉及的3家銀行為中信銀行17.5億、平安銀行20億、招商銀行12億,共計貸款餘額49.5億;信託共涉及25億,其中,中航信託為15億;其他中小金融機構為:城商行貸款10億、中泰創展14億,總計24億;加上賈躍亭股票質押獲得的40億借款,目前樂視欠金融機構貸款總計:138.5億。
部分樂視員工信用卡額度降至1塊 建行客服稱屬實
騰訊財經昨日晚間致電建行信用卡客服獲悉,他們已經收到文件,確實有部分樂視員工的信用卡額度下降至1元錢,但具體因為什麼原因客服這邊無法查詢到。「客戶要了解的話可以來電話查詢,我們會反饋一下。」
該名客服還表示,一般來說,額度下降的原因比較多,比如交易異常,或者信用問題等等。
微博帳號為白雲飛的網友介紹稱,自己的建設銀行龍卡信用卡額度在上周六被調成1元錢。而建行客服給出的理由為「涉及經濟案件」。
一家股份行信用卡中心的中層人士對騰訊財經表示,上述降額案例他們也是第一次聽說,在他看來,信用卡屬於針對個人消費信貸的產品,只要有穩定的還款來源,對個人和對公司的風險判斷應該區別來對待。
不過,該人士也提到,如果確定客戶沒有了穩定的還款來源,因而採取一些風控措施,降額也在情理之中,「各家銀行的風控策略不太一樣,沒有統一的標準。」
而從操作層面來說,如果一個或者一類客戶群體的用卡行為有明顯的套現行為,或者有明顯還不上款的趨勢,銀行通常會給予降額、鎖卡之類的操作。
截至發稿,建行官方尚未回應此事,僅稱正在核實。
來源:騰訊財經綜合自中國基金報等
相關閱讀:
廣州之後,佛山宣布新政,上海祭出「一價清」,斷了所有人的後路。
市場規模將超10萬億,中國有望成為人工智慧最大受益者——在相關技術發展帶動下能讓中國的GDP到2030年增長26%。
公司收入200萬,稅後到手為何只有2.14萬?
今日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的生活!
這兩項數據公布後,你的工資收入、社保待遇將發生重大變化!
二線城市搶人了!給錢給房還給戶口,你願意離開北上廣嗎?
中國又一城市10年限售!但這個國家樓市告急!月供再漲100塊,72%房奴要破產
掛馬路杆,半小時0.5元,還有MP4功能……共享雨傘出現了,連馬雲也入局了!
8年不曾見,上海房租一降再降!房東原來是這樣想的…
成都建築工人平均月薪8300元,緊俏工種輕鬆過萬!「白領」遭秒殺
科學發展觀下的新成本作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