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影片必須要有女性!少數弱勢群體或族裔

2020-12-24 遊俠網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周二宣布一系列有關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全新納入標準。此次規則的改變是其2025年學院「Aperture」計劃的一部分,也是整個學院在鏡頭前後尋求多樣性和公平代表的動力。

  學院院長戴維·盧賓(David Rubin)和學院執行長戴恩·哈德森(Dawn Hudson)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必須擴大選擇範圍,以反映我們在電影方面的創作和與之相關的多樣化的全球人口。」

  學院將按照以下方式更改並制定競選最佳影片的要求:

  本規定自第94屆奧斯卡(2022年)和第95屆奧斯卡(2023年)起,競選影片需要提交一份學院標準報告,但是在第96屆奧斯卡(2024年)前,競選影片無需達到以下要求。

  在2024年之後,競選影片中至少應有以下兩點才能被視為合格:

  標準A:屏幕演出、主題、演員及劇情

  A1.主演

  主創團隊或主演中至少有一個來自少數族裔或群體:

  亞洲人

  西班牙裔/拉丁裔

  黑人/非裔美國人

  土著/美國原住民/阿拉斯加原住民

  中東人/北非人

  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民

  其他少數、弱勢群體或族裔

  A2.配角

  次要角色中至少要有30%來自以下群體(至少兩個群體):

  女性

  其他種族或民族

  LGBTQ+

  殘障人士

  A3.劇情

  電影的故事情節、主題或敘事集中在少數或弱勢群體上

  女性

  其他種族或民族

  LGBTQ+

  殘障人士


2018年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單(《綠皮書》獲獎)

首頁 1 2 3 下一頁 共3頁提示:支持鍵盤「← →」鍵翻頁

相關焦點

  • 奧斯卡新規:最佳影片必須要有女性和少數族裔或人群
    據彭博社報導,從2024年開始,奧斯卡將實行新規定「最佳影片必須要包含女性和少數族裔或少數人群」,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將頒給更加多元化的影片——無論是銀幕上的呈現還是幕後的付出。奧斯卡新規規定,參選電影必須遵守四個多樣性類別中的兩個才有資格獲得最佳影片獎,例如,為了符合「屏幕上的代表性」類別,電影中必須包含一個少數族裔主演(亞裔/拉美裔/黑人/
  • 奧斯卡「最佳影片」出新規:必須包含女性或少數群體
    新京報訊 9月9日,據外媒報導,奧斯卡主辦方推出新規,為「最佳影片獎」設置了準入標準,旨在增加奧斯卡金像獎的多元性。從2022年開始,所有影片要獲得競爭奧斯卡最大獎項「最佳影片」的資格,必須滿足以下四項要求中的至少兩項。總體而言,影片中的演員與劇組成員必須包含少數族裔或代表性不足群體,才能報名參評「最佳影片獎」。
  • 奧斯卡修改規則:必須有女性或少數族裔參與
    9月8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出臺了有關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參選新規則,這也是2025年學院「Aperture」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增加奧斯卡金像獎的多元性。,沒有少數族裔或者女性,該片就沒有資格報名參加。
  • 奧斯卡最新規則:必須有女性或少數族裔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近日出臺了參選新規則,旨在增加奧斯卡金像獎的多元性。總的來說,就是如果影片中的卡司與劇組成員,沒有少數族裔或者女性,該片就沒有資格報名參加。主線劇情/故事主線劇情、主題或敘事是圍繞著少數人群展開:女性/少數族裔/LGBTQ+/精神或身體有疾病或聾啞人標準B:創意領導與項目團隊為了達到標準B,影片必須符合下列標準之一:B1.
  • 奧斯卡新規則:必須有女性或少數族裔
    主線劇情/故事主線劇情、主題或敘事是圍繞著少數人群展開:女性/少數族裔/LGBTQ+/精神或身體有疾病或聾啞人標準B:創意領導與項目團隊為了達到標準B,影片必須符合下列標準之一:B1.所有劇組成員組成至少30%的電影劇組成員需要是少數人群:女性/少數族裔/LGBTQ+/精神或身體有疾病或聾啞人標準C:產業資源與機會為了達到標準C,影片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標準:C1.
  • 奧斯卡新規:最佳影片中必須有妹子
    從2024年開始,奧斯卡將實行新規定「最佳影片必須要包含女性和少數族裔或少數人群」,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將頒給更加多元化的影片——無論是銀幕上的呈現還是幕後的付出。奧斯卡新規規定,參選電影必須遵守四個多樣性類別中的兩個才有資格獲得最佳影片獎,例如,為了符合「屏幕上的代表性」類別,電影中必須包含一個少數族裔主演(亞裔/拉美裔/黑人/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出新規:必須包含女性或少數群體
    奧斯卡獎又出新規了!這一次,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直擊痛點,針對一直以來缺乏多樣性的候選影片設置了「包容性標準」門檻。「白」了多年的奧斯卡獎可能真的要變了。如果一部電影要獲得第94屆和9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評選資格,就必須提交一張學院包容性標準表格,寫明該片呈現在屏幕上的畫面、故事情節、劇組人員、創意領導和行業機會所體現的包容性標準。雖然參選電影在2022年和2023年都必須提交這一表格,但是到2024年才會要求參選奧斯卡獎的電影符合多樣性標準。
  • 奧斯卡出臺硬指標:最佳影片「不夠多元」將被一票否決
    早在今年6月,媒體就爆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MPAS)在新當選的大批女性和少數族裔理事影響下,決定:今後奧斯卡在評獎時會設定「多元化標準」,只有符合這個標準的電影才能參評。這一次改革後,最佳影片報名必須至少滿足以下四類中的兩條:1、銀幕上多元包容(演員、主題、敘事)2、幕後多元包容(主創、製作團隊)3、行業準入和機會多元包容4、市場宣發多元包容所謂「多元包容」主要是指更多僱傭電影行業裡的少數和弱勢群體,比如女性、有色人種、LGBTQ+群體、殘障人士。
  • 中國影片要被奧斯卡拒之門外了?
    9月8日,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了新的規定,根據新規,影片只有滿足一定的規定才有資格報名最佳影片獎項角逐。制定新規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奧斯卡太白的現狀。奧斯卡的白不只是體現在被提名者和得獎者多數是白人。例如,總共有17位黑人男演員得過奧斯卡。更重要的是,獲獎電影對於少數裔的刻畫是有偏見的,一些演員之所以得獎也是因為迎合了白人的偏見。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奧斯卡制定了更細的規則。
  • 奧斯卡有重大改革!新增4規定 滿足2條件才能報名最佳電影
    記者傅家妤/綜合報導為了增加奧斯卡金像獎的多元性,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9日公布新規定,預計從2024年也就是第96屆頒獎典禮開始,未來要報名最佳影片獎項的電影,在劇情及主角戲份的配置上,需有一定比例少數族群,而幕後團隊人員、出資單位及負責宣傳行銷等的公司
  • 奧斯卡新規保護少數群體,美國網友卻更不滿了……
    這兩天,美國有個詞衝上了風口浪尖,「多樣性配額」(diversity quota)。這是最近美國國內熱議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政治正確」新規,要求必須包含少數族裔、女性等代表性不足群體。如果想在2024年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一部電影必須滿足四條首要平等標準中的兩條。電影畫面中至少有一名主角或配角必須來自代表性不足的種族,或至少30%的小角色必須來自兩個代表性不足的群體,或主要故事情節必須圍繞一個代表性不足的群體展開。
  • 奧斯卡公布參賽新規定,電影中至少要有一個重要角色是少數族裔
    奧斯卡大會公布了4項參賽新規距,由2024年開始,報名奧斯卡的影片必須符合4項條件中的兩項,包括至少1位主角或重要配角為少數族裔(亞裔、拉美裔、黑人、印第安土著、中東北非、夏威夷土著或其它島民、其它少數族裔);次重要或更不重要的角色中,至少30%演員為女性、少數族裔、LGBTQ+、精神或身體有疾病或聾啞人;主線劇情、主題或敘事是圍繞著少數族群展開。
  • 奧斯卡最佳影片:「多元化」考核不達標無緣角逐
    能夠破關斬將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無疑是優秀的影片,藝術和技術層面各種考評都達標甚至超標。這套考評標準今年又多了一條 — 多元化(又稱多樣性,diversity);新標準從2024年開始實行。具體標準具體標準有四條,就「代表性不足的群體 — 女性、少數種族和族裔群體、LGBTQ、殘障人士」的參與做了規定。至少達到其中兩條才有資格獲頒最佳影片獎。
  • 兩邊不討好,奧斯卡新規意義幾何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當地時間9月9日,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忽然宣布:由2024年春季舉辦的第96屆奧斯卡頒獎禮開始,所有最佳影片的候選影片必須要滿足涉及多元化的全新要求。具體說來,他們共設定了四條細則,只有滿足其中至少兩條,這樣的影片才能獲得被提名最佳電影的機會。
  • 兩邊不討好,奧斯卡新規意義幾何
    具體說來,他們共設定了四條細則,只有滿足其中至少兩條,這樣的影片才能獲得被提名最佳電影的機會。這四條細則涉及的都是美國社會當下所謂的弱勢群體,其中既包括少數族裔群體(按照奧斯卡方面的定義,包括亞裔、拉丁裔、非洲裔、印第安裔、阿拉斯加裔、中東裔、北非裔、夏威夷裔等),也包括其他弱勢群體(如女性群體、性少數群體、身障與智障群體、失聰失明人士等)。
  • 為促進多元化,奧斯卡「最佳影片」評選出新規
    ,其作品才有資格參選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這些規則不適用於參選202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但想要在2024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影片提名,電影必須滿足四項準則中的至少兩項。不少網友表示支持,認為新準則能保護少數和邊緣群體的文化特殊性,讓不同族裔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都能在電影銀幕上得到充分展示。
  • 奧斯卡官宣重大改革:影片評獎先看「種族配額」
    來源:聖地呀GO 當地時間9月8日,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了針對推動多元化的重大改革措施:從今後幾年開始,所有影片要獲得競爭奧斯卡最大獎項「最佳影片」的資格,必須滿足以下4項要求中的至少兩項。
  • 奧斯卡公布參賽新規則,倡導電影至少一位重要角色為少數族裔
    隨著社會更關注有色人種及兩性平權等議題,近年奧斯卡頒獎禮深陷「漂白」爭議,幾乎每一屆提名名單都被轟由白人主導。
  • 疫情之下電影大獎更難猜 少數族裔和女性題材成熱門
    去年他們投資發行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今年拿下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可謂眼光獨到,因此其自選的年度最佳影視劇榜單看上去也頗為專業。少數族裔和女性題材成熱門除了影評人協會,像《時代》《好萊塢報導者》等主流媒體也評選出2020年的十佳影片。
  • 奧斯卡:全盤白人化、男性化將無緣最佳影片
    作為回應,奧斯卡的頒獎機構剛剛公布了內容詳細的「包容性和多樣性指導方針」。從2024年開始,如果電影製作人想要入圍最佳影片,就必須遵守這些規定。新規規定,少數族裔、婦女、殘疾人或LGBTQ群體,必須在演員、製片人員、營銷人員和實習人員中佔據一定比例或達到一定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