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電影,預告片是這麼說的:「不管你是否恐懼,他都會最終降臨,在那一時刻,你的身體輕了21克」,那麼輕的這21克是什麼呢?答案是靈魂的重量。
人的體重會不會在最後一刻降低,科學上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是關於靈魂重量這樣的問題存在,就說明有人認為①靈魂是物質,②靈魂可以脫離肉體獨立存在。
那麼,靈魂是什麼?靈魂可以離開身體長期存在嗎?今天我帶大家走進靈魂,走進思想最神秘的地方。
關於靈魂的話題很多,那麼我們先從心靈感應說起,心靈感應有幾種情況,一是不約而同的異口同聲。例如兩個人正聊天,突然有一個人無緣無故想說「啊」,心想而未出口時另一個人突然發出了啊聲,和自己發出的聲音幾乎重疊。二是對親人健康的預警。有時不知不覺的開始想起了一位親人,同時感覺身體似乎有些憋悶,不久傳來了消息,那位親人身體出狀況住院了。三是可以感受到一個離你很近的人的強烈惡意。一個你不認識的人要對你施加暴力,他在施暴前並沒有說話,在他產生惡意念頭的時候你的心裏面會莫名其妙的發冷。
心靈感應本身似乎說明人的心靈可以發出對方能感應到的信號,我也相信這一點,不過我認為發出信號的應該是大腦,那麼大腦是怎樣發出信號呢?
科學早已經證實大腦在安靜的狀態下消耗全身20%的氧氣,安靜的時候大腦在幹嘛?如果上醫院做大腦檢查,看到的會是有節律的腦電波圖,所以大腦隨時都在工作。大腦要整理自己接收到的信息,要對身體發出指令。有的指令是任務指令,例如躲避、攻擊、學習、接受物體等等,如果自己的任務指令腦電波被他人收到,他人就可能有所感應,也就是心靈感應的發生原因;有的指令是默認指令,例如腦電波指令通過神經控制心跳、呼吸、內分泌等等,其實默認指令是有周期節律的,例如我們熟知的生物鐘。通常我們把默認指令的神經調節叫做植物神經功能。
前幾年關於氣場的書比較流行,其實氣場也和靈魂有關。一個人在演講中表達的態度明確、強硬,氣場會無形中加強,可以形成對他人心靈的壓迫,政治家的演講之所以能讓國人亢奮,正是他的決心和氣勢激發了聽眾的共鳴。兩個氣質不同的老師講一樣的課,下面同學的表現是不一樣的,一個膽汁質氣質的老師講課,下面的同學手都不敢亂動,一個抑鬱質氣質的老師講課,下面的同學幹什麼的都有:看小說的、睡覺的,即使老師管也壓不住,這裡一個原因是因為兩個老師的形象已經在學生的心靈貼了標籤,另一個原因是膽汁質老師自身釋放出的氣場比抑鬱質老師強得多,抑鬱質老師的生命活動較弱,腦電波弱,自身不能對學生形成氣場壓迫。所以說一個人氣場強不強,要看兩方面,一方面是氣場的基礎——生命活力,一方面是氣場放大器——決心和氣勢。
我們知道,談戀愛的兩個人喝了紅酒,很容易增進感情。其實紅酒的酒精度不大,不至於醉人,但是大大促進了血液循環,這樣的話兩個人的內分泌都得到了大大的促進。多巴胺、內啡肽、催產素等激素水平快速升高,這些激素給戀愛雙方提供了較高的神經興奮性,使戀愛者的靈魂變得更加有趣,是推動感情發展的助力。
自身條件在戀愛中有什麼用呢?就這麼說吧,相當於大學生的文憑,主要是爭取一次約會的機會。戀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有趣的靈魂」,有趣的靈魂可以指三個方面,一是指快速的反應和應變能力,二是指活潑的性格和活躍的表現,三是指是風趣幽默。
確立戀愛關係之後,「有趣的靈魂」對異性的吸引大於完美相貌身材對異性的吸引,這一點生活中可以得到驗證。一是帥帥的彬彬有禮的男生僅僅反應遲鈍一點,戀愛中對異性的吸引力就趕不上幽默的有點胖有點醜的男生;二是持續下大本錢追冷美人的男人很少,不少不漂亮的女人因為手腳麻利反應快反而很受男生青睞。
也許有人說錢更重要,有錢是能吸引異性,不過如果僅僅有錢,那麼吸引來的異性幾乎都會精神出軌或者事實出軌。
有趣的靈魂本質是大腦的活力。顯而易見,較強的大腦活力和身體活力是對異性性吸引的原動力,所謂的靈魂伴侶,兩人往往有比較相似的活力及生物節律。情感的產生與發展是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一見鍾情的本身並不是沉醉於對方的形貌,而是醉心於對方的氣場。
由此可見,靈魂的基礎是人的大腦活動,靈魂的活化劑是內分泌,靈魂的外在表現有時是氣場,有時是電磁波信號。靈魂本來就是個抽象名詞,不大容易解釋清楚,不過我還是相信:靈魂是一種能量;生命終止,靈魂也將逐漸消散。